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袁潇,硕士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入职以来,一直兢兢业业,甘于奉献。在工作中,肯钻研,能吃苦,敢创新。在班级管理方面,尤为细心、耐心,勤于思考,勇于实践,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管理方法,所带班级常常被评为“优秀班集体”。在教育教学中,能够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对班级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能重点关注和指导,班级成绩突出。她所做的正如自己的人生格言:教师最大幸福就是把一群群孩子送达理想的彼岸。</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围城》读书分享</p><p class="ql-block"> 《围城》初看让⼈觉得是⼀部言情小说,细看我觉得更是⼀部⼈情⼩说。作品描写不仅是⽅鸿渐的感情经历,⽽是⼀代知识分⼦对⼯作、爱情、婚姻迷茫的⼼理状态。今天,我将继承《围城》里主人公方鸿渐的衣钵,为大家分享那些生活在城里城外的时光。</p><p class="ql-block"> 《围城》这本书中钱钟书老先生为各位书友展示了那时中国众多青年的命运,书中方鸿渐等人,拥有较高的学识,却始终游离在战争之外,远离抗日斗争的洪流,而始终沉迷于情场、名利场上的争斗。书中运用了大量诙谐幽默的语句,看似一本正经的尴尬与讽刺,在老先生的笔下妙趣横生。</p><p class="ql-block"> 小说的题目“围城”,是整部小说的主题所在,它暗示着、象征着人生就如同一座座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不明就里地想冲进去,城内的人却苦受煎熬地想逃脱出来。主人公方鸿渐只是一个普通人。既正直又热情,既有抱负但又平庸,既有上进心但又四处碰壁。他在上大学时,便在父亲的坚持下和一个同乡女子订下婚约,不幸那少女不久就去世,而她的父亲为了纪念独生爱女,就将作为嫁妆的款项供方鸿渐出洋深造。方鸿渐到了欧洲,不忙着搞些研究学习,四年中学校倒是换了多个,临近回国,发现自己竟无一张文凭傍身,为了不负家人和丈人的期望,只能筹划着买了一个假文凭,方鸿渐从踏上回国的船只开始到往后的四五个月,迷迷糊糊地经历了几段爱情,后来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假情敌赵辛楣一举推荐到了三闾大学当教授。去了三闾大学,方鸿渐的那块遮羞布逐渐被撕了下来,正如赵辛楣所说,你不讨厌,但全无用处。身处在这所大学围城里的方鸿渐,因为卑微与懦弱,使得原本被聘请的教授被降为副教授,使得一心只想嫁人的孙柔嘉,将他牢牢钻在手里,使得同是德国克莱登大学的校友韩学愈,将自己赶出了学校。此后的方鸿渐,慢慢发现,自己在社交场上,与人交往开始变得把话压扁了都挤不进去。再也无法气宇轩昂地行走。</p><p class="ql-block"> “城外的⼈想冲进去,城⾥的⼈想逃出来”。婚姻是这样,⼯作何尝不是如此?作为教师,外面的人看到的是工作稳定,带薪寒暑假和社会对老师的价值认同,实则老师工作中的困惑也常常会让人想逃离这座围城。即便如此,我们扪心自问,那些阻挡在身前身后的围城,是否真正阻挡了前进的脚步?答案,我想是否定的。在我们认真上课,认真学习,锻炼各种能力时,给自己以及众人,永远留着一个奔跑的背影,或许我们的进步并非一蹴而就,但我们在那些若有若无的围城里,始终保持着向上的姿态。</p><p class="ql-block"> 生活中我们应该不困于城,我的拙见是:你觉得“围城”是美好的,你所过的生活,就会朝着美好去走,这是一件主观可控的事。我祝愿各位老师都能够保持豁达,充满热情的人生态度,都能够把控好自己的城堡,未来道路上,必将好风凭借力,送君上青云。</p><p class="ql-block">编辑:袁潇</p><p class="ql-block">图片:袁潇</p><p class="ql-block">审核:吕卫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