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首府实验幼儿园】9月入园幼儿的必备清单,家长必看!</p> <p class="ql-block">新生班入园须知及准备事项</p><p class="ql-block"> 转眼八月过半,开学的日子渐渐近了。相信很多家长现在是“坐立难安”,生怕孩子第一次离开自己,不习惯。其实,这又何止是孩子的第一次“断奶”呢?同样也是为人父母的我们与孩子的第一次“小别离”啊。不少家长为此十分焦虑,寝食不安。别担心,为大家准备的定心丸“新生入园须知”立马送上,专治开学前各种疑难杂症,赶快来看看爸爸妈妈能为宝贝的第一次入园做好哪些充足的准备吧!</p> <p class="ql-block">入园焦虑</p><p class="ql-block">宝宝入园后可能出现的问题:</p><p class="ql-block">怕生</p><p class="ql-block">不愿意与老师和陌生的小朋友交往,抵抗交往,躲避,缩在角落或无人之处。</p><p class="ql-block">强烈反抗</p><p class="ql-block">表现为哭闹打人、咬人、摔东西、抢玩具等。</p><p class="ql-block">拒绝吃东西、喝水</p><p class="ql-block">有的家长平时在家里使用不恰当的强化手段,让孩子不能随便吃陌生人的东西,这些孩子来园后,容易表现为拒吃、拒喝。</p><p class="ql-block">跑出教室一个人玩</p><p class="ql-block">由于新接触一个环境,周围都是陌生人,也没有小玩伴,自己也没感觉到在幼儿园跟家里有什么区别,就自己跑去一个地方玩耍去了。</p><p class="ql-block">说谎</p><p class="ql-block">如回家告诉父母“老师(小朋友)打我”、“没有玩具”、“不给饭吃”等。</p><p class="ql-block">阶段性体质敏感</p><p class="ql-block">由于新环境使孩子情绪波动较大,加上哭闹、紧张,体能消耗也较大,出现代谢紊乱,进而在一定阶段内引起体质敏感、易生病。</p><p class="ql-block">尿裤子、尿床</p><p class="ql-block">由于老师掌握孩子的规律需要一定的时间,对于自立能力弱的孩子而言,来到一个新环境,有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只要家长多带上几套换洗衣裤就行。</p><p class="ql-block">不愿上幼儿园</p><p class="ql-block">抵制情绪较大,晚上易哭闹</p> <p class="ql-block">当孩子上幼儿园之后,从过去可以随时回到亲人怀抱的习惯,突然变成一整天都看不到家人的新状态,这样巨大的变化,会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分离就会产生焦虑。</p><p class="ql-block">所以分离焦虑是非常正常和普遍的。</p><p class="ql-block">这个焦虑也不仅仅出现在孩子身上,孩子和家长都可能引起不安,大部分孩子会慢慢调节适应。焦虑情绪会传染,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太担心,孩子可能更难安心,这也是建议家长自己先放松再去处理的原因哦!</p><p class="ql-block">为了让孩子更好地适应幼儿园,家长们现在就要开始做好准备工作啦!</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入园准备</p><p class="ql-block">新生入园</p><p class="ql-block">①幼儿入园体检表(新县妇幼保健院门诊)</p><p class="ql-block">②预防接种本复印件;</p> <p class="ql-block">着装建议</p><p class="ql-block">✔请尽可能穿宽松、透气、吸汗、便于幼儿穿脱的服装,鞋子建议穿软底、防滑的运动鞋。</p><p class="ql-block">✔新生书包里每天多带一套备用衣服(写上名字)。孩子爱动,难免衣服容易脏掉或者破洞之类,准备一套备用的衣裤可以在小朋友发生突发情况后更换。</p><p class="ql-block">交往准备</p><p class="ql-block">✔ 教孩子学会说“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p><p class="ql-block">✔ 平时不要唯孩子独尊,避免孩子只习惯于接受别人的关照。</p><p class="ql-block">行为训练</p><p class="ql-block">✔ 培养孩子的文明行为,不抓人、打人,伤害同伴;</p><p class="ql-block">✔ 教育孩子遇事不任性、乱发脾气;</p><p class="ql-block">✔ 会用语言与人交往。</p> <p class="ql-block">请家长不必担心</p><p class="ql-block">孩子要喝水、大小便问题:</p><p class="ql-block">刚入园时,老师会不时地提醒。</p><p class="ql-block">过了一段时间,常规稳定之后有固定的时间去喝水、如厕,但小朋友如有要求仍可以去。</p><p class="ql-block">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喝水、如厕时老师都会帮忙,直至孩子能独立完成为止。</p> <p class="ql-block">午睡问题:</p><p class="ql-block">(择床、换环境不适应、睡觉不老实)</p><p class="ql-block">老师不会强迫刚入园的孩子午睡,而是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孩子午睡,如先随声附和孩子“等妈妈”的要求,请其安静地到床边坐下,等孩子有了睡意,再劝他睡到床上等。</p> <p class="ql-block">吃饭问题:</p><p class="ql-block">吃饭时,老师会对新入园的孩子予以特别照顾,教他们使用勺子进餐,对个别能力弱的,老师还会喂饭。</p><p class="ql-block">为了激起孩子的食欲,幼儿园的饭菜均是色、香、味俱全。</p> <p class="ql-block">在幼儿园与小朋友发生争执:</p><p class="ql-block">小朋友之间发生争执(包括吵架甚至打架)是很正常的。</p><p class="ql-block">老师会按照站位要求,用自己的专业经验,尽量保证每一个孩子都在自己的视野内,在发生争执时第一时间避免肢体的冲突。</p><p class="ql-block">停止肢体冲突后,老师会排解纠纷,引导小朋友正确的交往方式。</p><p class="ql-block">需要提醒家长注意的是,小朋友对他们之间的纠纷过后即忘,很快又会玩在一起,家长千万不要卷入纠纷中来,把事情搞复杂了,更不能直接去吓唬别人的孩子。</p> <p class="ql-block">开学后请注意</p><p class="ql-block">愉快地和孩子说再见</p><p class="ql-block">父母送孩子入园,将孩子交给老师后,建议尽快离开。</p><p class="ql-block">千万不要听到孩子哭声又回头去望望孩子,甚至将孩子带回家。</p><p class="ql-block">否则,孩子有此“经验”,第二天入园只会哭得更加厉害。</p><p class="ql-block">不要否定孩子的焦虑情绪</p><p class="ql-block">避免批评或否定孩子的分离困难。</p><p class="ql-block">例如,避免说“你真没用”或“不要你这样的孩子了”等气话。</p><p class="ql-block">坚持送孩子入园</p><p class="ql-block">父母不要因为孩子哭闹就不让他上幼儿园。第二天到第四天一般是孩子哭闹最厉害的时间,家长一旦把孩子交给老师,就要及时离开。 </p><p class="ql-block">答应我呦!孩子入园后,咱还是别爬窗户偷偷看了,实在不放心,就不停默念“老师带娃是专业的”多念几遍,心里就淡定了~</p> <p class="ql-block">安全须知</p><p class="ql-block">一、接送安全来园</p><p class="ql-block">离园有序排队,遵守相关防疫规定。</p><p class="ql-block">来园:</p><p class="ql-block">家长须在园门口等待幼儿晨检完毕且确认无异常后方可离开。</p><p class="ql-block">离园:</p><p class="ql-block">请家长务必配合尽量不要提早接送孩子,以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请家长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规范停车。</p><p class="ql-block">家长:请问我们可以入园吗?</p><p class="ql-block">教师:宝贝入园时,家长不能进入园区,宝贝晨检合格后家长方可离开。</p><p class="ql-block">宝贝离园时,家长需在幼儿园大门外指定区域等候,由各班教师按照规定的离园时间分批带出宝贝,交至家长手中。</p><p class="ql-block">家长在园外等候的同时,应避免扎堆,不随意摘下口罩,与他人保持一米的距离。</p><p class="ql-block">二、卫生安全</p><p class="ql-block">❖ 幼儿入园请先洗手(洗手一定要用洗手液,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洗),经保健老师晨检后方可进入班级。</p><p class="ql-block">❖ 幼儿如有发热、咳嗽、咽痛、胸闷、乏力、腹泻等症状,请向班主任请假并及时到医院就诊,康复后方可入园。</p> <p class="ql-block">❖ 儿童如有出现疑似传染病症状须及时到就近的正规医院就诊,并将就诊结果及时告知幼儿园,并提供病历卡。患儿必须在家隔离休息,至隔离期满后,凭医院证明方能恢复来园上课。(千万不要隐瞒传染病病史,因隐瞒病情造成重大事件的,要承担法律责任的)</p><p class="ql-block">❖ 家中只要有一个成员患传染病,有义务及时如实告知班主任,家中其余成员属于密切接触者,故幼儿也要在家隔离不能来园。</p><p class="ql-block">❖ 特殊体质幼儿,有过敏史、疾病史(如高热惊厥、癫痫等)请务必如实告知园方,并配合园方做好相关预防措施。</p><p class="ql-block">三、药品安全</p> <p class="ql-block">❖ 如幼儿来园前发现身体不适 ,应在晨检时与保健老师详细介绍情况,做好登记。</p><p class="ql-block">❖ 尽量避免幼儿在园服药,建议家长自行在家喂服。</p><p class="ql-block">❖请不要将药品放在幼儿园书包、衣物内,让幼儿自行服用,以免发生用药事故。</p> <p class="ql-block">四、衣着安全</p><p class="ql-block">❖ 幼儿来园时应穿便于运动与走路的鞋子。</p><p class="ql-block">❖ 幼儿的脖子上、手上、头发上尽量不要佩戴贵重物品(如:项链、手链、戒指等),以免丢失或吞入气管,造成伤害。</p><p class="ql-block">❖穿衣尽量避免有过多装饰的服装(如:绳带、珍珠、铁饰等)</p> <p class="ql-block">提前培养好习惯</p><p class="ql-block"> 其实,小朋友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技能在入园前有足够多的时间去培养,这些能力和习惯可以让他们入园后做最少的改变,入园前后的生活轻松衔接,宝贝有足够的精气神适应幼儿园的新生活。</p><p class="ql-block">1、培养孩子自己吃饭以及和幼儿园匹配的饮食习惯</p><p class="ql-block"> 从进入幼儿园的第一天起,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孩子是不是“吃饱”、“吃好”了,所以,从现在就锻炼起来,让孩子学会自己吃饭,让他觉得吃饭是一件开心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另一方面,提前调整孩子的饮食时间及结构,与幼儿园的饮食安排越接近越好。至少胃肠不需要重新适应,利于消化吸收。</p><p class="ql-block">2、入园前应适当地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p><p class="ql-block"> 宝宝在家的时候,妈妈也可以有意地按幼儿园作息时间安排宝宝的活动。</p><p class="ql-block">如帮助宝宝建立适宜的午睡习惯,一般幼儿园的午睡安排在中午12点半至下午2点半。</p><p class="ql-block"> 早上入园时间为8点左右,</p><p class="ql-block"> 晚间睡眠时间最好不要晚于9点。</p><p class="ql-block">3、锻炼宝贝自己拿水杯喝水</p> <p class="ql-block">尽量不要让孩子一直用小水壶,因为幼儿园喝水大多用的都是水杯,让孩子用水杯喝水也可以锻炼孩子的双手协调能力。洒几次没关系,重要的是和孩子一起总结经验,找到不洒水的技巧。和幼儿园的生活方式保持一致,有助于帮助孩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p><p class="ql-block">4、独立如厕</p><p class="ql-block"> 独立如厕是孩子自理的最基础技能,它关乎孩子的自尊心建立,能够独立上厕所的孩子,入园后更从容,过渡期更短。从现在起,尽量鼓励孩子们自己动手。</p><p class="ql-block">5、锻炼孩子通过表达寻求帮助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每个人都有做不到的事,老师也有。请别人帮忙并不丢脸,告诉孩子老师和妈妈一样,都很愿意帮助她。老师只有了解了孩子们的想法,问题才会变得少一点。</p><p class="ql-block"> 教会孩子的几句话:</p><p class="ql-block">当感到口渴时,要说:“老师,我想喝水。”</p><p class="ql-block">当有尿意/便意时,要说:“老师,我想上厕所。”</p><p class="ql-block">当没吃饱时,要说:“老师,我想再吃一碗。”</p><p class="ql-block">当不舒服时,要说:“老师,我难受。”</p><p class="ql-block">让孩子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勇敢地表达出来。</p> <p class="ql-block"> “不打无准备之仗”,同样适用于孩子的成长道路,为了即将开始的幼儿园新生活,做好孩子的心理和技能建设,是每位家长的必修课哦!</p><p class="ql-block"> 相信在幼儿园和家长的一致努力和配合下,新小班的小朋友们能顺利度过入园关键期,早早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