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耀小学心理健康家长课堂】父母是原件 孩子是复印件

苴镇德耀小学

<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让我来谈家庭教育,我感到不能胜任。所以,今天的美篇,我想以一位二宝妈妈的身份来和大家分享我的故事。</p> 关键词:感受 <p class="ql-block">  讲到感受这个词语,在一两年前我是不懂的,也许是情商太低😂(请容许我在此否定一下我自己)。但我有没有感受呢?肯定是有的。我是由我爷爷奶奶带大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当我在很小的时候,</span>当别人在夸奖我的时候,我的爷爷就会赶忙否定,美其名曰“谦虚”。在我的记忆里,我爷爷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她呀,才不会呢。”从此以后,我便养成了“谦虚”的品质。</p><p class="ql-block"> 记得我在上高中时,我的家离学校很近,教室里要进行大扫除,班主任让我带桶和拖把,我带上了桶和拖把到学校,老师说:“那你就拖吧。”我就随口说了声:“好的,拖得不好你可不要怪我。”这句话说出来之后,我就很不好意思,总感觉有些不妥,所以印象很深刻。</p> <p class="ql-block">  现在回忆起这件事。我的感受是:事情还没有做呢。怎么就知道自己肯定做不好呢?</p><p class="ql-block"> 等我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也会经常的打击他。你考了98分,那你们班有没有100分的呀?当别人夸奖我家孩子听话的时候,我总会跟别人说:“哪里呀,在家可是一点儿都不听话。”长此以往,到了青春期还真就不听话了。叛逆了,以至于和他交流不了了。他会把自己锁起来,锁在房间里,不和任任何人交流,一些脾气秉性像极了青春期的我自己。我痛苦极了。我想知道这是为什么!</p> <p class="ql-block">  说到这里,你想知道为什么吗?作为家长的我们。是不是总能够从孩子那里看到或是感受到曾经的我们?</p> <p class="ql-block">  也经常有朋友安慰我:“青春期嘛,我们那时候也这样,长大了就好了。”可有些孩子的青春期不是这样的。他们却能够平稳的度过。为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通过学习,我看到了我有一个不太好的原生家庭。(正是这样的原生家庭,我才有机会学习家庭教育,这算是好事。)因为我们有着不同的家庭,每一个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模式又是不同的。有些家庭中的家庭成员之间讲话,慢声细语,充满着信任与爱。有些家庭成员之间讲话吆三喝四,像是在吵架,充满了攻击性。这就是我们的原生家庭。孩子在怎样的家庭长大,他就学会了怎样的交流模式,长大后也是复制这样的模式,不知不觉带入到自己的新生家庭。所以我们一直在一定概率的重复着祖祖辈辈的生活方式。寂静法师写的书《让孩子成才的秘密》第一章第一节就讲了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所以孩子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在孩子吗?相信家长们的心中已经有了答案!</p> <p class="ql-block">  所以,回到感受中来,当你的长辈否定你时,你会不开心,很难过,那为什么还要否定你的孩子,让他也难过,或是否定自己呢?这样你不就是复制了你的原生家庭交流模式了吗?这样的模式又进入了你孩子的原生家庭,如此循环,是不是可以称为恶性循环呢?我相信,这肯定不是我们想要的!</p><p class="ql-block"> 以上说的那么多,并不是让你去责备你的父母,责怪你有这样的原生家庭,因为他们没有学习过,甚至没有听说过家庭教育。他们心里想的就是怎样让你更好,怎样把更好的给你(这就是传说中的爱),可能方式方法还存在偏颇。</p> <p class="ql-block">  所以,今天的任务是,找一找你的原生家庭交流模式,再找一找你孩子原生家庭交流模式,感受一下悲伤,也感受一下美好。然后告诉自己,无论之前经历过什么,做过什么?原谅自己,原谅他们!没有对错好坏,这些都是你和你的家人们需要经历的,因为每一件事情,都是来帮助你们共同成长的,相信你们终将成为和谐幸福的大家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以上皆为作者本人观点,文采有限(还是要谦虚点的)。欢迎大家质疑和探讨,让我们共同成长。</p> 彩蛋 <p class="ql-block">特此说明:</p><p class="ql-block">以上视频出自微信视频号樊登读书枣庄运营中心(可见,手机是用来学习的)。</p> <p class="ql-block">总有一个是你想要的。</p><p class="ql-block">相信我说对了😄😄。</p> <p class="ql-block">我校“525”心理健康咨询电话:15301488525</p><p class="ql-block">如东县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p><p class="ql-block">服务时间:周一至周五接受电话咨询及面询预约,周六至周日面询并开展相关活动。</p><p class="ql-block">工作时间:上午9:00到11:30,下午14:30到17:00</p><p class="ql-block">心理咨询热线:0513-96111(接听时间为每周值班时间段)</p><p class="ql-block">值班电话:18900644997(24小时接通)</p><p class="ql-block">网址:http://www.rdwcnr.com/</p><p class="ql-block">微信公众号:rdzxczb</p><p class="ql-block">地址:掘港镇泰山路9号(如东海洲文化公司三楼)</p>

原生

家庭

孩子

模式

感受

交流

否定

青春期

心理健康

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