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今天上午我们观摩了数学王子——张齐华老师执教的《找规律》,让我第一次见证了在一年级进行社会化学习的精彩,再一次让我坚信把课堂还给学生就能创造出无限可能!</h3> <h3>在观课之前,张老师从四个方面对我们如何观课进行了指导,要求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去重点关注:一、关注学习单的设计思路;二、关注学生的共学策略;三、关注教师的生化技巧;四、关注板书的设计与完善。</h3> <h3>开课伊始,张老师给孩子们详细介绍了学习单的上内容,并指导学生如何完成学习单,包括我的目标、我的研究、我的问题、组内过关、当堂检测等。</h3> <h3>随后,孩子们就投入了高质量的组内共学活动。虽然是一年级的学生,但在长达15分钟的组内共学过程中,学习活动一直在有效推进。不仅没有多少无效对话,还产生了不少亮点,比如组长在很多时候都是把其他组员放在首位,又如在描述图形的排列规律时表达不清楚时,组长提醒他用“几几几”表达,既有数形结合的呈现,又有用数学眼光观察、用数学语言表达的雏形。</h3> <h3>瞧,一年级的小朋友也是能提出高质量问题的,点赞👍 👍 👍 </h3> <h3>在质疑深化环节中,张老师从学生提出的问题出发,引导学生探索出本课的主要内容,找出规律的本质是一组图形在重复排列,并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探索出更多有规律的排列,并渗透了初步的数形结合思想。</h3> <h3>板书是一堂课的动态生成,这节课的板书完美呈现了孩子们的思维过程与主要内容,能引发孩子的思考。</h3> <h3>精不精彩,看课后张老师被老师们团团围住的现场就知道了,期待张老师更精彩的解读!</h3> <h3>疑惑:对于“1+1=2+2=4+4=8+8=16”这个错误的式子到底有没有必要给学生纠正?我认为是必须纠正的,因为相等性是可以传递的、等量的等量相等是一个基本规律,而且学生对于这个规律是有所感知和运用的,比如:1+( )=3+( )=4+( )=5,孩子们该怎么思考呢?所以我认为有必要把上面的式子改造成下面的式子!</h3> <h3>通过观摩这节课,最大的收获就是充分相信学生,一切皆有可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