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带着我的行李,拿上我的车票,踏上了前往长沙的学习之旅,欣赏着沿途的风景,蓝天、白云、闪现的建筑…对即将到来的一切充满期待。</p> <p class="ql-block"> 每天课前的分享,微而精,从老师们的分享中感悟教育方法、教学艺术、教研以及收获其他的干货。每天的课前运动,让我们有更饱满的精神去接受每次的精神食粮。</p> <p class="ql-block"> 第一天的学习以活动形式进行,小组内成员出谋划策,形成班级小组共同体,确定小组名称、口号以及组徽。思维的碰撞让每组的设计充满了创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各小组成果展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班干部就职仪式</p> <p class="ql-block"> 为期一周的培训即将结束,这趟旅程有太多的收获,杨栋主任的专题讲座让我印象深刻:“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杨主任以唐代诗人于良史的《春山夜月》诗句开篇,诗意的开场让我感受到杨主任的文艺,再以一首自创诗歌《与芷江同仁相见欢》为见面礼,更让我觉得他是一位有心的诗人,在以《培训管理与主持艺术》为主题的精彩讲座中,他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艺术展现出他深厚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会培训管理的方法和主持的艺术。通过轻松的现场游戏互动、一个个生动的案例讲述教会我们们如何规范培训流程、培训班一日常规的养成、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以及升华评估绩效结果。接地气的讲述,摒弃了理论的枯燥,娓娓道来的培训艺术让人感觉轻松愉悦又让人赞不绝口。</p><p class="ql-block"> 语言的表达也是需要不断地锻炼,我就是不喜欢表达,不会表达,怕出错。在杨主任的课堂上,我在发言也实现了“0”突破,这对自己来说也是一次小小的进步,喜欢杨主任的妙语连珠,还收到了杨主任带来的小礼物。</p><p class="ql-block"> 课后,我不禁想:杨主任能把诗词歌赋信手拈来,那肯定和平时的积累是分不开的,不仅要积累,更要坚持。在平时,我虽然也爱诗词歌赋,但是,仅限于喜欢,并没有长久的坚持,每天积累一点点,一年下来,几年下来,也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p><p class="ql-block"> 无论是参加培训、组织培训还是做其他的事,用心都是很重要的,还要让人感受到你的用心,在杨主任的讲座中我不仅学到了课堂上的知识,还收获了一些处世的小方法,真是舍不得下课。</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杨栋主任授课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杨主任带来的小礼物</p> <p class="ql-block"> 张新蔚老师给我们带来的讲座是《分析“20个微能力点”内涵与校本应用考核方案》,在讲座中,张老师给我们梳理了信息技术2.0的核心理念和要求,分享了提升工程2.0的校本研修路径以及提升工程2.0的考核技术和筛选。课程的分享以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方式,听起来津津有味、入情入境。这让我们今后再回校实施培训时,更有针对性和条理性。</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总会寻找各种各样的素材,苦恼于心仪的素材、资料总是要收费,有些软件开通会员使用的频率又不是很高。</span> 感恩于张老师的分享,她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实用的软件和网址,为了让我们更好理解,还边讲解边操作。感恩分享,感恩遇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张新蔚老师</p> <p class="ql-block"> 学无止境思无涯,唯有不断学习,正确学习,才能越走越好、越走越远。</p> <p class="ql-block">图文:芷江芙蓉学校 钟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