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竹贯

谢永星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老婆的同学温老师是竹贯人,热情好客的她每年都会邀请我们去品味不一样的竹贯。也许天性使然,酷爱山水的我对竹贯是留连忘返,百去不厌,百看不腻。盖因不同季节的竹贯山水迥异,分明是一幅幅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水墨画。</p> <p class="ql-block"> 一、那山</p><p class="ql-block"> 山是竹贯的魂魄。</p><p class="ql-block"> 竹贯地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梅花山南麓,人口仅700多人,却有山林面积23225亩,森林覆盖率高达85%,竹贯人历来过着靠山吃山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从梅村沿着深邃、险峻的峡谷进去,山陡路弯,潭瀑相随。连绵起伏的山峦,茂密幽深的阔叶林,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高。摇下车窗尽情呼吸,令人心旷神怡。</p><p class="ql-block"> 雨后村口的“森林公园”格外醒目。青山环绕着绿水,绿水倒映着青山,乳白色的雾霭弥漫山际。沿着山间栈道漫步前行,满山蓊蓊郁郁,青翠欲滴,一棵棵参天古木仿佛是站岗的哨兵,风儿一吹,树叶沙沙作响,与山下哗哗的流水声演奏山水交响乐。</p><p class="ql-block"> 温氏家庙的地理与古田会议旧址如出一辙,后山为古木参天的牛肚山,站在山腰可观竹贯全貌。据说温氏家庙的房顶上,一年四季是看不到有一片落叶的,关于这个问题没有人能够解释清楚。</p><p class="ql-block"> 村头一山叫卧牛山,牛头处立有《十二部公王碑记》。传说明朝弘治年间,江西一风水大师云游至此,发现有一风水吉地能出十三位将军,但因此处已被温姓人所占,遂百般施法制约,如今竹贯只出了一位清代道光年间的温兆凤将军。</p> <p class="ql-block"> 二、那水</p><p class="ql-block"> 水是竹贯的精灵。</p><p class="ql-block"> 竹贯溪从村子不远处的青山上流下,然后穿村而过。千百年前,一定是先有的竹贯溪,再有的竹贯村落。然后,这条溪陪伴了这个村子几百年。</p><p class="ql-block"> 竹贯溪在蓝天白云下以一种自然的韵律在流淌。若是早春的清晨,一个人沿着河岸的人行小道漫步,溪水就在脚下唱歌,清澈明静,绿意盈盈,波光粼粼。溪里的菖蒲、蒿草、鱼腥草等清晰可见,水中的青细浮萍顺着水流的方向绿软有摇摆着,似微风中的嫩柳。溪水随着蜿蜒曲折的溪岸变幻着不同的身姿,时而湍急向前,时而平静如镜,时而逗留成潭。溪中的鱼儿随处可见,似乎都在追逐嬉戏,无忧无虑畅游。它们自由幸福吗?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p><p class="ql-block"> 上善若水。有了水,就有了滋润,万物生发。在村头,竹林深处有一棵老梅树,伴随着亘古不变的流水声,一群人用竹杆敲打着缀满枝头的青梅,欢歌笑语一片,似乎又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p><p class="ql-block"> 有溪就有桥。横跨于竹贯溪上的桥梁共有6座,分别是保定桥、双合桥、永定桥、观鱼桥、清溪桥、安定桥。</p><p class="ql-block"> 浪门金锁桥,原名保定桥,南北向横跨村口竹贯溪之上,桥面有廊亭,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六年,据说为不使财富外流,而易名“浪门金锁”桥。</p><p class="ql-block"> 站在安定桥上,可以看到整个村子的全貌。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卞之琳的诗句是对此最好的诠释。</p> <p class="ql-block"> 三、那人家</p><p class="ql-block"> 古村落依山傍水,是竹贯的根脉。</p><p class="ql-block"> 古老朴素的民居沿河分布着,到处都静悄悄的。竹贯有元、明、清代10多处古迹,30多座明清古民居建筑,且基本保持了原有的建筑格局,向人们展现她的历史韵味和优雅气质。</p><p class="ql-block"> 村口有历史悠久的庙宇群,蕴含着民间信仰的力量。建于宋末的积灵宫是竹贯最古老的建筑,坐西朝东,建筑全部用木料建成。一层供奉温姓先祖及幕僚追随唐太宗在征战中有功的12位将军神位,因此又称之十二公王庵。建于清代嘉庆年间的关公庙是楼阁式庵堂,正门梁上悬挂“宣文继圣”匾额。观音庵是塔式庵堂,坐落于竹贯溪“水尾”,在青山绿水中愈显古色古香。</p><p class="ql-block"> 村中有一牌坊式建筑——节孝坊,是为旌表故儒士妻曾氏而立,正门顶部刻有“圣旨”,中为“节孝”两字。边联为“贞白矢锋年九月孤儿勤鞠育,荣褒来艾岁千秋崇祀立馨香”,为新罗区现存最完整的古代节孝坊。</p><p class="ql-block"> 村内的温氏家庙2009年被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约建于清乾隆末年(约1785前后),单檐歇山顶,屋面为青瓦,中轴线自北向南依次为石坪、大门、石坪、天井、后厅,后厅左右厢房木板上贴有温兆凤考取功名的捷报,大门右侧5米有旗杆1个,全厝房间全部用杉木隔成。</p><p class="ql-block"> 撑着伞走在清静的村庄内,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看顾着白墙黛瓦,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清水里,分明是一幅恬淡的江南水乡画。</p><p class="ql-block"> 漫步到村中酒坊,打些许万安红曲酒就着野菜和菇汤,对着烟雨朦胧的远山,闲坐在廊下听雨,旁边卧着条黄狗,看水中浮游的鸭子,可谓一份宁静的享受。</p><p class="ql-block"> 竹贯人文底蕴丰厚深远,仍保留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闽西汉剧以及土纸生产、纸灯制作、背新娘和元宵游龙、游象、游麒麟等民俗活动,使这个历史文化名村焕发出醉人的芬芳。</p><p class="ql-block"> 我爱竹贯,一眼望去就能看到她的美。在竹贯的时光可以很慢很慢,因为,那山、那水、那人家,仿佛世外桃源,已经暖暖地定格在我心里。(2022年6月-7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