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忘印象欧洲行(一)意大利罗马及梵蒂冈城国

沈建林

<p class="ql-block">2005年12月,第一次远行国外,开启了难忘的欧洲旅行,首先到达罗马,利用傍晚时光,匆忙地游览了梵蒂冈城国的圣彼得大教室、罗马斗兽场、许愿池;</p> <p class="ql-block">梵蒂冈城国(意大利语:Stato della Città del Vaticano),简称“梵蒂冈”,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由于四面都与意大利接壤,故称“国中国”。同时也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以教皇为首的教廷的所在地。圣伯多禄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 Church)又称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大殿。</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的外观宏伟壮丽,正面宽115米,高45米,以中线为轴两边对称,8根圆柱对称立在中间,4根方柱排在两侧,柱间有5扇大门,2层楼上有3个阳台,中间的一个叫祝福阳台,平日里阳台的门关着,重大的宗教节日时教皇会在祝福阳台上露面,为前来的教徒祝福。教堂的平顶上正中间站立着耶稣的雕像,两边是他的12个门徒的雕像一字排开,高大的圆顶上有很多精美的装饰。</p> <p class="ql-block">16世纪教皇朱理二世决定重建大教堂,由米开朗基罗设计,并于1506年动工,在长达120年的重建过程中,布拉曼特、米开朗基罗、德拉•波尔特、卡洛•马泰尔等意大利最优秀的建筑师先后主持过设计与施工,1626年11月18日宣告落成,改建后的教堂呈文艺复兴式和巴洛克式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教堂建筑呈现希腊十字架结构,造型传统而神圣;教堂中央是直径42米的穹窿,顶高约138米,教堂主体建筑高45.4米、包括门廊东西长约230米,南北宽约138米、建筑总面积2.3万平方米,最多可容纳6万人。</p> <p class="ql-block">教堂外的圣彼得广场,是建筑大师贝尔尼尼一生中最伟大的建筑艺术品,完成于17世纪。拥有两个四排共284根德斯金式圆柱和88根方石柱组成的半圆长廊,上有40位圣人雕像,仿佛圣彼得大教堂伸出的两个巨大手臂。</p> <p class="ql-block">(本图来自网络,站在教堂顶上拍摄)</p> <p class="ql-block">圣比得广场,建于1667年,能容纳30万人,广场长340米、宽240米,被两个半圆形的长廊环绕。</p> <p class="ql-block">高大的圆石柱支撑着长廊的顶,顶上有142个教会史上有名的圣男圣女的雕像,雕像人物神采各异、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柱子上方那美妙绝伦的圣者塑像四百年来一直诉说着当年这个才华横溢的建筑天才的名字:贝尔尼尼--巴洛克艺术之父。</p> <p class="ql-block">广场中间耸立着一座41米高的埃及方尖碑,是1856年竖起的,它是由一整块石头雕刻而成的。</p> 方尖碑两旁各有一座美丽的喷泉,涓涓的清泉象征着上帝赋予教徒的生命之水。所有走进圣彼得广场的人无不为这宏大的场面而感慨。 <p class="ql-block">大教堂门前左边,树立着圣彼得高大的雕像,他神情自若、面带微笑, 右手握着两把耶稣送给他的通向天堂的金钥匙,左手拿着一卷耶稣给他的圣旨。</p> <p class="ql-block">参观走道大门,有皇家卫队守卫,皇家卫队就是梵蒂冈国家的军队。</p> <p class="ql-block">走进教堂的大殿堂,殿堂之宏伟令所有的参观者惊叹,殿堂长186米,总面积15000平方米,能容纳6万人。高大的石柱和墙壁、拱形的殿顶、到处是色彩艳丽的图案、栩栩如生的塑像、精美细致的浮雕,彩色大理石铺成的地面光亮照人。</p> <p class="ql-block">呈现在眼前的简直是一座艺术宝库。屋顶和四壁都饰有以《圣经》为题材的绘画,不少是名家作品。大殿内有很多巨大的雕像和浮雕,大殿的左右两边是一个接一个的小的殿堂,每个小殿内都装饰着壁画、浮雕和雕像。</p> <p class="ql-block">教堂内部装饰华丽,华丽到令人惶恐不安,令人窒息。我们见到的教堂中央著名大拱形屋顶是米开朗基罗的杰作,双重构造,外暗内明。对于这个大圆顶,曾有过百年的波折,最先是布拉曼特于1506年设计,1514年他去世后拉斐尔接替了他。六年后,拉斐尔也去世了,教会对教堂顶部借鉴哥德式的设计,强调黑暗与光明的对比,采用了玫瑰花窗,于是出于对教堂入口处的光线对比效应的考虑,圆顶被取消。后来米开朗基罗在71岁高龄时接替了这项工作,以"对上帝、对圣母、对圣彼得的爱"的名义,恢复了圆顶。圆顶廊檐上有十一个雕像,耶稣基督的雕像位于中间,廊檐两侧各有一座钟,右边的是格林威治时间,左边的是罗马时间。</p> <p class="ql-block">华盖的上方是教堂顶部的圆穹,其直径42米,离地面120米,圆穹的周围及整个殿堂的顶部布满美丽的图案和浮雕。一束阳光从圆穹照进殿堂,给肃穆、幽暗的教堂增添了一种神秘的色彩,那圆穹仿佛是通向天堂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最惹人注意的雕刻艺术杰作主要有三件:</p><p class="ql-block">一是米开朗基罗24岁时雕塑作品《圣母哀痛》。</p><p class="ql-block">圣母怀抱死去的儿子的悲痛感和对上帝意旨的顺从感在作品中刻画得淋漓尽止。这里所表现的圣母痛苦状与米开朗基罗以后的作品迥然不同;</p> <p class="ql-block">圣母哀痛雕像</p> <p class="ql-block">圣母哀痛雕像</p> <p class="ql-block">二是青铜华盖</p><p class="ql-block">是贝尔尼尼的作品,它由4根螺旋形铜柱支撑,足有5层楼房那么高。华盖前面的半圆形栏杆上永远点燃著99盏长明灯,而下方则是宗座祭坛和圣彼得的坟墓,只有教皇才可以在这座祭坛上,面对东升的旭日,当著朝圣者举行弥撒;</p> 青铜华盖 青铜华盖 <p class="ql-block">三是圣彼得宝座</p><p class="ql-block">也是贝尔尼尼设计的一件镀金的青铜宝座。宝座上方是光芒四射的荣耀龛及象牙饰物的木椅,椅背上有两个小天使,手持开启天国的钥匙和教皇三重冠。传说这把木椅是圣彼得的真正御座,后经考证为加洛林国王泰查二世所赠送。</p> 圣彼得宝座 <p class="ql-block">圣彼得教堂最早是建於西元324年,原始的构想只是一座小会堂,建於圣彼得墓穴的正上方,在十五世纪时开始改建,其中历经多位顶尖的建筑师和艺术家参与修改,终於在1626年完成了的模样。圣彼得教堂不仅是一座富丽堂皇值得参观的建筑圣殿,它所拥有多达百件的艺术瑰宝,更被视为无价的资产。从兴建、到经历多次的扩建和改建、再到最后装饰完毕,总共经历了1300多年的历史,而这一个过程正好是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发展壮大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圣彼得教堂建筑史也就是基督教发展史的一部分。(由于当时带了一个卡片相机,夜晚拍摄很多照片太差,为了更好地展示优美的景点,部分照片选用了网络下载,向拍摄者表示感谢。)</p> <p class="ql-block">斗兽场,始建于72年弗拉维王朝,到82年提图斯时代才完成,虽然现在的罗马斗兽场只剩下了一些残垣断壁,但它却是古罗马历史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特莱维喷泉(Trevi/Fontana di Trevi):即许愿池,于1762年才完工,是罗马知名度最高的喷泉。作为罗马最后一件巴洛克杰作,这座全球最大的巴洛克式喷泉在电影《罗马假日》风靡全球后闻名于全世界。</p> <p class="ql-block">喷泉主体部位的大理石海神雕像栩栩如生,细微处如海马们拉着的硕大的贝壳也处理得相当精美。这个雄伟的喷泉雕刻叙述的是海神的故事,背景建筑是海神宫,中央是驾驶战车的海神波塞冬,两旁则是水神,海神宫的上方则有代表四季的少女雕像。</p> <p class="ql-block">罗马人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只要背对喷泉从肩以上抛一枚硬币到水池里,就有机会再次访问罗马。我也拋了一个,希望有机会能实现这个愿望。</p><p class="ql-block">谢谢观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