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展馆简介</p><p class="ql-block">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塞罕坝,并参观塞罕坝展馆。塞罕坝展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林业再造秀美山川示范教育基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实践创新基地、中央国家机关思想教育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地面积5900平方米、建筑面积1748.9平方米。围绕艰苦奋斗和生态文明两大主题,共分为四个展厅:艰苦创业、改革创新、绿色发展、生态文明。自1992年建馆至今,已累计接待国内外访客60余万人次,是中国林业建设成就的重要展示窗口,同时也肩负着国家生态文化建设教育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职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p> <p class="ql-block">沙盘简介</p><p class="ql-block">首先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沙盘,比例1:13000。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这——海拔1510米。这是北向,我所站的位置是正西。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塞罕是蒙语,即“美丽”,塞罕坝就是美丽的高岭。塞罕坝机械林场地处河北省最北部,距离北京直线距离283公里,是阻滞风沙侵袭北京的第一道防线,位于内蒙古高原南缘与阴山山脉、大兴安岭余脉的交汇处,在交汇处形成一条隆起带,就是“坝”。北西与内蒙古克什克腾旗隔河相望、多伦县接壤,南东分别与御道口牧场和围场县的五乡一镇毗邻。按地形分为坝上、坝下两部分,海拔1010—1939.9米,典型的半干旱半湿润寒温性大陆季风气候。极端最高气温33.4℃(出现在2000.7.14.);极端最低气温-43.3℃(出现在2010.1.5);平均气温零下1.3摄氏度;积雪期长达7个月;年无霜期64天;年降水量479毫米;年大风日数53天。境内的六条河流分别是滦河与辽河的发源地之一,其中向西南流的注入滦河,向东北流的汇入辽河。</p> <p class="ql-block">塞罕坝机械林场,简称塞罕坝林场,是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直属大型国有林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总经营面积140万亩(993平方公里),有林地面积115万亩,林木蓄积量103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了82%。内部实行林场-分场-营林区三级管理模式,下设24个科室和6个分场,包括:大唤起分场、第三乡分场、阴河分场、北曼甸分场、千层板分场,三道河口分场。</p> <p class="ql-block">六大分场连在一起,就形成了这抹突出的绿色——宛如展翅雄鹰翱翔于天宇之间。放眼望去,集中连片的人工林面积,居中国第一!世界第一!这,就是传说中的人间奇迹——美丽中国.塞罕坝,今天眼见为实!它横亘在内蒙古高原南缘,犹如一条绿色长龙,有效地阻滞了浑善达克沙地南移。以不足河北1.3%的有林地面积,培育出了全省7%的林木蓄积!以国家累计18亿元的投资,创造了231亿元的森林资源总价值!以半个多世纪的坚守、永不言败的担当,构筑了一道为京津阻沙源、为辽津涵水源、为河北增资源、为当地拓财源的绿色生态屏障,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p> <p class="ql-block">总书记讲话</p><p class="ql-block">2017年8月14日,习总书记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他说:“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p><p class="ql-block">同年10月18日,习总书记强调说:“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p> <p class="ql-block">第一展厅</p><p class="ql-block">概述: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第一展厅:艰苦创业——以时间为序,结合典型人物故事,展示了塞罕坝机械林场从一棵松到万亩林的艰苦创业历程。</p> <p class="ql-block">1.1 木兰秋狝</p><p class="ql-block">这组图片展示的是历史上的塞罕坝。历史上,塞罕坝及周边地区曾是一处水草丰美、森林茂密、鸟兽繁集的天然名苑,辽、金时期称“千里松林”。完美的生态环境可以用“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来形容”。康熙20年,即公元1681年,开辟“木兰围场”,用以肄武绥藩,塞罕坝则是“木兰围场”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1.2 开围放垦</p><p class="ql-block">但是,到了同治二年,即公元1863年,开围放垦,加之连年山火,到20世纪中叶,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塞罕坝植被由森林退化为草地荒丘,土地沙化非常严重,呈现出“风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凉景象。</p> <p class="ql-block">1.3茫茫荒原</p><p class="ql-block">至此,与北京直线距离仅180公里的浑善达克沙地,以海拔1400米左右的绝对优势俯瞰海拔仅40多米的北京市城区。有人形象地说:如果这块儿离北京最近的沙源挡不住,就形同“站在屋顶上向院里扬沙”。</p> <p class="ql-block">面对风沙紧逼北京城的严峻形势,为保持水土,改变京津地带风沙危害,国家决定在河北北部建立大型国有林场,塞罕坝人由此开启了艰苦卓绝的创业历程。</p> <p class="ql-block">1.4 一棵松:</p><p class="ql-block">1961年,林业部国营林场管理总局局长荀世昌、副局长刘琨带领有关人员先后三次到塞罕坝踏勘选址。11月,刘琨策马行走在冰天雪地的坝上,远远地望见了一棵孤独的落叶松,走近一看惊叹不已。刘琨抚摸着树干动情地说:“这棵松树少说有150多年,它是历史的见证,活的标本,证明塞罕坝可以长出参天大树。今天有一棵松,明天就会有亿万棵松。”就是这一棵松,坚定了国家在塞罕坝选址建场的决心和信心。</p> <p class="ql-block">1962年2月14日,林业部决定将原属承德专署的塞罕坝机械林场和原属围场县的阴河林场、大唤起林场合并成为一个林场,正式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承德塞罕坝机械林场”。</p> <p class="ql-block">来自全国18个省市的127名农林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听从党的召唤,响应国家号召,满怀青春激情,奔赴塞罕坝,与原有三个林场的242名干部职工组成了369人的创业队伍,迎着滚滚寒流,在塞罕坝白雪皑皑的荒原上吹响了“向荒山要树、还我森林”的战斗号角,拉开了艰苦创业的大幕,并立下了“先治波、后治窝,先生产、后生活”的誓言。</p> <p class="ql-block">塞罕坝机械林场建成后,1964年2月24日,国家计划委员会下达《关于承德塞罕坝机械林场建设任务书的复函》,确定了塞罕坝林场四项建场任务:一是建成大片用材林基地,生产中、小径级用材;二是改变当地自然面貌,保持水土,为改变京津地带风沙危害创造条件;三是研究积累高寒地区造林和育林的经验;四是研究积累大型国营机械化林场经营管理的经验。</p> <p class="ql-block">60年来,塞罕坝林场一代又一代务林人就是在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与严寒的冰雪搏斗,与肆虐的风沙搏斗,默默地播种着绿色,奉献着人生。</p> <p class="ql-block">这组图片展示的是挺进荒原时第一任领导班子成员:王尚海、刘文仕、王福明、张启恩。</p> <p class="ql-block">王尚海,原承德专署农业局局长,1962年至1975年任塞罕坝机械林场党委书记。1989年病逝前留下遗嘱说:“生是塞罕坝人,死是塞罕坝魂”,要求把自己的骨灰撒在塞罕坝的山山水水。1991年总场党委研究决定:把1964年马蹄坑机械造林地命名为“尚海林”并树碑纪念。</p> <p class="ql-block">刘文仕,原承德专署林业局局长,1962年至1978年任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长。年近90还要再回塞罕坝,心心念念着塞罕坝的发展与建设。</p> <p class="ql-block">王福明,原丰宁县县长。1962年至1979年任塞罕坝机械林场副场长,1998年病逝。</p> <p class="ql-block">张启恩,来场前任林业部造林司工程师。1962年至1979年任塞罕坝机械林场技术副场长,2008年病逝。来场前他爱人在中国林科院工作,可当事业需要的时候,张启恩毅然放弃了北京优越的生活,带着爱人和三个孩子举家迁到了塞罕坝。因期在工作中干劲儿和热情十足,被人们誉为“特号锅炉”,成为塞罕坝科技兴林的元勋。遗憾的是,1967年春,他在与职工一起从拖拉机上往下搬运苗木时,不慎摔伤,造成一条腿粉碎性骨折,因条件限制落下终身残疾,此后40多年与双拐为伴。</p> <p class="ql-block">这些是青年学子的照片。在创业者的群体里,有四支队伍引人注目。一是来自东北林学院的47名毕业生,二是来自承德农专的53名毕业生,三是来自白城子林机校的27名毕业生,四是原三个林场合并时的17名毕业生。就是这144名大中专毕业生,在这人迹罕至的塞外高原,成为了攻克防沙止漠技术难关的中坚力量。</p> <p class="ql-block">1.6,六女上坝</p><p class="ql-block">这是在塞罕坝广为流传的“六女上坝”故事中的几位女主人公。1964年,承德二中的七名女高中毕业生,满怀一腔热血,强烈要求到塞罕坝机械林场工作。但其中一名女生因身体原因未能成行,剩下的六名女生来到塞罕坝后,与男职工一样,参加育苗、造林等生产一线工作,为塞罕坝的绿色事业奉献了宝贵的青春年华,堪称“巾帼不让须眉”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1.7艰辛历程</p><p class="ql-block">建场初期,塞罕坝恶劣的气候、艰苦的环境,使创业者们面临着严峻的考验。</p> <p class="ql-block">1.7.1住处简陋</p><p class="ql-block">他们边生产,边建设,无处栖身就搭窝棚、拉帐篷、挖地窖子、住仓库、马棚、粮仓。最苦的还是造林季节,由于作业区域离驻地远,吃住必须在山上。干部职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夜间,场领导和党员干部总是睡在窝棚的最外面,把最冷、条件最差的地方留给自己。</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仿真区,这就是创业者当年居住“地窨子”的仿真模型,采用一半地上、一半地下的结构搭建而成,其目的就是增加它的保暖性能。后面就是他们创业时的大背景。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他们用“一日三餐有味无味无所谓,爬冰卧雪冷乎冻乎不在乎”,横批“乐在其中”的对联表达着新中国务林人敢于吃苦、顽强拼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p> <p class="ql-block">为了真实地记录当时的工作与生活情况,创业者们还自编了一首打油诗,诗是这样写的:“渴饮沟河水,饥食黑莜面。白天忙作业,夜宿草窝间。雨雪来查铺,鸟兽绕我眠。劲风扬飞沙,严霜镶被边。老天虽无情,也怕铁打汉。满地栽上树,看你变不变。”</p> <p class="ql-block">变了吗?变了!是的,如今六十年过去了,塞罕坝变得再也认不出原来的模样了。昔日的荒山秃岭已经变成了今日的碧海连天。用刘琨同志的话说就是“昔日塞罕尘沙飞舞乱石滚,今日塞罕林海松涛人如潮!”。</p> <p class="ql-block">1.7.2气候恶劣</p><p class="ql-block">这组图片记录的是塞罕坝的恶劣气候。</p> <p class="ql-block">这是60年代的塞罕坝气象站</p> <p class="ql-block">大雪封山</p> <p class="ql-block">白毛风</p> <p class="ql-block">你要问当时天气能冷到什么程度?大雪被风一刮,屋内就是一层,晚上睡觉要带上皮帽子,早上起来,眉毛、帽子和被子上会落下一层霜,铺的毡子全冻在了炕上,想卷起来得用铁锹慢慢地铲。</p> <p class="ql-block">1.7.3粮食匮乏</p><p class="ql-block">没有食堂,职工们就在院子里支个棚子,架上几口大锅,露天吃饭;没有水井,就挑泉水、化雪水;没有副食,就吃盐水煮莜麦粒,能吃上盐水泡黄豆就是难得的美味了;缺少粮食,就吃全麸黑莜面加野菜。</p> <p class="ql-block">由于严重的营养不良,很多人嘴唇干裂出血,吃东西都疼得张不开嘴。为了解决吃饭问题,林场派出一部分人员开荒种地,一边造林一边种粮。</p> <p class="ql-block">1.7.4偏远闭塞当时林场到县城没有一条像样的路,主要交通工具是马车和牛车,将近100公里的山路要走上两三天。</p> <p class="ql-block">大雪封山后,人们基本处于封闭隔绝状态,想去趟县城非常困难。</p> <p class="ql-block">1.7.5教育落后</p><p class="ql-block">在创业最艰难的时期,创业者们“舍小家、顾大家”,将家人和子女接到林场定居。为了解决孩子们的上学问题,林场把简陋的库房改成教室,抽调几名职工做老师,孩子们就在这样度过了受教育的最佳时期。从而出现了他们的父辈受过高等教育,子女却极少有人跨进大中专院校大门的现象。</p> <p class="ql-block">然而,即便如此,也不能动摇他们扎根塞罕坝的决心。凭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他们坚守在这里,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为祖国的绿色事业不懈奋斗。</p> <p class="ql-block">1.7.6缺医少药</p><p class="ql-block">建场初期,林场没有医院,只备一些常用的解热止痛药,生病了,轻的就忍着,严重了才送到场外就医。塞罕坝气候恶劣,条件艰苦,许多人都患上了心脑血管病、胃病、类风湿等疾病,早年去世的第一代建设者,平均寿命仅为52岁。</p> <p class="ql-block">1.7.7以苦为乐</p><p class="ql-block">在艰苦偏远的环境中,孤独和寂寞时刻挑战着人们的心理极限,夜晚没有电灯,陪伴他们的,只有马灯或蜡烛,毛主席著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他们仅有的精神食粮;吹口琴是他们难得的娱乐活动。但创业者们却以苦为乐,以乐观的精神面对严酷的现实。他们说: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p> <p class="ql-block">为了这片来之不易的百万亩林海,许多人付出了汗水、泪水,甚至宝贵的生命。夫妻望火楼陈锐军、初景梅夫妇12年坚守在远离人烟,无电、无水、无路的塞罕坝制高点——海拔1939.6米的大光顶子山望火楼上毫无怨言,默默保护着林场苦心经营起来的绿色成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护林员孟继之、凌少起,在护林巡逻时遭遇暴风雪被困,获救后孟继之的双腿已冻成“冰棍”,因伤势太重被迫截肢;凌少起的冻伤治疗了一年多,最终还是落下了后遗症。一位职工家属春节期间回家探亲,因乘车异常拥挤、天气异常寒冷而不幸捂死了孩子。往事不堪回首,桩桩件件无不突显塞罕坝自然环境之恶劣和生活境遇之残酷。</p> <p class="ql-block">1.8攻克难关</p><p class="ql-block">创业历程充满坎坷。因缺乏在高寒、高海拔地区造林的成功经验,1962年、1963年,林场连续两年造林成活率不到8%,加之工作、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动摇了大家的信心,“林场下马,人员下坝”的说法随风而起,塞罕坝的造林事业处在了生死存亡的边缘。关键时刻,党组织是主心骨,也是人们的精神支柱。刘琨同志又一次来到塞罕坝,王上海、刘文士、王福明、张启恩四位领导不约而同地把家从北京、承德、围场搬到塞罕坝,破釜沉舟,以定军心。</p> <p class="ql-block">以张启恩、李兴源为代表的技术骨干,通过反复实践,创新了适合高寒地区的全光育苗技术,培育出了“大胡子、矮胖子”等优质壮苗,解决了大规模造林的苗木供应问题。同时,改进了苏制造林机械和克罗索夫植苗锹,创新了“三锹半缝隙植苗法”,提高了造林质量与速度。</p> <p class="ql-block">1.9马蹄坑大会战</p><p class="ql-block">1964年4月20日,塞罕坝机械林场开展了提振士气的马蹄坑大会战,林场挑选了120名精兵强将,调集了最精良的装备造林,516亩全部栽上了落叶松,造林成活率达到96%以上。</p> <p class="ql-block">马蹄坑大会战的成功,开创了国内使用机械成功栽植针叶树的先河,坚定了塞罕坝人的创业决心,塞罕坝的造林事业从此驶入快车道,造林季节也由每年的春季发展到春秋两季,最多时一年造林达到8万亩。</p> <p class="ql-block">1.10王尚海</p><p class="ql-block">马蹄坑大会战的带头人,1962年只身来到塞罕坝,而后又把妻子和五个孩子从承德市带到了这里。一位老战友上坝看他,瞅见他的几个孩子穿得破破烂烂,饿得面黄肌瘦,家里仅有的两个黑莜面窝头还要紧着70多岁的老父亲吃,老战友难过得掉下眼泪,劝他别在坝上干了。可王尚海说:林场还没建成,我就是死也要死在坝上!</p> <p class="ql-block">在人们的回忆中,老书记曾经当众掉过两次眼泪。一次是马蹄坑大会战胜利的时候,面对一片稚嫩的绿色,他跪在山坡上嚎啕大哭;一次是他的小儿子发高烧,因为大雪封山,缺医少药,孩子的病转成了小儿麻痹。当得知孩子将落下终身残疾时,他紧紧地抱着孩子泪如雨下。从1962年到1975年,尚海书记扎根荒漠13年,病重时不止一次地说:“我这一生啊,没有什么业绩,最欣慰的就是和同志们共同创建了塞罕坝机械林场,这是我一生最大的光荣。”1989年,68岁的老书记病逝。遵照遗愿,把他的骨灰撒在了马蹄坑林区,伴老书记长眠的这片落叶松林,人们亲切地叫它“尚海林”。</p> <p class="ql-block">1.11雨松之殇</p><p class="ql-block">在绿化荒原过程中,塞罕坝机械林场还经历了两次大的自然灾害,一次是1977年10月27-28日,受灾面积达57万亩,其中出现折冠、劈裂、弯曲、压折等状况的重灾面积达20万亩的“雨凇”灾害。</p> <p class="ql-block">当时,一棵3米高的落叶松挂冰量达250公斤,一颗中龄树挂冰量达一吨左右。</p> <p class="ql-block">1.12遭遇大旱</p><p class="ql-block">还有一次是1980年6、7月份,旱死落叶松人工林12.38万亩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p> <p class="ql-block">1.13荒原被绿</p><p class="ql-block">正是这种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到1982年,创业者们就超额完成了建场之初制定的造林任务,共造林96万亩。其中,机械造林10.5万亩,人工造林85.5万亩,总计3.2亿余株,按株距一米计算,可绕地球8圈。</p> <p class="ql-block">所造林地,成活率达90%,保存率达70.7%,创下同类地区造林保存率之最,给昔日的茫茫荒原披上了绿装。</p> <p class="ql-block">1.14攻坚造林“吃祖宗的饭,断子孙的路,不是能耐;能够还祖宗的帐,留子孙的粮,那才是本事。”看着绿满山川的塞罕坝,林场干部职工口口相传,信心百倍。</p> <p class="ql-block">进入新世纪后,塞罕坝人开始对从未涉足的荒山沙地、没有路坡度陡的石质山地、多次造林难成活的贫瘠山地实施了攻坚造林工程。</p> <p class="ql-block">这是2012年和2021年同一地块的攻坚造林成效对比。</p> <p class="ql-block">在攻坚造林的过程当中,林场职工不断总结改进造林技术,采取超常规举措,使攻坚造林的成活率达到98.9%,保存率达到92.2%,创下了历史最高值。</p> <p class="ql-block">1.15绿满山川</p><p class="ql-block">60年来,几代塞罕坝人听从党的号召,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一代接着一代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实现了生态环境的根本性改变。</p> <p class="ql-block">截至2020年底,全场总经营面积140万亩,有林地面积115万亩,森林覆盖率从11.4%提高到82%,立木总蓄积由33.6万立方米增长到1036万立方米,森林资源总价值高达231亿元。</p> <p class="ql-block">这浓浓的中国绿,见证了几代塞罕坝人勤俭建场、艰苦创业、科学求实、无私奉献,从一棵树到万亩林的绿色奇迹。</p> <p class="ql-block">1.16最美奋斗者</p><p class="ql-block">2019年9月25日,塞罕坝林场被中宣部和中组部等9个部委授予“最美奋斗者集体”称号。捧着这份沉甸甸的荣誉,塞罕坝人喜笑颜开,说:苦中作乐,苦尽甘来!是的,美好家园需要用心经营,这就好比是完成一项工作:当你把工作当做一种乐趣的时候,你就生活在天堂;当你把工作当做一种义务的时候,你就生活在地狱。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取舍之间,天差地别。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几代塞罕坝人接续奋斗,创新发展,创造了世界人工造林奇迹,树立了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再造了塞上高原绿美山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