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环博格达徒步

乐滋滋

<p class="ql-block">  博格达峰是天山山脉东段的最高峰,海拔5445米。在乌鲁木齐市区开阔处,晴天的傍晚,向东望去,看到的雪峰就是它。</p> <p class="ql-block">  环博格达峰徒步线路90多公里,需要行走5-7天,翻越五座3000米以上的达坂,最高垭口为4150米,总上升5500多米。</p><p class="ql-block"> 这条环线有冰川、湖泊、达坂等各类景观,要在数条冰川上行走,跨越多条冰裂缝、冰河,穿过冰塔林、沼泽、草原。是新疆风景最美的徒步线,也是国内唯一在冰川上行走的成熟徒步线。</p><p class="ql-block"> 因为要重装走7天,几乎每天都要拔高近千米,因此对体能还是有一点要求。为此,六月份在疫情缓解后,露营骑行江淮大地一周,对自己体能状况有所检验后,报名了七月下旬的环博活动。</p> <p class="ql-block">  七月24号一早,由乌鲁木齐出发,两个多小时后,到达阿克苏乡,换乘牧民拉牛马的车。</p> <p class="ql-block">  驴友们不知是出于新鲜感还是认为驴和牛马一样待遇了,兴奋不已。</p> <p class="ql-block">  在剧烈颠簸的路上,以路旁的油菜花作背景,一边摇摇晃晃行车,一边摆Poss拍起进山照。</p> <p class="ql-block">  半个小时左右,没有了车路,只好下车开始徒步。徒步前还没忘记合影一张,大多数人因为防晒都把自己脸包裹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领队带领下,时而在山谷里蜿蜒前行</p> <p class="ql-block"> 时而在山梁上走成一字蛇行</p> <p class="ql-block"> 行走中除了看蓝天白云和云在山地上流动的云影,偶尔也能欣赏到路边特殊地质构造出的山型</p> <p class="ql-block">  疫情影响,好久没重装徒步了,拔高一千米的16公里行程,还是专心致志慢慢去适应。</p> <p class="ql-block">  专心到路餐休息时,才发现帽子不在头上了,急欲在周围寻找,队友说早就看你头上只套着布套了。</p><p class="ql-block"> 这帽子是早年女儿送我的礼物,几乎每次户外活动都戴着它,当作吉祥物、护身符了。这一掉,顿时让我有了一个不祥的预感。和我不久前预感会遇到雪蹦一对应,产生了负面心理暗示,整个下午都是闷闷不乐地在后面慢腾腾走着。</p> <p class="ql-block">  山里天气变化大,上午阳光明媚,下午就阴天了,时不时飘阵雨,风也大了起来。于是不断的下包拿雨披、速干衣、冲锋衣。后来还是感觉有点凉,于是又从包的下部翻薄羽绒衫来穿。真是一天穿了四季衣。</p> <p class="ql-block">  到了营地,先在领队帐篷里躲了一会雨,雨停后赶紧搭帐篷。收队民民过来指导雨天正确的搭帐篷步骤,队友旅途热情帮忙,领队阿莲还特意过来,给营地最后一个搭好的帐篷拍了个完工照。</p> <p class="ql-block"> 夜里时不时听到雨打帐篷声,风声更大,但感觉帐篷没松动迹象,也很安心的睡到天亮。</p><p class="ql-block"> 天亮雨停了,出帐篷四处走走。看到不远处的山头上有一些积雪,小河上游拐弯处露出冰川的一角,小河下游对岸草甸上有一群牛;上游的草甸上有一群马。好一幅人牲相安共处图。</p><p class="ql-block">  早餐后,天又开始了下雨。大家冒雨拔营,穿好雨衣,跟着领队向河流的上游冰川进发。</p> <p class="ql-block">  顺着河湾左拐后不久,要过河。领队找到比较平缓的过河点,收队水手上去搬了一些大石头填出垫脚点,大家在领队的保护下,顺序踩着石头过河。有性急的队友换上防水袜和溯溪鞋,就直接从河水里趟了过去。</p> <p class="ql-block"> 过河后,先是爬了一段碎石陡坡路,上坡后站到了阿克苏冰川尾端上了。雨停了,云层还是有点低和厚,大家在没有路迹的冰碛石山前行。</p> <p class="ql-block">  一步步爬升,云层被风吹的越来越高,慢慢露出了蓝天,边上的雪山越来越近,冰川也越来越壮观</p> <p class="ql-block">  从这几个大岩石缝中穿过去,就上了著名的阿克苏冰川“保龄球道”</p> <p class="ql-block"> “保龄球道”上有冰河在流淌</p> <p class="ql-block">  这冰川打保龄球,确实够长也够宽哦</p> <p class="ql-block"> 走在冰川上的人,远看到是有点象保龄球,但是阵型不对哦</p> <p class="ql-block">  风一直比较大,有时吹过几朵低云,云影下的冰川上行走,有点虎口逃生的阴森感吧。</p> <p class="ql-block">  说起虎口,在冰川尽头附近的右边,还真有一个叫老虎口的垭口。今天的难点就是翻越这个垭口。</p><p class="ql-block"> 这个垭口不是太高,但比较陡峭,下半部是大的石块堆砌而成,上半部堆砌的都是小碎石,特别是顶部附近,走不好是走一步,滑一步。而且不宽的坡面上,每年许多环博的人都要翻爬的,就是留不下一条路迹,可见这垭口岩石风化很厉害。</p> <p class="ql-block">  虽然坡不好爬,但坡边的岩石缝里却生长着珍稀植物——天山雪莲。</p> <p class="ql-block">  不管雪莲是不是讨厌我的靠近,还是跟她合影了一张密接照,记录下油腻男看到珍稀花的猥琐相。</p> <p class="ql-block">  在收队民民的指导和带领下,和怀揣着单反,背包装着大三脚架的子航队友一起,翻过了老虎口。(子航后来背不动,把三脚架扔了,但垃圾却全部带出了山,非常敬佩。)</p><p class="ql-block"> 下了老虎口,今天剩下的路程不多了,而且是顺着山谷中的溪流,一路向下,非常好走。我们两个让收队先走,然后躺平在包上休息起来。</p> <p class="ql-block">  老虎口的这一边是暗红色破碎山体,在高大挺拔的雪峰背景衬托下,虽然没那边看上去险峻,但色彩对比强烈,更有视觉冲击感。很想在这里多发一会呆,但担心收队挂念,呆了一会就依依不舍的上包出发了。</p> <p class="ql-block">  走远一点,回望老虎口,它和博格达主峰同框了。</p> <p class="ql-block"> 奶牛虽然在离老虎口很远的草甸溪流边了,但望着老虎口,它好像还是有点害怕,裹步不前。</p><p class="ql-block"> 之所以能遇见老牛,是因为顺着领队和队友的背影,走到沼泽地最后时,看草都均匀分布在水下,我不敢再走了。虽然领队和队友在不到一百米外地方回看着我,意思要我走过去,但不知道他们过这段沼泽的脚印,也出了我对沼泽地走法的认知范围(我只知道踩在突出水面的一簇簇密集的草丛上走沼泽)。于是只好返回沼泽地入口处,从山坡高地绕过沼泽地。于是在山坡上偶遇萌萌的奶牛。</p> <p class="ql-block">  最后一个进了东沟营地,柔和的夕阳把营地草坪照耀的非常温馨。有的队友帮我选择搭帐篷的地方,有的队友送来刚烧开的开水。放下背包,我就脱掉鞋,躺草地上,看着周围队友们安详地吃饭、聊天。就这样舒服享受了好一会,领队过来问我情况,告诉我扎营的第一件事就是搭好帐篷,这样就不怕后面会刮风下雨了。</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就不情愿的开始搭帐篷,有队友出手帮忙,很快就搭好帐篷。然后打水、烧饭、吃饭、洗漱、睡觉……睡觉前感觉头有点热,好像发烧。昨晚搭帐篷打地钉时,不小心把手指扎了一个比较深的口,今天手指一直红肿疼痛,很担心会不会破伤风或败血症。要知道没医疗条件下,这些都会致命的哦。</p> <p class="ql-block"> 一觉醒来,太阳已照到营地边的山岗上了。出帐篷四处走走,发现要是早点醒来,这里是可以看到日照金山的,有点懊悔贪睡了。营地边溪水低凹处结了薄冰,估计夜里最低温度有零下二、三°C吧。</p> <p class="ql-block">  九点半,拔营,向营地左边露出一些积雪山头的乱石岗攀爬。今天是一路向东,翻越转山达坂。</p> <p class="ql-block"> 登上两段比较陡的乱石岗后,左边的雪山、冰川慢慢呈现在我们面前。</p> <p class="ql-block">  随着我们沿着山脊不断向西爬升,东沟冰川完全呈现在我们左边,博格达主峰也近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  虽然被前面的乱石岗遮挡,但露出的主峰看上去还是很挺拔峻秀。</p> <p class="ql-block">  在垭口看博格达主峰,感觉它山势磅礴,冰川秀美。</p> <p class="ql-block">  下达坂,到冰川前,给它拍个正面照。按下快门后,听到远处传来轰鸣声和人的尖叫声,意识到预感的雪蹦发生了。赶紧把手机转换成录像模式,对着主峰记录下雪蹦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  感觉这雪蹦不够大,又庆幸它不太大。要不然前面的队友就是不危险也会受到比较大的惊吓。</p> <p class="ql-block">  冰川下的湖面上漂着一些崩塌的浮冰</p> <p class="ql-block">  翻过冰川边的一道山梁,涉水过了一条河,我们来到3号冰湖周边扎营。</p> <p class="ql-block">  环博一圈九十多公里,看到许多湖,只有这个3号冰湖水是清澈的,可以看到雪山的倒影。</p> <p class="ql-block">  营地是山谷里的一块比较宽阔的盆地,大家星罗棋布的各色帐篷把它点缀的很好看</p> <p class="ql-block">  今天到营地早,太阳又好,所以把睡袋打开,铺在石块上晒晒这两天的湿气;昨天上午的雨把羽绒服下摆打潮了,也拿出来在石头地上晒晒。</p> <p class="ql-block">  今天有时间我就做起了“功夫饭”。这个饭的功夫在于米是自己在家化了功夫做的,烧的时候用一段时间浸泡米,烧开后又用羽绒服把锅包裹起来捂一段时间,然后再用小火慢慢烤饭,一直烤到饭香味冒出来。一切的功夫就是为了省烧饭的气,减少背负重量。至于饭的味道、营养及轻量,全拜托现代食品加工技术了。(感兴趣的可以传授整个制米、做饭配料和工艺流程哦) </p> <p class="ql-block"> 由于惦记着看日照金山,所以醒的比较早,打开帐篷门,对面的雪山已经日照金山了。</p> <p class="ql-block">  于是赶紧出帐,拍下此时帐篷前的日照金山。</p> <p class="ql-block">  再视频扫上半圈。</p> <p class="ql-block">  昨天傍晚就看好了拍日照金山倒影的机位。于是赶紧去湖边机位延时拍摄。在拍摄时,发现这个日照金山有点怪怪的。它既不是一般日出时,雪山由山顶逐步红下来,直到红遍整个山体;也不是日落,由整个山体金红逐步减少到只剩山顶还有金色。它是整个山体是金色,然后山顶先失去金色变黑,然后黑色逐步往下扩大,金色的山体逐步向下萎缩。这应该是东边的主峰对它遮挡造成的吧。</p> <p class="ql-block">  拍完延时,我要完成这次环博的一个重要任务——向神山祈祷。低头整理了一会心境,然后郑重地对雪山祈祷起来。祈祷完,希望湖水起点漪漣,算是神山的回应,于是用脚拍了拍湖面。做完祈祷本想坐那发一会呆,无奈,看着周边顶顶帐篷,呆不起来,于是,只好起身,拍摄周围景色去了。</p> <p class="ql-block">  东边山岗上的云,被太阳照耀的象只火凤凰</p> <p class="ql-block">西边的天空出现了乳状云</p> <p class="ql-block">  拔营出发时,东北天空出现了看上去怪怪的灰色云,难道预示今天的行程会艰难险恶吗?</p> <p class="ql-block">  和前两天一样,拔营就是拔高。只是今天上了一个乱石坡,就上了西沟冰川。</p> <p class="ql-block">  在西沟冰川上,遇到一条宽的冰裂缝,大家只好先把包传递过去,然后,每个在领队和队友保护下,小心翼翼的空手通过冰裂缝。</p> <p class="ql-block">  今天几乎一天都是在冰川上行走,照片箭头指的地方就是今天要翻越的垭口。是冰川和山梁的接合处。这个地方在行程上叫“简单达坂”,因此,就顾名思义认为过这个垭口很简单的,也就不紧不慢的在队伍后面轻松地走着。</p> <p class="ql-block">  走着走着,乌云逐渐散去,露出了蓝天和白云</p> <p class="ql-block">  中间休息后,天又阴沉起来,我们又从冰川边缘冰岩混合处往前走,可能是避免冰裂缝吧</p> <p class="ql-block"> 收队水手告诉我们“简单达坂”名称是纪念第一个走这个达坂,把博格达环线完成的人,用这个人的网名“简单”来命名的。他还说十多年前他第一次走的时候,简单达坂冰川上看不到石头,现在的冰川状况表明冰川在消融。</p> <p class="ql-block">  翻越“简单达坂”要按照红色箭头走到蓝色箭头处,可见上“简单达坂”不简单吧</p> <p class="ql-block"> 这是领队阿莲在垭口上拍的大家上简单达坂的视频。</p> <p class="ql-block">  上简单达坂已经很不容易了,没想到上到垭口处,往那边一看,更是感觉下达坂更不简单。</p> <p class="ql-block">  此处省略一万字,翻越达坂经历和心情我们私聊哦</p> <p class="ql-block">  下了简单达坂,天空象心情一样也晴朗起来了</p> <p class="ql-block">  这边的四工冰川非常的广阔</p> <p class="ql-block">  看到美景,我抬不动腿了。由于距离今天的营地还有很远的路程,收队忍不住快速下冰川,走到我前面去了。</p> <p class="ql-block">  看我久久没跟上来,水手收队干脆在前面“躺平”了等我跟上。</p> <p class="ql-block">  终于下了冰川,来到冰湖,看到远处登山大本营的大帐篷了。</p> <p class="ql-block">  进营地前的这片碎石坡上长有许多雪莲花</p> <p class="ql-block">  由于西边有薄云,落日只把博格达主峰照的有点红。今天路上耽搁的时间太多,进营地天色渐黑了,赶紧搭帐篷、打水、做饭、吃饭、睡觉。</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醒来,艳阳高照,赶紧补拍一张营地照片。中间的大白帐篷,是山下村庄马队的帐篷。</p> <p class="ql-block">  今天行程比较短,也基本都是下坡,所以十点半,太阳升得很高了,才拔营出发。</p> <p class="ql-block">  今天大家都走的很慢,边走边玩,因此,在一号冰湖休息时,我第一次有机会在行程途中看到两个领队。赶紧给领队拍个照,取名“绝代双骄出天山”。我们的领队绝对是国内著名的大神,新疆马拉松跑顶尖高手,取这名没半点吹嘘味道哦。</p> <p class="ql-block">  下到四号羊圈,果然看到山上有一群羊被骑马的牧民往山的另一边赶。</p> <p class="ql-block">  羊圈边的草地上有几匹马在安详的吃草。</p> <p class="ql-block">  扎营后,有人把帐篷围着一块大石头扎成一圈,喝茶、打牌。</p> <p class="ql-block">  有人穿上红长裙,去营地边巨石上拍美照。我和一个教经济学的老师在两个大石头之间,一边避风晒太阳,一边听他分析国内经济发展趋势。此处省略他的言论一千字……</p> <p class="ql-block">  凌晨醒来,突然想起,晴朗的夜空应该有星星、银河甚至流星雨好看的。于是,拉开帐篷门,伸头看帐外天空,西边天空繁星璀璨。但等我穿好衣服,出帐准备找银河,拍星星时,大半个天空的星都没了,应该是有大片的云从西边飘过来了,看来天气要变了,担心起今天翻黑沟达坂来。</p><p class="ql-block"> 没银河、星星拍,就打着头灯,拍张我们营地夜色。大家帐篷上的荧光贴反射的光亮,也象星星一样吧。</p> <p class="ql-block">  上午九点,在阴云密布和山雨欲来中,大家穿好雨衣拔营出发。这是最后一个达坂,也是最高的达坂,虽然没简单达坂那么难走,但连续的长陡坡还是蛮考验体能的。有的人在爬坡时出现比较明显高反,但博格达主峰一直挡住了北边的雨云,雾气始终停步于垭口前。登上垭口天气有点转好,回望感觉这个达坂似乎不是太高太陡了。</p> <p class="ql-block">垭口的山梁上有片片积雪</p> <p class="ql-block">  经过比较陡的2公里碎石下坡,我们来到博格达冰川上。</p> <p class="ql-block">博格达冰川的特色就是它的冰塔林</p> <p class="ql-block">  穿过冰塔林,从另一边,顺着冰碛石,往冰舌方向走出冰川。今天的营地在冰舌前的翡翠湖边。</p> <p class="ql-block">  艰难的走完没有路迹的冰碛石,回望博格达冰川,突然意识到,这次环博冰川行程结束了,心里一直对这次冰川行程的担心和压力,突然变得依依不舍起来。于是放下背包,躺在一块大石头上,静静的多看它一会。</p> <p class="ql-block"> 由于今天达坂山比较高和陡,为了减轻背负,早晨出发时就只灌了一保温杯开水,早已喝光,此时看到边上清澈的溪水,正好装了半杯溪水,美美地喝它几口。</p> <p class="ql-block">  再上包出发时,居然看到前面有条小牛在小路上溜达,突然想起《乡间的小路》这首老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蓝天配朵夕阳在胸膛,缤纷的云彩是晚霞的衣裳”。歌词和此时此景很配哦。</p> <p class="ql-block">  磨叽到太阳西下才走出翡翠湖到达营地。营地前山势一片平坦,知道这次行程已经是没有结束的结束了,雪山再见了,冰川再见了,心里未免惆怅起来。闷闷不乐的搭帐篷、打水、烧饭、吃饭、睡觉。</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晨把最后一点食品吃完,把手机最后一点电,给我的装备跟博格达主峰和冰川拍照留念,然后就轻松出山了。</p> <p class="ql-block">  出山的路上心中是多么的不舍和无奈,从队友拍我的那天路上照片可见一斑。</p><p class="ql-block"> 博格达,我还会再来的!希望冰川还在,冰河不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