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购买了一个牙口比较大了一些的骡子,以及一些耧犁碌耙,栓了一辆专门为一个牲口驾驳的三毂碌马车<div><br></div><div><br>自助成立互助组,一看题目,有的朋友不免会问,互助组你说的是上世纪五十年新中国刚解放时候的互助组(附件:解放初期的互助组)吧。<br><br>那时候中国广大农村,刚刚经过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广大农民分得了梦寐以求的土地,无不欢欣鼓舞。正所谓“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娃娃热炕头。”那个情景是刚解放的时候中国老百姓的梦想。虽然美梦成真,老百姓分得了土地,有的分下了耕畜,但那时候中国农村的农业状况还是非常脆弱的,老百姓都是单打独斗,个体单干,在生产劳动中,这家缺牲畜,那家无劳力,尤其是遇上了天灾人祸,没有一点抵抗力。<br><br>于是,在此基础上老百姓与时俱进,因势利导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成立了农民在个体经济基础上带有社会主义因素的集体劳动组织——互助组。也有的农民叫做变工队,搭角则。总的说来就是自愿互利,互换人工,耕畜搭角,互通有无。同一个互助组内共同劳动。<br><br>互助组是中国农民从解放以来,土地改革,分田单干到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集体化道路上的一个最初劳动组织形式。它存在于新中国刚解放初期,现在人们大都对互助组这个名词淡薄了。<br><br>但我并不是说解放初期时候的那个互助组,我说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改革开放大潮中,将原来辛辛苦苦经营了30年的,从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到了人民公社集体化而形成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原则全盘宣告解体,土地下户,财产下户,老百姓重新分到了土地以后,又遇上了新中国刚解放初期老百姓在农业上的困境那样,农田土地被分割的七零八落,阡陌纵横,地界垅沟密布,这家没耕畜,那家没农具,又成了个体户单打独斗,甚至又退回到刚解放初期那人当牲口使唤的地步了。也是在此情况下,活人总不能让尿逼死,人们无奈之下,只好又走起了回头路,也是按照自愿互助的原则,拾起了刚解放初期人们组织起来“搭角则”互助组的老路。<br><br><br> 记得那时候土地刚下户的第一年,好多人都是欢欣鼓舞,认为有了自己的土地,只要多出力,多流汗,一定会有好回报的。但事与愿违,土地下户以后,原来农业学大寨运动时候,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起来的高标准园田化农田,被分割成了七零八落的条条块块,阡陌纵横,垅沟界堰密布,加之人们种植不一样,你家种棉花,而他家偏偏要种高粱,你家想栽一些红薯,但他家又种植上了玉米。<br><br>生产队集体化的时候,几十亩甚至一百来亩的土地要种植玉米就是玉米,要种植高粱就是高粱,管理过来非常方便,天旱能浇,遇涝能排。而土地下户以后,原来生产队园田化的水利设施大都遭到破坏,一块地里种植的花花绿绿,况且有高杆庄稼,也有低矮的棉花,或者红薯,山药蛋什么的,天再旱你也不能够浇,况且,有些庄稼互相排斥,影响产量,而头一年土地下户,人们粪肥也投不上多少,所以秋后的粮食产量是可想而知的。<br><br>加之,大多数人们没有耕畜。种植过来,拉运庄稼过来,就感到非常困难不方便。万不得已之下,不得不人拉犁,人拉耧,收割了庄稼也是人拉肩挑,真正出得牛马力,受得牛马罪。记得那时候就有好些人家因为没有牲口拉运庄稼,往往到了半夜里,还在地里守着收割下的庄稼而焦急万分。<br><br><br> 再一个人口少的人家,分的土地也少,如果分的土地遇上了大长畛地,一家子的土地也没有多宽,一不小心就会种植或者收割越了界。人们因为垙界,以及庄稼收错的事情,时有发生,因此,矛盾纠纷也是经常不断。<br><br>而收打庄稼也是那时候非常困扰人们的一个 话题,集体化的时候,各个生产队都有大大的打谷场,脱粒机,切草机,电动扇车都比较齐全。土地财产下户以后,人们一家一户收打庄稼的场地就是非常困惑,而且收打庄稼的机械也没有,大都又回到了以前原始的办法了,有的人家人拉碌砘当牲口使唤。<br><br><br> 有的人们手握连枷,一下一下地打那些小麦,高粱,大豆,谷子什么的,那效率是可想而知的了。加之,有时候因为打下的粮食没有场地,不能够及时晾晒,往往粮食霉烂变质的事情时有发生。<br><br>不过也有人家效果比较好的,那就是一些劳动力比较多的人家,有耕畜的人家等。<br><br>一年下来,好些人分地时候的喜悦,被那些困扰人们的问题冲淡了。无奈之下,就又走上了“搭角则”互助组的老路。于是,人们合伙买牲口,购农具,合伙组织互助组形式的简单互助组织,从种植,到管理,收割,合伙互助组之间的人们互相帮助,这样就将单干户所不能干的事情,协调合作起来,解决了一家一户农业生产中间的一些困惑。<br><br>我们那时候也是与时俱进,为了种好地,减轻人们的劳动强度,我们同一个村庄内的几户亲戚,生产队集体财产下户的时候,合伙购买了一个耕畜,一个牙口比较大了一些的骡子,以及一些耧犁碌耙,还合伙栓了一辆专门为一个牲口驾驳的三毂碌马车,这样,我们那几家就不用为种植庄稼,拉运粮食犯愁了,比个人单打独斗的时候苦轻多了,而且,相应的效益也好多了。<br><br>而在庄稼管理的时候,也是互相协调,互相帮助,今天锄你家的玉米,明天锄他家的棉花。特别是到了收割庄稼的时候更是如此,好几户人家,有时候男男女女也有十几个劳动力,分工合作,互相协作,逐步解决了单干户时候单打独斗的一些问题。<br><br>在那时候分田单干的前进路上,又迈开了比较适合当时小农经济可喜的一步。<br></div> 网络图片 互助组劳动场面 网络图片 那时候土地刚下户的第一年,好多人都是欢欣鼓舞 网络图片 那时候土地刚下户的第一年,好多人都是欢欣鼓舞 土地刚下户的第一年,好多人都是欢欣鼓舞 网络图片 万不得已之下,不得不人拉犁,人拉耧 网络图片 劳动场面 农村老人的艰辛 农村老人的艰辛 一年下来,好些人分地时候的喜悦,被那些困扰人们的问题冲淡了 一年下来,好些人分地时候的喜悦,被那些困扰人们的问题冲淡了 网络图片 人拉肩挑,真正出得牛马力,受得牛马罪。 网络图片 有的人们手握连枷,一下一下地打那些小麦,高粱,大豆,谷子什么的 <br>网络图片 打谷场上互相协调,互相帮助 (附件)解放初期的互助组:农业生产互助组亦称“农业劳动互助组”,简称“互助组”。50年代初期,我国农民为了解决农业生产中各自的劳动力、畜力、农具不足的困难,在自愿互利基础上建立的劳动互助组织。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临时互助组,一般由几户农民在农忙季节临时组织起来,进行换工互助,农忙过后,即行解散,是互助组的初级形式。二是常年互助组,规模一般较临时互助组大,组员比较稳定,除全年在主要农事活动上进行劳动互助外,还进行其他农副业的互助结合,并且在组员之间有初步的劳动分工,有的还积累了小量的公共财产,是互助组的高级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