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湄洲岛,位于福建省莆田市,距大陆1.82海里,在台湾海峡西岸中部,是莆田市第二大岛,南北长9.6公里,东西宽 1.3公里,全岛南北纵向狭长,形如峨眉,故称湄洲。是妈祖的成神地。湄洲岛陆域面海岸线长30.4公里。包括大小岛、屿、礁30多个。距台湾省台中港72海里,湄洲岛素有“南国蓬莱”美称。</p> <p class="ql-block">鹅尾山,位于湄洲岛东南端,因形似鹅尾而得名,鹅尾山是一座天然的地质公园,占地约32公顷。由于受风蚀、海蚀的双重作用,山上形成众多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象形石,如海门、龟石、飞戟洞、斧劈崖、妈祖书库等,千姿百态,形神俱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鹅尾山的地表材质,被地质学家称为世界罕见的海蚀地貌,是一亿三千多年时间风化而成的独特奇景。</p> <p class="ql-block">登上鹅尾山顶,可领略大海与石头共同创作的艺术杰作,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沧桑风化成的峭丽;也可扶石观澜,看海色波光,听大海与岩石共同谱就的交响曲。</p> <p class="ql-block">妈祖庙,即“湄洲妈祖祖庙”,位于莆田市湄洲岛,始建于北宋雍熙四年(987年),是妈祖文化的起源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湄洲妈祖祖庙是世界上第一座妈祖庙,妈祖庙建筑群以前殿为中轴线布局,依山势而建,形成了纵深300米、高差40余米的主庙道,从山门、仪门到正殿由323级台阶连缀两旁的各组建筑。在祖庙山顶,建有14米高的巨型妈祖石雕像。</p> <p class="ql-block">林默是湄洲岛上的一个渔村姑娘,她能够观测海象,救助海难,帮助乡民,但是她二十八岁那年,因为救助海难献身了,从那以后,经历了四个朝代,宋、元、明、清,对妈祖救助海难的功德给予了褒封,从夫人、天妃、一直到现在的天后、圣母,随着郑和下西洋,把妈祖(文化)带向了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国家,走遍了世界各个角落,有海水,有华人就有妈祖。</p> <p class="ql-block">妈祖是流传于中国沿海地区的民间信仰。妈祖文化肇于宋、成于元、兴于明、盛于清、繁荣于近现代,妈祖文化体现了汉族海洋文化的一种特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历史上宋代出使高丽、元代海运漕运、明代郑和下西洋、清代复台定台,这一切都体现海洋文化的特征。汉族民间在海上航行要先在船舶启航前先祭妈祖,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在船舶上立妈祖神位供奉。</p> <p class="ql-block">80年代,联合国有关机构授予妈祖“和平女神”称号,2009年,妈祖信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全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和全人类共同精神财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