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科学项目化作业— —日晷的探究

曾怡晨

<p class="ql-block">(学校)蒲鞋市小学</p><p class="ql-block">(指导老师)科学郑舟舟老师</p><p class="ql-block">(制作人)曾怡晨</p><p class="ql-block">日晷,是最古老的、以日影测时的计时仪器,如今它已成为人类文明的象征。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日晷测时的文明古国之一。迄今我国发现的最早的石刻日晷乃西汉初年的遗物,中国是在3000年前的周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简介:</p><p class="ql-block">日晷有两层含义,一般指的是第2个含义</p><p class="ql-block">(1)“日”指“太阳”,“晷”表示“影子”,“日晷”的意思为“太阳的影子”。</p><p class="ql-block">(2)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又称“日规”。</p><p class="ql-block">日晷,本义是指太阳的影子。现代的“日晷”指的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又称“日规”。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通常由晷针(表)和晷面(带刻度的表座)组成。利用日晷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沿用达几</p> <p class="ql-block">二、查阅资料</p><p class="ql-block">日晷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垂直地穿过圆盘中心,起着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针又叫“表”;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于天赤道面,这样,晷针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极,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极。</p><p class="ql-block">晷面两面都有刻度,分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时辰,每个时辰又等分为“时初”、“时正”,这正是一日24小时。[3]绝大部分的日晷显示的都是视太阳时,有些在设计上作了变更,可以显示标准时或是日光节约时间。</p> <p class="ql-block">日晷正反面的区别</p> <p class="ql-block">二、制作日晷。</p><p class="ql-block">赤道式日晷以赤道面作为晷面,按照当地的纬度,使日晷的晷面平行于赤道面。晷盘上的刻度是等分的,夏季和冬季轴投影在晷盘上的影子分别在晷盘的北面和南面。正所谓春分以后看正面,秋分以后看背面。适合中低纬度地区使用。</p><p class="ql-block">温州日晷倾斜角度:90°-温州的纬度(北纬27°)=63°</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8月9号进行赤道式日晷的制作:</p><p class="ql-block">步骤一:准备材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步骤二:制作全过程记录</p> <p class="ql-block">步骤三:测量影子的变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实验中:记录8:00-16:00每个整点影子的变化</p> <p class="ql-block">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是:从东到西</p><p class="ql-block">太阳的高度变化规律是:低高低。</p><p class="ql-block">8点到16点的影子记录是太阳从东边升起来8时的影子像竹干一样长到9点、10点、11点慢慢变短,到了12时影子和太阳刚好成正比,再到了下午13点、14点、15点、16点太阳的影子会越来越长,古时候的人就是这样估计时间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我的感受</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