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名师优课——2022年“教师核心能力深度训练营”小学数学张齐华班——“看得见的研修,带得走的能力”于2022年8月5日—11日在桂林举行。有幸跟着工作室领衔名师张洪明校长以及工作室成员曾琳琳老师一起参加学习。这是一场干货满满、收获满满的卷入式学习之旅,上课认真听讲、记笔记、和同组老师积极讨论、积极发言、课后反思总结,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几天,齐华老师和曹宁宁老师带领我们采用切片分析的方式观看了多节社会化学习方式的录像课,教学班级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课堂上,小组共学时组员的回答与相互补充,组长的追问与总结,无不展示出了学习的高效性。质疑深化时齐华老师的幽默机智、高屋建瓴,无时无刻不在抓牢教学的本质,将学习引向更深处、更广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结合本次学习,对我和几个同事参与研究的课题《“四步自研式”教学策略研究》中产生的困惑似乎一下就豁然开朗了。“四步自研式”第一步:课前预学,任务前置,基础先学;第二步:小组展学,分享诊断,展示反馈;第三步,课中研学,合作探究,点拨思辨;第四步,课后延学,拓展延伸,练习评价。一直以来,总觉得这种模式下的学习少了一点数学味,少了一点思维的碰撞。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才深刻的认识到,少了组长的追问,小组展学(即小组共学)可能只是浮于表面了,看似大家都在小组内依次交流课前所学成果,实则只是解决了“是什么”的问题,没有“追问“为什么”,因此也就没有深入下去,怎么能有高效的小组学习呢?在课中研学环节,我们通常让孩子们就核心问题分享小组共学的成果,为什么会缺点味道,原来正如齐华老师所说,这正是在炒冷饭呀,学生怎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针对孩子们提出的问题,讲哪些?先讲哪个?再讲哪个?真的不是那么随意的一件事呀。齐华老师是怎样层层递进,引人入胜的,还需要好好研究和学习一番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对于本次学习,还有一个新的思考:社会化学习小组共学的座位安排,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吗?如果会,那么老师们认为最合理的方式应该是怎样的呢?请积极参与下方投票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