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text-align: left;"> 豆腐是最常见的豆制品,又称水豆腐。相传为汉朝淮南王刘安发明,也有说关羽、乐毅。豆腐是中国的传统食品,味美而养生,同时也是我国素食菜肴的主要原料。</div> <div> 在这个热情似火的2022年立秋这天,壶山小学北斗中队的葫芦娃小分队来到邹柠丞爷爷奶奶家-古竹,开启了关于豆腐的寻味之旅!</div> <p class="ql-block"> 制作豆腐的主要材料是经过挑选的粒粒饱满的黄豆。接下来我们一起看黄豆的神奇变身吧!</p> 1、泡豆 <p class="ql-block"> 挑选后的黄豆要用清水浸泡8个小时左右,掰开光滑即可。</p> 2、打浆 <p class="ql-block"> 把泡好的黄豆沥干水份,倒入研磨机,加入适量清水。只看着一粒粒的黄豆瞬间“兵分两路”,一边变成了乳白色的豆浆,一边变成了细碎的豆渣。做一块常规尺寸的豆腐,整整磨了四大桶豆浆。</p> 3、煮浆 <p class="ql-block"> 接着奶奶把豆浆倒入大铁锅里。温钧博爸爸往土灶里添上了柴火,不一会豆浆就开始在大铁锅里翻滚起来。揭开锅盖,小朋友们都围着灶台观看豆浆到底变成什么样子了。啊!原来它只是变成了熟豆浆,加上点白糖立马变成了可口饮品了。那就干杯吧!</p> <p class="ql-block"> 在等待煮浆的过程中,小朋友们在豆腐坊对面发现一口水井,夏天的乐趣立马找到了。有小朋友发现这口井就像一面“镜子”,可以倒映出他们小小的身影;有小朋友把清凉的井水变成“玩具”,和小伙伴们打起水仗;也有小朋友把井水变成“工具”,开始“灭蚂蚁大战”……</p> 4、过滤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我们就开始过滤啦,用块大大的纱布放在一个木桶里面;奶奶把豆浆一点点的都倒进纱布里;最后提起纱布,把里面残余的豆渣都过滤出来。</p> 5、点卤水 <p class="ql-block"> 豆浆煮沸后就到了豆腐的最重要的步骤-点卤水。奶奶把煮沸的豆浆舀到大桶里,分四五次加入准备好的卤水。每加一次卤水小朋友们就发现豆浆都开始发生了变化。豆浆开始起花了,从少到多,慢慢的大半桶都变成了絮状豆腐花。</p> 6、压制 <p class="ql-block"> 奶奶把大桶里多余的水份打出来倒掉;就余絮片一样的豆腐花,把它倒入豆腐闸里;再把纱布盖好;盖上木盖子;上面压上装满水的桶,挤出多余水份。压制十来分钟,热腾腾的豆腐就做成啦。</p> 美食大变身 <p class="ql-block"> 有了新鲜出“闸”的豆腐,我们就开始制作各种美味的豆腐美食啦。豆腐羹、炸豆腐丸子,在爸爸妈妈们的协助下完美的出锅。豆腐羹有着豆腐和肉沫的鲜,也有西红柿的酸甜;炸豆腐丸子外酥里嫩,赞!</p> <p class="ql-block"> 主食我们制作了豆腐馅饺子,小朋友们各显身手,包出了各式各样的饺子。形状不同,亲手制作的美味不变。</p> <p class="ql-block"> 通过此次探访之旅,孩子们对制作的方式也有了初步的了解与认知;也体验了做美食的快乐;也知道了要珍惜劳动成果。</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要特别感谢豆腐坊的奶奶,在每道工序时都停下来细心解答小朋友们的疑问;感谢柠丞爷爷奶奶给我们提供制作场地;还要感谢葫芦娃家长们辛苦付出;当然还要表扬我们可爱的葫芦娃们全程配合认识新鲜事物。探访之旅在我们小肚圆圆中结束啦,期待我们更多的探访之旅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