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红楼梦》第17—18回写元春省亲之时,点了四出戏,其中第二出“乞巧”下有批语:“《长生殿》中,伏元妃之死”。“乞巧”是洪昇所作戏曲《长生殿》中的第22出,本名“密誓”,写的是杨贵妃于七月七日“七夕”之夜,在长生殿中乞巧并与唐玄宗海誓山盟的故事。正如白居易《长恨歌》中所写“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杨贵妃后来在安史之乱中,死于马嵬兵变。与长生殿的乞巧盟誓并没有什么关系,只是长生殿中祈长生,并未实现。而批语却说“《长生殿》中伏元妃之死”,如果说贾元春之死与《长生殿》存在什么关系的话,从《红楼梦》作者特意将戏出名“密誓”改为“乞巧”看,那也只能说与“七夕”这个特定日子可能有关系。</p><p class="ql-block"> 尤其是《红楼梦》第42回特别写了凤姐的女儿,因为在大观园中与板儿争佛手玩,着了凉发烧,凤姐说女儿“正是生日的日子不好呢!可巧是七月初七日。”可见在书中“七夕”不是一个好日子,因此刘姥姥就给她起名为“巧哥儿”。为的是“以毒攻毒”,以后才能“遇难呈祥,逢凶化吉”。那么元春的命运是否与“七夕”有关呢?由于《红楼梦》八十回之后文字的缺失,让我们己经无法从而得知了,实在是一个憾事。</p> <p class="ql-block"> 在康熙年间,后妃的命运与“七夕”有关并且又与戏曲《长生殿》发生了关联的事情确实存在,而且还是轰动一时的大事件。</p><p class="ql-block"> 据清代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卷四“长生殿”条,“黄六鸿者,康熙中由知县行取给事中入京,以土物并诗稿遍送名士,至宫赞赵秋谷执信,答以柬云:土物拜登,大稿璧谢。黄遂衔之刺骨,乃未几而有国丧演剧一事,黄遂据实弹劾。仁庙取《长生殿》院本阅之,以为有心讽刺,大怒,遂罢赵职,而洪昇编管山西。京师有诗咏之,……国服虽除未满丧,如何便入戏文场,……可怜一曲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是獄成,而《长生殿》之曲流传禁中,布满天下。”这里的“国服”指的就是康熙的孝懿皇后丧期,“演剧”则是指候补县丞洪昇与赞善赵执信等候补官员,在孝懿皇后丧事未满百日之际,在家中让聚合班伶人演出洪昇所作《长生殿》戏剧之事。</p> <p class="ql-block"> 《康熙起居注》中对此事也有记载“(康熙28年10月)初十日癸酉,辰时上御乾清门听政……大学士伊桑阿、阿兰泰……以折本请旨,吏部题复,给事中黄六鸿所参,贊善赵执信,候补知府翁世庸等,值皇后之丧未满百日,即在候选县丞洪昇寓所,与书办同席观剧饮酒,大玷官箴,俱应革职,其所参候补侍讲学士朱典常斗马吊,并无实据,应毋庸议。上曰:赵执信着革职,朱典问伊衙门学士等,据云人品学问俱属平常,着休致回籍。”</p><p class="ql-block"> “国丧演剧”案与“七夕”又有什么关系呢?</p> <p class="ql-block"> 尽管洪昇在《长生殿》中“乞巧”一出也描写了“七夕”的内容,不过我们从《康熙实录》和《康熙起居注》的记载中发现,孝懿皇后佟佳氏的死确实与“七夕”有关。《康熙实录》记载:康熙28年7月“初七日,辛丑,上奉皇太后,自畅春园回宫。”《康熙起居注》(第四册)则记,康熙28年7月“初七日辛丑,亥刻,上由西直门进神武门回宫。”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使得康熙帝和皇太后从畅春园,半夜里匆忙赶回了城内宫中。《康熙实录》则记载:(七月)初八日,壬寅,康熙“谕礼部,奉皇太后慈谕,皇贵妃佟佳氏……今忽尔遘疾,势在濒危,予心深为轸惜,应即立为皇后,以示宠褒。”“(初九日)癸卯,以册立皇后,遣官告祭天地太庙,册立皇贵妃佟氏为皇后,……是日颁诏天下。”“(初十日)甲辰,申刻,皇后崩,上辍朝五日。”在《康熙起居注》中,记载的与《实录》基本相同,只是“初十日甲辰,早,册立皇贵妃佟氏为皇后,颁诏天下,申时皇后崩。”总之,从册立皇后到皇后去世,时间仅有一天,或还不到一天,从皇帝七月初七日晚上急忙赶回宫里看,佟氏的发病正是“七夕”。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宣布册立皇后的决定是初八日壬寅,册立程序完成并告之天下,佟氏由皇贵妃成为皇后是初九日癸卯,初十日甲辰佟氏就去世了。这也和贾元春的判词所写的“虎兔相逢大梦归”太相似了吧!</p><p class="ql-block"> 康熙皇帝自孝诚皇后赫舍里氏于康熙13年,孝昭皇后钮祜禄氏于康熙17年先后去世,有十年之久一直未再册立皇后,而十年来是佟氏以皇贵妃的身份值掌后宫的,佟氏又是康熙皇帝的亲表妹,即康熙生母的内侄女,她并未生育过皇子,仅生过一位皇八女,而且只存活了二十多天就夭折了。据曾给康熙当过音乐教师的法国神父所写的《张诚日记》所载,皇后佟氏是死于流产。书中写道“国舅得到皇后崩逝的消息,他的这位侄女于8月24日因流产亡故。”公历1689年8月24日正是农历七月初十,与《康熙实录》和《起居注》记载的日期完全一致。佟氏是康熙的第三位皇后,这真有点“三春争及初春景”的意味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康熙皇帝生前所册立的三位皇后,据说都是因为难产或流产而死亡的。因此康熙自己都相信他命里克妻了,所以从康熙29年(1690)直至其驾崩(1722),长达33年都没有再册立过新的皇后。</p><p class="ql-block"> 康熙的第一位皇后是赫舍里氏,在康熙13年(1674)因生皇太子胤礽时难产死亡,年仅二十岁。胤礽的生日是五月初三日,可见正是在端阳节期间赫舍里氏死亡的,这个时间成了忌日。榴花开在五月,二十岁的人生结局,赫舍里氏的一生命运,竟暗合了元春的判词“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p> <p class="ql-block"> 在《红楼梦》第28回中,却写了元春在端阳节前“叫在清虚观初一到初三打三天平安醮”。元春为什么要特意在此时打“平安醮”,看来她予感到了端阳节是一种不祥之兆。元春身为凤藻宫尚书贤德妃,实际就是皇帝后宫的一把手,书中并没有写宫中有哪位皇后。尽管其权力地位都炙手可热,但内心却深感“高处不胜寒”了。</p><p class="ql-block"> 在康熙朝,“端午”、“七夕”都成了忌日。在《红楼梦》第42回,写凤姐的女儿病了,“凤姐道:正是生日的日子不好呢!可巧是七月初七日。刘姥姥忙笑道:这个正好就叫他是巧哥儿,这叫作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姑奶奶定要依我这名字,他必长命百岁。”由此可见,在《红楼梦》中,“七夕”也是个不祥的日子。凤姐女儿是在大观园中玩耍时着了凉,当时她手里拿了个柚子,后看见板儿手里拿的是佛手时,非闹着要抢板儿的佛手。佛手也叫香橼,在警幻仙姑《金陵十二钗》册子中,元春的判词上“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那么在为元春省亲而修建的大观园中,出生于七月初七的大姐儿抢香橼,是否暗示元春会“七夕夺命”呢?而且元春省亲时点的“乞巧”一出戏,又被脂砚斋加了批语:“《长生殿》中伏元妃之死”。</p> <p class="ql-block"> 另外,《红楼梦》书中,王熙凤究竟有几个女儿,总是处于一种“烟云模糊”状态。第5回在金陵十二钗的判词中,只有“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的巧姐一个。可第28回在清虚观打醮时,书中又写道“奶子抱着大姐儿带着巧姐另在一车”,这里明显“大姐”和“巧姐”应该是两个人。书中后面又写了凤姐让张道士给大姐换寄名符,寄名符是每年生日才换的。这有书中第62回“当下又值宝玉生日……只有张道士送了四样礼,换的寄名符”文字为证。因此看来,凤姐的女儿大姐儿的生日就是端阳节。那么前面所述,刘姥姥给起名叫“巧哥儿”,出生在七月初七的,应该是凤姐的另一个女儿。</p><p class="ql-block"> 王熙凤的两个女儿出生的日子都不好,就是王熙凤本人在第55回也发生了“小月”之事,且“一月之后,复添了下红之症”。王熙凤的命运如何?跟元春一样,也由于八十回后文字的缺失,无法确知了。可这些书中文字的描写,却都与康熙皇后的命运暗合。</p><p class="ql-block"> 在书中元春被封妃后,开始被称为“贵妃”,后来又被一会儿称“元妃”一会儿称“贾妃”,一直没有个定称。元春的判词是“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红楼梦曲词”【恨无常】则是“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总之,元春之死发生得很突然,《长生殿》里难长生,“榴花开处”命不祥。从五月的端阳节到“七夕”的七月初七期间发生了一系列意外事件,导致了元春命丧黄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