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春华红似火,一树秋实挂满枝!——新庙前小学52屆学生毕业七十周年纪念

振世

<p class="ql-block">  2022年是我们无锡市新庙前小学52屆(1946年—1952年)学生毕业七十周年。</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母校无锡市新庙前小学,也就是现在的江苏省无锡崇宁路实验小学,自创建至今已有一百零八年了!在纪念我们小学毕业七十周年之际,抚今追昔,我们一起重温了一下我们毕业前母校的那段历史。</p><p class="ql-block"> 无锡近代“新学”教育在辛亥革命前就已经兴起了。在戊戌变法前,1897 年(清光绪二十三年),深受洋务运动影响的教育家、无锡举人杨模(范甫)先生(1852-1915)等,在时任两江总督张之洞(1837-1909)的支持下集资创办了无锡历史上最早的新式学校 --- 竢实学堂(竢同俟,音 Si),即现今无锡市连元街小学的前身。1898 年 2 月 24 日,竢实学堂正式开学。同年,无锡举人俞复(1866-1931),裘廷梁(1857-1943)等在崇安寺西方殿千佛阁创办了无锡三等公学堂(即初等小学),同时编写出版教材《蒙学读本全书》,这套启蒙教材很快风行全国,因此当时无锡被称为“中国近代教科书之摇篮”。1904年 1 月 13 日(清光绪三十年),清王朝参照日本学制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首次统一了全国学制即“三段七级制”,其中的第一阶段就是初等教育,包括蒙养院(即幼稚园)四年、初等小学五年和高等小学四年。初等小学属普及教育,宗旨是“启其人生应有之知识,立其明伦理爱国家之根基,并调护儿童身体,令其发育。”高等小学的宗旨是“培养国民之善性,扩充国民之知识,强壮国民之身体”。《癸卯学制》还单独建立了两级师范教育体系,即初级师范和优级师范,并规定师范学生不交纳学费,以吸引贫寒子弟入学。据1913年《教育杂志》的调查统计表明,到 1912 年(民国元年),无锡、金匮两县先后已兴办新式学堂一百四十九所,数量之多居于全国前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辛亥革命成功后,新的政体变革带来了教育思想、教育体制的革新,而鼓励民众学习与兴办师范教育成为这种革新的重要举措。1912年无锡的教育先驱侯葆三先生(1872—1961)受教育新潮影响,发起创设了无锡县立女子师范学校,校舍暂时借设在无锡北门旗杆下杨氏私宅。1914年8月女师在校区内建附属小学,作为女师学生的实习基地,这就是我们的母校。校长由女师校长程宏远先生(1874—1936)兼任,校名为“无锡县立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初级小学校”,这就是我们的母校最早的校名。</p> <p class="ql-block">  清雍正四年(1726年),无锡县被划分为无锡县和金匮县两个县,在城区内以古运河也就是城中的直河为界,东属金匮县,西属无锡县,老城隍庙在无锡县境内,因此于1731年开始建金匮县城隍庙(被称为新庙),历时四年于1735年建成。此后庙宇曾被毁又重建。辛亥革命后,当时统管无锡和金匮两县的“锡金军政府”明令禁止迷信活动,新庙的神像被砸毁。1912年金匮县重归无锡县,此后新庙逐渐衰败,一度曾屯驻军队,此时庙宇的主体建筑也都大部被毁坏,仅存下了花园部分。后经校长及多方人士努力争取,县民政署批准,将军队撤出移驻别处,在花园周围建设校舍,批准女师迁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917年8月附小随女师搬迁至原金匮县城隍庙旧址的新校区,附小校舍安置在校区南面,即被称为“新庙前”处。此时国民政府将小学学制从七年改为六年,四年初小,六年高小。同年附属小学由四年制的初级小学扩展为六年制的完全小学,但一、二年级和三、四年级合级,五、六年级为单级。</p> <p class="ql-block">  1920年8月,著名教育家和教材编纂人秦同培(于卿)先生任女师校长兼附小校长。</p><p class="ql-block"> 1921 年 8 月,由顾谷绥女士继任校长。1923 年 1 月创刊的《无锡杂志》报道,当时附小学生已有教师 12 名,学生 231名,教室五间。</p> <p class="ql-block">  1924年8月,曾在北平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任教的诸希贤女士(1882—1953)回无锡后出任女师暨附小校长,诸校长认为办教育必先确立教育目标,更须主持者处处以身作则树立良好校风,重视环境感染,通过潜移默化来教育学生。在其任校长的五年间将附小校舍扩建成八个教室,原来六个组(班)増至十二个组(班),大量添置教学设备,学校教学设施有了显著改善。</p> <p class="ql-block">  1927年江苏省教育厅明令,实行“中师合一制”,将中学和师范合办,初中为中学,高中办师范班。无锡县立女子师范学校被改名为无锡县立女子初级中学,附属小学则改为实验小学,校名为“无锡县立女子初级中学附属小学校”。</p><p class="ql-block"> 1929年8月起,曾在上海大同大学化学系和南京女子中学任教的顾谷嘉女士(1901—1969)接任女中暨附小校长,直至1937年。期间她招聘了一批品学兼优的教师到附小任教,制订了一整套缜密完备的教学和管理规章制度,増添教室,附小増加到九个教室。顾校长对教师要求严格,引导教师不断进修,改进教学方法。同时重视对学生进行校风教育和抗日爱国教育。</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学校停办三年,1940年8月开始复课,校名仍是无锡县立女子初级中学。1944年2月学校易名为江苏省立第二女子中学,初高中兼办,成为完全中学。附小就改名为“江苏省立第二女子中学附属小学校”。在这期间,张镜秋、诸瘦鹭、恽若萍、郑柱沧(女)先后任女中暨附小校长。</p><p class="ql-block"> 抗战胜利后,1945年9月女中复校,更改校名为无锡县立女子中学。附小的校名就随着女中的校名改为“无锡县立女子中学附属小学校”。校长为张正觉。至此校名一改再改,但总的来说还就是“女师附小”和“女中附小”之分。</p> <p class="ql-block">  这是母校早期办学的八条训育目标。</p> <p class="ql-block">  还有两张珍贵的老照片,它们记录下了在抗战胜利后不久,无锡县中小学运动会中母校学生的团体操表演。</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947年女中与附小分离,在花园南面的礼堂北侧砌墙将中学和小学校园分隔开,将礼堂以及南面的校园划归小学,但仍留一小门和女中相通。<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校园南侧新庙前开设小学校门,小</span>学更名为“无锡县中一镇第二中心国民学校”。校长是胡育良先生。</p><p class="ql-block"> 1948年校名改为“无锡县中一镇新庙前国民学校”。</p><p class="ql-block"> 1949年4月,无锡解放,学校改名为“无锡市立中一镇新庙前国民学校” 。校长万大刚先生。</p><p class="ql-block"> 1950年学校改名为“无锡市立新庙前国民学校”。</p><p class="ql-block"> 1951年学校改名为“无锡市新庙前小学校”。</p><p class="ql-block"> 此时学校的六个年级十二个组(即现在的班),由原来以忠、孝(一年级);仁、爱(二年级);信、义(三年级);和、平(四年级);端、庄(五年级);勤、朴(六年级)命名,改为“甲”、“乙”班命名了。</p><p class="ql-block"> 以上就是根据我们查到的和同学保存的资料所记述的母校从建校起到我们毕业为止的那段历史。</p> <p class="ql-block">  在下面这张1948年的无锡城区地图上能看到县立女中的位置,我们的母校就在女中的南面。</p> <p class="ql-block">  从1946年到1952年我们在新庙前小学度过了六年小学生活,七十年后的今天,我们特别希望能再看看我们当年的校园。可惜的是当年我们曾经熟悉的校园如今已无从寻觅,而我们对校园的记忆也随着时光的流逝,有些已经模糊,有些已成“碎片”。更为遗憾的是虽经努力寻找,还是没能找到当年母校校园的照片或图像资料。</p> <p class="ql-block">  只有下面这张拍摄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挂着已经改了校名为“无锡市崇宁路中心小学”校牌的黑白照片,还可以让我们辨认出这就是我们当年进出学校的新校门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  早在2016年我们小学同学第一次回母校聚会时,几位同学凭着脑中残留的“记忆碎片”合作绘制了一张我们在校时的校园布局平面简图,以表达我们对母校的怀念。如今,当我们四十多位已联系上的同学再一次重审那张示意图时,发现它还不完整,还没有准确地反映当年母校校园的布局。于是,怀着对母校深厚的感情,许多同学提供了不少资料和修改意见,同时也得到了51届秦民权、沈曼莉,53届夏芝芸、杨德润、顾大庆、华寿度,54届张堃等校友的大力帮助。有着惊人记忆力的秦民权学长还用文字和手绘草图,生动描绘了昔日校园的景象,更是让人有“顿时醒目”的感觉。大家以求真务实的态度,通过相互启发,相互印证,最终有了下面这张比较完整的我们就读时母校的校园示意图。尽管图中所示校园各部分的比例不一定正确,也难免有遗漏或错误,但是,它毕竟还是为我们进一步回忆七十多年前的小学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p> <p class="ql-block">  最近收到由崇宁路小学校长办公室发来的从市档案馆中查到的“无锡县女子(师范)中学暨(初级)小学校舍平面图”,这张图的图名中将“师范”和“初级”几个字涂掉了,所以可以看出,这就是1917年女师从旗杆下迁校至新庙之前,也就是将新庙改建成学校后的一张校舍平面图。</p><p class="ql-block"> 从这张平面图小学部的校园看,和我们在校时的校舍布局已有所改变,但我们根据同学们的回忆绘制出的校园平面图的大<span style="font-size: 18px;">致模样还是与它基本吻合的。</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当年的校园规模並不大,东靠育婴堂和义塚,西面与新庙前横街(现崇宁弄)东侧的一排民居相接,南临六箭河上新庙桥北岸的新庙前(现崇宁路),北面紧靠女中。校园由礼堂、花园、几栋作为教室和办公室的粉墙黛瓦的平房和二层楼房、内外操场等构成。</p> <p class="ql-block"> 在我们记忆中印象最深的就是校园最北面的礼堂。那时我们觉得礼堂很大,地上铺着黑色的大方砖,靠北墙有个大讲台。当年全校师生们在那里排着队开周会,低年级时我们曾在那里上唱遊课。讲台是校领导讲话或学生进行朗诵、歌咏、舞蹈演出的场所。礼堂后面有一条通向幼稚园的隔弄,隔墙挨着女中,隔弄西侧有个小门可与女中相通。礼堂西侧的墙面上有学校的布告栏,贴些学校的通告。 </p> <p class="ql-block"> 从这几张学校保存的拍摄于我们毕业若干年后的学弟学妹们在礼堂集会和演出的照片,我们不仅看到了当年的礼堂和大讲台,也似乎想起了我们当年青涩稚嫩的模样。 </p> <p class="ql-block">  礼堂的东西两侧向南各有一条走廊,好像伸出两条长臂直至南面二层教室楼前的南走廊,中间围抱着一座长方形的小花园。花园里种有冬青树、石榴树等花草树木,中央有一根升降国旗的旗杆。靠东走廊侧在冬青树下还有几张像公园里的镂空铁椅子,同学们在课间可以在花园里嘻闹休憩</p> <p class="ql-block">  东侧走廊的墙壁上有一排展示橱窗,用来张贴同学们的优秀作文和作业等。西侧走廊南端有一座挂钟,那清脆的钟声一响就意味着上课或者下课了。</p> <p class="ql-block">  这张由1955年入新庙前小学幼儿园的单平(原名单小平)学妹提供的拍摄于1957年的幼儿园小朋友在游戏的老照片,背景就是校园里的东走廊。岁月流逝,东走廊的模样还在,但花园已经变样了。</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学校时有六个年级十二个组(班),一、二年级的教室在礼堂东侧的平房里,三年级的教室在礼堂西侧的平房里,四年级教室在校门旁边临街的小二层楼里。而那座校园里最“高端”的座落在花园南面的二层楼房,是五、六年级的教室,五年级在一楼,六年级在二楼。这座教学楼的南面隔着一个有沙坑的小操场有一排平房,那里是教师和行政办公室。再往南隔着一个小天井就是学校最南边临新庙前的四年级教室所在的小二楼和围墙了。</p> <p class="ql-block">  1947年与女中分校后,母校的校门开在新庙前沿街东侧,称老校门。解放后不久,校门改设在新庙前沿街西侧称新校门。同时,在城墙被拆,义塚被平后,校园东侧到解放路西侧的一片空地就成了我们的外操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回忆昔日校园的同时,也让大家想起了曾经教育了我们六年的老师们。有些老师当年的音容笑貌至今还深深印刻在不少同学的脑中,可惜因为当时大家年龄太小,他们的姓名已经记不起来了,能记起的部分老师姓名也可能有误。下面列出的就是同学们回忆出的老师,他们是:,</p><p class="ql-block">校长:胡育良,万大刚。</p><p class="ql-block">教导主任:万大刚,尤鴻如,李馥仪, 邓保铭。</p><p class="ql-block">甲班班主任:刘玉英(一到四年级),曹希婉(五年级),顾振英(六年级)。</p><p class="ql-block">乙班班主任:张招麟(一到二年级),刘詠涵(四年级),李馥仪(六年级)。</p><p class="ql-block">任课老师:王天輝(珠算),江朴韵(语文),倪葆良(乡土),王鹤年(算术),陈杏根(算术),沙蕙娟,邢慧贞,龚霞芬,诸慧英,安贞祥,王文娟。</p><p class="ql-block">五年级时少儿(先)队大队辅导员:黄(王)家庆。</p><p class="ql-block"> 六年级时少儿(先)队大队辅导员:席杏芬。</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如今,老师们大多已经作古,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联系到了几位老师的后代,在他们的支持下,我们得到了几张珍贵的我们在校时老师的老照片。</p><p class="ql-block"> 我们真诚祝愿尚健在的老师健康长寿,同时告慰已经作古的老师们的在天之灵,你们永远活在学生们的心中。</p> <p class="ql-block">  经过七十个春秋,同学们能保存至今的有关小学时代的物品已经极少了,它们已成了珍贵的文物。</p> <p class="ql-block">  这是尤顺祥同学和吴惠麟同学保存的“新庙前小学”的校徽。</p> <p class="ql-block">吴惠麟同学保存的一年级第二学期的成绩单。</p> <p class="ql-block">吴惠麟同学保存的二年级第二学期的成绩单。</p> <p class="ql-block">陈重立同学保存的四年级第一学期的成绩单。</p> <p class="ql-block">陈重立同学在四年级第一学期获得的奖状。</p> <p class="ql-block">陈重立,蒋育钧同学的小学毕业证书。</p> <p class="ql-block">顾荫楠,郑振世同学的小学毕业证书。</p> <p class="ql-block">  在我们的毕业证书上印着我们毕业时的母校的校名是“无锡市新庙前小学校”,然而,这个校名也只用了十三年,现在已成为了历史。</p><p class="ql-block"> 1965年母校的校名被改为“崇宁路小学”。</p><p class="ql-block"> 1967年被改名为“育红小学”。</p><p class="ql-block"> 1978年又被改名为“崇宁路中心小学”。</p><p class="ql-block"> 2004年,原崇安寺小学(含崇安小学)并入,母校更名为“江苏省无锡崇宁路实验小学”,这个校名一直延续至今。2008年原新开河小学(含新生路小学)并入。</p> <p class="ql-block">  2016年起,无锡市梁溪区组建了崇宁教育集团,以母校为总校,目前有无锡市兰亭小学、无锡市亭子桥小学、无锡市广瑞小学、无锡市靖海小学等四所小学成为成员校。由母校校长担任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p> <p class="ql-block">这是九十年代“崇宁路中心小学”的校门。</p> <p class="ql-block">这是改名为江苏省无锡崇宁路实验小学的校门。</p> <p class="ql-block">这是现在的母校校门。</p> <p class="ql-block">  七十年来,母校的校名虽然多变,母校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展,但自1917年搬迁到新庙前以后,她的地理位置一直没变。今天展现在崇宁路4号原老校址上的是一座全新的一贯坚持“至诚明理,日新月著”的办学传统、而且与时俱进,有着现代化办学理念、雄厚师资力量和现代化教育设施的小学,一座办学质量、办学品位不断提升和社会影响名列前茅的实验小学,是江苏省百所名校之一。</p> <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后,八十年代中期,母校率先在全市将电视录像引进课堂教学,开启了小学进行电化教学的先河。九十年代以来 母校进一步向多元化发展。走进新时代后,学校坚持高质量发展。近五年来获得省、市、区教育系统二百六十六项荣誉称号,这是2021年母校荣获“江苏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的奖状。</p> <p class="ql-block">  七十年来,校园的面貌也在不断改变,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母校的校舍、教学环境和教学设施都有了很大改变。</p> <p class="ql-block">  进入二十一世纪,母校实施“承学书香,文化溯源”的校园文化建设。错落有致的现代风格的教学大楼,环绕着的是设计别具匠心的广场和跑道,是粉墙黛瓦、飞檐斜顶的凉亭,是古木、喷泉相映的花园,是古朴清雅庄重精巧的浮雕、校碑。这所清幽雅致又不失现代化气息的新型校园,已经和毗邻的小娄巷历史文化街区和东林书院融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  我们毕业后七十年来母校的发展离不开历任校长们辛勤的付出。下面介绍的是近四十年来其中的几位。</p> <p class="ql-block">这是任壎先生,1984到1992年先后任副校长和正校长,1992年后任无锡崇安区教育局副局长。他在任时创作的崇小校歌一直传唱至今。</p> <p class="ql-block">这是前任校长尤靖希先生,江苏省特级教师。现任无锡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p> <p class="ql-block">这是现任校长王铭波女士,江苏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崇宁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p> <p class="ql-block">  仍在原址的母校,校名改了,校园校舍也已不是原来的模样了,但当年我们在校时就已经在学校花园里生长着的一棵石榴树却一直保留至今,我们在校读书时曾在它身边憩息过,玩耍过。在这些校园的照片中可以看到这棵在建校初期就种植在校园花园里的树龄已超过百岁的石榴树,在一代一代师生员工们的精心呵护下依然枝繁叶茂,蓬勃生长着,春天满树红花,秋天果实累累!正是它挺立在校园里见证了百年母校的变迁,也见证了我们七十年前的小学生活。石榴花嫣红似火,象征热情和活力;石榴果坚实丰硕,象征坚守和包容;石榴籽晶莹饱满,象征团结和友谊。今天母校的师生们已将“石榴红”作为学校精神文化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2019年5月,母校以校树石榴为原型,设计了崇小吉祥物“石榴宝宝”</p> <p class="ql-block">  从2019年开始,母校每年6月都会举行“石榴娃伙伴节”,举办“榴娃说”系列发布会等活动。《百年石榴红,崇宁绽芳华》获评江苏省中小学校“一校一品”党建文化品牌项目建设成果。</p> <p class="ql-block">  石榴成熟了,被称为“石榴奶奶”的顾美云老师摘石榴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这位1955屆新庙前小学毕业的校友至今已有六十多年教龄,曾在我们的母校工作了三十八年,是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首批、无锡市第一位“小学特级教师”,著名“中青年语文教学专家”。</p> <p class="ql-block">一树春华红似火,一树秋实挂满枝。石榴树,它守望着百年光阴荏苒,它见证着百年英才辈出。今天,曾教育过秦起、秦邦宪、陆定一、王忍之、钱钟书、钱绍武、顾俊等一批名人;曾培养过顾夏声、杨芙清、过增元、杨国桢、陈新、顾真安等六位两院院士的母校,秉承“诚明”校训,以“至诚明理、日新月著”为办学理念,以公共生活理念引领教育教学变革,用“继承光荣传统,百年薪火相传”的实际行动,创造着更光辉的未来。</p> <p class="ql-block"> 2016 年 4 月,在一次无锡中学同学的聚会中郑振世同学和许仲威同学偶然相遇,在谈起当年同窗的小学同学时,许仲威同学以其过人的记忆力当场就说出了三、四十位同学的姓名和个别同学的联系方法。随后,在与当年我们在校时的少儿(先)队大队长、现定居上海的杨杰民同学联系上后,很快就通过电话又联系上了在无锡和外地的十几位同学。同年 11 月,已有数十年未曾见面的十一位同学在无锡母校进行了第一次聚会,兴奋与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这次聚会后,编制了通讯录,建立了以杨杰民同学为群主的微信群,进一步加强了彼此间的联系,大家继续想方设法寻找还没有联系到的同学。经过不懈努力,至今已经联系到还健在的新庙前小学1952屆同学 四十五 位,其中有五位同学因病休学未能和我们同屆毕业。能回忆起姓名但还尚未联系到的同学三十八位,确认已故的同学十六位。还有一些同学的姓名实在记不起来了。</p> <p class="ql-block">下面是已联系到还健在的四十五位同学的照片。大部分照片是一页过去,一页现在;一幅黑白,一幅彩色。两张照片看起来小小的间隔,代表的却是已过去的六、七十年!从青涩的少男少女到现在白发苍苍的老头老太,正所谓“七十霜风催鬓白,难觅当年。沧桑留痕眉宇间,廓容依旧。”每位同学自小学毕业后都在各自的学习和工作岗位上不忘初心,为国为民,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每位同学都无愧于母校和老师对我们的教育和培养。</p> <p class="ql-block"> 一些同学在保存的老照片中找到了几位尚未联系到的同学的照片,可惜,我们不知道他(她)现在何处,希望他(她)们能看到这个《美篇》,尽快能和大家取得联系。</p> <p class="ql-block">  遗憾的是,七十年来已有一些同学先后去世。下面是其中的十一位已故同学的照片,我们缅怀他(她)们,愿他(她)们在天堂一切安好! </p> <p class="ql-block">  自2016年至今我们共举行了五次聚会。</p><p class="ql-block"> 2016年11月4日,在当年的少年儿童队大队长杨杰民的提议和组织下,刚联系上的十一位新庙前小学52屆同学相约回我们的母校相聚,这十一位同学是:包模楷,侯志华,秦锡钧,孙大澄,陶庸行,吴惠麟,许智雄,许仲威,杨杰民,俞梦蕾,郑振世。 </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们毕业64年后的第一次相聚,当年的小朋友,现在都已经是七老八十的老头老太太了,“当年韶华春拂面,而今霜颜重聚首”,大家都非常激动。母校领导王铭波校长和杨晓骅书记也非常欢迎我们这些老校友返校,并将聚会地点安排在学校的小会议室里举行。聚会中同学们除了交流毕业后各自的经历,大家还互相提示,互相启发,回忆了当年的学校生活,想起了很多当年的老师和同学,还凭着记忆画出了我们在校时的校园平面简图。结束前,相约要想方设法去寻找和联系上更多的同学,择日再聚。</p> <p class="ql-block">  当天母校领导王铭波校长和杨晓骅书记还在百忙之中先后抽空过来看望我们,並分别与我们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上:前排左三 王铭波校长</p><p class="ql-block">下:后排右一 杨晓骅书记</p> <p class="ql-block">  这次聚会后,一些同学互相建立了微信联系,同时建立了以杨杰民同学为群主的“无锡新庙前小学52届六年级”的微信群。从此大大加强了同学间的联系,很快就扩大了联系范围,联系上的同学也越来越多。</p> <p class="ql-block">  2017年,是我们小学毕业六十五周年。在取得母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大家通过微信群和电话商定于当年3月在母校举行“原新庙前小学52屆同学毕业六十五周年纪念座谈会”。已经联系到的在无锡和其它城市的三十多位同学个个热情高涨,积极支持。</p> <p class="ql-block">  2017年3月18日,毕业六十五周年纪念座谈会在母校举行。一共有三十二位同学参加了座谈会,其中除了在无锡的同学外,还有来自上海、南京和北京的同学。51屆校友秦民权同学也兴趣盎然地应邀参加了这次活动。</p> <p class="ql-block">  在座谈会前,母校办公室任主任亲自与我们商讨活动程序,组织人员布置会场,拍摄照片。</p><p class="ql-block">杨杰民同学是这次纪念座谈会的主持人,在宣布座谈会开始后作了主旨发言。</p> <p class="ql-block">母校王铭波校长亲临座谈会,她代表母校全体师生员工热烈欢迎 52 届校友们回校举行纪念六十五周年的座谈会,并满怀热情地给我们介绍了母校的现况和发展的前景。同时希望校友们常回母校来看看,希望大家为学校提供珍贵的历史资料,为母校的发展提出宝贵的建议。</p> <p class="ql-block">  然后同学们轮流介绍自己的经历,交流信息,回忆当年。</p> <p class="ql-block">  在座谈会休息期间,王校长热情邀请大家参观校园。走在安静整洁的校园里,同学们三三两两亲热的交谈着。</p> <p class="ql-block">  母校在1950年秋天就建立了少年儿童(先锋)队,我们是母校第一批少儿(先)队员。当王校长知道在我们中间就有当年的大队长(杨杰民同学)、大队副(陈重立同学)和中队长(杨礼正同学)时,高兴得马上请办公室主任去拿来了三条红领巾给他们戴上。三位老少儿(先)队领导激动得向当年的队员们,向我们的母校行队礼致敬!</p> <p class="ql-block">王校长和同学们一起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前排左起: 陶庸行 龚闻远 强静英 张蓓蓓 邵静芬 张文渊 朱蕙秀 王铭波校长 王杏英 吴蓓蕾 刘丽娟 孙大瑜 俞梦蕾 于同芳 孙丹凤</p><p class="ql-block">中排左起: 陈重立 任申竹 包模楷 许智雄 杨杰民 杨礼正 孙大澄 郑振世</p><p class="ql-block">后排左起: 秦民权 李伍寿 高鹿君 尤顺祥 葛宝亨 顾荫楠 吴惠麟 杨德坤 许仲威 </p> <p class="ql-block">  2019年1月,当年的小朋友,现退休后移居美国的董维嘉同学回国探亲访友。</p><p class="ql-block"> 1月18日董维嘉同学在上海和已有将近六十年未见的小学同班、初中同届的现在住在上海的杨杰民,秦棉同学在淮海中路的“小桥流水”茶餐厅小聚。</p> <p class="ql-block">  1月21日,二十二位同学在崇宁路“天福苑酒店”聚会,欢迎越洋而来的董维嘉同学。杨杰民同学主持聚会並致欢迎词。</p> <p class="ql-block">  董维嘉同学向大家介绍了她自己的经历,感谢同学们的盛情接待。</p>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围桌而坐,热情交谈。</p> <p class="ql-block">与会同学合影</p> <p class="ql-block">前排左起:高鹿君 尤顺祥 杨德坤 李伍寿 杨礼正 秦锡鈞 顾荫楠 任申竹 杨杰民</p><p class="ql-block">后排左起:许智雄 郑振世 张蓓蓓 邵静芬 朱惠秀 俞梦蕾 吴娟芬 董维嘉 龚闻远 于珍仙 于同芳 孙丹凤 孙大澄</p> <p class="ql-block">  不到三个月后的4月17日,同学们在无锡阿福楼酒店再次聚会。到会的有十九位同学,其中有从南京来的陈重立和张文渊同学,从上海来的杨杰民同学,从北京来的王杏英同学</p> <p class="ql-block">  聚会时还特意为在1940年出生的同学祝贺八十(虚岁)大寿,同学们祝寿星们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同时也祝所有的同学健康长寿、幸福安康。</p> <p class="ql-block">八十岁的寿星们</p> <p class="ql-block">前排自左: 于同芳 朱蕙秀 王杏英 俞梦蕾 </p><p class="ql-block">后排自左: 顾荫楠 杨杰民 任申竹</p> <p class="ql-block">全体合影</p> <p class="ql-block">  前排左起:朱惠秀 于珍仙 任申竹 孙大澄 杨礼正</p><p class="ql-block"> 中排左起:郑振世 于同芳 陶庸行 王杏英 张文渊 俞梦蕾 龚闻远 孙丹凤。</p><p class="ql-block"> 后排左起:李伍寿 高鹿君 陈重立 杨杰民 顾荫楠 许仲威</p> <p class="ql-block">  2020年4月,因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原定的年度聚会未能进行。</p> <p class="ql-block">  2021年4月21日,年龄均在八十岁以上的二十六位同学在无锡西新饭店(县前街店)又一次相聚。</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时隔两年,尽管有的同学已经霜染鬓发、步履蹒跚,但还是兴致勃勃拄着拐杖或相互搀扶着前来参加聚会。“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p><p class="ql-block"> 有四位同学分别来自南京、常州和上海。</p>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相互问候,促膝交谈。</p> <p class="ql-block">  聚餐开始前由杨杰民同学作主旨发言,并提议在2022年开展我们52屆同学小学毕业七十周年纪念的活动,他的提议得到了与会同学的一致赞同。</p> <p class="ql-block">  当年的大队副陈重立即席发言。热情支持筹备明年的毕业七十周年纪念活动。</p> <p class="ql-block">  当年的中队长杨礼正同学致词,希望同学们保重身体,一定要一个不少的参加来年的纪念活动</p> <p class="ql-block">参加聚会的同学签名留念。</p> <p class="ql-block">  全体同学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前排左起:秦锡钧 杨德坤 吴惠麟 许仲威 尤顺祥 顾荫楠 任申竹 李伍寿 于珍仙</p><p class="ql-block">中排左起:郑振世 孙丹凤 张蓓蓓 陶庸行 吴蓓蕾 俞梦蕾 刘丽娟 邵静芬 于同芳 强静英</p><p class="ql-block">后排左起:许智雄 孙大澄 杨礼正 杨杰民 陈重立 张文渊 龚闻远</p> <p class="ql-block">  “桑榆情深,为霞非晚”!因为新冠疫情的緣故,2022年的小学毕业七十周年纪念聚会暂时未能举办,然而同学们的纪念活动仍在以多种方式进行着。几个月来,大家怀着对母校对老师的感恩和对小学生活的怀念,在微信群内回忆校史,回忆校园,回忆老师,回忆同学,互相提示,互相启发,从而有了许多意料不到的收获,不少同学积极帮着寻找尚未联系到的同学和已故老师的后代。一些同学通过网络和各种平面媒体多方收集整理有关母校的历史资料,并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对历史负责的态度,进行了认真仔细的分析和查证。上面的这些活动取得了不少与我们不同届的校友的配合和帮助,也得到了部分曾在母校任职的校领导和老师的关心和支持。在大家提供的资料的基础上,我们编写了这篇美篇。</p><p class="ql-block"> 谨以这篇题为《一树春华红似火,一树秋实挂满枝》的《美篇》,作为对“原新庙前小学52屆同学毕业七十周年”的纪念!</p><p class="ql-block">(内容如有不妥或错误,敬请指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