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总能在海边或是朋友动态看到那些被爸爸妈妈们甜宠放肆开心的孩子,这样的场景总能触动我,瞬间感觉到这样很幸福,但又引发我的思考,这样的“偏爱”真的适合孩子吗?</p><p class="ql-block">之前提到“偏爱”这个词,我第一印象就是溺爱。听了郑老师的课,我恍然大悟,其实不然,“偏爱”是一种真正体察孩子内心需求的爱,是一种独特专属明目张胆的爱。</p><p class="ql-block">是啊,我们成年人在遇到困难、不被理解的时候,想要一个人坚定的站在身后支持自己、保护自己、理解自己。对孩子来说,他们的内心更柔软、想法更简单,缺少解决问题的智慧,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更希望得到帮助、认可。所以任何时候都要和孩子站在一起,打败问题;而不是和问题站在一起,打败孩子。这样的爱能让孩子获得安全感和幸福感!</p> <p class="ql-block">因为我还没有真正走进婚姻,也对亲子关系理解不够深刻,但通过郑老师的讲座,结合我的家校沟通实践,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很多家长对孩子的爱都附加了条件。孩子一直想要一个玩具或是一件礼物,家长总会延迟满足,就会要求孩子考到什么分数,或是被老师表扬几次等等。如果孩子没达到预期就会拒绝,任由孩子哭闹。之前听到家长这样做,我没有觉得任何不妥。因为我也是在这样的教育下成长的。</p><p class="ql-block">但听了郑老师的讲座,我忽然觉得这样做是有问题的。虽然我不能走到孩子的内心去问问他们的真实想法,但我可以问问自己内心的那个小孩,问问她,当初面对父母有条件的爱时,是什么感受。我才明白那一刻孩子感觉到的不是愿望有没有得到满足,而是不被爱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都说“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既然当初的我不愿意,也不喜欢这种有条件的爱,那么当我们长大以后就不要给他们这种变形的爱。</p><p class="ql-block">我们要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去发现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呢?在每个大人的内心,可能都会觉得孩子所做的事情都是不理智不符合逻辑的事情,甚至微不足道,但每个孩子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同,得到那个“偏爱”,并想听到:你是我们最爱的人,我们是你的后盾!</p> <p class="ql-block">所有的植物都朝着阳光的方向生长,所有的孩子都朝着赞美的方向成长!只有得到父母支持的孩子,才会自信,才会有勇气去做迈过一道道坎。他们在社会上会经历许多风雨,我们需要做孩子最坚强的后盾,做孩子爱的港湾。当他们遇到困难时,给他们力量,给他们光,给他们方向。让我们勇敢的“偏爱”孩子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