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静安寺赵家桥路

在水一方

<p class="ql-block"><b> 改革开放40多年,随着旧区改造和城市建设发展,静安寺地区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昔日儿时记忆中的赵家桥路也消失了。但在我们“同班同学”和老邻居们的记忆中,则依然十分清晰,聚会碰头常常谈到老房子和老房子里的故事,尤其是有了微信之后。</b></p><p class="ql-block"><b> 史料记载,今常德路原来是条河,在常德路近北京西路口处,原来曾有一座桥,人称“赵家桥”。后来河被填作路(今常德路),桥被拆。继后,赵家宅(今赵家桥地块)边上走出了一条由东向西的田埂成为了一条路,路取桥名,从而有了“赵家桥路”。</b></p><p class="ql-block"><b> 赵家桥路的东头在常德路上,位于今静安寺交通枢纽站和晶品广场的旁边。该路原来也叫常德路305弄,路弄通用。该路东起常德路,西至胶州路,全长224米,宽5.5米,横穿整个街坊。</b></p><p class="ql-block"><b> 赵家桥路虽列入正规马路名册,但没有正规马路上通常有的“上街沿”、行道树,机动、非机动车也不能随便进出通行。故在老人习惯口中,大家都称其为“大弄堂”,把北京西路以南称为“后马路”。现该路牌在原址处保留着。</b></p> <p class="ql-block"><b> (赵家桥历史河道图)</b></p> <p class="ql-block"><b>  (保留的赵家桥路牌位置)</b></p><p class="ql-block"><b> 赵家桥路面最早是“弹街路”,筑路材质由河(鹅)卵石和块条石铺筑而成。听老人讲,赵家桥东首铺路的部分石块条,是赵家桥拆除下来的石料铺垫而成。上世纪60年代,赵家桥筑路材质全部改为沥青路面。</b></p> <p class="ql-block"><b>   (赵家桥地块街坊图)</b></p><p class="ql-block"><b> 赵家桥路的南面是单号,门牌号码从3号到99弄止,路的北面是双号,从10号到88号止,从东走到西,出赵家桥路就是胶州路。</b></p><p class="ql-block"><b> 赵家桥路大弄堂有10条支弄,其中5条是“死弄堂”走不通;5条可以分别通到常德路、愚园路和北京西路。</b></p><p class="ql-block"><b> 赵家桥路给人留下的最深记忆:一是水井很多。不少弄堂、新式里弄石库门房子、花园洋房里都有井,且长年有水,清澈见底,大都在用,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二是房屋建筑类型多样。既有原住民老宅基房、沿街中式商住楼、</b><b style="font-size: 18px;">新旧(简约)石库门房,也有</b><b>新式洋楼、花园洋房和外国教会学堂(英国共济会旧址)等。</b></p> <p class="ql-block"><b>(静安区赵家桥地块历史河道图) </b></p><p class="ql-block"><b> 从东头常德路305弄即赵家桥路进入,路(弄)口的南面搭建有一幢两层的简易木板房,是常德路303号。该户主姓杨,最初开生煎馒头铺,后进了静安区饮食公司。</b></p><p class="ql-block"><b> 进入赵家桥路的里面,左边是单号。连着的3、5、7号的平房前是一大块空地。老人讲,最早这里是车库,顾嘉棠的房产,解放后作为敌产被国家没收。解放初期,这块空地早上为早餐点,专卖大饼、油条、豆浆、粢饭,以及油豆腐线粉汤。后经营者被招进静安区饮食公司,早点摊位取消。</b></p><p class="ql-block"><b> 3号住着一户姓王的回族人家。5号和7号的平房很大,有近120平方米,最早是派出所召开居民大会的地方,后来办起了里弄食堂。1958年,里弄食堂停办,居委会组织家庭妇女在此办起了玩具生产组,1963年,玩具生产组改制成为了街道工厂。隔壁是赵家桥苏家花园。</b></p> <p class="ql-block"><b>  苏家花园是赵家桥路17号,建于1949年,由主楼、车库和花园组成。</b><b style="font-size: 18px;">拾级而上,进入主楼,是一幢红砖墙体的大平房,约有近300多平方米,主楼南面有一个大花园,中间建了一个网球场。1953年,苏家花园主人举家去了香港,主楼、花园给了上海联中钢锉厂用作职工集体宿舍,车库赠送给了从山东跟随来上海的帮佣吴姓家。</b></p><p class="ql-block"><b> 苏家花园的变迁,老居民王金华、吴凤亭口述说,原赵家桥路17号是一幢中式红砖墙建筑的花园房屋,使用面积约近400平方米,建造于1948年,房东姓苏家,香港,美国都有产业。当时苏家买下这块地盘时,北面赵家桥路,南面愚园路,建房设想,原准备以后把前面的一块空地买下来做前大门,后该空地块,建起了第四建筑公司。朝西与赵家桥25弄相邻且用了竹篱笆隔断。</b></p><p class="ql-block"><b> 苏家红砖墙中式建筑房屋,坐北朝南,前后有很好的绿化,尤其是</b><b style="font-size: 18px;">朝南的大花园,种有许多花草树木,有月季园、萄萄架、竹林和桑树等等。大花园还建有</b><b>一个网球场。苏家花园北面是赵家桥路,用长排竹篱笆墙隔断,篱笆墙里面是汽车间与一大块空地,平常停放一辆黑色轿车和一辆三轮车。</b></p><p class="ql-block"><b> 上海解放,苏老板全家去了国外,留下大老婆看守这份家产。上世纪50年代初,老太也要出国定居了,于是就把汽车卖掉,汽车间送给了青岛带到上海的帮佣吴家,其他所有房产则全部送给了国家,以后成为了上海联中钢锉厂的集体宿舍。联中钢锉厂接管入住之后,为丰富职工生活,将朝南的大花园绿化拆了,改建成了一个灯光篮球場。1958年全民大炼钢,灯光篮球場建起了三个简易炼铁炉,不久球场边上就堆满了铁块“钢锭”,像一座座“小山”,上面插满了一面面小紅旗。这些“钢锭”不能用,所以一直堆放了好多年,苏家花园的绿化基本上没有了。接下来三年自然灾害,厂里将篮球场上的炼铁炉拆掉,在原地建起了一些猪圈棚。那个年代人都没有吃的,哪有多余的粮食喂猪。文化大革命开始,苏家花园先后建起了沪西工务所和光明电珠厂。以后为“备战”,苏家花园的联中钢锉厂集体宿舍也要挖防空洞,于是17号苏家花园汽车间后面的绿化地挖起了防空洞。1990年7月赵家桥第一次旧住房改造,苏家花园被拆除。</b></p><p class="ql-block"><b> 赵家桥路17号到25弄之间,占路建造了一座双开门联体垃圾箱。</b></p> <p class="ql-block"><b>  (赵家桥路25弄,右边房子是6、8、12号老照片,由居民叶福慈拍摄留存)</b></p> <p class="ql-block"><b>  (赵家桥路25弄到底20号老照片,由居民叶福慈拍摄留存)</b></p><p class="ql-block"><b> 赵家桥路25弄是水门汀路面,由三幢不同时期、建筑类型各异的房屋组成。与愚园路40号花园洋房、48弄1号、50号严家花园(著名作家程乃珊的婆家)相邻。</b></p> <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8号是一幢建于二十世纪20年代末,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近代建筑,四层楼高的中西式楼房。该幢楼是美国(上海)花旗银行第一任买办袁恒之的孙子袁志鸿和其堂兄弟袁懋钧合资建造的自住楼房。坐北朝南,联体三排四层楼。每排屋顶都有四扇窗户组成的一个大老虎天窗。大楼黑色外墙,嵌满河卵石。底楼朝南房间是钢框架子的落地门,配置的是磨砂玻璃,每户都有壁炉,二楼以上都是钢窗、打蜡地板,卫生间彩色地砖、面砖,抽水马桶和浴缸俱全。2—4楼朝南都开有一个阳台,落地钢框玻璃门。朝北一侧,一楼是厨房间,2—4楼是亭子间。朝西底楼的天井很大。三排底楼朝南房间推出落地门,走下三级台阶,是三个独立的小天井,小天井外面是一个大花园,有一口水井,栽种了一些花草树木,朝东开有一个小门直通25弄。</b></p><p class="ql-block"><b> 袁恒之在上海金融界颇有声望,8号楼建成之后,他住在这里,以后</b><b style="font-size: 18px;">回到家乡,过起恬淡的田园生活。</b><b>现新党创始人郁慕明,1940年7月19日也出生在此,1948年8岁,随父亲郁元英去了台湾。8号楼后来卖出一排房产,作了隔开,单独设为25弄6号,李政道的姑妈曾住在该幢楼里。</b></p><p class="ql-block"><b> 袁恒之江苏靖江人,1902年,美国花旗银行在上海开设分行,袁恒之出任第一任买办,工作20多年,成为上海颇有声望的金融界巨擘。袁恒之曾捐助巨款,在家乡建筑多座桥梁,为了感激他,家乡人将这些桥分别取名:恒之桥、恒益桥、恒德桥、恒义桥等。</b><b style="font-size: 18px;">之后,又将他所居之乡取名为“恒义乡”。</b><b>1910年7月,袁恒之曾被聘为霍元甲在沪创办的“精武会”第二任会长。</b></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赵家桥路25弄12号门楣老照片,由居民叶福慈拍摄留存)</b></p><p class="ql-block"><b> 25弄12号是一幢“三上三下”新式石库门住宅,建于二十世纪20年代初期,是旧上海滩大流氓杜月笙“四大金刚”之一叶焯山的公馆。杜月笙手下的“四大金刚”分别是顾嘉棠、高鑫宝、芮庆荣、叶焯山。</b></p><p class="ql-block"><b> 叶焯山人称“花旗阿柄”,曾在美国领事馆开过汽车,枪法好。解放后,因叶焯山直接参与杀害共产党早期工人运动领导人汪寿华,最后在逸园万人公审会上被判处死刑,在枫林桥汪寿华遇害地执行枪决。房子作为敌产收归国有。</b></p><p class="ql-block"><b> 12号红房子由主楼和附楼组成。大拱门用的是石料,石雕花饰门庭,两边竖立爱奥尼圆石柱,方形底座。大门两边对称开有东西前厢房大窗户,窗户玻璃采用不透明花式磨砂玻璃,窗外配有木制的百叶窗。厢房大窗户的正上方是二楼的朝南镂空铁栏杆的小阳台。</b></p><p class="ql-block"><b> 推开黑色大门,里面是一个正方形的大天井,右手边有一口水井,常年有水,清澈见底。正前方是客堂间,两侧是东西前后厢房。客堂间和东西厢房建有内走廊,下雨天从客堂间走到东西前厢房也不用担心淋到雨。内走廊的上面是二楼用镂空铁栏杆围成的内阳台走廊。</b></p><p class="ql-block"><b> 底楼客堂间的右边有一条通道,走到底的右手,是卫生间,左手转进去,是后西厢房的进门和上二楼的楼梯。此处原配有一门公用电话。楼上房间布局与底楼大致一样。</b></p><p class="ql-block"><b> 出了主楼是一条内弄堂,后面是副楼。副楼由卫生间(浴缸)、厨房间、楼梯通道和大房间组成。二楼和一楼布局基本相似。三楼是大阳台,四周围着一圈铁栏杆,大跃进期间铁栏杆被锯掉用于了炼钢。</b></p><p class="ql-block"><b> 内弄堂三米多宽,有一个大水池和2个自来水龙头。东西两头各开有一扇小门,西门出去是12号与愚园路48弄沈家花园洋房与大花园相邻。东门出去是25弄,也是12号的边门。主楼和副楼的二楼,有一座连廊镂空铁栏杆的石梯相连。</b></p><p class="ql-block"><b> 主楼客堂间、内走廊铺的是马赛克地砖,厢房打蜡地板、壁炉。主楼上下都配有卫生间,里面有浴缸、抽水马桶、面盆。附楼上下也配置了卫生间,里面也有浴缸、抽水马桶和水面盆。</b></p><p class="ql-block"><b> 2009年,为建造静安寺交通枢纽站,该幢红房子与6、8号中式洋楼被拆掉。</b></p><p class="ql-block"><b> 因叶焯山住在25弄,他的小轿车需经常出入,所以该弄路面是水门汀路面,比较高级,也比较宽。</b></p> <p class="ql-block"><b>(赵家桥路25弄12号老照片,由居民叶福慈拍摄,居民周财兴留存)</b></p> <p class="ql-block"><b>  25弄20号,是一幢江南民居四合院,建于1919年。1945年由浙江宁波的冯钟麟老板买下。</b></p><p class="ql-block"><b> 赵家桥路25弄20号为双坡屋顶,相互绞接,中轴对称,是一座典型的坐北朝南,三进式院落的江南四合院民居。占地面积600多平方米,使用面积380多平方米,有12间房屋。冯老伯买下此房使用的是汪伪时期的“中央储备银行”发行的纸币----储银券(储备劵)购得,后来该劵大幅贬值,冯老先生因此避祸避险捡了一个漏。</b></p> <p class="ql-block"><b>  冯老伯买入时,房东已经不在此处居住,且出租给了多人,四合院实际上是大杂院。冯老伯买入后,先用金条给租客,实行退租腾屋,然后对四合院老房子进行大梁落架翻建。经过翻建,保留了门楼木雕砖刻,厢房全部铺上柳安打蜡地板,房东自住房里接通自来水,增设卫生间,添置了浴缸、抽水马桶;其他客堂间、走道、厨房间,全部铺上了彩色花地砖,厨房间也接通上了自来水。</b></p><p class="ql-block"><b> 从黑大门进入,横向第一进院落南面,是一排坐南朝北四开间联排大平房。每间,使用面积25.9平方米,六米多的挑高,全都搭建了阁楼。院落东头,有一口水井,井旁是增设的自来水笼头和大水池;西头建有2间卫生间,分别配置了两个抽水马桶。</b></p><p class="ql-block"><b> 朝南正房院落的正中大门,由四扇大木门组成,两边是东、西厢房朝南的大窗户。三级台阶拾级而上,进入之后是一个宽4.4米的横向走廊,正前方是一个大客厅,两边是东、西前厢房。走出客厅,是一个正方形的内天井,四周铺有石砖走道,内天井正前方是后客堂间,左右两边是次间,次间后面是东、西后厢房。</b></p><p class="ql-block"><b> 穿过后面的客堂间,是一条很宽的横向内走道。东面到底是厨房间,朝东向外开的小门,直通25弄,朝南一扇门,可进后东厢房。西面到底是次间(会客间),次间有三扇门,一扇进卫生间,一扇进四合院夹弄,还有一扇是进入后西厢房和次间的房门。</b></p><p class="ql-block"><b> 四合院老房子经过翻造之后,一进院落的南面是一排坐南朝北四开间联排大平房,租给培尔药厂、华工电器厂、新丰电器厂(用于职工集体宿舍)和一户姓王的租客。解放之后,政府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将这排平房接收代经租,最后这排大平房住进了4户人家。</b></p><p class="ql-block"><b> 这座江南四合院朝南与愚园路40号花园洋房接通,朝北与愚园路48弄的愚园路第七小学的操场相邻。1989年的下半年,静安区将愚园路第七小学用作静安区检察院办公地之后,教育局为解决教育用房问题,将紧靠愚园路第七小学操场的25弄20号中的11户居民实施置换动迁。从此,这幢静安寺赵家桥唯一的一座江南四合院老房子就此消失了。</b></p> <p class="ql-block"><b>(赵家桥路25弄20号老照片,由居民冯栋志拍摄留存)</b></p> <p class="ql-block"><b>(赵家桥路25弄20号老照片,由居民冯栋志拍摄留存)</b></p> <p class="ql-block"><b>(赵家桥路25弄20号拆除时的老照片,由居民叶福慈拍摄留存)</b></p> <p class="ql-block"><b>(赵家桥路25弄20号拆除时的老照片,由居民叶福慈拍摄留存)</b></p> <p class="ql-block"><b> (赵家桥路25弄20号拆除后,在紧邻愚园路第七小学操场建造新校时的老照片,由居民叶福慈拍摄留存)</b></p><p class="ql-block"><b> 因叶焯山居住在该弄,他的小轿车需要经常进出,故弄堂较宽,路面也全部采用了混凝土水泥铺筑而成。该弄是赵家桥东面小朋友跳绳、斗鸡、造房子、捉坏人、跳橡皮筋、踢毽子、滚铁圈、盯橄榄核子、刮香烟牌子、打贱骨头(用绳子抽陀螺)、下军旗(四国大战)、打牌最理想、最集中的地方。</b></p> <p class="ql-block"><b>  赵家桥路27、29、31、33号是一幢四开间联体“一上一下”带阁楼和老虎天窗的简式石库门房子。除33号保留有一个小天井之外,其余都把天井改成了房间。</b></p><p class="ql-block"><b> 上世纪50年代,住27号底楼客堂间是一家个体裁缝店,二楼居民中有一家是信鸽协会会员,家中养了不少鸽子,每一只鸽子脚上都套有编过号的金属脚圈,每天早、晚各放飞一次。黄昏时分,鸽群盘桓在空中,望着盘旋在蓝天上的鸽群,惬意全在脸上。</b></p><p class="ql-block"><b> 老邻居对31号印象最深,原因是31号底楼的住户主人是位道士,在家中客堂间常年供奉着太上老君。</b></p><p class="ql-block"><b> 紧邻旁边是上海市服装十四厂的后门。该厂后门边上,占路建了一座单门垃圾箱和一个简易小便池,后又增设了一个倒粪池。</b></p> <p class="ql-block"><b>  赵家桥路57弄,也称合泰坊,是赵家桥路上规模最大的石库门里弄,弄内共有41幢石库门房子。这41幢石库门房子中,既有“三上三下”的,即:客堂间、东西厢房全有的,也有“二上二下”的,即:只有一个厢房的,以及“一上一下”的,即:东西厢房都没有的。</b></p> <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合泰坊弄堂口不仅有牌楼和过街楼,而且弄的东西两头,各是四开间联体假三层带阁楼和老虎天窗的中式楼房。东面底楼一排四开间商铺房,解放后成为上海玩具二厂的车间(赵家桥49号--55号),西面一排四开间,59号底楼曾是一家“老虎灶熟水店”,61号住了一户人家,63号是酱油店,65号最先是家煤球店。</b></p><p class="ql-block"><b> 57弄合泰坊过街楼下面,开有一家烟杂店,热天也卖冷饮。1953年,在此设了公用电话传呼服务亭。电话放在外面的搁板上,电话号码是:565351。服务时间:早上7点到晚上7点。文化大革命后期,该公用传呼电话移到了赵家桥路46号。八十年代末,赵家桥路上唯一一部公用传呼电话,随着旧区改造的拉开而消失了。</b></p><p class="ql-block"><b> 据资料记载:1952年,上海开始试行传呼公用电话。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全市的公用电话达到了3000多部,几乎遍布上海城区的每一个角落。</b></p><p class="ql-block"><b> 57弄合泰坊弄堂与愚园路66弄相连,可以通到愚园路上。1944年,根据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的指示,为配合新四军进占上海,中共上海工人运动委员会在该弄14号秘密成立,并在此筹建起了上海工人地下军。</b></p> <p class="ql-block"><b>  63号酱油店在1954年2月,上海实行食油作物统购统销政策后,私人自营店改为经销店。专门供应居民日常生活必需的菜油、豆油、盐(粗、细)、酱菜、红白乳腐、豆瓣酱、甜面酱、辣糊酱、米醋、黄酒、白酒等。</b></p><p class="ql-block"><b> 当时零(拷)卖是酱油店最主要的销售方法。使用的专用工具主要是筷子、夹钳、勺子、秤和吊子。吊子圆柱型,有木制品,也有铜(铁)制品。圆柱型吊子分1两、2两、半斤、1斤四种。吊子上连一根长柄,当时酒、醋、酱油都是装在缸里或甏里,零拷酒、醋、酱油时,根据购买的量,选用相应分量的吊子。吊子放入缸(甏)里,灌满吊子,然后就轻轻快速提出缸(甏),立即倒入装有漏斗的居民带来的容器里。</b></p><p class="ql-block"><b> 1954年,每斤菜油零售价0.47元,1995年在3.80元上下。食油是统一装在大的铁桶中,油桶出口很小,卖油需要依靠抽油设备,把油抽到装有漏斗的油瓶里,再用秤秤分量。</b></p> <p class="ql-block"><b>  65号最早煤球店,专营煤球、木柴、木炭等。清同治九年(1870)上海开始用煤。民国13年(1924)上海开始供应煤球。1937年煤球</b><b style="font-size: 18px;">替代了木柴、木炭,成为</b><b>居民的主燃料。1956年私营煤球店转为代销店。1958年开始手工生产蜂窝煤,至60年代末,商店安装煤饼机,建立工场,开始生产蜂窝煤饼。</b></p><p class="ql-block"><b> 煤制品自1960年12月起,实行凭购《粮证》供应;1962年改用《居民煤球购买证》;1965年一度取消上述供应办法,1967年又恢复凭证供应;1978年实行按人口定量供应。改革开放后,上海管道煤气和石油液化气迅速发展,用煤户减少,煤球店逐步消失。</b></p><p class="ql-block"><b> 赵家桥路65号煤球店,文革初关门,该网点转给隔离酱油店做了仓库。</b></p> <p class="ql-block"><b>  赵家桥路67弄荣源里,有石箍门框,黑漆大门,砖木立帖式结构,马头山墙,联排带阁楼和老虎天窗的二、三层石库门房屋7幢,另外还有2幢花园洋房和1幢简屋。该弄与57弄合泰坊相通,也可通到愚园路上。</b></p> <p class="ql-block"><b>  67弄6号由一家染布坊和2幢花园洋房组成,后门开在赵家桥路上。染布坊文革期间关闭。2幢花园洋房建于1928年,使用面积1400多平方米。房主姓顾,解放前夕只身去了台湾,家眷全部留在上海。改革开放,两岸开禁,实现相互往来之后,顾先生重返上海看望了家人和老邻居。改革开放初期,街道为解决机关干部住房,在该地块上通过引资造起了一幢7层楼的机关干部福利房。</b></p> <p class="ql-block"><b>  再过去是赵家桥77弄寿萱坊,新式里弄房,底楼朝南住家都有一个小庭院。</b><b style="font-size: 18px;">寿萱坊</b><b>砖混结构,两层房屋共22幢,均是钢窗,且都配置有抽水马桶等卫生设施。</b><b style="font-size: 18px;">寿萱坊的</b><b>过街楼很高有三层。</b></p> <p class="ql-block">  <b>最后是赵家桥99弄申新坊</b>。</p> <p class="ql-block"><b>(赵家桥路99弄老照片由顾泉山的孙子顾树新拍摄留存)</b></p> <p class="ql-block"><b>  光绪二十二年(1896)公共租界工部局在静安寺庙的对面(今南京西路),建造了占地59.65亩,专供外籍人落葬的静安寺公墓(俗称外国坟山)。该公墓建成之后,对鲜花需求剧增,顾氏家族后人于是将农田(菜)改种了花草,专门供应洋人。鲜花生意越来越好,常常供不应求,需求服务项目也越来越多,由此,一位叫顾山泉(顾嘉棠的侄子)的积攒起了一些钱财。</b></p><p class="ql-block"><b> 上世纪20年代初,顾泉山在此处购下六分地,建起了五幢砖木结构的石库门房子,并全部接上了自来水。1922年新房建好之后,他带着全家从今赵家桥路44弄的老宅里搬进了新居。即后来的99弄3、5、7、9、11号。</b></p><p class="ql-block"><b> 顾山泉建了5幢房子原本打算自己住一幢,其余以后给自己四个儿子,每人一幢。据顾山泉的孙子顾树新口述说,听老爹讲,当时建好之后,家人站在阳台上朝东望,可以直接看到国际饭店和跑马场。</b></p><p class="ql-block"><b> 后来,又有两户顾氏家族有了钱,也分别在顾山泉房子的西面,买地建起了4幢混合结构新式里弄石库门房子,即后来的99弄4、10、12、14号。9幢房子后来合称起来取为“申新坊”之名。</b></p><p class="ql-block"><b> 解放前,99弄申新坊9幢房子,除3、4、10、14四幢为房东自住之外,其余全部出租给了外姓人。解放后,出租出去的房子在公私合营时,由国家代经租。</b></p><p class="ql-block"><b> 99弄申新坊与愚园路88弄顾家弄相连相通,与愚园路90号由外国人顿尼出资建造的洋楼紧邻。</b></p><p class="ql-block"><b> 赵家桥路单号到底了。</b></p> <p class="ql-block"><b>  1930年,顾泉山根据殡葬一条龙的配套服务需求,开了一家专门承接红白喜事的商号,取名“顾申泰貰器号”,同时申请安装开通了561562电话。商号与99弄申新坊弄名并列悬挂在赵家桥99弄口。由于所接的殡葬生意主要来自于静安公墓和万国殡仪馆的洋人和上海近代史的名人和有钱人,顾泉山的商号在当时上海滩上生意好,名气也较大,于是在南市豫园小东门又开了一家“顾申泰貰器分号”。</b></p> <p class="ql-block"><b>(赵家桥路99弄老照片由顾泉山的孙子顾树新拍摄留存)</b></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 从东头常德路305弄进入赵家桥路,路的北侧是双号。</b></p> <p class="ql-block"><b>  第一条小弄堂没有门牌号码,常德路沿街一侧商铺中式楼房的后门开在该弄里,这条小弄堂专供居民、商家进出。赵家桥路10号后门也在弄底。</b></p><p class="ql-block"><b> 赵家桥路双号第一个门牌号是10号。这是一幢两扇大门,“三上三下”的新式石库门住宅,与赵家桥路25弄12号叶焯山的公馆相似。建于二十世纪20年代末,是20世纪上半叶上海滩最富有传奇性的人物杜月笙手下“四大金刚”之一顾嘉棠房产。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军队曾驻防此处。解放初,该房作为敌产收归国有。</b></p><p class="ql-block"><b> 最初安排的是静安区公安分局常德路派出所和东赵家桥居委会所在地。后常德路派出所置换出去,这儿成为了大明玻璃厂和生物制药厂的职工家属楼。</b></p> <p class="ql-block"><b> 10号隔壁是赵家桥路16弄,该弄弄口小弄底大。进弄第一幢是两开间“一上一下”,坐西朝东,没有天井的简式石库门房子。弄堂到底是一大块空地,有一口水井和公用自来水龙头和水池。一圈中式楼房一字排列。弄底右拐是常德路“三德里”,穿出去可到常德路上。该弄住有多户顾氏家族的后人,早期上海中共地下党顾留馨,原就住在“三德里”。</b></p><p class="ql-block"><b> 顾留馨自小受父影响,喜诵诗文,酷爱武术,毕业于上海高级商业学校与上海文治大学国文系,青年时起投身革命。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顾留馨与唐豪发起组织上海国术界抗日救国会。1934年加入共青团,后参加中国共产党,并长期在白区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上海解放,为首任黄浦区区长,后调上海市体委从事武术专业教学和研究工作,为太极拳的理论建设与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b></p><p class="ql-block"><b> 1956年顾留馨应国家要求,赴越南教胡志明学打中国太极拳,后又给多为国家党政领导人教打太极拳。曾任《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编委、上海市武术协会主席、中国武术协会委员兼技术研究会副主任等。著有《简化太极拳》《太极拳术》《太极拳研究》等。</b></p> <p class="ql-block"><b>  赵家桥路18号和20号是一幢联体“一上一下”两开间的石库门房子。该房坐北朝南,石条黑漆大门,灰色砖墙,砖木立帖式结构,马头山墙。大房东姓顾,在静安寺邮政局工作,1930年将房子出租。</b></p> <p class="ql-block"><b>  该联体两开间“一上一下”石库门房子,进门是一个小天井,正前方是客堂间,没有厢房间。18号出租给葛姓裁缝,上海本地人,此后,该户在二楼上面搭建起了阁楼和老虎天窗。20号租给王姓,河北冀县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王先生是赵家桥路最早的外来租客。</b><b>清光绪四年(1878年)清政府在赫德路(今常德路421号)设立海关署造册处之后,王先生随北京海关迁来上海,安排进了赫德路海关署工作,于是他就近租下了赵家桥路20号住了下来。不久将带到上海的5个子女也都安排进了海关工作。解放前夕,该处曾是海关地下党的重要活动场所之一。</b></p><p class="ql-block"><b> 20号进去是一个小天井,底楼前客堂间落地长窗(即长门)8扇,</b><b style="font-size: 18px;">后面还有后客堂间和灶间。</b><b>天井东边紧贴墙体,搭建了一间木结构板房,放有一张单人床。</b></p> <p class="ql-block"><b>  赵家桥路22弄,是顾氏家族的老宅基,该处</b><b style="font-size: 18px;">弄内有一口水井,</b><b>房子使用面积有200多平方米,共住有3户顾姓人家。该老房子与北京西路1565号的金家花园洋房相邻。</b></p><p class="ql-block"><b> 22弄的弄口常年设有两个摊位:一个是理发摊,另一个是修鞋的皮匠摊。理发摊的理发师傅姓王,个子不高,瘦瘦的,三七开的平顶头,对人和气,理发手艺不错。两条手臂各刺有一条青龙。从老人处得知,这是小王师傅在解放前参加“青红帮”时留下的。理发摊很简单,一张方板凳,一个面盆架子和一只竹制热水瓶。面盆架子上头放一只搪瓷面盆,下面放理发工具箱。弄堂里老人、小孩的头发大都是在他这里理的。光理发5分,理发、修面、刮胡子0.10元。由于他住的比较远,所以晚上收摊回家,理发摊的方板凳、面盆架子、竹制热水瓶、搪瓷面盆和理发工具箱都寄放在22弄10号的顾家。</b></p><p class="ql-block"><b> 另一个是皮匠(修鞋)摊,师傅姓陈,人们习惯称他“小皮匠”,住22弄里。皮匠(修鞋)摊的修鞋工具很简单,主要有鞋掌铁凳、榔头、鞋锥子、鞋钉、碎皮、自行车外胎等。当年人们穿皮鞋的不多,大都是穿球胶鞋(白跑鞋和解放鞋),布鞋大都自己做。那时男孩大多穿松紧鞋、女孩子则是搭配鞋。家里纳好鞋底,布店里买来鞋帮面料,缝好,就要找鞋匠上鞋,即把鞋帮缝制在鞋底上。这最后一道工序,需要有专用工具和技能,鞋子做好才对称,样子好看。上鞋子有明上和暗上之分,松紧鞋、搭配鞋属于明上。为了使新做好的鞋子耐穿,一般都还需要在鞋底前后打上“鞋掌”,即:用自行车橡胶外胎皮为布鞋底前后各再打一个底。这样新鞋子就做好了。棉鞋也是这样做,只是鞋底、鞋面要铺垫点棉花。棉鞋主要有2种式样,蚌壳和系鞋带式。</b></p><p class="ql-block"><b> 鞋匠摊的生意除了上布(棉)鞋,还就是接补鞋生意和定制皮鞋、皮拖鞋,给鞋子换鞋底掌子、钉鞋钉(耐磨)等生意。</b></p> <p class="ql-block"><b>  赵家桥路24、26、28号是一幢三开间“一上一下”,三层带阁楼和老虎天窗的联体中式里弄房。该幢联体房是“手枪型”的,坐北朝南,灰色砖墙。朝南,即赵家桥路的一面,有低矮的围墙,围墙里面是一个小庭院,围墙一边朝外开有一扇小黑门。因该幢房是“手枪型”的,故24号北面底楼的厨房间、二楼亭子间、三楼晒台的面积,都要比隔壁26、28号的大一倍,俗称“双亭子间”。</b></p><p class="ql-block"><b> 26号小庭院子里种有一颗大树,有二层楼高,枝繁叶茂。平时这3开间中式楼房的底楼居民很少从前门进出,一般都是走后门,从30弄进出。30弄到底,居住有一户人家。</b></p> <p class="ql-block"><b>  赵家桥路32号、34号是紧挨一起的2幢平房。32号最早开一家大饼店,老板姓车,后来被招进静安区饮食公司,大饼店关了。34号则是一家私人裁缝店,裁缝店小师傅腿脚残疾,走路需要拄着双拐行走,很不方便。上世纪50年代末,上海拍摄了一部《三个母亲》,34号裁缝店曾是外景拍摄点之一。</b></p><p class="ql-block"><b> 赵家桥路36弄有2处中式大平房,居民家中原来没有自来水,日常生活用水主要靠井水。解放后,为解决居民生活用水的卫生问题,政府在该弄口增设了自来水零售给水站,居民通过购买筹子,可以接自来水使用,故大家也称其为“自来水弄堂”。该弄可以通到后马路---北京西路。</b></p> <p class="ql-block"><b>  赵家桥路38、40、42号是一幢三开间联体中式简约里弄建筑。坐北朝南,灰色墙砖,马头山墙,“一上一下”带阁楼有老虎天窗。该中式石库门简约房的最大特点:一是,没有石库门的石条黑漆门、小天井,三级台阶上去,直接到了底楼客堂间:二是,二楼朝南房间朝外挑空建有一个小阳台。</b></p> <p class="ql-block"><b>  赵家桥路44弄也开通北京西路,这条弄堂与北京西路顾嘉棠祖宅紧邻,全都是顾氏家族的后人。</b></p><p class="ql-block"><b> 顾嘉棠,生于1889年,上海人,民国时期上海滩名人。自小生活在赵家桥,会武功拳术,早年在“爱俪园”(又称哈同花园)内做花草树木养护工,人送外号“花园阿根”。因觉得花匠挣钱太少,于是就纠集几个人到十六铺以抢劫为生。最后在二十世纪上半叶上海滩富有传奇性的人物---杜月笙手下谋职,成为其“四大金刚”之首,闻名上海滩。上海解放前夕逃到台湾,最后死在异乡。 </b></p><p class="ql-block"><b> 该弄地势南高北低、落差坡度较大,每年一到雨季很容易积水遭淹。弄内路面是由河(鹅)卵石和块条石铺筑而成的“弹街路”。自从赵家桥大弄堂“弹街路”拆除,铺上沥青路面以后,这儿就是小朋友“打玻璃弹子”最理想的地方。</b></p><p class="ql-block"><b> 该弄里面很大,一大片平房由7、8、9、20号四个门牌号码组成,使用面积近600多平方米。儿时负责打扫赵家桥路弄堂的清扫工,大家习惯叫他“小弟”,住在该弄7号。他因从小得病,脑子、讲话有点障碍,居委会就安排他负责每天清扫弄堂,每月挨家挨户收取清扫费,用以养活自己。小弟清扫弄堂一丝不苟,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都十分认真。</b></p><p class="ql-block"><b> 赵家桥路46号原是一家义昌肉庄店,1956年,私营肉店全部改为国营经销店,故该肉店关门,房屋用于自住。</b></p><p class="ql-block"><b> 赵家桥路48、50、52、54号是一幢坐北朝南,灰色墙砖的中式大宅院,一进去是一个共享大天井。</b></p> <p class="ql-block"><b>  赵家桥路60号,是赵家桥路上唯一独幢标准典型的“三上三下”石库门房子。户主童竹君,江苏镇江富商,在大英烟草公司(后为颐中烟草公司)谋事。1938年购下此幢石库门房子。</b></p><p class="ql-block"><b> 该房坐北朝南,灰色墙砖,砖木立帖式结构,马头山墙,石条黑漆大门。进门是一个大天井、正前方是客堂间、东西两边都有厢房。西厢房后面,一楼是卫生间,二楼是亭子间,东厢房后面,</b><b style="font-size: 18px;">一楼是灶间,楼梯上到二楼是</b><b>卫生间、上到三楼是晒台。客堂间的楼上是前楼,三楼是带有老虎天窗的一个阁楼。该石库门房子不仅配置了卫生设施,而且使用面积也属于比较大的。</b></p> <p class="ql-block"><b>  赵家桥路64弄,从弄口往里看似乎不大,但实际里面很大,有3、5、10、12号四个门牌号码。3号与5号是一幢两开间联体坐西朝东,石条黑漆大门,灰色墙砖,砖木立帖式结构,马头山墙,“一上一下”二层带阁楼和老虎天窗的石库门房子。</b></p><p class="ql-block"><b> 5号户主陈云涛,湖南人,中共党员,1927年,到上海开展革命活动。1935年租住到赵家桥64弄5号。1949年5月,陈云涛作为上海市军管会代表接管市立敬业中学,并担任该校解放后的首任校长。后调离敬业中学,先后担任上海第一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上海师范学院党委书记,上海市政协常委,上海市教育局顾问,民进中央委员、民进市委名誉副主任委员等职。</b></p><p class="ql-block"><b> 女儿陈铁迪曾任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上海市政协主席,</b><b style="font-size: 18px;">生于1935年12月,随父母也曾住在赵家桥64弄5号到高中。</b></p><p class="ql-block"><b> 3号与5号联体房的北墙外,有一个约200平方米左右的小花园,每天常有举杠铃、耍石担、练吊环的。该房的对面是10号,一幢坐东朝西,有北厢房,没有南厢房。石条黑漆大门,灰色墙砖,砖木立帖式结构,马头山墙,“二上二下”石库门房子。弄底紧靠小花园朝东的一侧12号,是顾氏家族的老宅基,紧连北京西路顾嘉棠老宅屋。该处居住的</b><b style="font-size: 18px;">是两兄弟,</b><b>顾氏家族后人。</b></p> <p class="ql-block"><b>  赵家桥路66、68、70、72是一幢四开间“一上一下”,二层带阁楼和老虎天窗的联体中式简约房。该建筑坐北朝南,灰色墙砖,砖木立帖式结构,马头山墙。台阶上去直接进到是底楼客堂间。70号底楼开的是一家裁缝店。</b></p><p class="ql-block"><b> 该四开间联排房子与76、78号一幢联体住宅房的中间,是一条小弄堂,弄堂底,是街道幼儿园的后门。进到幼儿园里面有近100多平方米的大天井,是小朋友活动的主要场地。幼儿园前门开在北京西路上,是一幢前后都有庭院的三层西式建筑房子。文革中期,赵家桥居委会办公场所也曾设在这儿。弄底西拐是赵家桥路76、78号的后门。</b></p><p class="ql-block"><b> 赵家家桥76、78号是一幢联体新里住宅房,二层楼带阳台。78号的底楼住户,朝南有一个小天井和一个竹篱笆栏着的小花园。</b></p><p class="ql-block"><b> 赵家桥路82、84、86、88号是一幢四开间联排“一上一下”二层楼的新式石库门里弄建筑,是由一位瞿姓老板建造的自住房。该房坐北朝南,石条黑漆大门,红色墙砖,砖木结构,马头山墙,带有一个小天井,配有卫生设施。</b></p><p class="ql-block"><b> 该</b><b style="font-size: 18px;">四开间“一上一下”二层楼的新式石库门里弄建筑,</b><b>与北京西路四寿村一起被保留保护了下来,这也是赵家桥路里唯一一幢新式联排石库门住宅。</b></p><p class="ql-block"><b> “赵家桥大弄堂”双号到88号止。</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