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孝昌县第三学区 黄晶</b></p> <p class="ql-block">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相聚北师大,我们齐学习,只为遇见更好的自己,成就更灿烂的人生!</p> 解读文件,把握方向 <p class="ql-block"> 上午的课程是由来自北京海淀区教育党校党建部的孙超教授给全体学员老师解读《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文件。孙教授是海淀区教科研学科带头人,中央党校党史专业博士,高级教师。</p> <p class="ql-block"> 孙超教授在讲座中指出:“党和国家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基础在中小学。长期以来,中小学校长负责制在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也谈到,在中小学校实行“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党组织会从原来的“政治核心和监督保证”,转变为“总揽全局和全面领导“,责任更大、任务更重,同时必须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这是履行党组织职责的关键,也是顺应学校管理机制变革的需要。中小学各党支部是学校党建工作的基础,抓好支部的党员教育与管理,增强党员教师的担当精神。我们可以通过“立标杆、树榜样”等活动,来发挥基础党员的模范带头和先锋作用,以促进学校工作的开展。孙教授还说,各中小学校实行“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各学校党组织必须承担起”总览全局和全面领导”职责,要创新工作机制,突出核心地位。具体要做到一是制订学校议事规则,明确党政职责边界和决策机制,避免越位和缺位,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二是加强党组织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加强对学校领导班子的教育与管理,落实岗位责任制,适时提出针对性的工作要求,开好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组织领导干部工作绩效民主测评。三是学校重大事项决策先由党组织讨论,形成统一意见后向行政提出意见,重大决策出台前,先组织党员进行协商完善,统一思想认识,助推行政工作的落实,学校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优先考虑表现突出的党员教师,并充分尊重党组织的意见。随着学校管理机制的变革,党组织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落实“立德树人”办学宗旨,实现学校快速发展,关键在于党组织战斗力和主要领导对学校管理的驾驭能力。一是选好、配强学校党组织领导的能力。要把“政治坚定、善于协调、精通党务、通晓教育”的同志选拨到书记岗位上来,以满足对学校工作“全面领导”的需要。二是切实把握教育契机。根据中央和当地党委的要求,分阶段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强化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打好干事创业的思想基础,在领导干部中开展以“严以律已当表率、干在实处求发展"的主题教育活动,推动学校发展。</p> <p class="ql-block"> 根据孙教授对文件的解读,我们能深刻地认识到:在中小学校建立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是为新时代更好发挥校长负责制的积极作用赋予了新的要求。各级中小学党组织要进一步扛责任、担重任,为校长负责“把关”“定向”“赋能”,全面加强党组织领导作用,让党的组织优势充分彰显,推动广大中小学校切实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从柔性引导入手,把好“思想关”,让校长负责有底气。“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没有理想信念,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对校长而言,对学校负责,首先是对育人负责。中小学生正处在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期,就像一张白纸,拥有无限可能,需要耐心引导和正面教育。</p> <p class="ql-block"> 实行“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新时代的客观要求,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在中小学校的重大实践,更是对学校管理机制的深刻变革,只要我们“加强学习、夯实基础、创新机制、理顺关系、优化队伍”,就能顺利推进改革工作,实现“加强党的领导、优化管理方式、促进学校发展,践行立德树人”的目标。</p> 关注心理,护航成长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张渝鸿教授风尘仆仆赶来,下午专程为我们带来了一场《解析学生的心理密码 为学生健康成长护航》专题讲座。张教授是教育部国培专家库入库心理专家,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育培训首任心理顾问,北京工业大学心理教育硕士生导师。</span></p> <p class="ql-block"> 张教授美丽大方、端庄优雅,听到她温柔的声音,如沐春风。课堂上,张教授以独特的教育方法,与老师们的趣味互动,给大家带来了轻松与惬意,为全体学员老师扫除了课堂的枯燥。她饶有趣味的课堂导入,让我们不由自主地进入到学习状态。甚至连课间休息时,学员老师还不忘跟张教授交流、求取真经。课程结束后,老师们还沉浸在她的课堂,意犹未尽,依依不舍!</p><p class="ql-block"> 张教授在讲座中谈到,教师应该读懂学生的心理,才能更好的引导或帮助孩子。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提到的“不理解孩子们内心世界便没有教育文明。”老师的信任、鼓励和欣赏,能够提升孩子的自信。困境中拥有自信的人,更容易看到希望。如果每一位老师都能用仁爱之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每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努力放大其优点,就可以帮助学生缓解他们的不良情绪,提升自信,学生也才会健康成长。同时,张教授也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她指出,家庭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就像蒙台利梭提到的“每一种性格的缺陷,都是由于童年的不幸造成的。”所以,家庭教育弥足珍贵,家庭教育不容缺失。张教授还指出,在家庭中,亲子关系有着与生俱来的影响。因而,家庭一定要成为孩子的心灵港湾。</p><p class="ql-block"> 通过张教授的讲解,我们学习到:一个人只有在平和的情绪状态中,才能发挥好自己的才能。教师不仅要会很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绪,还要引导和教会学生去调整自己的情绪,愉悦学习,快乐成长。首先要全面了解学生,包括他们的学习类型,心理需求,成长规律;其次,要接纳学生的失败,接纳他们的沮丧,恐惧,愤怒;还要陪伴和引导他们去克服不足,走出舒适区,达到自我超越。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其实,只有从失败中总结经验,不断克服和超越的失败才是成功之母;否则多次的失败经验带来的是恐惧和逃避,最终是更大的失败。作为老师,应该给学生创造更多成功的体验,进而增加学生的获得感和成就感,激发出旺盛的学习兴趣。</p> <p class="ql-block"> 今天两位名家大师高屋建瓴的报告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实践指导价值,内容既深刻独到又通俗易懂、既旁征博引又紧扣主题、既发人深省又生动有趣,为我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指明了方向!</p><p class="ql-block"> 沐着秋风,一路前行,一路吐蕊,一路欣赏,一路采撷,一路芳香……只为遇见更好地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