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温州之文成研学

朱子豪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的家乡温州素有“东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它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多少温州人正以自己艰苦奋斗、敢为人先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拼搏。这个暑假,我们五年级的研学地点是素有温州“后花园”、“大水缸”之称的文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为我的妈妈是家委主任,于是她义不容辞的担任了这次研学的组织工作。7月17日早上八点,我们由24对亲子组成的研学小分队热情高涨,兴高采烈地开启了为期一天的文成之旅,去探访刘基故里的奇妙故事,感受百丈三漈的雄伟壮丽。</p> Part1:探刘基故里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经过大约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天下七十二福地之第六福地——文成南田武阳村。一走进武阳村,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大片荷花,心中不由自主的就想起那首“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连绵起伏的荷叶,映衬着朵朵荷花,微风吹过,缕缕荷香迎面而来。莲蓬傲然挺立,在微风中摇曳。接天莲叶和武阳村青砖黛瓦的民居、历经沧桑的古柏相映成景。六百多年前,中国历史上卓绝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文学家—刘基,晚年归隐武阳,就在荷塘边写下了著名的《郁离子》一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一路徒步,来到了一座庄严的砖墙黛瓦的庭院前,看到挂着一块黑底金字的匾额,上面写着“刘基故里”。在刘基门前,导游告诉我们走门槛的正确方法,走左边迈左脚,走右边迈右脚,且不能踩到门槛。因为用屁股对着别人是不礼貌的,所以这样走可以避免这种情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进门,我就看到了一面石墙,正面雕刻着有荷花,荷叶,鸳鸯和鹤,背面是刘基家的家规,以三字一列的形式向左排列着。整个庭院处处透露着古色古韵,庭院内有许多老物件,现存有刘基48岁弃官归隐后修建房舍碑志、古井、石磨、石臼等用物,让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生活的情景,也可以看出刘基是一个生活简朴的人。进入门厅,有一尊栩栩如生的刘基雕像,他端坐在桌前,目视前方,好像在思考什么🤔。深入中堂,墙上记载了刘基的荣耀世家和个人年谱,详细记载了刘基生平光辉历程,让我们可以从中解读这位大明军师、开国宰相那波澜壮阔的人生经历。</p> Part2:学人文礼仪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个地点打卡完毕,我们前往下一个地点——武阳书院。大约向前走了300来米,就看到一个拱门两扇窗的一个牌坊,上面写有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武阳书院”。据说这里是刘伯温少年时读书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沿着一条小径往里走,又看到了一片清幽的荷塘。东西分别有"见行亭"与"慎思亭"立于荷塘中。立亭赏荷,山风徐来,荷香弥漫,别有一番清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虽然这武阳书院是为了拍摄电视剧《刘伯温》而在现代建造的,眼前的</span>荷花古亭,白墙黑瓦,再加上古朴的木房木门,处处古色古香,独具匠心,和周围的青山绿树相互辉映出一副美丽的风景。我们也换上了古代的服装融入其中,犹如一下穿越到了古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据史书记载,刘伯温自幼就聪颖异常,天赋极高。在家庭的熏陶下,他从小就好学深思,喜欢读书,对儒家经典、诸子百家之书都非常熟悉。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术数之类更是潜心研究。他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民间常说“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把他和诸葛亮齐名,视为智慧的化身。</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走进书堂,看到整齐划一的木桌木凳,我们端身而坐,听书院的老师讲文成的历史,还有刘伯温《奇遇得天书》的故事。回答对问题的同学还可以得到奖品,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一个可爱的钥匙扣,是文成的吉祥物——福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师还带着我们学传统礼仪,叩拜老师的启蒙之恩和父母的养育之恩。学写毛笔字,简单的一个“人”字寓意着我们要做一个顶天立地,堂堂正正的人。诵读儒家经典《三字经》,请家长给我们“点朱砂开智”,寓意着希望我们从此眼明心亮,聪明伶俐,勤奋读书,学业有成。</p> Part3:品文成美食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结束了武阳书院的学习,已经到了午饭时间,我们坐着大巴车来到了预定好的农家乐,品尝了很多文成特色美食。有文成拉面,文成猪蹄,咸菜九层糕,炒红薯粉,苦菜等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文成有山有水,野菜土菜多,所以由这些野生菜做成的菜肴也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苦菜,文成最常见的野菜,大人们说苦菜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祛湿降压的功效。其嫩茎叶可生食,也可用沸水烫一下,再换清水浸泡,除去苦味,然后炒食,苦里回甘充满香气的味道能提振人的食欲。但是对我来说这种味道就像黑暗料理,我接受不了。</p><p class="ql-block"> 🌟🌟白落地,学名又叫“铜锤玉带草”,既可以泡茶,又可以烹饪菜肴,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将白落地清洗干净后剁碎,搅拌几个土鸡蛋,过油煎一煎,再加点水煮一煮,一道文成有名的特色传统菜“白落地温蛋”就做好了。</p><p class="ql-block"> 🌟🌟🌟文成炒粉的粉用的是红薯粉。红薯不仅是健康食品,还祛病的良药。“番薯是个宝,番薯丝吃到老”,这曾是文成山区百姓生活的写照。番薯粉丝经厨师配上海鲜时蔬等佐料精心烹饪,摆上餐桌的粉丝晶莹纯净、根根筋道,柔韧适度,十分可口。</p><p class="ql-block"> 🌟🌟🌟🌟 文成猪蹄营养丰富,味道可口。选用本地农家饲养的土猪猪蹄,加上大铁锅柴火灶烹饪后再入瓦罐炖上几小时,入口糯而不腻,猪皮筋道Q弹,肉香饱满,这是我最爱吃的一道菜。</p> Part4:知舞龙文化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五日是刘伯温的诞辰,每年的这个时候文成都会举办“太公祭”庆典,“太公”是后世对刘伯温的尊称。这个祭祖习俗于2011年5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该遗产对于刘氏宗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作为纪念地方先贤的民俗活动,得到当地社区民众广泛认同,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人文精神,促进海外华侨华人认祖归宗、推动祖国统一具有重要意义。每年祭礼结束还会表演舞龙、花灯等民俗文化表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午饭后稍作休息,导游就带着我们体验民间传统文化舞龙。我毛遂自荐当上了小队的龙头,郑轩毅爸爸拿着绣球,我的任务就是要跟着绣球一起晃动。我本以为这是个简单的任务,可实际上可不简单,不仅要眼疾手快,还要力气够大,龙头太重了,挥起来十分的费劲,舞完龙我手酸的不得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舞龙俗称舞龙灯,是一种起源于中国的汉族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之一。舞龙源自古人对龙的崇拜,每逢喜庆节日,人们都会舞龙,从春节开始舞龙,然后二月“龙抬头”、端午节时也舞龙。舞龙时,龙跟着绣球做各种动作,穿插,不断地展示扭、挥、仰、跪、跳、摇等多种姿势。人们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国泰民安和五谷丰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烈日炎炎下,我们三条小龙舞的活灵活现,惟妙惟肖,虽然又热又累,可是我们大家玩的可开心了。</p> Part5:感百丈三漈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午我们驱车前往国家5A级旅游景区百丈漈,一睹“中华第一高瀑”的雄姿。乘着景交车一路蜿蜒向下,四面丛林峭壁,绿意盎然,风景美不胜收。山路很陡,司机叔叔的车技可真好啊,我们随着转弯的节奏一路惊呼,这不就是名副其实的“过山车”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走进百丈漈景区,扑面而来的凉爽让我心旷神怡,果然是一个避暑福地啊!沿着溪水往上走,渐渐听到流水的声音越来越大,当一面瀑布映入眼帘,我感到一股水雾扑面而来,眼前的瀑布倾泻而下,哗哗的水声不绝于耳。原来这就是“三漈”,当地民谣曰"百丈三漈百丈宽",三漈为百丈漈中最宽的瀑布,从80来米宽的漈口倾泻而下,虽不高,却有排山倒海之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漈上方有一个平台,为"国师弈棋台",据说,暮年刘伯温隐居山林,常在此烹茶自弈。再往上路过“神龟潭”和“八仙岩”,这里可有一个有意思的传说。相传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在建造成天下第一瀑百丈漈时,特邀八仙齐聚品赏,因众仙留恋此境,故化成岩石,留于百丈二漈下方的溪滩之上,永不离去。而神龟潭中的巨龟为观世音菩萨放生所化,位于八仙岩与三漈之间,镇住了八仙岩向下滚落山谷,以免扰乱了下方的刘伯温下棋的雅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前往二漈的路上,我看到一大窝好大好大的红鲤鱼,它们似乎不怕人,聚集在水边,我情不自禁的伸出手想去摸摸它们,却被它们激起的水花溅了一身水。导游说这里可是“龙潭”,相传潭水可有百丈深,直通东海龙宫。</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逆着河流向上走,可以看到不少瀑布,或大或小,或宽或窄或急或缓,千姿百态。从枫情园可以看到百丈一漈和二漈从天而降,非常壮观。在这里我真正体会到了刘伯温在600多年前写的观瀑诗:“悬崖峭壁使人惊,百斛长空抛水晶;六月不辞飞霜雪,三冬更有怒雷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看到二漈的“水帘洞”的时候,我们都兴奋极了,靠近飞瀑的时候,飞瀑雨扑面而来,巨大的瀑布从如在天际的高崖飞泄而下,鼓起的风刮得人都喘不过气了。顾不得穿上雨衣,狂奔进瀑布里,顿时全身湿透,而我却满脸的开心,哈哈大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百丈漈自古有着“一漈百丈高、二漈百丈深、三漈百丈宽”之说;亦有一漈雄、二漈奇、三漈幽等特色。百丈一漈高207米,誉称中华第一高瀑;百丈二漈高68米,中成水帘洞;百丈三漈犹如长纱白练,横穿在6里秀谷之中。大大小小的瀑布汇成了天地间最为壮观的风景。这是我和妈妈一路拍摄的视频,大家和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百丈漈惊奇而又卓越的风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为修路的原因,我们没有能登上百丈一漈,还好有小季同学带了无人机,从高处俯瞰百丈漈的全景,我真的被震撼到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文成的美就在于山水,有山之青,有水之灵。亿年河床,碧波万顷,千峰翠绿,百亩竹海,十里古道,一片热土,这是对文成景色的概括。走近文成,您完全可以慢下来,让脚步放缓,让思绪静行,让心灵舒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漫步武阳,探寻深厚的刘基文化;挥洒汗水,传承奋进拼搏的民族精神;挑动舌尖,品尝原生态的文成美食;悦动心情,冲向欢快的绿水山间。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从研学中让我们对家乡温州有了更加深厚的了解,很多历史渊源和传统文化需要我们代代传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