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立秋第二天,和朋友一起去南街看非遗文化展演,看到这些饱经沧桑有年代感的物件能说出用途的都是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看着这些物件,少年时在外婆家舂米推磨,老舅婆纺纱织布,学生时代在学校农场种麦子栽秧打场,和妈妈一起推磨磨黄豆做豆花,还有父亲帮邻居磨豆浆,壮族老农戴着笋壳竹编斗笠赶着水牛用木梨犁田,家里没有水牛的是人拉梨,这些场景像电影一样从我脑海一幕幕闪现,对于云南人来说,这些笨重原始的劳动工具,比别的地方用的时间更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看到马鞍,我想到关帝庙医药仓库前院的马匹,80年代初还有山民用马驮着大捆地道的野生药材到医药公司卖,为了避免马乱拉屎,马屁股后面还吊着一个专门接马屎的布袋,前面脖子上吊着马料袋,那时候云南偏远山区的农村赶集进城,大多数靠的就是马匹,县城古老的石板路和土场子都有马的身影,云南还有一个专门机构叫马车站专门管理马匹和马车的。看到大石缸想起外婆家的大石水缸里面总是装满水,还有自己家里的大陶缸,里面装的水都是我到十字街自来水卖水点挑来的一分钱一挑的活水(用自来水烧的开水比井水甜),如今这些物件已成为经历过那个时代的回忆所剩无几,偶尔会在一些民宿,饭庄看到猪食槽做洗手盆和种多肉,还有侬人谷景区看到的舂米碓和石磨供游客体验,但是仿制的木杆碓和石磨永远都无法让人感受那个年代的人生活劳作的辛苦和快乐,还有留在上面的时代印记。</p> <p class="ql-block"> 参加非遗文化展演的舞蹈队很多,每天都有四五个队参加,他们有的是村民自己组建的,有的是单位退休的,有的是街道居民和做生意的,演出服装大多数都是自己定做的民族服装,少数是借县文工队的,里面有好多都是八九十年代下岗失业后来自谋生路的企业退休人员,每当有什么庆祝活动,他们接到邀请或自觉自愿报名参加活动,没有报酬也乐在其中,被社会需要,宣扬社会美好生活是他们最大的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