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宝山石头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宝山乡,地处玉龙雪山东北面的金沙江峡谷之中,面积约0.5平方千米,建在一块隆起的天然蘑菇状岩石上,依靠地貌特点建成了一套完整的防御体系,故名为石头城,纳西语称为“拉伯鲁盘坞”,意为“宝山白石寨”。宝山石头城东面是金沙江,西边是牦牛岭,北方是太子关,南面是岩可渡,四周有重叠连绵的梯田,形成“三山为屏,一面临江”的险要地势,石头城南西北三面皆是悬崖绝壁,东面陡坡直插金沙江,仅有南北两座石门可供出入。</p> <p class="ql-block"> 石头城初建时只以岩石为基座而建。随着人口增长,外延到城外,石头城分为了内城和外城。</p> <p class="ql-block">两个城门</p> <p class="ql-block"> 宝山石头城地域西汉时期属益州郡,东汉时属永昌郡。早在中唐时期纳西族人就定居于此,是纳西人在丽江最早的聚居地之一。<span style="font-size:18px;">元朝初年就已经作为宝山州的治所而存在,石头城随之逐步建成。</span></p> <p class="ql-block"> 石头城内的民居属典型的纳西族木楞房和木瓦房,石头城里具有特色的是各式各样的石头用品,有石床、石缸、石磨、石灶、石桌、石刀、石锤、石菜板…… 是从前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用品。</p> <p class="ql-block"> 这里几乎家家住的都是江景房,有的视野还挺开阔。同时我在想,每每看到山上的村庄民居都在想,吃水如何解决,出行有多不便,山高坡陡还要劳作有多危险……</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吧!</p> <p class="ql-block"> 地势所就,石头城里的人依然要用原始方式运东西。</p> <p class="ql-block"> 距石头城北十公里处,在金沙江革囊渡大桥桥头有一座“元跨革囊渡江遗址”纪念碑。</p><p class="ql-block"> 南宋末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蒙古族铁骑又征服了亚洲和欧洲的广大地区及宋朝长江以北地区,长江天险成了灭亡南宋的最大障碍。于是蒙古军采取了迂回包抄,南征大理的战略。而渡过丽江金沙江天险便成了实现这一战略的关键。</p><p class="ql-block"> 1253年忽必烈率十万大军进攻大理,挥师南下到达金沙江边。面对汹涌的江水,蒙古军不用船只,使用北方人渡河惯用的“革囊”渡过了金沙江天险。</p><p class="ql-block"> 著名的昆明大观楼长联提到“宋挥玉斧,元跨革囊”的典故便由此而来</p><p class="ql-block"> “革”者,“皮”也。“革囊”,顾名思义就是皮子做的气囊。中国北方,特别是黄河两岸,普通百姓过河,都是乘革囊而过。革囊一般用羊皮做成,制作的方法,大概是将羊宰杀之后,用细管向羊皮中吹气,使皮肉之间产生气流,再用力捶打羊皮,羊皮就会与羊肉分离。这时,割下羊头与四肢,然后将羊皮从头部向下撕拉,羊皮就会完整地剥落下来,然后只要将头部、四肢及尾部的孔洞扎紧,就天衣无缝了。船工向皮囊中吹气,羊皮就膨胀为鼓鼓囊囊的革囊。这种革囊,人们可以藉之只身渡河,也可以用它承载木筏,同时让许多人飘浮过河。大致说来,大凡水流湍急,不易舟楫的河流,都采用这种“革囊渡江”的方式。</p><p class="ql-block"> 忽必烈率领的蒙古大军兵分三路,沿金沙江几处革囊渡江。所以云南丽江地区境内尚存众多与“元跨革囊”事件有关的地名和遗址,长江第一湾便是其中一处。</p><p class="ql-block"> 宝山石头城距革囊渡大桥虽只有十公里路程,但要从石头城前往,却要绕道山中120公里行车三个半小时!</p><p class="ql-block"> 只有望江兴叹!</p><p class="ql-block"> 若是村子里开通渡船呢?</p><p class="ql-block"> 山高路远游人稀少,也是不好经营!</p><p class="ql-block"> 况且,你所看到的碧色江水属于旱季估水期,江水平静,满眼风景。而夏季汛期,金沙江本色呈现,江水汹涌浪急,起码我就不敢上船了……</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七八年前所记录的了。当时在村里所见大多是老小。现在是否人丁更兴旺了呢……</p> <p class="ql-block"> 往返路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