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关于知青招工的事,我想起了我当年被招工的情景。</p><p class="ql-block"> 1978年我还在当时下乡的龙游县寺后公社曹家大队。那时知青已经开始被陆续招工回城。就在这一年,龙游的一个企业去寺后公社招工。这个企业知道我,因为我曾经在龙游中学的校办工厂做过电机修理的临时工,这个企业去校办工厂修过电机,所以他们知道我。他们到寺后公社招工时就指明要我去他们企业。当时的公社干部听了这个企业的要求,想了想说:要把这个人招去得带上另一个知青一块走(后来听当时告诉我的人说,这叫卖猪头🐷搭猪尾巴)。但是那个知青据说是有点精神问题,不能正常工作,谁来招工都不要。来要我的企业权衡了一下也就放弃了对我的招工。所以78年的招工我没走了。</p><p class="ql-block"> 一直到79年底,衢州的几个企业在下乡知青中招工,当时我已经超过了30岁,还带着个孩子,一般的企业对我这样的人已经不感兴趣。而这次的企业招工对年龄可以放宽到25岁以上,但是有工种限定。按照我的情况,我只能报名炊事员这个岗位。为了能解决户口回城的问题,我不计较工种是什么,毫不犹豫报了名。</p><p class="ql-block"> 这次招工规定了要参加考试。 考试的地点在衢州木材厂的大礼堂。报名炊事员工作人员的考试内容有作文,烹饪基本理论和基本功的实际操作。现在还记得,作文考试是写一篇“我的志愿”作文;理论考试是回答问答题;基本技能考试有意思,是切萝卜丝。</p><p class="ql-block"> 我当时住在龙游。为了参加这场考试,考试头天我就磨好了要带的切菜刀,找好了小切菜板(按考试规定要自带切菜刀和案板)。第二天我背上装有考试用具的小挎包,坐火车去衢州木材厂参加考试。</p><p class="ql-block"> 那天在木材厂大礼堂我参加了三场考试,作文和所谓的理论考试都是笔试,我轻松应对。我现在还记得,作文我写的大意是,我出身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我的愿望是想当一名老师。但是现在工作需要我当一名炊事员,虽然我有思想斗争,但是想到革命前辈为了祖国流血牺牲……我愿意服从分配,领导叫干啥就干啥……而所谓的理论考试回答问答题,我依稀记得有:家常豆腐怎么做,还有和面五斤要加多少水?等等。这两场考试都是笔试,大礼堂里静悄悄。我很快完成考试,交卷了。</p><p class="ql-block"> 最后一场考试是实践操作考试,考的是切萝卜丝。要求在规定的时间看每个考生能完成多少切萝卜丝的工作量。考试开始,监考官一吹哨一声令下,开始!大家就拿起刀哐、哐、哐一个劲儿地切开了…… 整个大礼堂好不热闹!5分钟过去了,监考官又一声令下:停止,马上把刀放下!全体考生放下刀,站在自己的考位旁,等待监考官来考核。这时监考官们走过来,挨个地查看了每个考生切好的萝卜丝并给予评分入档……</p><p class="ql-block"> 考完以后大约十几天吧,传来消息说我这次招工考试得了总分第一名。再后来,衢州木材厂招工录取通知书就来了。</p><p class="ql-block"> 记得是79年的12月20几号吧,我拿着招工录取通知书去衢州木材厂人事科报道。从此我离开了下乡14年(1966--1979)的龙游寺后公社曹家大队。 报到后,厂人事科长叫我留在 人事科帮忙。所谓帮忙,做的具体工作就是让我抄写全厂职工的花名册。后来我想,这是人事科长在考察我呢,看我那个考试的成绩是不是自己的。第二年春天木材厂会计科开始了全厂成本二级核算的工作,于是人事科把我分配到原木车间去干成本会计。也就是说,厂里没有让我去食堂当炊事员。</p><p class="ql-block"> 从那以后,我开始学习财务会计知识,从事会计工作,一直干到退休以后。我算是和会计工作打了大半辈子的交道。</p><p class="ql-block">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已是四十多年过去了,但是想到这些往事,还是记忆犹新历历在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