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川的美篇

刘文川

<h3> 三晋全境快樂遊<br></h3> <h3>  山西省简稱“晋”,該省地形特殊,東西寬约290公裡,南北長约760公裡。“三晋”的劃分,通俗的理解為:南部的運城和臨汾属晋南,太原和榆次地区属晋中,而大同,朔州和忻州則属晋北。</h3> <h3>  7月5日 星期二 晴</h3> <p class="ql-block">  二0二二年七月五日下午1:30左右,我們一行十人,分乘两部商務車,直奔南昌昌北機塲。從這裡乘飛機去山西晋南運城。</p> <h3>  17:05深航ZH8164江西南昌飛往山西運城的班機准時启飛,這是一架小型飛機,只有186個座位。</h3> <h3>  我靠在座椅上,閉目沉思,突然耳邊傅來圓潤甜美的聲音:“請問,您是刘文川先生嗎?”我心裡一惊,睁開眼睛一看,只見一位美女空姐半蹬在我的面前,手裡拿着一張生日賀卡和一瓶可樂飲料,微笑地對我說道:“今天是您的生日,我們全體機组人員在這萬米高空祝您生日快樂!”。我頓時感到有些受宠諾惊,深深地被眼前這幕即甜蜜又温馨的情景感動。連我自己都没有想到今天是我的生日,更萬萬不可能想到會在這蓝天白雲的萬米高空中接受這份甜美的祝福。虽然禮薄,但情誼深厚。我將會把它永遠珍藏在我的心中。 事情來的太突然,我没能把這一幕塲景拍攝下來。這也許就是我此生中第一次,也將會是最後一次千載难逢的機遇。通過這件事,虽然看起來很小,却充分反映的却是,我們偉大的祖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一領導下,祖國复興,和諧社會的偉大中國夢正在華夏大地绽放出美麗鲜艳的花朵。</h3> <h3>  已經晚上八點多,在我們德興早已夜幕降臨了,可山西這邊太陽還没有完全下山呢。這個視頻是從飛機窗口拍到的空中晚霞,有多漂亮啊!</h3> <h3>  晚上九點鐘,飛機在山西運城機塲降落,我們在這裡接受了此次出來旅遊的第一次核酸檢測。</h3> <h3>  做完核酸檢测,办好出機塲的一切相関手續,已經十點多鐘了。這時,山西旅行社的接團導遊和大巴也已經在機塲出口處等我們。我們趕忙上車,直接送我們去住宿的地方。</h3> <h3>   虽然夜已很深了,明天還要趕早出發,可我心裡久久不能平静。到山西來旅遊,是我心中很早就有的夙願。山西是我國旅遊資源較多的一個省份,具有极丰富的民族文化遺産,具史料記載,現有宋,辽,金以前的地面古建筑就占全國70%以上。著名的景點更是數不勝數,粗畧统計主要有雲岡石窟,悬空寺,應縣木塔,北岳恒山,五台山,晋祠,平遥古城,喬家大院,王家大院,黄河壺口瀑佈,盐湖等等。其中平遥古城和雲岡石窟都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這次上述的景點我們都要去看看,我怎麼能不激動和興奮呢!</h3> <h3>  7月6日 星期三 晴</h3> <h3>  吃過早飯,7點准時出發。從運城到黄河壶口瀑佈要將近3個小時,這是我們此次“三晋”遊的第一個大景點。</h3> <h3>  黄河壺口瀑佈景區位於黄河中遊,晋陕大峡谷中段,總面積约有60平方千米。奔腾的水聲如雷鸣,氣势壮覌,以排山倒海的獨特雄姿著稱於世,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佈,也是中華民族的像征。</h3> <h3>  提到黄河壺口瀑佈,大家都會自然而然地想起李白的著名詩句:“黄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复返”,《尚書.禹貢》也有記載:“盖河漩渦,如一壶然”虽只几個字,就把黄河壺口瀑佈如萬馬奔腾,一池千里的壮覌氣势躍然纸上。</h3> <h3>  我們團隊的團友諶金红也在壶口瀑佈邊留下了他來此一遊的永久記念。</h3> <h3>  導遊告訴我們,現在還没有到黄河真正的汛期,所以我們脚下的這一大遍河床,一馬平川,都干涸了,只有一些低洼處還積了一些水。每年到了八九月後期,黄河大汛期到來,眼前一片汪洋大海,那時壶口瀑佈真是從天而降,雷聲轟鸣,氣势磅礴,飛流直下,势不可擋。</h3> <h3>  我們依依不捨地离開了壶口瀑佈,又奔向下一個景點“天下第一門——華門”,又稱為“華厦文明之門”。</h3> <h3>  “華門”位於晋南临汾,是華夏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和黄河文明的摇蓝。约公元前2168年,尧帝定都平陽(今临汾),開启了上古社會文明之門,临汾因此也被誉為“華夏第一都”,為昭示尧帝創始文明之功,临汾創建了這座高50米,目前世界上最大一座門的建筑。 很遺憾,這個景點只安排了外觀,没有能進去實地欣賞。</h3> <h3>  “華門”氣势非常宏偉,其高度比世界上號稱第一高的法國凱旋門還要高出0,4米。可以說它就是當今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門型建築。 “華門”設計精巧,理念講究,登上“華門”,必須要經過56個臺阶,像征我們國家的56個民族,在“華門”中間有21個石球排列而下,代表着中華曆史上21個朝代,旁邊車輪造型的石雕,意味着中華民族曆史車輪滚滚问前,势不可擋。 “華門”内部,分地下两層,地上七層。走進正門大廳,是八根大龍柱進行支撑,蔚為壯觀,龍柱上的八條雕刻精美漂亮的盘龍,据說是按照4700多年前陶制龍盘上的龍图效訪設計的。 大廳頂處是一個圓型太陽,周邊龍柱圍繞,灯光亮起,頂部看去就象一片天穹。 大廳裡有一座高2,9米寬2,4米的大鼎。“鼎”在古代就是權力的像征,所以也被稱之為“國之重器”,它放在“華門”大廳,也就意味着它就是“華門”的“鎮門之寶”。而且“華門”大廳裡的這座“鼎”造型獨特,由主鼎和8個副鼎相互連接而成,被稱為九鼎相合,意味着一言九鼎,中華民族團結一心。 大廰裡還有很多青銅雕像,大部分都是古代的先䝨,比如“三皇五帝”,“先秦諸子百家”等。雕像十分精细,栩栩如生。 本來門口售票處是可以買票進去遊覽的,因為行程没有這項安排,時間很紧,還要趕往下一個景點,也只能作罢。我這是從資料中精选部分重點作個介紹,以便了解一些“華門”内部的情況。</h3> <h3>  下午我們遊覽“廣勝寺”。它座落在山西晋南洪洞縣,國家4A景區。始建於東汉恒帝建和元年(147年)。原名叫俱庐舍塔,唐代改為“廣勝寺”。下面的俯瞰全景圖,是從資料中拾取的。</h3> <h3>  “廣勝寺”後來曾因戰火和地震受損,多次重建。現保存的除飛虹塔和大雄寶殿是明代重建外,其餘均為元代建筑。 該寺的飛虹塔,《趙城金藏》,水神庙元代壁畫並稱為“廣勝三绝&quot;。央視86版《西游記》的《掃搭辯奇冤》一节中,唐僧掃塔除暴就在此處拍攝的 其中《趙城金藏》中的《開寶藏》是唐代三藏大法师玄奘從天竺取回的梵文經捲,全世界現仅存這一部,被視為稀世之寶,舆《永樂大典》,《四庫全書》,《敦煌遺書》並稱為國家圖書館鎮館之寶。 </h3> <h3>  今晚宿营地在晋中的平遥古城,從廣勝寺到平遥古城有130公里,車行需两個多小時。</h3> <h3>  傍晚時分,我們大巴在平遙古城的牌樓前停下。</h3> <h3>  平遥古城位於山西晋中市平遙縣,是中國境內保存最完整的唯一一座古代縣城。是世界文化遺産和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单位。始建於周宣王時期(公元前782年),距今已有2700多年曆史。平遙是山西省文物大縣,有300多處古迹。平遙曾是清代晚期中國的金融中心,它的票號就有20多家,占全國一半以上,被稱為“中國古代的華尔街”。 平遙古城設計成龜形,寓意似龜永世長存之意。</h3> <h3>  今晚我們就住在平遙古城裡的一家民宿。房間很小,實施倒還齊全。两人睡一張炕。整個民宿呈一個四合院,這是北方民宅建築的基本格局。</h3> <h3>  安頓好住宿後,導遊带我們夜遊平遙古城内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冀家老宅”。 “冀家老宅”位於古城内站馬街道8號院,現在主人是冀氏後人第22代孫冀祜堂。具介紹,冀氏始祖冀有贤在元末時因海外經商致富,於十四世纪中叶重金購得此地,建起明楼一幢,取名“栖鳳楼”,明朝(1369年),此地發生大洪灾,平遙古城内諸多建筑毁於一旦,唯有“栖鳳楼”安然無恙。明(1370年),古城墙重建,設計為龜狀城池,並把“栖鳳楼”這一带街道改名為“栖鳳街”,20世纪初,又改名為“站馬街道”。</h3> <h3>  從“冀家老宅”出來,時間還早,導遊放我們自由活動,讓我們自己去逛古城夜市。突然看到一位年少美女,席地而坐在夜市的路中間,蕭洒地拉起了二胡,悠揚美妙的琴聲,在平遥古城的夜空中蕩漾,给原本比較冷清的夜市平添了一丝生氣。</h3> <h3>  古城的夜市,不盡人意,比較冷清。可能是疫情的原因,旅遊還沒有放開,遊客不多。我們稍微逛了逛,就随便找了一家飯店,聚了個晚餐,就回民宿休息了。</h3> <h3>  7月7日 星期四 晴</h3> <h3>  早晨起來,登上民宿的屋頂陽臺,俯瞰平遙古城全貌,可是太底了,只能看到近前的建筑,看不到全貌。具資料介紹,平遙古城設計為一個龜形,全城設六個城門,南北两個大城門為乌龜的頭和尾巴,東西各俩個城門分别是四只脚,只有在高空航拍才能看到古城的全貌。下面几幅图片是從資料中拾取的,最上面的一幅畫就是航拍的平遥古城全貌。</h3> <h3>  這是在我們住的民宿附近拍的几張古城裡民宅的照片。</h3> <h3>  這是平遙古城古縣衙,它是我國現有保存最完整的四大古縣衙之一。很遺憾,没有時間去看了。</h3> <h3>  平遙古城部分城樓掠影。</h3> <h3>  這是我們离開平遥古城時經過的一條街道,已經八點多了,街道還是十分冷清,作為中國四大古城之一的平遥人是多麼的盼望疫情趕快過去,旅遊的春天趕快到來,平遙古城才會换發出新的生機!</h3> <h3>  早餐後,我們继續向北前行,去遊覽名聲在外的“喬家大院”。</h3> <h3>  喬家大院位於山西省晋中市祁縣喬家堡村,始建於1756年,是著名的晋商喬致庸住宅。整個院落呈“双喜”字形,分六個大院,内套20個小院,總共有313間房子。三面臨街,四周是高達十餘米高的青磚圍墙,洞式城門,一座具有北方傳统民居建筑風格的古宅。</h3> <h3>  說到喬家的發迹史,要着重提到俩個人,第一個就是喬家的先祖喬貴發。喬貴發家裡原是農民,且家境貧寒,在他年幼時,父母双双离世,喬貴發跟隨外祖父和舅舅生活,從小踉舅舅學做豆腐。長大後,和同鄉一個姓秦的一起去内蒙古包頭打工,奮斗数年,有了积蓄,两人自己开了一個鋪子。誰料到,生意有起落,不久破産。但他不氣餒,進行市調研,意外發現當地冬天吃蔬菜困难,他想到自幼跟随舅舅學做豆腐一技,此地獨家生意。於是從做豆腐生意做起,逐步積累,渐漸發家,後把原先為自己公司提名的廣盛公改為復盛公,為喬家後輩的家業奠定了雄厚的基础。</h3> <h3>  另一個要重點提的人是喬氏家族第四位主事人喬致庸。喬致庸也是年幼時父母双亡,托养在哥哥嫂嫂家。哥嫂十分宠爱他,培养他讀書,並鼓勵他將來長大要從政當官。他也没有辜負哥嫂的期望,讀書很用功,成绩很优秀。天有不測風雲,在他愿望還末實現時,哥哥突然得病去世。喬家的生意必須要有能人出來頂住,無奈之下,他决定弃文從商,担起了喬家生意的重任。喬致庸很有經商的頭惱,在他精心策劃,努力工作下,喬家生意做的更大更强。他還能审時夺势,認清市場,及時轉型,把原來做高梁生意改成做茶葉生意,没几年就大發了。後來他又看中了票號行當,在别人不敢做的情況下,他却抓住時機,越做越大,到清朝末年,喬家的?票號占領了全國一半以上。 </h3> <h3>  喬致庸不仅是晋商中的奇才,他在治家和自身修養方面也要求很嚴。他给喬家立下家訓:不可吸毒,不可纳妾,不可虐仆,不可賭博,不可嫖娼,不可酗酒。他對自己做到: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做生意坚持誠信為本,以德經商。荒年時,常常放粮賑灾,國家犯难時,他喬一次就捐十萬两白銀,為抵御外侵,清政府筹建北洋軍時,他喬家贈送]一艘軍䚀。當地百姓稱他是“亮財主”。 喬致庸終年89歲,去世後,他的曾孫女喬燕如,為記念曾祖父提議並組織筹辦了《喬家大院》電視劇的拍攝。 導遊带我們來到五號院後院时,指着停在一間偏房裡的當年喬家用的一輛馬車,調侃地說:這就是當年喬家的“奔驰”,“宝馬”。</h3> <h3>  導遊告訴我們,重點带我們遊第五,第六两個院落,這是喬家大院第五院。</h3> <h3>  喬家大院又名“在中堂”,而五號院就位於“在中堂”院落的西北處,俗稱“明樓院”。是喬家商业鼎盛時期由喬致庸所建(1756年)。 喬家大院的建築風格,是大院最裡面的為主房,两層樓,和外面院門通道相對應,從進正院門到最裡面的正房,需連登三次臺阶,寓示“連升三級”和“平步青雲”。</h3> <h3>  這是喬家大院内的一條商業街。因《喬家大院》電視剧的播放,喬家大院名聲一時,轟動海内外。再加上它的曆史介值,建築的宏偉,格局的雄壮,許多遊客都是慕名而來,给喬家大院带來了很大的經濟效益。正因如此,反而引錯了方向,喬家大院有些利令智昏,放開手脚,一味追求經濟效益,乱了方寸,景區商鋪繁杂,卫生太差,影响了遊客舒心,指責和投訴也越來越多,終於在2019年7月被國家文化和旅遊部摘掉了五A星級的嚴曆处理,並責令整改合格後再恢復营業。</h3> <h3>  在喬家大院內遊逛,满眼看到的到處都挂的是大红灯笼。因為在這裡還拍摄了另一部電視劇《大红灯笼高高挂》。很多人可能都看過這部電視劇。 “红”代表的是喜慶,是美好的像征,從這部電視劇拍摄之後,喬家大院就再也没有把它們摘下來,而且把大院内的每一条街,每一個院落,乃之每一個房間門口,都挂上了大红灯笼。不失也為喬家大院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綫。</h3> <h3>  導遊只带我們重點参觀了第五,六两個大院,剩下的留了些時間讓我們自己自由走了一下。约定好時間出來,就准備下午遊《晋祠》。 在去晋祠的途中,導遊带我們去参覌了“中華第一醋坊——山西寶源醋坊”。</h3> <h3>  下午四點左右,我們終於趕到“晋祠”。地處山西省晋中太原市晋源區,是為記念晋國開國諸候唐叔虞(後被追封為晋王)及其母後姜後而建。 晋祠很大,景點也很多,但它有著名的“三绝”和“三寶”。值得認真一遊。</h3> <h3>  第一绝:難老泉,又俗称“南海眼”。泉水出自悬瓮山断崖層,《山海經》中雲:“悬瓮之水,晋水出焉”的記載,泉水清澈見底,長流不息。泉上有亭,北齊時擷取《詩經.鲁頌》中“永錫難老”的錦句,命名為“難老泉”。它是晋水的主要源頭。 當年詩人李白來到這裡,看見泉水,不禁感嘆道:“晋祠流水如碧玉”。</h3> <h3>  第二绝:寺女像。彩塑,作於北宋天佑年間,约1082年左右,位於晋祠“聖母殿”中。聖母端坐正中,鳳冠㟿袍,静謐慈祥,端庄氣派,她就是晋开國諸候,後追封為晋王唐叔虞的母親邑姜後。周圍有衆多寺女,女官环繞,或洒掃,或奏樂,或歌舞,栩栩如生。</h3> <h3>  第三绝:周柏唐槐。二者都是晋祠千年古木的代表。周柏是周代種的柏树,树龄已有2800多年,至今仍茂盛葱郁,树杆粗壮,數人才能合圍。唐槐則是唐朝時種的槐树,位於水镜台前,每到春夏之際,树绿蔭濃,枝繁葉茂。好一個蔭凉之處。</h3> <h3>  第一寶:聖母殿。該殿始建於宋天聖年間,位於晋祠中軸綫最後端。是晋祠景區的主殿,被誉為中國古建築史上具有典范性北宋時期的建築代表。其殿外有一周圍欗,亦是中國古建築中現存最早的带圍欗的宫殿。屋頂黄綠琉璃瓦相間,遠看飛閣流丹,氣势宏偉。</h3> <h3>  第二寶:聖母殿前八根柱子上的八條盘龍。這八條盘龍名字各不相同:居中两柱上的叫應龍,依次两柱上的叫蟠龍,再依次两柱上的叫蛟龍,最西邊两柱上的叫螭龍。据記載這些龍最早雕塑於宋天佑二年(公元1087年),距今已有9000多年。仔细看去,這些龍怒目利爪,栩栩如生,周身風從雲生,一派生氣,曆經千年,仍极富灵性,躍躍欲飛。</h3> <h3>  第三寶:魚沼飛梁。其實就是聖母殿前的一座橋梁。所謂魚沼,是指橋下有泉池,池中养了很多各種各樣的魚:何謂飛梁,即指水上的橋。該橋始建於北宋時期,但据驪道元《水經注》中記載:謂此橋建於南北朝,那這座橋曆史就更久遠了。 後人們評論,它就是古代的立交橋。一點不假,豪無夸張,從橋的建築格局來看,和現代立交橋的格式簡直就是異曲同工。</h3> <h3>  這個視頻拍的就是聖母殿八根柱子上的八條盘龍和殿前的鱼沼飛梁(即被後人尊稱的古代立交橋)。</h3> <h3>  晋祠面積很大,占地约165、65公頃,景點甚多,也不可能面面具到,只有找几個重點看看,天色已近黄昏,我們慢慢往回走,來到一片草坪,在這裡小憇了一會。</h3> <h3>  來到晋祠出口處,在晋祠大門牌樓前,我們照了一張合影。</h3> <h3>  今晚住太原市,吃過晚飯,已經天黑了。真是年龄不繞人,我和王金院洗漱後就休息了,其他几個團友們去逛太原夜市,非常热閙,好玩。這是團友袁國華發回來的太原夜市視頻。</h3> <h3>  七月八日 星期五 晴</h3> <h3>  早餐後,我們從太原出發,前往晋中原平市天涯山風景區遊覽。 第一站是“石鼓神寺”,這裡主要景點有“石鼓殿”,“風吹石鼓”,“大型覌音像”。尤其是“風吹石鼓”,傳說很有灵性,每逢風調雨順的好年景,就會發出擊鼓之聲,故此周邊百姓常來此地求雨,為表示對神灵的感激之情,特修建這座“石鼓神寺”。殿中還挂有元代皇帝親筆御書“石鼓殿”大牌匾見証。</h3> <h3>  第二站,天涯山的“忠孝臺”。這個傳說是関於介子推背母盡孝的故事。相傳早年重耳(晋文公),逃亡時,食不果腹,衣不蔽體,還遭追杀,是介子推把他背進大山裡,割下自己腿上的一块肉,找些山裡野菜炖湯给他吃,才救了重耳性命。後來重耳重新登上了晋國君主皇位,論功封賞,却没有介子推。後來他想起了介子推割肉救他的事,带人去绵山找他,怎麼也没有找到,這時他却聽信了小人的谗言,放火烧山,逼他出來,结果待找到時,介子推背着其母已被燒死在一棵枯柳树下,傍邊還留有血書,上写“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晋文公悲痛不已,為記念他,把绵山改名“介山”,定介子推被燒死的這一天為“寒食莭”,每年這一天,全國上下都不准生火,只能吃生冷食物。第二年,晋文公又把寒食莭后的一天定為“清明莭”,祭奠逝去的親人。介子推也被後人敬尊為天下唯一的忠孝两全人。</h3> <h3>  下午遊覽雁門関旧廣武城墻。它位於山西朔州市山阴縣境内,属内長城的一部分。修建於明朝,為防御游牧胡人的入侵而建。原來的城墙,全是石板条垫底,大青磚磊砌,城墙上筑有炮臺,峰火哨塔,敌樓等,廣武段全長约34、6公裡,高大坚固,雄偉壮觀。是中國历史上軍事文化體現的一個典范,一直保存完好。很遺憾,在上個世記動乱的那個年代,拆磚砌墙,掘土筑路,現在只剩下眼前看到的残垣土墙在此,但是,如果從高空俯瞰,仍然可以看到古長城尤如一條巨龍,蜿蜒游蕩在崇山峻嶺之中。</h3> <h3>  這是我站在半山腰拍攝的一段旧廣武段明長城遗扯,城墻上的青磚已全部被撬走了,長城下垫基的長條石也全没了,剩下的只是一條長長的蜿蜒綿亙的黄土残垣。 </h3> <h3>  講解員把我們領到一山坡的高處,指着朝南的遠方,一块長方型的城址,告訴我們那就是旧廣武城,城傍看到的那些土堆,就是漢高祖家族的墓群,属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单位。最高的有十餘米,最底的也有3米多高,一共現存有288座,大小不一,星罗其佈。</h3> <h3>  “月亮門”,是旧廣武城墙上的一個标志性景覌,原先是一座完整的敌樓,很可惜,於2016年10月3日晚一4日晨,自然坍塌,後虽經多次修復,却很難再恢復到原先自然風化的样子了。 這是我們團友徐奇光在“月亮門”前的留影。</h3> <h3>  离開雁門関旧廣武段古長城,我們去遊應縣木塔。 應縣木塔座落在山西省應縣老城西北角的佛光寺院内,又名“释迦塔”,建於公元1056年(即北宋至和三年),現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单位,被吉尼斯公証為世界上最高的木塔。塔高67,3米,總體重為7400多吨。全部材料為木貭结构,全塔上下没用一顆鐵釘,全靠木构件互相卯榫咬合而成。堪稱世界古建築史上的典范。它曾多次遭受軍閥炮火的打擊,又經曆了多次強烈地震,虽有輕微傾斜,仍巍然屹立,實属建築史上的一大奇迹。</h3> <h3>  看!袁國華和徐曼麗夫妇二人在應縣木塔前覌音菩薩塑像傍,留下了一對恩爱伉儷的靚麗身影,祈福覌音菩薩保佑他們爱情永遠甜蜜,身體永遠健康,家庭永遠和睦,生活永遠幸福!</h3> <h3>  夏銀娥俩老夫妻也在這裡留下了珍貴的記念。余生幸福的晚年,來此一遊。也愿二老的身體健康長壽,优如這千年古塔,曆經數難,坚如磐石,巍然屹立,永不褪色。</h3> <h3>  看!我們的王局也已年愈七十古來希,但他毫不服老,激動的展臂高呼:我來了!應縣木塔!</h3> <h3>  下午五點左右,我們趕到了大同市,位於山西晋北,與内蒙古相邻。 今晚安排的是特色餐《雁雲往事》竹籠宴。看完劇後即用餐,别有一番晋地風味。 《雁雲往事》利用舞臺藝術與傳統餐飲深度融合,實景再現了晋商高家的奮斗史。在穿越時空的過程中,带領覌衆與曆史重逢,共同演绎着那段蕩氣回腸的“走西口”創業史。整埸演出分為“歲月再現”,“送君千裡”,“一諾千金”,“夢中重逢”,“重搌家業”,“迎郎帰來”,“盛宴重现”七個塲次,融合了山西民歌,民舞,地域性文藝元素,將晋商精神中的“仁,義,禮,智,信”等文化内涵展現得淋漓盡致,成為展示晋文化的一個縮影。</h3> <h3>  這是其中一塲劇情表演。</h3> <h3>  恰巧在我們覌摩的旅遊團隊中有3位幸運遊客正好今天生日,劇塲特地為這3位寿星准備了生日蛋糕和生日禮物,共同為這3位寿星舉辦了一塲别具風格的生日派對。大家歡聚一堂,共同祝賀這3位寿星生日快樂! </h3> <h3>  看完演出,吃過晚宴,已經快八點了,可是大同這裡的太陽還没有完全落幕。為了讓明天的行程時間更充足,導遊决定带我們去逛大同古城墙夜景。驅車來到古城墙下,夜幕完全籠罩了大同這個古都城市,華灯初上,霓虹閃烁,古城墙上一座座閣楼灯光亮起,七彩绚麗熠熠生輝,耀眼夺目,把古城墙裝點得十分美麗漂亮。</h3> <h3>  大同古城墻,位於大同市中心區域,本是北魏的定都之地,是我國現有較為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築,古城墙是國家4A级景區,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单位。城墻高约14米,城墻最寬處16、6米,總長7270餘米。城墻上共建有城樓,角樓,望樓62座,四座城門外還建有瓮城,瓮城外又建有月城,將瓮城圍在其中,這樣出入大同城内必須經三道門卡,各城門樓上還建有“箭樓”或“匾樓”,用來抵抗,防御外侵敌人用的。 大同古城墻曆史悠久,具史册記載,早在北魏拓跋氏把這裡定為京都時就已經开始修築規模宏大的城池,現存的古城墻是明代大將軍徐達,在漢,魏,唐,辽,金,元旧城墻的基礎上於明洪武五年(1372年)增築而成。古城墻按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設四個城門,分别是和陽門,永泰門,清遠門,武定門。每個主門又設两個小門,總共有12個城門。</h3> <h3>  我們登上大同古城墻,虽然籠罩在夜幕下,但城墻上每隔一段就建有一座樓閣,鑲满了各種色彩的灯光,可以清楚地看到城墻上地面很寬,城墻十分雄偉壮覌。路邊還停有很多脚踏旅遊車,是專門用來租给遊客們的,因為想繞城墻上走一圈,至少要一個半小時。 我們團隊的摄影師安東給我們每個人都在夜幕下的大同古城墻上拍了留影照片。</h3> <h3>  七月九日 星期六 晴轉雨</h3> <h3>  今天游雲崗石窟,它是被雕刻在石壁上北魏的曆史,反映的是佛袓释迦牟尼的發展過程。 其雕刻特點是建築平面都属馬蹄型,明显是受到印度和西域影響,造像都属於三世佛,整個形态都很高大,面象很圓潤,看上去雕像都很祥和。 石窟位於山西晋北大同市城西约16公裡處的武崗山南麓,距今已有1500多年曆史,是佛教藝術東傅中國後,第一次由一個民族用一個朝代雕凿而成的,具有皇家風范的佛教藝術寶庫,被視為公元5世紀中西文化融合的曆史丰碑。</h3> <h3> 雲崗石窟的曆史背景:雲崗石窟属於北魏佛教裡很有濃郁氣息的真實色彩,其實北魏剛開始時是不信佛教的,自從建國之後,依靠皇权快速發展起來。從而導致寺院經済膨脹,泛滥成灾。加之佛教之間的利益竞争,结果出現了大規模的滅佛事件。 到文成帝继承皇位後,又開始推出复興佛教的想法,這時昙曜表示可以开凿石窟,雕刻石窟佛像,獲得文成帝認可,因此昙曜開始了打造雲崗石窟。</h3> <h3>  昙曜——西域人,生卒年代不祥,少年出家,北魏時的著名高僧,他是雲崗石窟創始第一人。主持並親自开凿了雲崗石窟編號為16一20窟。對平城(今大同市)地區的佛教發展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用畢生的精力和才華,為我們铸造了“雲崗石窟”這一世界遺産名录。他還是北魏寺院經濟制度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又是著名的北魏佛經翻譯者和佛學大师。最後在孝文帝遷都洛陽時圓寂。</h3> <h3>  下面照片是從昙曜五窟中隨意选出的部分作品。</h3> <h3>  這個視頻拍摄的是昙曜五窟中一個石窟里面的全部雕像。</h3> <h3>  我也在昙曜親手开凿的代表作品立佛雕像前留了個影。 它是昙曜五窟中最著名的一個大佛,是昙曜親自执手,依照北魏開國皇帝道武帝形象雕刻的,高16,8米,是雲崗石窟中第一大佛。因前壁和窟頂崩塌,又被人們戲稱為“露天大佛”。</h3> <h3>  山西的雲崗石窟和河南的龍門石窟,敦煌的莫高窟石窟及甘肃的麦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此生有幸遊覽了其中三個石窟,進行比較,制作工藝,各有千秋,都深深地表現了我國古代石窟雕刻枝藝的超高水平,反映了中華石窟文化巅峰時期的藝術氣息,是華夏石窟雕塑文明史上一顆耀熠的明珠。 下圖中:上左是山西大同的雲崗石窟中雕像;上右是河南洛陽龍門石窟中雕像;下左是敦煌莫高窟石窟中的雕像;下右是甘肅麦積山石窟全貌。</h3> <h3>  我們團隊的團友徐曼麗美女,最後在离開雲崗石窟的景區時留下了她那靚麗的倩影。 這張照片是我們團隊的摄影師安東先生给她拍的。</h3> <h3>  吃過中飯,我們的大巴沿著大同市渾源縣203省道,向中國的五嶽之一北嶽恒山駛去。恒山位於大同市渾源縣城南4公裡處,自古即為中國北方著名的遊覽勝地和重要的道教發祥地之一,是中華錦秀山河的杰出代表。恒山山脉東西綿延五百裡,錦秀108峰,呈東北走向。叠嶂拨峙,横垣塞上,北嶽恒山被列入“國家自然和文化双遺産名录”,“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産預備名录”。</h3> <h3>  今天我們面前的恒山,其實只能說是半個恒山,而且還是國家4A景區。本來中國五嶽都被國家劃定為五A景區,為什麼北嶽恒山却是4A景區呢?可能是因為幾年前這裡發生了一次較大的火灾,北嶽恒山的后半部受損严重,一直被封,听說後山的景色比前半部要美的多,很遗憾這次是没有機會了。</h3> <h3>  北嶽恒山悬空寺——它是世界十大最奇險建築之一,始建於北魏後期(公元491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庙,恒山十八景中第一勝景。2010年入选《時代周刊》世界岌岌可危十大奇險建築。因為整座寺庙就像悬空挂在恒山山脉第二高峰半腰悬崖上而得名“悬空寺”。</h3> <h3>  從不同角度拍摄的悬空寺實景图。其中有一块巨石上“壯觀”二字,是唐朝詩人李白到此一遊,十分惊叹,留下的墨寶。</h3> <h3>  這是我們團隊的葉新華在此一遊留下的記念。</h3> <h3>  從恒山下來,我們就直奔五臺山。它是中華十大名山,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h3> <h3>  五臺山位於山西晋北忻州市,因山上共有五座山峰,如五根擎天大柱,拨地崛起,巍然矗立,而五座峰頂都平坦始臺,故名日五臺山。他們分别是東臺望海峰,南臺錦绣峰,西臺挂月峰,北臺葉斗峰,中臺翠岩峰。 五臺山的五個臺頂修建了五座寺庙,始建於隨帝。随文帝時期,這位崇信佛教的君主,登基後,就先後詔令在五臺山的五個山頂平臺上分别修建了五座寺廟。 東臺望海峰,海拨2795米,建寺廟為“望海”,供奉的是聰明文殊菩薩;南臺錦秀峰,海拨2485米,建寺廟為“普濟”,供奉的是智慧文殊菩薩;西臺挂月峰,海拨2773米,建寺廟為“法雷”,供奉的是狮子文殊菩薩;北臺枼斗峰,海拨3058米,建寺廟為“灵應”供奉的是無垢文殊菩薩;中臺翠岩峰,海拨2894米,建寺廟為“演教”,供奉的是儒童文殊菩薩。</h3> <h3>  我們的車子剛駛進五臺山轄區,天空中就下起了大雨,導遊告訴我們,山西雨量很少,雨水貴如油,是豪不夸張的。确實有點掃興,下雨给我們遊覽带來了一些不便。到五臺山來就是拜文殊菩薩,所以導遊带我們到大雄寶殿轉了一圈。信佛者很虔誠,燒香摩拜络绎不绝。我也在院子里轉了轉,拍了幾張照片。</h3> <h3>  因下雨,山上的路不好走,遊人又多,天色也不早了,導遊只带我們轉了幾個有點名氣的寺廟,就匆匆离開了。 离開時,導遊指着不遠處的白色圓頂塔,說:那座白色圆頂塔是五臺山标志性建築。我趕忙把它抢拍了下来,收進了我的美篇。</h3> <h3>  中國四大佛教名山分别是指:山西的五臺山(文殊菩薩道塲),四川的峨眉山(普䝨菩薩道塲),浙江的普陀山(覌音菩薩道塲),安徽的九華山(地藏菩薩道塲)。中國佛教誕生距今已有2500多年,最早据傳是由印度迦毗罗偉國王子乔達摩、悉達多所創。</h3> <h3>  7月10日 星期六 晴</h3> <h3>  今天上午第一站游閻锡山故居,這是加选景點。位於山西省晋中忻州市定襄縣城東北22公裡的河邊村,始建於上世紀20年代初,30年代末结束,長達14年,耗資140萬两白銀。 閻故居總占地面積61836平米,近30座院落,800餘間房屋,現存18座院落,575間房屋。 </h3> <h3><br>.. 走進閻家大門,進入第一個院落,映入眼臉的是一块醒目的大牌碑,上面書寫着孫中山先生親筆題詞:博愛。</h3> <h3>  閻锡山,生於1883年10月8日,卒於1960年5月23日,字伯川,號龍池,山西五臺人。民國時期重要的政治軍事人物晋系軍閥首領,中華民國陸軍一级上將,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清政府公派第六期畢業生,清朝陸軍步兵科舉人。其主要政積是参加過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親自領導了太原起義。出任過山西省長,並與馮玉祥等人一起倒過將,但九一八事變後又反過來支持將的不抵抗政策。抗戰時期又采取两面派政策。 他留有作品《閻伯川先生言論輯要》,《三百年的中國》,《大同世界》。 閻在山西任識期間,為山西人和家鄉百姓做過不少好事,實行過全民免費義務教育,為地方和家鄉筑路架橋,修水利,保田原,深得百姓敬愛。他的故居很多重要文物至所以能躲過“文革”動乱完好保存下來,都是當地百姓冒着危險,出的主意,想的辦法。 閻錫山於1949年赴臺灣,1960病逝於臺北。</h3> <h3>  步入前院,導遊指着右邊墙上的六块條文石板,最為引人注目。上面刻着閻錫山親撰的閻家家訓。家訓的基本大意是教育族人時刻不忘“以恕道處人”,“以忠道自處”,“以公道處事”,對族人進行修身,持家,交友,治學等方面的教育,同時也昭示了閻錫山的文化,教育,哲學思想。 導遊告訴我們:當年“文革”時,红衛兵造反派曾多次想借“破四舊”之幾,將其鏟除,本地百姓想辦法,在條石板上砌上一層厚厚的水泥石灰,然後在上面書冩了六條毛主席語录,没人敢再動,這才完整地把它們保獲了下來。</h3> <h3>  閻家大院不同於一般的晋商大院,属於官宅,更显氣派和威嚴。豪華中又暗藏機関,炮樓,地道,暗堡,四通八達,,將這座大院罩上了一層神密的面纱。閰宅下面的地道長達10多公裡,貫通整個閻府地下,並與外面的大路相連,地下一直通到閻宅背靠的西面文山脚下,遇險可從閻府地下直接逃進大山裡。</h3> <h3>   来到二院北邊的小門,拾級而上,門洞上冩有“行得通”三個字,它是連接老宅和新宅的重要通道。門的两側雕刻有松柏梅蘭圖案,門洞上方雕刻一只蝙蝠倒挂,寓意“福到了”,下方雕刻一只蜘蛛昂首向上,寓意“喜臨門”,两者相合即“福喜臨門”。當地人們都有走走“行得通”,便可路路通,事事通,萬事亨通之講究。 </h3> <h3>  閻家大院在选扯和布局上很講究風水,整座大院面東背西,院門向東,東面是本地最大的一條沱水河环村圍繞。大院的後門靠西,因為西面是本地最高的一座文山。此地民間流傅一句諺語:背靠山,面朝川,世世代代好做官。也正恰此意。</h3> <h3>  下午遊覽王家大院,咋一聽,你一定會十分惊呀!只知道名聲在外的是山西有個喬家大院,怎麼又冒出個王家大院。今天就給大家來道說一下王家大院。 提起王家大院,那喬家大院就是小菜一碟了,真可謂“小巫見大巫啦!”因為王家大院要比喬家大院大十倍之多,比北京故宫還要大两信。旅遊記載上稱王家大院是華夏民居第一宅,家是一個院,院是半座城,是目前世界上現存最大的中式宅院。位於山西省晋中市灵石縣静升镇静升村。 大家看看下面這張照片,它可是我們團隊摄影師安東老師给我們團友袁國華先生經過特效技術拍攝的一張稀有照片。我們的團友袁國華在王家大院門口突然冒出個双胞胎兄弟。</h3> <h3>  王氏家族的發迹史。王氏家族的發迹曆程可分為两個阶段,第一個阶段要從王家祖先王實說起:王實原籍是太原,宋靖康年間(1126一1127),先世為避戰亂,遷至灵石縣沟营村,到了元皇慶年間(1312一1313),王實又把家遷到静升,初為佃農,漸漸自耕,兼营豆腐,世世繁衍,漸成巨商,為王家氏族打下了坚實的經濟基礎。今已傳二十九世,子孫遍佈海內外。现今王氏家族第二代發家人即為第十四世祖王謙受兄弟五人。</h3> <h3>  第二個阶段:傳到王氏家族第十四世祖王謙受這一代,有兄弟五人,其居長,带領几個弟弟继承了王氏家業。正值明清之交,戰亂不停,入清時,又逢鳌拜(叛賊)反复圈地,民不聊生。王謙受見之,時局不稳,决定家商歇業以待。等到清康熙八年(1669年),聖祖玄燁鎮压了鳌拜,稳定了局势,風向有轉,王謙受這位晋商奇才,迅速决定重振家商。安排二弟,四弟負責整理家圓,經营田地,自己带着有經商頭惱的三弟(下圖右)王謙和外出經商,很快就把王家生意發展到陕,蒙,鲁,直隶,豫,皖等地。兄弟两人頭惱灵活,認清形势,疏通黑道,靠近官府,生意越做越大,聲震京畿(ji京城周圍)。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們在與官府的接触中,積極主動帮助官府為打戰筹備軍馬粮草,深得朝庭褒獎,漸漸與官府関系越加密切,借助官威,如虎添翼,官商一氣,如鱼得水,生意红红火火,順心順意。戰争结束後,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愈古稀的王謙受以京畿富绅的身份受邀参加了聖祖玄燁舉辦的(千叟宴),並受到皇上賜賞的龍頭拐仗一柄,被任封為“中宪大人”(清正四品官价)。</h3> <h3>  王家大院确實太大,我們也只能选一些重點地方走一走,看一看,充其量,也只遊了它的冰山一角。但已從中可以領畧到王家大院的氣派和風貌,真不愧為天下第一名宅的封號。</h3> <h3>  我們登上王家大院城墻,居高臨下,欣賞王家大院全貌。</h3> <h3>  這是我們走到王家大院另一頭的一段城墻上拍攝王家大院全貌情景。</h3> <h3>  下午四點十分,我們來到張壁古堡。這是位於山西晋中介休市城區東南10公裡處的龍鳳郷的一個古堡村,名曰張壁村,又稱“張壁古堡”。它是世界上罕見的袖珍小鎮。中央電視臺曾稱道:“張壁,是世界建築史上罕見的袖珍山城,面積0,1平方千米,古壁,宫殿,廟宇,一應具全。可進可退,方寸小鎮布局精巧,古廟神佛各異,明堡暗道遍佈地上地下……”。 强壁古堡現在是國家4A级旅遊景區,荣獲“中國十大魅力鄉鎮”,“中國曆史文化名村”,“國家文物重點保護單位”,“全國旅遊特色名村”。</h3> <h3>  張壁古堡,是一座古老的城堡,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曆史。整個城堡的布局,是按照古代星辰和風水原理而建,地面建築和天空星宿相呼對應。所以它被稱為中國星象第一村。它集中了夏商古建筑址,北朝地道,金代墓葬,元代戲臺,明清民居等許多文物古迹,特別是北朝古地道,可汗廟,琉璃碑實属全國罕見。</h3> <h3>  張壁,三面环壑,一面靠山,地势險要,易守难攻。地下建有1万多米長的地道,現已開發出來供遊客觀賞的只有1500多米,分高,中,低三層。第一層离地面2一5米;中間一層离地面10米;最深一層离地面有15一20米。三層互相連通,地道内有水井,有哨坑,有儲備粮草和武器的倉庫等。軍事防御設施十分齊全。 我們跟着導遊一起從一個房間的入口走進地道,里面有些地段装了灯,也有些地段没有安灯。我用手摸了摸两壁,都是泥土,没有粉砌,保持原樣。里面還有很多叉道,最寬處也只能並行两人,更多的只能容一人通過,地道內設有陷井,通訊道,探望孔,逃跑口,通氣孔等。我們走了有好一段時間,終於來到一個出口,面前却是一個數十丈的深壑,對面是一座悬崖峭壁的高山,而我們只能靠着地道出口的右手邊一條小路走,而左手邊就是那條深不見底的沟壑,地势十分險峻。 </h3> <h3>  張壁古堡的宗教信仰十分豐富,共有廟宇16座,還不是一個派别,儒,佛,道三教均有涉猎,主要分佈在南堡門和北堡門两端。我們從南堡門進去,城門口就有一個関帝廟。関帝就是三國時期蜀國大將軍関羽,山西運城人,因為忠義仁勇,死後被曆代帝王褒封,直至成為武聖,與文聖孔子齊名。堡内還修建有極為真稀的可汗寺。在古堡的北門還修建有真武大帝廟,空王佛行宫,二郎廟,興隆寺,地藏王菩薩殿等。因時間紧,有好多景都没有看到。</h3> <h3>我們從古堡出來,立即上車,要趕往運城盐湖住宿。從古堡到盐湖有270多公裡,最快也要3個半小時,又是一次長途急行軍,没有辦法,明天就要结束旅遊返回德興了,我們只能坐到車上去閉目养神。 車子進入盐湖區時,已華灯初上,霓虹閃烁,現在的城市夜景都是那麽的漂亮,千遍一律,大同小異,我們也無心欣賞,只想快點吃完晚飯好早點休息了。</h3> <h3>  7月11日 星期日 晴</h3> <h3>  運城盐湖,號稱中國的“死海”。位於山西省晋南盆地,面積约132平方公裡,有四千多年的開發曆史,因其水中盐含量类似中東的“死海”,人飄浮在上面不會下沉,故被譽為“中國的死海”。 書有“盐池”的巨石上的两個大字,是郭沫諾先生親筆題。</h3> <h3>  現在的盐湖,因為後期的建設,已經被分割成三個部分。</h3> <h3>  站在盐湖邊,風特别大,人都几乎站不稳。明明我們站在大太陽下,可是在盐湖的上空却显示着一片阴沉,從湖面上刮過來的風聲震耳欲聋,把湖邊的大树都要連根拨起了。 盐湖滩上到處都是被湖面上的大風冲上来的潮水,被太陽一晒,很快就成為白花花的盐層。</h3> <h3>  團友們興致勃勃地在湖邊合影留念。看!安東,徐奇光,袁國華三人,兄弟帮的親密無間,樂得多麽開心。 圖中:左(安東,原名程冬聲),中(徐奇光),右(袁國華)。</h3> <h3>  不知不覺就到十點鍾,從盐湖到運城機塲還要開車走一個多小時,大家只好依依不舍地离開盐湖,趕往機塲。 我們办妥一切乘機手續後,看看時間還早,團友們有的就在候機廳附近遊逛,有的在那裡摆弄手機,我獨自一人静坐在候機大廳的一隅,看着在那寬闊的大廳裡來來去去,稀稀拉垃的人影,心想,按往常這七,八月份正是旅遊旺季,可因為疫情,大家都不敢亂動亂跑,而我們這些還是属於那種比較不太安分的人群,當然我們也受到了相應的考驗。在山西的七天日子裡,我們就做了四次核酸檢测,每進一座城或入一個景點,都要經過极其严格的綠碼通行檢测。不同的是,在我們江西,只要有一個贑通碼,就可以通遍全江西。而他們這裡,每個市,每個縣,甚至每一個景點,都有他們自己的通行綠碼,所以一天到几個縣市,進几個景點,都要不停地變换登录填冩身份資料,在時間和手續上增加了不少麻煩,但也确實保証了安全防控。可就苦累了我們這批遊客,每天早晨早餐打包上車,晚上最早也要到九點十點以後才能回到住地休息。 這次從山西的最南端沿中軸綫一直跑到山西的最北端,又從山西的最北端跑到山西的最南端,所有預期景點都玩到了,另外還自費增加了三個景點,可謂是我此生旅遊生涯中跨度最長,景點最多,時間最紧,路綫安排最精巧的一次最辛苦的旅遊。</h3> <h3>  下午2:40左右,我們按時順利安檢登機進倉。</h3> <h3>  下午3:10,我們乘坐的深航ZH8163航班准點起飛,在轟鳴的機器聲中,飛機徐徐升起,不一會兒就鉆進了蓝天白雲之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