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夏日炎炎,与其孵在空调房里,不如去寻觅大自然赋予的清凉。于是,信步荡去充满了高中时期趣事的沧浪亭。</p> <p class="ql-block"> 位于姑苏城内南部的沧浪亭,据说是五代时期吴越国广陵王钱元璙的池馆,后荒废。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诗人苏舜钦花四万钱买池馆旧址筑亭,名曰“沧浪”。后为章申公家所有,南宋绍兴年间,章氏后人把园林献给抗金名将韩世忠作王府。南宋末年,园林一度荒废。自元迄明为僧居。是苏州城内历史最悠久的园林,距今已近千年,与狮子林、拙政园、留园被列为苏州宋、元、明、清四大园林。2000年沧浪亭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扩展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沧浪亭的造园艺术与众不同,园门北向而开,前有一道石桥,涟漪一碧绕于园外,景色因水而生。</p> <p class="ql-block"> 进园迎面就是堆土叠石而成的山麓,隆然高耸,恍若进入山谷幽壑,凉意顿时而生。只见环绕着山麓连续的曲廊,与<span style="font-size: 18px;">南面连接堂馆建筑的围廊、</span>北面临水的复廊联成一体。穿行在起伏、曲折的廊上,遮阳透风,阵阵凉意沁入心扉,一面山水隐隐迢迢、古木森森、幽竹纤纤,另一面的廊墙上则是形状各异的漏窗。</p> <p class="ql-block"> 长廊是沧浪亭的特色,而更具特色的是廊墙上108种形状各异的漏窗,透过漏窗又能看到各种不同的景致。</p> <p class="ql-block"> 园中唯一的小水潭,水位较低,给人有临高崖看深渊之感。</p> <p class="ql-block"> 用树根家具布置、具有特色的“清香馆”。</p> <p class="ql-block"> 山上的石柱亭就是“沧浪亭”,亭子上有清代经学大师俞樾书写的“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远山皆有情”绝妙的集句对联。据说,其上联来自欧阳修“沧浪亭”里面的“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下联来自于苏舜钦的“过苏州”中的“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p> <p class="ql-block"> 迎面的是“仰止亭”,右侧是把吴郡历史上著名的五百多位人物摹画刻石,镶嵌在壁上的“五百名贤祠”。</p> <p class="ql-block"> 在书斋“翠玲珑”的前后两侧种了二十余种的不同品种的竹子,体现了苏舜钦诗句“日光穿竹翠玲珑”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 沿着水岸而修建的复廊,透过廊墙上的漏窗,可看到园内的山景。</p> <p class="ql-block"> 隐于右面树叶后面的“钓鱼台”</p> <p class="ql-block"> 沧浪亭仅占地16.5亩,相对于苏州其他私家园林的多样形式,沧浪亭的空间结构分明,景点布置清晰明了。从下图中便可得知,北部临水带状区、中部山体与回廊区,南部是大型建筑和庭园区。</p> <p class="ql-block"> 围墙之北就是可园。</p> <p class="ql-block"> 走出沧浪亭即是一巷之隔的“可园”,可园又名“近山林”、“乐园”,是一处始建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古典园林建筑。五十年代曾划给当时的苏州医学院,新世纪后逐步修缮恢复原貌。1963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走出可园也就回到了沧浪亭的门口。</p> <p class="ql-block"> 隔水相望“面水轩”</p> <p class="ql-block"> 人在园外,隔水相望,只见高树长廊。但沿着弯曲水岸而建的是复廊,复廊中间由漏窗花墙相隔而分,临水岸处透过漏窗向南看山、而在园内则可透过漏窗向北观水。</p> <p class="ql-block"> 面对沧浪之水,不由想起屈原与渔父对话后,渔父离去时的唱词:“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