“四万万同胞”,这是整个20世纪前半期,中国最为流行的词语之一,说的是当时人们对中国人口数量的一个宽泛共识。按照孙中山的说法,这个数字是“满清乾隆时候调查得来的”,但实际上终乾隆一朝,清朝官方统计的人口数从未达到四万万。“四万万”这个人口数量,按照官方统计,要到道光十四年,但即使乾隆朝人口数未达到四万万,其3亿多的人口数(乾隆五十五年),也是超过了以往任何历史时期,对于清朝人口这种持续大规模的增长,史学家、人口学家称之为“人口大爆炸”。<div><br>这其中,除社会政治环境安定(当然不包括后期)、赋税制度改革、疆域扩大、医疗水平、耕作水平进一步提高外,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玉米等美洲高产农作物的大范围种植,这其中就包括红薯。</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红薯</font></h5> 红薯为旋花科番薯属植物,其属名已经透露了它越洋而来的身世,这点跟作物名前缀以“胡”、“洋”类似,如胡椒、胡桃、洋葱、洋姜等,皆是其身世的一种标识。红薯原产于美洲的热带地区,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开启了它向外传播的历程。到1521年航海家麦哲伦做环球航行以后,红薯开始传到了亚洲的吕宋,即今天的菲律宾,大概同一时期,葡萄牙人又将红薯带到马来西亚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地区。 <h5><font color="#9b9b9b">红薯除块根可食外,其嫩茎、嫩叶也可食用 图|网络</font></h5> 红薯传进东南亚后,因其口感甘甜、易种植、产量高、能充饥代粮等出色表现,得到当地人的大力推崇,并将其视为“国之重宝”,绝不出口,也严禁外传。这使得红薯引种我国充满了重重阻力,直到16世纪末的明朝万历年间,才从东南亚地区渐渐传入我国。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19世纪欧洲的红薯插图 图|物种日历</font></h5> 清乾隆年间曾刻印过一部奇书,《金薯传习录》,书中载有福州商人陈振龙费尽思量从菲律宾引种红薯的事情。陈振龙先是将红薯藏在藤箱底层,结果过海关时被查了出来,没有成功。有了前次的教训,第二次他把红薯的藤条编入藤篮,试图拎着篮子蒙混过关,依然没有成功,还差点入了牢……直到1593年,陈振龙将红薯藤编入船上的一根绳子中,吊在船舷下,才顺利过关,引种回国。对于这次引种,史学大家郭沫若不吝赞美,1963年特为其填词《满江红·为红苕传入中国370年而作》,并激赞陈振龙为“红薯之父”。红薯引种,除了陈振龙,其实还有广东人林怀兰和虎门人陈益。他们各自引种,互不关联,均可享有“引种红薯第一人”的美誉。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冬日里,烤红薯是不可不吃的美食! 图|网络</font></h5> 正如郭沫若在词中所写,“我爱红苕,小时候,曾充粮食……一季收,可抵半年粮,超黍稷”,红薯充饥、代粮、高产的特性,可以说成了其最大的竞争优势,引种后,就迅速以星火燎原之势,在中国南北各地广泛种植,这也成了人们生息繁衍的重要基础。<div><br>到今天,中国幅员辽阔的土地上,红薯的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小麦、玉米和马铃薯,成为人们最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此功勋,当得比神农,人谁识?”这是郭沫若《满江红》填在最后的词,“功比神农”,这是他的看法,大概也是那个“困难时期”熬出来的人们共同的看法吧!</div> <h1><b>关注微信公众号<font color="#ed2308">“味外之道”</font>,了解饮食背后的那些事!</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