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岜沙苗寨</span></p> <p class="ql-block">岜沙(当地人称biasha,意思是草木繁多的地方)苗寨,被称作中国最后的枪手部落,至今还保留着配带火枪、镰刀剃头、祭拜古树的民俗风情,这便是我们在众多的苗寨中选中它的理由。</p><p class="ql-block">岜沙隶属贵州省从江县,位于面向都柳江一侧海拔550米的山坡上。从小七孔景区出发,车行三小时到从江县(在从江县,司机师傅带我们去吃了此行味道最好、最正宗的一顿酸汤牛肉火锅,至今怀念不已)。</p> <p class="ql-block">车一路盘旋而上到岜沙苗寨,在检票口,换乘观光车进寨。寨内木楼古朴简单,四周密林环绕,村寨的生活祥和恬静,好像未被外界影响。这应该归功于它地处偏远的缘故吧。</p> <p class="ql-block">我们边走边瞧,迎面遇上一个随身配带腰刀和火枪的男子,只见他身着无领青布衣,直筒青布裤,裤管肥大,让人瞬间想起远古时代的武士。我们上前询问,是否能和他(以及他的火枪)合个影,他微笑着点点头,带我们走到一处小山坡上。你看,他口含烟斗,扛着枪,随便一站都好有镜头感。他还跟我们示范了举枪的姿势,天哪,简直太帅了。</p> <p class="ql-block">跟武士合完影,我们穿过寨子走向芦笙场,等待观看演出。场内的石凳上已经坐着几个苗女了,她们身着盛装,在演出前还不忘埋头做些针线活。我们走过去,边攀谈,边和她们合影。哈哈,连群众演员都是这么给力!</p> <p class="ql-block">在寨子里随意走走,逛一下博物馆,看一场民俗表演(观看表演时,梅悄悄地在我耳边说,没想到我们随便在路边抓来合影的那位居然是表演队里最帅的一个,哈哈,我也表示很服气),感受当地的生活和风俗,很有意思。连当天朋友圈的评论都格外有意思:“飒爽英姿”“女游击队长”“扛枪的姿势很优美,就是不知道子弹会飞向哪?”“小心走火”……哈,这真是心醉于苗乡的一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肇兴侗寨</span></p> <p class="ql-block">从岜沙苗寨出发,一个小时的车程到达肇兴侗寨。肇兴侗寨位于黎平县,素有“侗乡第一寨”之美誉,其鼓楼群在全国侗寨中都是少有的,被誉为“鼓楼之乡”。看,肇兴侗寨的售票大厅就是一座很独特的鼓楼。摆渡车下车后,直接坐上了客栈老板的小汽车,我们的客栈在寨子的最里边,如果拉着行李箱在烈日下步行的话是要吃点苦的。</p> <p class="ql-block">肇兴侗寨自2018年作为春节联欢晚会分会场后,便一炮而红,走进了大众的视线。寨中房屋为干栏式吊脚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寨子里分布着五座鼓楼,当地居民根据这五座鼓楼分为五大房,称之为团,分别是仁、义、礼、智、信。我们住的地方就在信团鼓楼边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由于我们在肇兴侗寨的工作重点是换上侗族服装拍照,所以我们基本上是把时间花在摆造型上了。先是请了一个摄影师旅拍,然后我们就沿着河漫步自嗨。一整个上午,银冠戴在头上,耳边全是叮铃啷当的声音,轻快地走在青石板路上,超有感觉,那一瞬间有种错觉,好像我们一直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从未离开过。</p> <p class="ql-block">肇兴侗寨是这趟行程中我最喜欢的一个寨子,特别的安静祥和,从日到夜,星光流转,每一刻都很迷人。它给人的感觉就是特别舒服,适合你花个两三天慢慢地逛,很可惜我们只住了一晚,第二天吃完中饭就离开了。这是我们一直引以为憾的地方。以后有机会,一定好好补上这一课,把其它四个鼓楼也逛一逛,观景台上也去瞧一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西江千户苗寨</span></p> <p class="ql-block">西江千户苗寨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有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p><p class="ql-block">西江千户苗寨果然不同凡响,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下马威。出发前看攻略上说,最好打包好一些需要的日常生活用品带上,把行李箱放在车上。鉴于我们在西江千户苗寨要住两个晚上,怕落下了东西造成不便,所以我们就提着行李箱上路了,结果是真的不方便:在西门停车场下车,穿过一条漫长的商业街,进景区检票,坐电梯,上观光车,到了观景台下车,步行好多路,排队,坐电瓶车(一路都在吐槽电瓶车和观光车为何不实现无缝对接,硬让游客拖着行李走这么远,缺乏人文关怀,想必是要照顾这一段路上商铺的生意吧。所幸从西门过来这一段全是下坡,可是返程就惨咯)。在停车场下车,客栈老板娘骑个电动车来接我们了,跟着她似乎又走了很远才到,连行李箱都表示累得不行。</p> <p class="ql-block">在客栈休息到太阳快下山,我们便出去觅食了。在大众点评上选了西月火塘苗味馆,位于芦笙场内,点了苗乡干锅鸡(还有豆腐,蔬菜,豆芽等配菜),蕨菜(鲜嫩脆爽,不是上次吃的水蕨)炒腊肉,苗王野菜(很特别的味道,似曾相识),份量很足,四人吃了很满意。必须要表扬一下服务员小哥的贴心服务,既淳朴又周到,全程带着热情又略带羞涩的微笑,很暖心。生怕我们吃好后直接回酒店休息了,一再要我们去观景台看夜景。</p> <p class="ql-block">不看一眼西江夜景,怎能算来过西江?于是排队坐上电瓶车去观景台,一路上人山人海,一个个都像是去赶赴一场盛宴。</p> <p class="ql-block">说盛宴一点也不为过,这确实是视觉上的饕餮大餐。千户苗寨,万家灯火,星星点点勾勒出整个苗寨的轮廓,不是亲见很难想象一座大山里的寨子如此灯火通明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看完夜景,我们不想再去人潮拥挤中排队坐车了,没有了行李慢慢走回去倒是个不错的主意,边走边聊,正好可以消化一下盛宴带来的冲击感。</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黎明被鸡鸣叫醒,没了睡意,便悄声起床了。推开阳台门,跟昨晚人潮汹涌、万人拥簇的观景台相比,这里才是绝佳的观景台呢。此时,天还未放亮,对面山坡上的那片吊脚楼已零散地亮起了灯火,勤劳的人儿开始了一天的劳作。耳边此起彼伏的鸡叫声和着不知疲倦的蝉鸣声,还有若有若无的流水声,奏响了一曲动听的夏日黎明三重奏。我趴在栏杆上,出神地倾听着,贪婪地呼吸着,这人间烟火气真让人陶醉,让人放空。天渐渐亮了,只见层层叠叠的咖啡色的吊脚楼,升起了袅袅的炊烟,依着碧绿的群山,和层层梯田上方氤氲的雾气遥相呼应,好一派田园风光!此时此刻才发现,原来我们是住在仙境里啊,昨天疲累中居然是不自知。</p> <p class="ql-block">西江千户苗寨的步行街上到处都是租赁苗服旅拍的,已经有过侗家阿妹体验的我们已经不为其所动了。我们只是慢慢地走着,看着,以一个平常游客的心态。一路上,我们在讨论商业化和原生态哪一种更好,也在对比西江、丽江和凤凰,试图找出最美的那一个。可是显而易见地,争论并不会有结果,这样的比较也是徒然的。沿着白水河,我们走过一座座风雨桥,时而停留拍照,时而倚栏小憩,渴了买杯冷饮,饿了进店吃饭,等到夜幕降临万家灯火又亮起,我们再慢慢踱回客栈休息。真好,就这样度过了悠闲自得、心无挂碍的一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