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趣事(二)

文哥44794706

<p class="ql-block"> 原创作者:文哥</p><p class="ql-block"> 背景音乐红莓花儿开</p> <p class="ql-block"> 出恭囧事</p><p class="ql-block"> 下乡插队的第二年年初,高关水库指挥部为了打隧洞,准备组建一支风钻连掘进队。从各个施工连队抽调炮手。阿文从高关水库晏店营同兴连,抽调到直属风钻连掘进队。他来到一山之隔的风钻连报到。令阿文高兴的是风钻连里有好几个熟悉的好朋友武汉知青。其中有他的学长夏大煜,还有武汉22中的陈启发和江世城等人。大煜学长是风钻连掘进队负责开空压机和发电机的,阿文和其他知青一起,在掘进队操作风钻机打眼放炮,进风钻连后,由于打隧洞是高危工作,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是小命难保。随时都会有可能发生塌方,落石翻浆冒顶,还有一个最大的危害健康的就是粉尘,非常容易造成矽肺病。风钻连的伙食就相应的要比其他施工连队要好多了,为预防矽肺病每顿饭都有特供的猪血和其他的小菜。他们把每一天的晚餐,都视为最后的晚餐。因为在隧洞里施工,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灾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既来之,则安之。风钻连的待遇不错,施工补贴也比施工连队要高些。为预防矽肺病,天天都要吃猪血,开始没有注意,因为都是晚上去厕所出恭,直到有一天正在隧洞里操控风钻时。他突然感觉到肚子剧疼,跑到洞外的山顶上去出恭,看见拉出来的大便里一节一节的全是血块,顿时吓得腿都软了。还以为是胃出血,因为刚才肚子痛的非常厉害。阿文赶紧跑到营部卫生所,找黄老先生(医生)大家都尊称黄大夫先生。阿文捂着肚子哈着腰走进卫生所,满头大汗。大夫问阿文哪里不舒服?阿文说黄先生快救救我,我刚才拉了好多血块,现在肚子还在疼。大夫一听大惊失色,卫生所什么仪器都没有,他让阿文平躺着给他把脉,脉搏正常。大夫问起近期的饮食情况,有没有吃过辣椒和猪血之类的东西,当听到先生问到此处时,阿文的肚子痛马上消失了,腰也挺直了原来是虚惊一场。每餐把辣椒当白菜吃肚子能不疼吗?每天强迫自己吃大量的猪血,猪血不消化拉出来的大便当然也是血块。阿文被大夫的问诊居然会尴尬至极,都是那辣椒和猪血惹的祸。</p> <p class="ql-block"> 快乐的顺风车</p><p class="ql-block"> 73年夏天阿文随队来到大风洼,这是要在大风洼隧洞的右上方的山顶上修建一个蓄水池。在山下的山洼子里修建水轮发电机房。利用蓄水池里水的落差冲击带动水轮机组发电。安营扎寨与团部同住在一个叫左家畈的村庄里,晏店营来此的具体工作就是备料,从距离蓄水池工地现场3公里以外的采石场拉石块。沿途是兄弟公社的引水渠工程。是把山里的一股很大的泉水(名字叫死牯泉)引到大风洼山顶的蓄水池,利用落差推动山下水轮机发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备料是一项非常累的活,运输工具就是人力板车。两个人一辆板车每天来回施工现场和采石场往返四趟,为了节省时间保持体力,沿途下坡路知青们就把两个板车一前一后架起,由前面的人用单脚点地控制方向自己滑行,操作起来轻车熟路好不安逸。知青们苦中作乐让这种苦闷艰辛的劳作演变成了快乐之旅!山道上运石块拉板车的人们都纷纷的效仿。一时间山道上只要是有缓坡的路上就会看到板车长龙。知青们给板车长龙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快活车!快活车只在大风洼水电站施工中,存在了两个月,是因为在一次行进中,阿文为了避让一位老太婆和她的孙子,跳车时摔伤了肩甲骨,为了避免再次发生此类事故,团部下令坚决取缔快活车。尽管拉运石块的工作及其艰苦,再艰难的工作中知青们都能从中找到乐趣,善于苦中作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图中山洼下面的红瓦房就是水轮机发电机房,下图的水池就是大风洼水轮机发电站的蓄水池。到如今都快经历半个世纪了,这座当年寖满着知青们的汗水和青春热血地方,如今还在源源不断运转着。</p> <p class="ql-block">大风洼水电站山顶上的蓄水池。</p> <p class="ql-block"> 多出来的60斤麦子</p><p class="ql-block"> 生产队里是以种植水稻为主,但也种有少量的小麦,74年收割了小麦后,阿文也分到了60斤麦子,由于不会做面食他只好挑上麦子去公社粮管所换粮票,他挑着担子来到漳河边,真不巧!河水暴涨踹急洪水咆哮着翻滚着,过河简易木桥已经提前拆除了,奔腾的洪水阻断了人们赶集的路。此时此刻的阿文心有不甘,挑着几十斤麦子翻山越岭走了六里路,离公社集隔河相望却望河兴叹!挑回山里的知青点还得翻山越岭。他坐在扁担上看着漳水河奔腾的激流,恨得牙根痒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句话说得好,天无绝人之路。正在阿文郁闷的时候,有人从对岸划过来一个绑了四个大木盆的鱼鹰划子(是用鱼鹰扑鱼的一种小船)。鱼鹰划子是两只二米五长半米宽的小船,一左一右固定在一起,利用鱼鹰扑鱼的一种小船,当地人叫他渔划子。对岸划过来的,正是在渔划子上绑着两根海碗粗五米长的杉木杆,两根木杆之间再用粗木杆连接起来,在四个角落里绑定四个大木盆。大木盆直径1.2米每个木盆里可以坐一个人,没有一个人敢坐进那个大木盆,但是在阿文看来总算是有盼头了,虽然说也害怕,但是想想麦子过不了河就得挑着担子往回走六里山路挑回山里。阿文心一横在一个盆里放上两个箩筐在对称的木盆里坐下,见阿文坐进了木盆,人群中有两个胆大的也坐进了剩下的两个木盆里。平时漳水河静静的流淌着,那河水清清的人们从木桥上走过,可以看到河底的马卵骨(鹅卵石)和河水里的小鱼小蟹。如今山洪爆发河面陡增几十米,滚滚洪流夹杂着从上游漂浮下来物品呼啸而过。鱼鹰划子在汹涌的浪涛中漂浮着,随着浪涛旋转着颠簸着,再看那个撑划子的人,手握长竹竿沉着稳定两脚岔开站在两个渔划子上,坐在木盆里的人提心吊胆,木盆随波逐流在洪水里的波涛中起浮漂荡。三个坐木盆里的人中可能只有阿文识水性,他已经做好了随时落水的准备。艺高人胆大,那渔划子的撑杆人牢牢的掌控着方向,顺利的将木盆里的人安全的送到了对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得船来,挑着担子来到公社粮管所,阿文看到过磅验收粮食的人正是那个撑渔划子的汉子。由于小麦在渔划子上被浪打了,那人让阿文再晾晒一下再去过磅验收。快到中午了收购人员让阿文挑着麦子过磅,当他把箩筐放在磅秤上的那一瞬间,撑船的汉子喊出60啊!本来在家里秤了的就是60斤麦子,阿文以为报的数就是60斤,可是当他拿着单子去结算时,单子上清清白白的写的是60公斤。他拿着84斤全国粮票还有12元卖粮钱,心里一遍一遍的感激那位撑渔划子的人,真的是机缘巧合他助阿文渡河,谁知道他还是粮管所里验收粮食的过磅员,阿文真的是遇上贵人了。那多出来的60斤小麦,按照一百斤麦子换70斤粮票算,那可是多出来了42斤全国粮票啊!他早上挑出来的60斤小麦,居然在粮管所换回来了84斤全国粮票和12元现金。全国粮票卖给饭店二毛五分一斤在那个艰难的年代里,这可是一笔不菲的才富。</p> <p class="ql-block">  洪水中载着阿文渡河的鱼鹰划子,和用鱼鹰划子改装的渡船,那四个大木盆可以同时坐四个人过河。</p> <p class="ql-block">  作者知青岁月里的17岁生日照,这是在经历过五年的知青岁月里唯一的一张知青年代照片。</p> <p class="ql-block"> 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张后勤,笔名文哥。1970年毕业于武汉市华中工学院附属中学,同年上山下乡到湖北省京山县宋河区晏店公社同兴大队四队插队,1975年9月招工到石油单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