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未来的课程》是由麦克•扬所著的课程社会学的重要著作。麦克·扬 (Michael·Young) 是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的教授,是教育与知识社会学、课程社会学、职业教育学等领域的全球知名的学者。他在此书中提供了一种辩证的课程观,展望了需要连接的、拓宽。的和更加综合的“未来的课程”。《未来的课程》一书对于课程的社会建构、各种取向之间的冲突,以及对学习化社会中课程的社会与分析都有深远的意义与价值,甚至对我国新课程的建设,特别是课程理论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上的指导,对当代教师和理论工作者有关课程与知识的社会建构以及一种课程理念的实施与落实都是十分有价值的。</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本书一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课程社会学的建构与重建,未来课程中学术或职业课程的分化以及知识、学习和学习化社会中的课程。总的来说,第一部分课程社会学的建构与重建的核心是中学课程以及教师教育在社会中的知识问题。以社会学家所主张的“所有的知识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中由于特定的目的而出现的社会产物”为引出,提出了“在社会中被认为是知识的东西,以及那些在特定时期中被选择出来构成课程的东西,就是那些权力阶层对什么是知识而作出的决定呢?”的问题,引出了课程与政治的紧密联系。并且从第一部分各个章节所得出的观念总结出来了“新教育社会学”,它使知识在课堂中和广阔的社会环境中的筛选过程成为中心议题,通过展示课堂互动过程来体现师生与广大社会之间的关系,一定意义上它为教育研究和课程提供了更为宽泛的指示,但同时也要注重教育政策与实践的联系才有可能避免其激进的观点仅仅作为学术争论</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本书第二部分的内容则是讨论了工作组织和资历作用中的某些变化,以及从1980年代以来它们如何影响和制约关于义务教育后课程的讨论。第二部分中的第四章为整合学术与职业的分离:14-19岁学生的课程,其强调了1980年代末课程改革的矛盾性质,以及这次改革所创造的进行新的改革的潜在空间。正如第一章所提到的,课程与社会分层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例子就是学术与职业的分离,这种分离表现在学科教育课程与工作技能训练之间的分离,这种分离又反映了劳动的组织特别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而这种分离最终会再生更广大的社会的差别。虽然说课程改革并没有巨大的能量能带来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但它必应该成为广大范围变革中的一个必须部分,提供开放性的学习机会,以内部和外部之力克服政府、科目专家或教师等保守态度的障碍。本部分第五章为21世纪课程的经济基础,其考察工作组织和经济的变化,从而表明出现了一种克服学术与职业分离的新基础。目前的经济变化提供了面向未来的新型课程的基础,课程应该建立在下列原则的基础之上: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灵活性;建立核心内容和专业学习、学术学习与职业学习之间的联系;提供个人进步和学分转移的机会;对课程总体目标的清晰认识。本部分的第六章为义务教育后统一教育课程的模块化策略。模块化方式是指灵活的把课程分成多个小的学习单元(相对独立的、较短的学习经验模块),这些单元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结合在一起。本部分的第七章为14-19岁课程中个人和社会教育的整合,其重申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探讨它对14-19岁学生课程的意义。首先考察了学校应该制定的课程目标,以及这种目标要求科目教师做出的改变:从孤立的专家到联系的专家。本部分的第八章为学习社会的资格制度:以迪尔英报告为基础,本章根据迪尔英报告的政策背景、报告自身隐含的假设以及它对各种压力和利益群体观点的反映,考察了迪尔英报告的建议,指出报告建议的资格变革方式的缺陷。重塑学习社会的资格制度,即从把资格制度看成是一种学习的结果的标志转变到把它看成是能够胜任持续学习过程的标志。在第九章超越高级证书考试:走向未来的高级水平课程中,提出了面向未来的高级水平课程的构想,包括课程目的、课程原则、课程要素等内容。课程目的包括三点,即必须教给学生在下一世纪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必须强调其教育作用;必须使学生能够获得专门领域的知识、兴趣并提供把学生的专门化学习与课程总体目标联系起来的方式;为了实现这些目的,新的高级水平课程需要建立在现行的高级水平课程的力量的基础之上。课程原则是联系的专业化,课程中建立知识和技能的联系,并使课程与更广泛的教育民主和社会目标相联系。学生在此课程的学习中,既能够学习特定的技能和知识,又能够培养创新能力和承担责任的能力。以联系的专业化为基础的新型的课程改变了科目和整个课程的关系。科目不再以自身为目的,并定义学生的学习目的,整个课程目的决定科目的目的,科目因此变成学习的工具。课程要素包括一整套普通的和专业的课程目的和结果和两种专业化的学习工具,即科目、学科和领域是接触各种专业化知识的方式;联系的知识和技能,使得学生学会建立科目之间的联系,学会从一个科目转移到另外一个科目,并把科目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第三部分与第二部分的内容的根据是相联系的,主要是对学习化社会和它的课程内容的观念所进行的批判性分析,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相互联系的观点:学习化社会的观念反映了的现实的社会变化;在教育政策和理论方面的转变中关键的内涵是学校学习和需要发展的非学校学习(在职学习以及通常的学校外和在成人生活中的学习)之间的联系;学习是非常重要的,绝非仅仅个人行为。总之,学习是一种社会性的过程,它发生在组织的环境中,以及更大范围的社会变化中。在这一部分中提出了以学习化社会为目标的后义务教育,指向一种联接模式,包括专业化的形式、资格的性质、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和学习概念自身这四套全新概念。另外,本部分还关注到了教师教育计划中四个核心的问题——学习的方法,教师教育课程中知识的作用,中小学和大学在教师教育方面的角色以及责任和标准问题。教师需要学什么以及他们的职前培训通过何种方式才能使他们认识到终身学习的提高是未来胜任教师角色的核心。</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总之,正如麦克·扬所说,“未来课程的原则可以十分适当的表达为一种辩证的形式。”我们要在课程理论与实践中寻找对立统一的平衡,因为教育责无旁贷是一种实践性活动,进而最重要的就是使研究促进理解,最终研究只有在对变化着的实践有帮助时,其自身才具有意义。</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