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下了米拉山,温度逐渐回升,云更白了,天更近了。风起时,听见了风吹五彩经幡的声音,拉萨就在前方了!</p><p class="ql-block"> 8月1日,是个重要的日子,我们在这一天顺利到达拉萨。晚上入住吉雪酒店,当晚有朋友接风洗尘,一顿丰盛的晚餐,抚慰了千山万水的胃,听了动听的西藏歌曲,接受洁白的哈达。老文几盅下去,有点兴奋,手舞足蹈地跳起藏族舞,有模有样的,把一行人都惹乐了。拉萨就是这样一个容易让人兴奋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8月2日早上9点,我们怀着异样的心情前往布达拉宫。布达拉宫位于拉萨市区西北的玛布日山上,是一座宫堡式建筑群,最初是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于17世纪重建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居所,为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1961年,布达拉宫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94年,布达拉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整座宫殿具有藏式风格,整体高200余米,宫殿外观13层,高110米,相当于三十几层楼高。由东部的白宫(达赖喇嘛居住的地方 )和中部的红宫(佛殿及历代达赖喇嘛灵塔殿)组成。由于它起建于山腰,大面积的石壁又屹立如峭壁,使建筑与山岗融为一体,在阳光的照耀下,烨烨生辉,气宇非凡。</p> <p class="ql-block"> 集宫殿、城堡、寺院于一体的布达拉宫的宫墙及整体主要配备四种颜色,即红、黄、白、黑。红色代表勇敢和政权,黄色代表繁荣,白色代表和平,黑色代表严肃、严厉。白墙的涂料主要为白灰,添加牛奶、白糖、冰糖、蜂蜜、红糖等。涂料中添加糖料是为了让涂料更具粘性,更轻易附着,不易脱落。虔诚的信徒以整车的牛奶供给这所宫殿,每年给墙体涂刷一次。布达拉宫粉刷的时间在每年藏历九月(大概就是公立十月中下旬左右),并且必须要在藏历九月二十二之前完工。因为藏历九月二十二是西藏的降神节,传说这一天神仙会降临人间,谁家的墙面刷得白刷得干净神仙就会留在谁家,而布达拉宫是首选之地!</p> <p class="ql-block"> 红墙以边玛草为原材料,将边玛枝干去皮、晒干,切成30公分长短,捆扎成手臂粗细垒砌而成,这样可减轻墙体的重量,且冬暖夏凉。同时添加藏红花,这可以去除异味,这在经书中也有记录的。</p> <p class="ql-block"> 布达拉宫有许多窗户,窗户的厚度就是墙体的厚度,最厚的有七至八米,最薄的也有一米。墙基厚可以达到5米左右,最宽的有七至八米,而到宫顶的时候,墙的厚度仅有1米左右,这是保证布达拉宫稳固的原因之一。</p> <p class="ql-block"> 上布达拉宫的山道,弯曲迂迥曲折有情,尽量避免采用长而直的建筑设计,为的是让山上的流水减速。所有的山路都是用一块块大小不同、规则不一的石头铺成的,既美观又能增强摩擦,以免打滑。</p> <p class="ql-block"> 布达拉宫的宫墙或门窗上悬挂着许多黑色吉祥帘,这些帘子是用牦牛毛编织而成,遇水密不透风。门套窗套使用黑色有助于在寒冷天气下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能,以提升进入门窗口的空气温度,同时可保护窗台免受雨水冲蚀,且黑色可以防御外邪的入侵,起到赈灾辟邪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聚建筑、绘画、宗教于一身的布达拉宫堆金砌珠,里面聚有全世界的奇珍异宝,每一个虔诚的教徒都会拿出自己家里的宝贝送去进贡。在布达拉宫,黄金是最不值钱的,以吨为单位计算。不计其数的蜜蜡、天珠、绿松石看得人眼花缭乱,收藏的经书、唐卡更是无价之宝。布达拉宫绝对是一生中必去一次的地方,除了建筑中数不胜数的珍宝外,这座庞大的宫殿透露出的智慧与虔诚也让后人膜拜!</p> <p class="ql-block"> 供奉在布达拉宫红宫的五世达赖喇嘛灵塔,是一座高14.84米,宽7.65米,用了3721公斤黄金,镶嵌成千上万的绿松石、红珊瑚等各种宝石的灵塔。其中一颗比成人大拇指还大的珍珠,据说是在大象脑内生成的,堪称无价。它是布达拉宫的第一座达赖灵塔,也是最华丽的一座,似乎只有这极尽奢华的灵塔,才能述说他一生的功勋。</p> <p class="ql-block"> 来到西藏,我们在山坡路口看到最多的是五彩经幡和大小不等的用石头垒起来的尼玛堆。</p><p class="ql-block"> 绑在经杆上端的五彩经幡,共有蓝、白、红、绿、黄五种颜色,它们所象征的意义为:蓝色象征蓝天;白色象征白云;红色象征火焰;绿色象征绿水;黄色象征黄土或大地。五种颜色象征自然界的五种现象,象大自然中天地不容颠倒一样,这五种颜色也不容错位。经幡的意义很明确,不是为了美化环境,而是祈求福运隆昌,消灾灭殃。</p><p class="ql-block"> 站在山口,山风劲吹,蓝天白云下,五彩经幡在大地与苍穹之间飘荡摇曳,为这片净土传送佳音!</p> <p class="ql-block"> 在藏区广阔的土地上,每一处山口、圣迹、寺庙、湖边、路边都堆有玛尼堆。玛尼堆是藏民用大小不等石块、石板和卵石垒成的“祭坛”,也被称为“神堆”。虔诚的佛教徒认为,把他们日夜默念的六字真言刻在石头上,能使他们洗刷此世的罪孽。每逢吉日良辰,人们一边煨桑(用松柏枝焚起的霭蔼烟雾,是藏族祭天地诸神的仪式),一边往玛尼堆上添加石子,并神圣地用额头碰它,口中默诵祈祷词,然后丢向石堆,每颗石子都凝结信徒们发自内心的祈愿。</p> <p class="ql-block"> 3日上午,受西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斌礼的邀请,我们前往西藏大学参观。了解了这所世界海拔最高,只用30多年就发展为211工程重点大学办学史的流金岁月,我们还知道了什么叫唐卡,并在西藏大学食堂餐厅用餐。席间,王副校长向我们介绍了西藏的风土文化、环境特点等,西藏大学之行为我们的自驾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 3日下午,去了一趟大昭寺,看到门口处有很多朝圣的藏民,三步一拜,三跪九叩,他们风餐露宿、衣衫褴褛都朝着有活佛的远方。柴静在湖南卫视时,采访过中国画院院士黄永玉,问他“人生哲学”是什么? 他说两个字:“寻常。” 柴静心想,这也叫哲学吗? “天上那么多高干子弟,七仙女为什么要下凡嫁董永?”他说,“因为她什么都有,只缺寻常。” </p><p class="ql-block"> 我当时不懂,现在,我懂了。</p><p class="ql-block"> 这些朝圣的人,每天酥油茶、青稞酒,家里牛羊成群,他们为什要去受这个苦?因为,所有的牛羊成群都抵不过心中的信仰!</p><p class="ql-block"> 白岩松说过:人不能迷信,但不能没有信仰!拉萨就是这样一座城,他缺氧,但从不缺乏信仰。虽然身体一路受苦,但他们的内心却是富足丰盈的。</p><p class="ql-block"> 晚上,去了一趟布达拉宫广场,出来时,已经是九点多,夜幕终于在这块高空上拉下来。华灯初上,街上车水马龙,杨柳扶疏,灯火璀璨,布达拉宫灯火璀璨,气势如虹。我脑海里再浮现出仓央嘉措的“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一座城,只要有杨柳,有诗行,有信仰,他就会成为所有人的远方!</p><p class="ql-block"> 8月4日,三亚的疫情不容乐观,静态管理中,心情有点沉重。我们也在这一天早上八点离开拉萨,改道109返程。去那曲的路上,一只鹰展翅冲天,有高原王者风范。</p><p class="ql-block"> 回头看看这趟318自驾,突然顿悟:我是我的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