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读书是一种提升自我的艺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读书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一本书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叙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个世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正是这个道理。读诗使人高雅,读史使人明智。读每一本书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悬梁刺股”、“萤窗映雪”,自古以来,勤奋读书,提升自我是每一个人的毕生追求。读书是一种最优雅的素质,能塑造人的精神,升华人的思想。</p> <p class="ql-block"> 我们班级有幸参加了班班共读活动,在专家团队引领下,进行了第39、40期班级共读,一起共读了《童年》、《爱的教育》两本书。</p> <p class="ql-block">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埃迪蒙托·德·亚米契斯创作的长篇日记体小说,讲述了四年级学生恩利柯一学年的耳闻目睹和内心感受。全书包括发生在恩利柯身边的感人故事、亲人为他写的善意的劝告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9则催人泪下的故事。整部小说以一个小学生的眼光审视着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用爱去体会生活细节,使爱的主旋律永驻读者心中。</p><p class="ql-block"> 《童年》是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我的大学》)。该作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沙俄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观看了导读课直播,为接下来的读书打下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专家老师们为孩子们准备的导读单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安排每天的阅读。</p> <p class="ql-block"> 通过老师的耐心督促,班内的读书活动得以有条不紊的开展。瞧,课堂内外,都有学生读书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 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异彩纷呈,有“思维导图”形式的展示;</p> <p class="ql-block"> 也有“阅读笔记”的记录,将好词佳句凝练于笔尖,更记在心上。</p> <p class="ql-block"> 最精彩的莫过于课本剧改写了,来自两个小朋友的“小试牛刀”,开学后一定要给孩子搭建交流展示的平台,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读书之乐。</p> <p class="ql-block"> 班班共读,让学生在增长知识、感悟道理的同时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学生们的阅读速度、阅读能力、阅读素养得到很好的提升。</p><p class="ql-block"> 整本书读完后,同学们在交流课上获得了启发与收获,采撷书中精华的同时依然不忘分享。</p> <p class="ql-block"> 所有的惊艳都来自于长久的努力,所有的幸运都来自于不懈的坚持。腹有诗书气自华,来自于天长日久的积累,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孩子加入阅读队伍,爱读书,读好书,让阅读成就孩子的诗和远方。</p><p class="ql-block"> 阅读正当时,一起向未来!从学生的态度、言行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他们越读越想读、越读越会读、越读越聪明、越读越成熟的成长轨迹。读书是浪漫的事情,希望孩子们能坚持做这件浪漫而有意义的事。</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借“班班共读”这一东风,走进书籍的海洋,走进更为深厚而宽阔的精神世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