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既是果,也是因

毛志高

罗素《西方哲学史》读后之二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哲学乃是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并不是卓越的个人所作出的孤立的思考,而是曾经有各种体系盛行过的各种社会性格的产物与成因。”(摘自其美国版序言</i>)</p><p class="ql-block">这是罗素对哲学的一种看法而非定义,即从哲学应有的特性层面审察。类似的看法他在英国版的序言里也提到。</p> <p class="ql-block">一般来讲,“社会生活”包括了人的活动的方方面面,比如经济生活,世俗生活、政治生活等,他将“政治生活”与“社会生活”并举,显然是强调了政治对哲学的影响。政治生活,在中国的哲学史中习惯笼统以“社会历史背景”来表达,淡化了政治的意味。</p><p class="ql-block">哲学“不是卓越的个人所作出的孤立的思考”这样的判断是中正的,既避免了将哲学家的认知斥作唯心,也避免了对哲学家的过度崇扬。罗素的意思大约是说哲学家是那种具有敏锐感知力或察知能力且善于思考表达的人,他对社会生活的感知先于或多于一般人,但绝不是真空中的闭门造车。</p><p class="ql-block">“是各种体系盛行过的各种社会性格的产物与成因。"罗素既将哲学当作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综合作用的结果,又将其当作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原因,或者说哲学家也以某种方式影响与塑造了社会生活。这体现哲学与社会生活的辩证关系,是很独特的见解。很明显,他将“产物”置于“成因”之前,两者的轻重主次还是有区别的。</p><p class="ql-block">这样一来,就必然导致一个结果,评价一个哲学家的成就,一定要考察他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大小而不只是但看这个人哲学观点的高下,更不是像今天这样看他论文发表多少。如此,则卢梭、马克思这类深刻影响当时社会生活的人,就必须给予足够重视,甚至拜伦这样的诗人也进入他的哲学史。</p><p class="ql-block">这样一来,一种哲学思想的产生和消亡,也必然依靠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来解释。比如,由于十五世纪意大利政治成了赤裸裸的争权夺利,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就产生了。比如,霍布斯、卢梭和黑格尔理论的实践就出现了克伦威尔、拿破仑和近代德国。又比如,当古希腊人最初臣服于马其顿,而后又臣服于罗马人的时候,与他们独立的岁月相适应的那些哲学概念就不再适用了。</p><p class="ql-block">由此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宗教也归为哲学,它虽然讲的是灵魂与上帝的关系,但也是人世间苦难与愿景的镜像,而且,它曾经极大地塑造了社会生活。</p><p class="ql-block">这是罗素这部书的独特之处。在《英国版序言》,他将这一观点表述为:“<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哲学家们,既是果,也是因。他们是他们社会环境与政治制度的结果,他们(如果幸运的话),也可能是塑造后来时代的政治制度信仰的原因。”</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