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br></div><div>孩子让我在网上买了可乐,外卖员送到了。孩子去找了一次没拿到,回来有点嘟囔(我都白跑一趟了,怎么就是没有呢)。</div><div><br></div><div> 我心想外卖员明明给我打过电话确认的,我看过订单也送到了,大概率他是会准确放到货架上,而你找不到才是真相吧。心里有一丝丝评判:你怎么不多找一找呢,怎么不多试试呢?肯定是你看得不仔细吧,然后登登登跑回来找妈妈了。我内心还觉得,哎,这孩子,拿个东西都拿不到。愁。</div><div><br></div><div> 觉察到以后,提醒自己,我是要多鼓励孩子,因为我想要的是一个能独立完成任务的孩子。</div><div><br></div><div> 于是告诉他,这个可乐雪碧有12瓶,所以摸上去应该是一整个长条的。我确认过了,外卖员说送到了。如果可以的话,你隔着袋子再摸一摸看。</div><div><br></div><div> 在我的鼓励下,孩子又跑了一趟。这次果然拿到了。</div><div><br></div><div> 我问他,你是怎么拿到的呀?孩子说我就是再仔细看了一下,然后又去摸了一下,肯定里面就是可乐雪碧。</div><div> </div><div>那你第一次去怎么没看到呀? 儿子支支吾吾,因为袋子根本没写我们的门牌号,那里一堆东西,我看了一眼没找到,就走了。</div><div><br></div><div>点赞,你说干就干,勇敢去试试,真不错。</div><div><br></div><div>我相信下一次,他就会多看看,多试试。因为他有成功的经验了。</div><div><br></div><div>想起小时候,我的父亲忙碌时经常也派我去拿东西或者办点小事,如果我没拿到。他很可能会皱着眉头,评判我:怎么拿个东西都拿不到呢。有一次,大热天派我走几公里去拿一个文件。结果走到那,我也不知道去你一户人家家里拿,没拿到。又走回来。 父亲好像说了我一顿,他又让我再次出发,又拿 一遍,还好,我拿到了。但是父亲的眼神就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div><div><br></div><div>于是,这个模式我就成功沿袭了很多年,对孩子的没做成一件小事的态度大概也是八九不离十吧。好在,兜兜转转,在学习心理学和个人成长的过程中,我自己斩断了旧模式,不再继续传给下一代(如何斩断链接我,告诉你)。</div><div><br></div><div>有一天,我看到一句话,“每个孩子都是可以试错的”,打动了我。</div><div><br></div><div>这次,我在那个当下,内心觉知到了这个念头“你怎么拿个东西都拿不到”,而带着觉知,改变旧模式,从评判调整为耐心鼓励,允许孩子试错。没拿到,有什么关系,再拿一次,总有一次是会拿到的 。</div><div><br></div><div><br></div><div>而我也相信,旧的沟通模式太强大,要改起来肯定不容易。但是这种能力就像是肌肉一样,越练习总会越强壮的。</div><div><br></div><div><br></div><div>vx:francesses-45</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