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惑之约

文刀

<p class="ql-block">  2022年7月2号,盛夏的个旧市乍甸坝,山黛坝绿,阡陌纵横,瓜果飘香,凉风习习。合田民俗村内,欢声笑语,人声鼎沸,让人真正感觉到了夏天的气息。</p><p class="ql-block"> 看到“不惑之约——云锡老厂采选厂小集体工友会”的会标,让人浮想联翩:40年前的今天,1000多60后的大姑娘小伙子齐聚百里锡山,开始了人生的工作生涯。</p><p class="ql-block"> 参加聚会的工友们没有想到:</p><p class="ql-block"> 出生在老厂,工作在矿山,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矿山工作,城市生活”已心满意足了。谁曾想老了老了,还过上了生活起居在阴山脚下,休闲娱乐在金湖阳山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小集体”,这个当时感觉最卑微的单位,感觉低人一等,抬不起头来的人们。谁曾想现在也和工矿企业所有退休工人一样,过上了能吃能睡、会玩会乐就有退休金的美好时光!</p><p class="ql-block"> 退休了,为孩子做好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要好的工友相邀徒步喝酒打麻将足也。谁曾想小集体组建40年后的今天,由热心的雷琼学、陈丽华、黄学芬召集,从小集体下海经商的李洪伟、叶涛、陈杨秋雨三人出资举办工友聚会,花甲之年还能赴不惑之约!</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最艰难,刻骨铭心的岁月。</p><p class="ql-block"> 成立于1982年7月2日的小集体,组建之初名为“老厂锡矿劳动服务公司服务队”,<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是为了解决老厂锡矿职工子女的就业问题而成立的一个集体所有制企业</span>。以老厂锡矿为母体,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为宗旨。主要劳动对象是人力采矿,供给全民单位进行选别。</p><p class="ql-block"> 组建之初,7个采矿队900多职工集中在老厂锡矿期北山附近30块段、168矿群等地面挑塃供期北山加工,小集体以收取劳务费的方式同老厂锡矿期北山进行结算。</p> <p class="ql-block">  老厂锡矿的集体单位由来已久。</p><p class="ql-block"> 计划经济时代,生产任务、产品销售、人事工资指标全部由国家下达。老厂锡矿的原矿含锡产量、工人数量、人工工资都由云锡公司下达或拨付。</p><p class="ql-block"> 为了解决矿工的后顾之忧,也为了弥补矿工生活上供给不足的困难,“三年困难时期”,老厂锡矿召收矿山职工家属组建了“付业队”。1966年5月7日,毛泽东发表了“五七指示”。要求全国各行各业都要办成一个大学校,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又能从事农副业生产、又能办一些中小工厂。付业队更名为“五七公社”。</p><p class="ql-block"> 1979年,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云南省委关于认真解决待业青年安置问题的精神,老厂锡矿成立服务站,招收的都是上山下乡返城的知青。</p><p class="ql-block"> 1986年6月,为了实现“砂转脉”即以地面砂矿采选为主转变到以坑下脉矿采选为主的生产结构大调整,云锡公司将老厂锡矿划分为老厂锡矿、老厂采选厂、期北山采选厂三个处级建制单位。服务站、“五七”公社、服务队划给老厂采选厂管理,并分别更名为一、二、三分厂。</p><p class="ql-block"> 习惯上,人们将服务站、也就是一分厂称为大集体,将服务队、也就是三分厂称为小集体。</p> <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之初,全民集体都摸着石头过河。激流险滩,惊涛骇浪,暗流焦石在所难免。小集体在改革大潮中浮浮沉沉、几经周折。小集体的职工调侃道:</p><p class="ql-block"> 分分合合几个秋</p><p class="ql-block"> 担惊受怕无夜昼</p><p class="ql-block"> 曲曲折折二十载</p><p class="ql-block"> 峰回路转到原点</p><p class="ql-block"> 1995年3月,二分厂和三分厂合并,取消二分厂建制,保留三分厂。</p><p class="ql-block"> 2003年11月,老厂采选厂末期矿山关破终结,锡主业部分划转老厂锡矿管理,一、三分厂也随之成为老厂锡矿下属的两个集体企业。</p><p class="ql-block"> 2005年1月,一、三分厂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合暑办公,独立核算的管理。同年6月,一、三分厂两个集体企业与源兴采选车间合并,实行全民、集体一体化管理。</p> <p class="ql-block">  小集体主要从事锡矿采选生产。后来老厂锡矿从年纪比较轻的小集体职工中多次招工,大多数男工考上了全民岗位;一部分职工因工作艰苦收入低而跳槽自谋生路;再加上老厂锡矿“一分三”后,小集体划归老厂采选厂管理,机构逐步压缩,人员逐步减少。撤销了建筑队和生产后勤建制。采矿地点转移到毛冲沟,新办了“劲力加油站”,汽车配件修理,综商店等等。</p><p class="ql-block"> 小集体主采区的毛冲沟,据传是上世纪七八十代,到了秋季,老银厂下面山沟沟满坡的蕨叶上面都趴满了很多毛毛虫,到集体单位正式开釆矿石时,老厂釆选厂一领导脱口而出,这里就叫毛冲沟吧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小集体在大集体已经采了多年矿石的毛冲沟分得一杯羹时,这里已是四面环山,怪石嶙峋,坑洼遍地。只有一条弯弯曲曲、陡峭险峻的简易公路连接采区。</p><p class="ql-block"> 拥挤不堪的采矿场,随时面临泥石滚落、地表塌陷的恶劣环境中,人们挥镐手刨、箩背肩扛,只为每天1.1到1.4元不等的工资收入养家糊口。</p><p class="ql-block"> 正在观看演出的职工小普回忆说:“因为我年龄小,体力弱,每天工作六七个小时,汗流浃背,精疲力竭,仍然完不成下达的挑塃任务,一天只能拿到七八角钱的工资。那时想,能够调到选矿工作就好了。”</p><p class="ql-block"> 刚刚从工友聚会大合唱舞台上下来的小张接过话来:“由于你们采的矿石供不够我们选,我们经常放假,有一个月我才拿到9块钱的工资。”</p><p class="ql-block"> 据资料,当时大集体为集体所有制固定工,小集体为集体所有制合同工。职工实行计时工资分配,日工资1.1元至1.4元,1983年,执行冶金建筑企业工资标准,日工资分别为1.38元至1.64元。1995年以后,实行全民集体一体化管理,集体和全民职工同工同酬。</p> <p class="ql-block">  记得一、三分厂整合老厂锡矿后,我曾写过一篇《我们是一家人》的报告文学,现将部分片段摘录如下:</p><p class="ql-block"> 有过1000多职工的集体企业一分厂,披满了红泥尘埃的大礼堂面对着怪石连片的荒山,凭悼着远逝的历史;千疮百孔、凋敝破烂的10余幢鲜有人出入的职工住宅,告诉人们这里曾经有过喧闹、繁忙;玻璃框内那已失去光泽的奖杯,无声的记录着这里曾有过的辉煌。如果不是下面的这段对话,我们也许还徜徉在抚今追昔的感伤之中:“日历没有发吗?”“厂长,春节过后台历还要再降一次价,我明天就去买。”正在惊愕之际,一名修理工走到划转后调任不久的厂长面前:“厂长,这两把管子钳齿牙已经磨滑不能用了,我请示分管的副厂长,更换新的要70多元,他不敢决定,请你决定。”</p><p class="ql-block"> 刚开始我还为一分厂干部职工精打细算、勤俭节约的成本意识感到由衷的钦佩,调研中发现,其实这都是一个“穷”字使然。</p><p class="ql-block"> 一分厂的前身是服务站,1979年大批下乡知青返矿后,依赖于当时的锡主业而建。后来,砂锡资源急剧消失,这批职工大都人到中年,文化知识低,上有老、下有小,正是人生负担最重的时期,靠收残采盲资源维系生产,使得多数职工长期在较为贫困的生活水平下苦苦度日。该厂选矿工段党支部书记杨定华回忆说:“1996年有一个月,我在采场上辛辛苦苦干了一个月,结果一分钱的工资也未拿到,老婆在选矿拿到27元的工资。”27元,一家三口,买米吃也不够呀!</p><p class="ql-block"> 因为资源缺乏,选厂最多时每月能开厂20天,多数时间每月只能开厂10来天。大多数职工跳槽另谋生路的2002年,234名职工中就有118名长期放假;因为产量低,职工月收入在200元左右;因为穷,重要生产设备年久失修;包括三名厂领导在内的90%的职工吃低保,特困户占原采选厂的60%,离婚率高达27%;仍有30多户职工至今没有看上电视;个别职工将自己的孩子送到亲戚家抚养。尽管穷、收入低,但是,只要单位能将各项保险金交到退休年龄就是他们最大的心愿。</p><p class="ql-block"> 三分厂面临的问题与一分厂有相似之处:141名职工有21人放假,50%的职工吃低保,职工月均收入250元左右。</p><p class="ql-block"> 2003年12月,调研人员看到一、三分厂的矿仓里有些存矿,便问为什么锡价好,还不组织三班生产?回答令人吃惊:“我们是细水长流。不然,雨季到来时,出不了原矿,选矿厂就要停产,不能保证养老金的按时缴纳。”</p><p class="ql-block"> 矿长助理到三分厂协调工作时,分管经营的雷副厂长反映说:“刘助理,我们已经没有流动资金了,矿上能不能借点。”</p><p class="ql-block"> 刘助理果断回答“可以,要5万还是10万?”</p><p class="ql-block"> “要我们什么时候还?”</p><p class="ql-block"> 刘助理答道:“什么时候生产经营好转了什么时候还,都是一家人嘛!”</p> <p class="ql-block">  今日走过了所有的弯路,从此人生尽是坦途。</p><p class="ql-block">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回忆苦难的历史,是为了更加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感恩共产党,感恩新时代!</p><p class="ql-block"> 不惑之约——云锡老厂小集体工友会,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小合唱中拉开序幕。</p><p class="ql-block"> 看,红色的体恤,白色的裤子,灿烂的笑容,饱满的热情,将喜庆的七月烘托得热浪滚滚!</p><p class="ql-block"> 听,高亢的歌声,飞扬的旋律,深情的表白,心灵的流露,将火红的七月融入奔腾的红河!</p> <p class="ql-block">  独唱 《我爱你中国》《好日子》《卓玛泉》《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今夜无眠》表达了对祖国,对家乡,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p><p class="ql-block"> 舞蹈《爱》《我们是快乐的好朋友》《珊瑚颂》《我在茶山等你来》《雨巷佳人》《情剑》表现了无论风霜雨雪的昨天还是风和日丽的今天,无论艰难困苦的岁月还是幸福快乐的日子,<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是爱,是朋友把你我他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唇齿相依,不离不弃。</span></p> <p class="ql-block">  既是演员也是观众的人们,脸上的甜蜜,内心的喜悦,夸张的表情告诉我们,阳光总在风雨后,事非经过不知难,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p> <p class="ql-block">  在老厂人对锡矿资源应釆尽采的不懈努力下,到二十一世纪初,毛冲沟的矿石已搜光采尽。自然形成的釆空区和时代、和矿山工人一样焕发出勃勃生机。洼塘清澈见底的积水好像日月潭;绿草裹着山花的坡野点金叠翠;往日的小集体,犹如长在石头缝里的野棉花,经历风吹雨打,电闪雷鸣也要顽强的绽放——这就是生生不息的矿工对人类对世界的奉献!</p> <p class="ql-block">  金湖之声电声艺术团的演员们,带着各种各样的电声乐器前来助兴。</p> <p class="ql-block">  我以为,用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来总结小集体的前世今生最为贴切:</p><p class="ql-block">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p><p class="ql-block"> 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p><p class="ql-block">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p><p class="ql-block">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p><p class="ql-block">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p><p class="ql-block">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