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7月中旬北京已很热了,与邓总约到四川西昌避暑。17号要出发了,闻说成都出疫情了,当即取消赴川行程。8月5日凌晨三点多起身,西昌走起!</p> <p class="ql-block">大豆第一次上天!</p> <p class="ql-block">抵达西昌</p> <p class="ql-block">藕汤熬得不错,毕竟是招牌,里面的排骨也比较鲜嫩,汤锅周边一圈可以烤肉,烙玉米面饼,当然这个在现在也不稀奇了,料台自助可以根据自己口味来。</p> <p class="ql-block">1,入住德昌螺髻阳光酒店</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居所_旭日</p> <p class="ql-block">刺破青天锷未残!</p> <p class="ql-block">大豆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池中旭日</p> <p class="ql-block">院里的芒果</p> <p class="ql-block">看瓜群众</p> <p class="ql-block">昨天下了雨,上边鱼塘的大鱼冲下来了,赶上看捞鱼,好有福气!</p> <p class="ql-block">2,安宁河边的农旅项目</p><p class="ql-block">政企携手,奏响乡村振兴奋进曲 ——构建大凉山里的“稻海”世界</p><p class="ql-block">https://mp.weixin.qq.com/s/ANuWFIc7qCC1OIcQKXc8ww</p> <p class="ql-block">杂交水稻丰产实验田</p> <p class="ql-block">德昌香稻培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好大一棵树!</p> <p class="ql-block">安宁河谷</p> <p class="ql-block">3,字库塔</p><p class="ql-block">字库塔,四川叫“字库”或“惜字宫”,其他地区亦有叫“敬字亭”、“惜字塔”、“焚字炉”等的,它是古人专门用来焚烧字纸的建筑。据史料记载,字库塔始建于宋代,到元明清时已经相当普及了。</p> <p class="ql-block">塔旁一个水磨坊,儿童戏水</p> <p class="ql-block">晾晒玉米</p> <p class="ql-block">4,魁星阁</p><p class="ql-block">魁星阁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德昌县县城上翔街,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38年),同治初年(1862年)太平军经过时毁于战火。光绪十三年(1887年重建),三十一年又遭火焚。宣统二年至民国元年再次重修。该建筑为条石、青砖城楼式基座,占地142.8平方米,座高7.9米,四周起卷拱,通其往来。座上起建阁楼3层,二、三层逐级上收,为六角攒尖式青筒瓦屋面木结构建筑。早年阁内曾装塑有魁星神像,供文人学子祭拜。</p> <p class="ql-block">5,大石墓</p><p class="ql-block">发源于菩萨岗的安宁河,从牦牛山脉与螺髻山脉之间缓缓南流,是雅砻江最大的支流,途经冕宁、西昌、德昌、米易,留下了一连串冲积盆地,盆地总是古人的乐土,自古以来就是适合人类劳动生息的地方。就在安宁河畔,矗立着数百座巨石垒成的千年墓葬:都是重达数吨、数十吨的石块筑成,墓高2-3米,上覆墓顶石,背后还由大而小排列着一些小石块,如同尾巴。历经岁月冲刷,大石墓已经风化、斑驳,挂满的藤萝,似乎已在上面纠缠很多年了。从墓室中生长出来的黄桷树已要七八个人才能合围。当地老乡称这种巨石砌成的坟墓为月鲁坟,说它们是明朝初年反抗朱元璋而被杀的月鲁贴木儿的葬身之地。而彝族老乡叫它们“濮苏乌乌”,说是彝族的祖先进入凉山前就居住在这里的一种矮人的石头房子。历经悠悠岁月流传下来这些含义不同、内容各异的说法,而其中的真实历史却已湮没无闻了。首次发现1975年春天,由四川大学历史系、四川省博物馆和西昌县馆所组成的“四川省安宁河流域联合考古调查队”,在西昌市正式成立。当他们最初来到四川西南的安宁河谷流域时,考古队首先发现了这座由众多巨大石块组成的石堆,眼前的这些巨石曾让他们认为,这是一处新石器时期的遗址。在清除坑内的泥土时,首先映入他们眼帘的是一些砂红色的陶片。接下来,考古队员在这里发现了一些零散的骨架。经过初步判断,他们认定是人体的骨骼。人体骨骼的出现,或许可以说明这里并非是一座建筑遗迹的基础,而极有可能是一座珍贵的古代墓葬。在考古学上,墓葬的种类有砖石墓、土坑墓、火葬墓、崖葬、石棺葬等,但这个墓是以大石为主要载体砌成的,用大石来覆盖墓顶,考古队就给这个古墓起名叫做大石墓。西昌位于中国四川省的西南部。早在秦汉时期,这里就曾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重要的政治和中心。作为川滇两省的结合部,它又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随着大石墓的被发现,考古队的工作重心由新石器遗址发掘,转向了对大石墓的调查和研究当中。也正是从那一天开始,对安宁河流域大石墓的考古工作拉开了序幕。组织结构大石墓均成群成组分布,一般3~10余座为一组,背山面水,昂然耸立,秩序井然,排列有序。远观之,形若一尊尊巨大的石兽,虎视眈眈,凝视着人世沧桑,无比威严而神秘。大石墓的共同特点是用石块砌成墓室,顶部再以大石覆盖。墓的结构又可分为四种:大石墓第一种,墓室为窄长方形,顶部只盖一块巨石,一般墓室长2.2米,宽0.8米,其旁有一祭祀坑。第二种,墓室呈长方形,三壁用长方形大石竖立而成,顶部盖以数块大石,墓底用碎石板镶嵌。第三种,这种墓的外表为圆丘形建筑,直径在13米左右,高约3米。圆丘的中部为长方形的墓穴所剖断,墓穴的顶部盖一列大石,5~7块不等。墓门开在前部,用碎石封闭。第四种,墓室呈狭长方形,墓门开在旁侧,门下有高约20厘米的台阶三级,墓壁、墓顶均用大石建成,墓底用碎石镶嵌,墓门也用碎石封闭。墓室一般长7~8米,宽2.5米,最显著的特点是墓门外竖立一块巨石作墓标。 有几座大石墓已被考古工作者发掘。墓室内都没有发现葬具,人骨堆积在墓底,男女老少都有,也无贫富贵贱之别。每座墓葬的人数不等,少则四五十人,多达一百多人。从骨殖错乱、随葬品没有多寡贫富之分的现象分析,这众多的同室而葬的死者,可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同一氏族的成员。从这么多尸骨看,应该都是多次开启墓门入葬。入葬者都是二次葬,即殓骨入葬。殓骨入葬是在人死后,把尸体露于野外,待腐烂殆尽后,将骨殖收集起来,沿着墓顶部特意建造的入口葬入墓室。这种特殊的葬式考古学上称为二次丛葬。出土文物大石墓中出土了许多文物,生活用具有深腹瓶、大口尊、平底罐、单耳罐、双耳罐、带流壶等,其中带流壶是较典型的器物。生产工具有陶纺轮、石镞、石凿、铜刀、铜镞等,饰品有铜手镯、铜发饰、铜铃、铁环、玛瑙珠等。有的墓里发现了稻壳的痕迹,有的墓里则发现了稻草的印痕,可见大石墓的主人已掌握了种植水稻的技术。从出土的器物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它们的变化。早期的大石墓基本上没有铜器,就是瓷器和陶器;然后到中期,大量地出现青铜器,还有很多陶器,很有特点的东西都在这个时间出现了;到它的晚期,就是西汉末到东汉初,大石墓里面就出现了汉的东西,比如说,一些铁刀、铁器、铁削、还有就是钱币,还有一些漆器的产品和漆器的附件。值得注意的是,在已发掘的47座大石墓中,年代最早的是春秋末期建造的,因此墓葬规格较小,随葬的器物主要是以石器和陶器为主。到了战国时期,墓葬明显变大,出土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有了明显增加,尤其是铜器的出现。而年代最晚的大石墓,则被定位在西汉末期至东汉初期的这段时间里。这一时期的墓葬,从规格上显然超越了战国时期的规模。而出土器物中铁器的出现以及西汉五铢钱、新莽的大泉五十钱的出土,将大石墓的修造年代定位在春秋末期到东汉初期的400年间,这一发现与较早前专家对邛人起源和消亡时间的推测不谋而合。这样说来,邛人极有可能就是大石墓的真正主人。谜团研究大石墓的考古工作如今仍在进行并不断取得进展,但同时又不断有新的谜团出现。据《华阳国志·蜀志》中记载,历史上,曾经生活在中国西南地区达数百年的邛人,是一个骁勇善战的。当战争来临时,邛人往往举族皆兵。这种靠亲情、血缘维系的军队组织在战场上往往令敌人闻风丧胆。为了生存,他们还要不断地征战。在这种条件下,邛人却依旧不遗余力地建造大石墓,这对于当时生产力水平并不发达的邛人来说,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呢?而这些构筑大石墓的巨石,多以玄武纪的花岗岩为主,这种岩石质地坚硬,每块盖顶石的重量也都重达数吨。在反复对大石墓周边环境进行考查后,考古人员们注意到一个现象,虽然在大石墓修建地的附近有许多横躺竖卧的巨石,但邛人构建大石墓所用的石料却大多来自与远处的螺髻山。如果要将重达几吨的巨石从螺髻山运来,即使对今天拥有各种现代化机械设备的人们来说,也是极其困难的。难以想象,几千年前的邛人仅凭人力是如何做到的。这样大费周折,舍近求远地搬运,背后难道有着什么特殊的含意吗?为了揭开大石墓修筑之谜,凉山州博物馆曾在德昌安宁河畔进行了一次模拟考古。那天,18名身着长衣、腰系麻绳的壮汉手持碗口粗的木头,肩负粗麻绳,试图将一块巨石拉上一个斜坡。然而,花了将近两个小时,墓顶石才移动了不到半米。这场模拟考古也让现代人大跌眼镜:18名壮汉拉动一个3吨的石块尚很困难,一座大石墓近百吨的巨石,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自石墓被发现以来,考古人员在对安宁河流域40多座大石墓的挖掘过程中发现,由于修建年代的不同,这些大石墓的形制和建造方法也存在着差异。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用重达几吨的巨石构筑而成。第二种是用小的石头修葺。但这些大石墓却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墓冢平面呈“蝌蚪”形,前高后低,前宽后窄,从而形成了一个陡坡。陡坡后面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那么,这个形似蝌蚪尾巴的墓尾又是起什么作用的呢?在不断的灵感碰撞中,考古队员们联想到古埃及人用巨石建造金字塔的方法。在这座金字塔内部的壁画中,就描绘有当时人们修筑金字塔时的情景。为了搬动重达10吨的巨石,古埃及人专门修筑了一条长长的斜坡道路,用降低运输路线坡度的方法来减轻石头的重力。大石墓的建造者们留下的蝌蚪形“尾巴”与古埃及人的斜坡道路是否采用的是相同的原理呢?蝌蚪“尾巴”的大胆推测令大家兴奋不已,显然,这个实验为破解大石墓的建造之谜提供了理论依据。也让他们对邛人修建石墓所耗费的人力和时间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邛人所在的凉山地区自然条件非常适宜人类居住,这里也正好处在中国西部Y字形的传播带上。安宁河谷以北有以三星堆为代表的蜀国青铜,南边有以云南晋宁石寨山为特征的滇国青铜,照理说这里一定有着灿烂的古代文明。可是,关于凉山地区的文字记载,就只有司马迁的几句话。而在大石墓中也只出土了一些小件的青铜器,并且大多是装饰品。这能代表大石墓青铜的真实面目吗?另外,邛人消失后,它是否演变成为一个新的或者已经融入到了另外的一个?邛人的首领为何不像蜀、滇的王者拥有自己高级的墓葬,而甘愿与他的同胞长眠在一起?这都将成为考古人员后续研究的主题。建造者在战国到西汉这个时期,整个西南地区很多,基本上发展到青铜发展到一个水平上面。从现在考古发掘来看,这个地方的基本上在一个水平上。而当年邛人所生活的安宁河流域并不安宁。通过考古工作者们在毗陵地区发掘出了大量古滇、古蜀的大型青铜兵器。不难看出,这些与邛人生活于同一时代的少数十分强大、彪悍。可以想象,当时的邛人要在这种条件下生存下来也绝非易事。况且,两千多年前的汉朝是中国版图急速扩张的年代。许多偏居一隅的少数都被逐个纳入到融合的浪潮中,自然生活在中国西南地区的邛人也不会例外。公元40年,东汉朝廷曾派遣军队平定南方。当时,威武将军刘尚领兵路过此地时,邛人的首领长贵担心刘尚平定南方后自己也会遭殃,便设计加害刘尚。不曾想他的计谋被刘尚识破,于是,长贵的失算给邛人带来了杀身之祸。此后,在融合的浪潮中,邛人的生存空间不断受到威胁。邛人在东汉初年所遭遇的这次毁灭性打击,或许是它最终消失殆尽的主要原因,一个曾经强盛的就这样慢慢地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随着邛人的消失,大石墓也停止了修建。从那时起,中国再也没有出现过这种神秘墓葬。巨石崇拜在古代,人类使用的很多东西,生产生活都和石头分不开。比如说工具是用石做的,房屋是用石头建造的,包括很多小的装饰品也是石头做的。所以就会对这种东西产生一种特殊的感情。这里有些对石头就会产生一种崇拜,因为经常用它,赋予它灵性。正因为崇拜这种石头,才会花那么大工夫去把这么大的石头,从那么远搬到这个地方构筑自己的墓室。这应该是一种自然崇拜,崇拜大石的一种风俗。所谓巨石崇拜,是人类文明早期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这种特殊的现象可能来源于早期人类对石头的依赖。在金属工具出现以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工具、装饰品甚至是武器的制造大多都离不开石头。因此,人类便赋予它更多的精神内涵,对它顶礼膜拜。如今,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能够找到巨石的遗迹。经考证,巨石崇拜有多种表现形式,这其中包括墓葬、列石、独石以及石棚等等。显然,当年大石墓的建造者,也是崇拜巨石的。除此之外,在中国最著名的巨石遗迹还包括分布在辽东半岛的石棚。虽然它与大石墓同为巨石墓葬,但出土器物和建筑结构的明显区别,体现出我国南北两支巨石的不同特点。大石墓作为邛人崇尚巨石的产物,被最终地保留下来。在弄清了邛人巨石崇拜的现象后,有专家提出了一种疑问,安宁河谷的巨石崇拜是邛人独有的现象还是受到周边其他少数的影响呢?研究结果表明,邛人虽为中国古代西南地区少数中的一支,它与滇、夜郎等在上没有明显的关联,但与蜀在上却有很多的相似。意义作用安宁河流域大石墓的发掘,是迄今为止中国石墓墓葬群里一个最完整的考古发现。它填补了安宁河流域考古史上的空白。这一独具特色的古代遗存,对研究中国古代西南少数的内涵有着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自石墓被发现以来,它凝聚了几代人心血结晶的安宁河流域的考古发掘,长期以来笼罩在邛人身上的神秘面纱正在被层层地拨开。现阶段的考古工作所取得的成就,还原了邛人生活的一个侧面。然而 这对于多年以来从事安宁河流域考古工作的专家学者们来说,这又是一个新的开始。如今,人们早已习惯了与这些巨石的朝夕相处,有些巨石甚至成为了孩子们玩耍的场所。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或许还不知道它的来历和将这些巨石搬到这里的那个。 大石墓作为邛人灵魂安息的居所,目睹了安宁河谷两千多年的荣辱沧桑。作为时间与历史的见证者。今后,它还将静静地矗立在这里,继续陪伴着这里的人们走过未来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6,绵绵冰</p> <p class="ql-block">7,西昌邛海</p><p class="ql-block">邛海,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邛海是四川省第二大淡水湖,古称邛池,属更新世早期断陷湖。其形状如蜗牛,南北长11.5公里,东西宽5.5公里,周长35公里,水域面积30平方公里左右;湖水平均深14米,最深处34米;水面标高为1507.14—1509.28米;水位变幅小,集水面积约27平方公里。在水系上,属长江干流金沙江支流雅砻江支流安宁河,湖水排泄入安宁河。是西昌市区工农业及城镇生活用水水源。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2002年5月,四川邛海-螺髻山风景名胜区为第四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p> <p class="ql-block">邓总</p> <p class="ql-block">安多藏人罗邓扎央</p> <p class="ql-block">大豆的造像</p> <p class="ql-block">凉山州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野猴</p> <p class="ql-block">8,三宝寺</p><p class="ql-block">德昌三宝寺,临济宗,位于宽裕镇花园村11社,占地面积6亩。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由江西邓氏清云、清镇、清寿同胞三兄妹合力,历时三年建成,名“三宝寺”。1949年后关闭。1994年4月开放,由释圆钟(俗名肖乾美,德昌县茨达镇人)任当家师。1995年,重塑佛像29尊。1996年新建天王殿及可供100余人食宿的房舍。2002年对原庙宇进行改造。2003年装修佛像31尊。2008年修建砖混结构念佛堂、客堂、会议室共计700平方米,重新修建山门,具有三重殿堂。</p> <p class="ql-block">居士捐来的多肉</p> <p class="ql-block">出水芙蓉</p> <p class="ql-block">柠檬</p> <p class="ql-block">莲花宝座</p> <p class="ql-block">9,解结寺</p><p class="ql-block">解结寺位于四川省,是德昌县境内规模最大的一处寺院,已有630多年的历史。解结寺位于六所山麓,第四世杨祖师(今冕宁县宁山寺开山祖师)在此修成正果,为四川省凉山州名山胜景、佛门圣地解结寺距德昌县城十五里,在城南今六所乡乡政府东约两里的新农村。已有630多年的历史。该寺原系当地吴、王两姓的家族佛堂。吴姓人多,但很穷,王姓人少,但很富,两姓人因此互相耻笑,引发冲突不断,后经卜卦先生指点,两姓人合资共建此寺,为表达两姓冲突永久解决,故将此寺取名解决寺,因结与决同音,后成名为解结寺。寺建成多年后,两姓人均无心维修,致使该寺破烂不堪。乾隆25年,觉远和尚(解结寺始祖)与吴、王两姓族人商定,重新翻建此寺,解结寺得以生存发展。后又有第四世杨祖师(今冕宁县宁山寺开山祖师)在此修成正果,解结寺名声更盛,寺内仍香火旺盛,古石碑众多。解结寺保存有清嘉庆七年(1802)和十二年(1807)镌刻的四方碑。所谓四方碑,为矩形,宽约30公分,高约1.70米,三面阴刻有碑文,是了解德昌和解结寺本身的不可多得的历史资料。碑载:解结寺最先是吴、王二姓家佛堂。吴、王二姓都来自浙江绍兴府,吴姓会稽会县人,王姓诸暨县人。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奉派出师,落业六所兴隆屯。“二姓祖人修建家庙,曰解结寺”。[1]明末,因“屡遭兵火蹂躏,生民逃亡大半,十室九空”,解结寺“纵有数户自治,不能何睱供佛”,直至清雍正八年(1732)“生原日繁,元气渐复”(引自《解结寺碑》)。而这一年,恰恰是觉达出生之年。觉达8岁即在家乡罗汉寺出家,年长具戒后诸方参学,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栖身于德昌六所乡的解结寺。当时的解结寺“历年已远,瓦落佛残”,觉达苦心经营,阐法授徒,坚持不懈。觉达的三个徒弟海德、海云、海瀛也都各自主持寺院,使德昌佛教重现生机。特别是长徒海德(华光),结庐栖于大象坪,兴工创建宗林寺,在宗林寺传戒。当时曹洞宗的活动中心已转移到紫微山,解结寺仅具山野小庙的规模,由觉达留守经营。乾隆五十四年,当地信善周维嵩因母亲弟兄7人染疫而殁,乃求仗佛力,发心重修解结大殿。觉达经理修建,海云主持,其徒了然兼理助建,乾隆五十六年(1791)二月告竣,解结寺重现辉煌。佛教寺院的兴衰既要受到社会变革之影响,又要受制于寺院主持者的管理能力。在200多年的历史进程里,解结寺几度兴衰,几经沉浮,很多时候靠信男善女损助,才得以维持生存。四方碑清嘉庆十二年的碑文记,嘉庆二年六月廿二日,信善王海、王智等塈合族人因族人王胜文乏嗣,其山田两石归宗祠。“奈因解结寺香灯淡泊,合族商议,情愿舍入寺内永作寺香灯之资”。“又嘉庆六年正月廿二日,复舍旱地”“永供香灯之资”。另一通碑又记,咸丰八年,“僧广岱与道绪争佑方丈启衅”,告到官府,长久另选主持无果,而王吴二姓中总有人以寺讼为由,卖寺欺僧,“种种异端肆行日甚,无所忌惮,以致香灯冷落”。解结寺屡兴屡败一直捱到近代。[1]解放时,解结寺的田地和房屋都大部分给当地农民,仅留少数给住寺僧尼,自食其力,自行佛事。1983年,德昌县内的解结寺、普应寺和普照寺首批开放,自筹资金恢复和扩建佛寺,塑立佛像,为信教群众提供了活动场所。佛寺贯彻“自传、自办、自养”方针,在统战部门的帮助下,有计划地收徒,对外形象大为改观。在宗教教义和管理制度约束下,爱国爱教,农禅并重,慈善喜舍,利人利已,提高了佛寺自养和管理水平。</p> <p class="ql-block">曾有三座肉身菩萨,都被毁了!</p> <p class="ql-block">尝一次寺里的素餐</p> <p class="ql-block">这碗中有豇豆、苦瓜、豆腐、藕片、土豆、菌菇、海带、鞭笋、白萝卜、豆皮、辣椒...</p> <p class="ql-block">120年的黄葛树</p><p class="ql-block">黄葛树原产我国华南和西南地区,尤以重庆、四川、湖北等地为多。因其树叶比榕树叶要大很多,又名“大叶榕树”;但地面上榕树的须根很多,黄葛树基本无须根。据清嘉庆《四川通志》载,吴省钦(1729—1803年)《黄葛树考》说:“葛藟【lěi】攀缘榕木后乃成树”,古人一般把树生须根、树上的蔓藤,或与榕树共生的须蔓、气根,通称为“葛藟(藤)”,并把野葛俗称为黄葛。这就是黄葛树名的来历。黄葛树也写为黄桷【jué】树,在巴蜀,“葛”与“桷”均读为【gé】,黄桷树就成了黄葛树。“宦情羁思共悽悽,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雨过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唐代柳宗元(773—819年)的《柳州二月榕落尽·偶题》诗即是描写黄葛树叶落的景象。诗中所说的“榕”应为“大叶榕”,“春兰如秋”是柳州地理环境特征之一,“莺乱啼”中的“莺”则是指“告春鸟”。这首诗的内容其实是与柳州当时的环境季节相吻合的,是一篇写实的诗歌,诗人借此表现了诗人的“宦情羁思”。黄葛树有一个特性,它的树根在地下或者石壁上相遇后,会长到一起,互相连成一体,纵横交错,结成一张树根网,继续往前延伸,寻找更多的养分。因此,黄葛树对环境要求极低,生命力极强,砍一个枝都可插活,亦是巴蜀地区城乡最常见的树种之一。唐代长安人刘兼入蜀后,惊诧黄葛树树姿之奇伟,在以“黄葛树”为题的七律中赞曰:“叶如羽盖豈堪论,百步青阴锁绿云……英风徧称号将军,静铺讲席麟经润……”黄葛树每年集中换1次叶。即将换叶的黄葛树叶是金黄色的,换叶时,落叶集中且快,几天之内,一棵巨大的树冠就仅剩秃枝。一般的落叶树木秋天落叶后,会待到第二年春天才发芽出新叶。黄葛树则不然,落叶完毕后,就迫不及待地发芽而伸出绿嫩叶,过三四天后,原本光秃秃的树枝上已是绿叶满枝。可以说除换叶前后的1周左右,黄葛树一年到头都是常绿的,令人称奇。而更为奇特的是,黄葛树还有一个特性:某一棵黄葛树换叶的季节,一定是移栽该黄葛树的那个季节!而没有移栽过的黄葛树,会遵循春天发芽、秋天落叶的习性。因此,人们会经常看见一些黄葛树落叶飘飘,另一些黄葛树却枝繁叶茂。换完又发出新叶的黄葛树叶是嫰绿色的,常年见到没换叶时的黄葛树叶则是郁郁葱葱的墨绿色。黄葛树叶把不同色阶的绿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在巴蜀地区园林植被配置时,只需一年按春夏秋冬,每季都种植或移栽黄葛树,那么,四季都可看到它换叶,叶一落尽又马上发出新的叶芽。除了黄葛树,其他树种都没有这个特性。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北平(今北京)岌岌可危。出于“国亡尚有复国之日,文化一亡则永无补救”的考虑,南京国民政府于1933年2月5日凌晨,秘密将故宫博物院文物南迁以避战火。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南京也岌岌可危。于是,故宫文物分为3路,再次举迁入川。其中,北路文物7006箱,途经洛阳、西安、宝鸡,越秦岭经汉中运抵四川乐山。据介绍,抗战时期,“故宫文物峨眉办事处”的牌子就挂在乐山武庙遗址(峨眉山市一中校园内)的2棵黄葛树中间。故宫文物“客居”乐山近8年,无一损毁、无一遗失、无一失窃。那2棵有着500多年树龄的黄葛树也成了故宫文物南迁的历史见证者。巴蜀地区常见到百年以上的黄葛树上拴满了红布条,那是当地人的风俗。有孩子或孩子多灾多病的人家,都希望孩子好带且长命百岁,便求助于黄葛树。在树上拴一个红布条,树下插上香蜡,举行一个简单的仪式,这孩子就算是黄葛树的“义子”了,就可承继黄葛树的顽强生命力和长寿,但是,若说某人是黄葛树下面抱的,大意是骂这人是杂种的意思。重庆綦江县南部的东溪古镇被称为“黄葛树自然博物馆”,现在的丹溪河两岸和古栈道两旁的黄葛树就多达5000余株,面积达300余亩(1亩≈666.67㎡),其中500年以上的黄葛树就有1000多棵,是目前西南地区最大的黄葛树群,有“罕见的黄葛树王国”之称。画家吴冠中(1919—2010年)散文《老树》中有言:“四川多黄桷树,大黄桷树便是村长、镇长,是故人送别的十里长亭,是劳动人民的露天茶社……没有大黄桷树的地方似乎历史就短、根底就浅,那里就少了传说和故事。”</p> <p class="ql-block">古井</p> <p class="ql-block">祖师悟道处</p> <p class="ql-block">10,飞来寺</p><p class="ql-block">飞来寺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会理城西5公里左右的。悬于山崖中间,原全为木柱支出撑,出于安全考虑,现维修时用水泥石块加固。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原来是供奉山崖边一块形似观音菩萨的巨石。因会理受佛教影响深远,民间普遍供奉观音,民间传说中,“石观音”有祛病消灾,福佑孩童的神奇功效,家中有痼疾沉疴之人,特别是生了疮、疥、癣、痢之类皮肤顽症,前往烧香披红,并膜拜观音,往往能豁然痊愈,所以民间又尊之为“癞子菩萨”。因寺庙地势险峻,形如凌空飞来而得名飞来寺,后来由一个姓樊的和尚发大愿心募化开建,经数十年才粗具规模。原先的飞来寺是木、石建筑,整个寺院悬空而建,全凭铁索连接房梁和木料支撑基脚,建设难度极高,游人登临木楼,脚下吱呀作响,身上衣袂飘飘,眼前悬崖绝壁,往往有岌岌可危的战栗感觉。</p><p class="ql-block">飞来寺的香火鼎盛,特别是每年农历二月十九、三月十九等观音会的时候更是香客众多,信徒如织。比不上灵山寺的清幽雅静,也没有泸山光福寺的宝相庄严,更无法媲美恒山悬空寺的悬奇壮观,边陲小城,化外之地的小小飞来寺,却自有一股上延霄客,下绝嚣浮的端严之气。坐寺观天下,眼前是白云苍狗,朗朗乾坤,耳畔是清风鼓啸,流泉淙淙。四季看层云雾霭,流岚落晖,晨昏观飞鸟投林,牧童暮归,头顶绝壁,脚踩悬崖,不敢高声,恐惊仙人。到这里小居数日,心胸会豁然开朗,思想会空灵深邃,身体会飘然欲仙,所谓神仙修炼之所,就该是在这样远离尘世的地方吧。飞来寺主持释本智,曾是我的同窗好友,在本地,他的经历身世也颇具传奇色彩。</p> <p class="ql-block">会理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积淀深厚。这座明洪武年间建在崖壁上的寺庙是会理十大景观之一,目前只有一个师傅管理。去往该寺的山间小路只能单行。我们的座驾稍长,掉头时被卡住,在多人的帮助下,好不容易才解决!大豆也登顶老殿,参拜了诸位菩萨大仙!</p> <p class="ql-block">崖壁上生长的仙人掌</p> <p class="ql-block">回京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