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一封书信、一幕往事、几多感触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22年仲夏,我购得一旧书,书中夹一封泛黄的书信,写于1964年5月6日,距今已半个多世纪。信31行,700多字,写在一张“甘肃师范大学实习生课堂试教教案”纸的背面。该信的执笔者李发渊,想必是师大的老师,亦或是学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作为这封书信58年后的拜读者,作为一名教育人,读毕,不胜感慨,思绪万千,仿佛回到了那个贫困却又激情燃烧的岁月,亲眼见证了发生在甘肃师大(现西北师大)的一幕往事,看到了那时校园里学子的青涩、努力,教师的履职、担当,校风的清澈、质朴,治学的严谨、求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下面,我们共同研读,感受和品味这封信陈述的往事、表达的思想和抒发的情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学生会宣传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贵部所办黑板报上,本期有一名为“忘”之诗,诗的三、四句——松花江上飞翔着海鸥,珠穆朗玛长满了青松——有严重错误。松花江里全是淡水,属咸水性动物的海鸥在松花江上是找不到的;珠穆朗玛肯定是指珠穆朗玛峰这一地方,此峰是世界最高极点,高8848m,自第四纪(一百五十万年以前)以来,就被冰川复(覆)盖,只要看过“征服世界最高峰”纪录片的人,对那些如玉如碧的琅琅冰貌也还记忆犹新,作者怎能谈到上面什么“长满了青松”?就整个喜马拉雅山而言,也不是到处都“长满了青松”的,而是相反,绝大部分地区是光秃秃的寒漠,高大的针叶林阔叶林只见于3000m以下的谷地,而6000m等高线已为雪线,其上尽为终年积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两错误,我们曾特地请教了我系的李德长先生;大学生出现这样的错误,使他惊讶。李先生要我们转告贵部,迅速将其错误改掉,以免在同学中造成知识混乱和为来宾所笑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或许有人说这两句诗是浪漫、是夸张。但就全诗来看,作者不是采用的浪漫手法或夸张手法,而却真正是违反客观存在的错误。这种错误之所以产生,是作者强写自己所不熟悉的生活题材的结果,文学创作最忌讳走这条路;就整首诗而论,我们有内容空泛、个别语句生硬的粗略看法,内容空泛正是作家强写并不为自己所熟悉的生活题材的必然结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这里我却(还)有点不成熟的想法。自从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以来,我们的学风大有改变,艰苦朴素、克(刻)苦攻读的风已盛吹,在大学毛主席著作、大学雷锋同志和大学解放军的运动中,出现了许多可歌可颂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我们多么想学习这些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经验啊,我们多么想在这些先进者身上找到鼓舞啊!遗憾的是宣传部主办的刊物上这方面的题材太少了,使我们有点失望。贵部的通讯员们也尽生活在这些集体之中,这些题材全为他们所熟习(悉),如果能组织他们从事这方面的创作,这将会出现多少佳作,这又将对全校2000多名同学发生多大的思想影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敬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地四 李发渊等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64.5.6</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毕业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等师范,与西北师大,知悉而又陌生。知悉的是,这所学校位于黄河岸边、桃花盛开的地方,是培养教师的摇篮,也是我心中的象牙塔。陌生的是,我无缘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一师一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网上,百度不到该信的执笔者李发渊以及文中李德长先生的信息。也许,他们的去向、归宿,只能在师大老一辈或校史馆那里寻到答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一切,并不妨碍我对这所知名高校的仰慕、探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有道是“窥一斑见全豹,见一叶知深秋”。透过这封信,油然而生以下几个方面的感触。</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一、清澈质朴的校风,令人向往。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64年,正是国家度过“三年困难时期”不久,经济薄弱,物资匮乏。但就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2000多名师大学子满怀理想,艰苦朴素,刻苦攻读,学风日盛,校园里充满青春昂扬的气息。该信的执笔者李发渊,发现黑板报上学生的诗作有误后,不漠视,不放任,不妄议,积极查证资料,与其他老师交流,与资深人士请教。李德长先生知悉后,从纠正错误、避免误导、维护校誉等方面给出意见,态度积极明朗,处置迅速果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透过现象见本质。这一幕往事,充分彰显了师大校园里质朴清正的人际关系,体现了师大老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育情怀,更揭示了“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教”的教育真谛。读毕,有种夏日里的一股清流,绿丛中的一瓣花香的感觉,令人神清气爽,眼前发亮。与时下一些大学校园里存在的学术造假、逐利拜金、人设崩塌、重项目轻教学、教授不带本科生等恶劣风气相对比,真是反差巨大,泾渭分明。</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二、短小精悍的议论文,堪称典范。</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封书信,形式上是一封信,实则是一篇短小精悍的议论文。从全文结构上看,文章一开头,作者仅用三四句话,就交代了事发缘由,引出了中心论点——“有严重错误”,观点明确,言简意赅。然后以松花江水属淡水、海鸥系咸水性动物;珠穆朗玛峰极点及针叶林、阔叶林、雪线的海拔高度,纪录片“征服世界最高峰”影像等科学资料、数据作为事实论据,以本系学术权威李德长先生的意见、态度,诗歌创作中“浪漫、夸张”手法的运用分析等作为理论论据,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思路,阐明了中心论点,条缕清晰,论据充分,逻辑严密,说服力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难能可贵的是,执笔人还深入剖析了错误产生的根源:“是作者强写自己所不熟悉的生活题材的结果。”这对初学写作者而言,具有一针见血、对症下药、举一反三的功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至此,作者意犹未尽,又另设一段,联系当时的社会形势,以满腔的热情和担当的气魄,向全校通讯员提出了希望,发出了倡议。作者的一片拳拳之心、殷殷之情跃然纸上,鼓舞人心,催人奋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全文主体部分的四段,不但解决了“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还联系实际,指明了“怎么做”的方向,内容上详略得当,恰到好处,给人一种多一段嫌多,少一段嫌少的感觉。另外,整篇文章语言准确、精炼,综合运用了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加上作者热忱的态度,恳挚的言辞,着实令读者心悦诚服,茅塞顿开,不失为一份教科书式的议论文。</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三、深根宁极的校训文化,润心励行。</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半个多世纪前,李发渊同志写这封信时,他不会想到,这页单薄的书信尚能幸存于世;他不会想到,这封书信会随着网络订购的一本旧书,以圆通快递的方式,翩翩然掉落在一个陌生同行的桌面;他更不会想到,这封普通书信折射出的,恰是西北师大百廿来“知术欲圆,行旨须直”的文化积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细读深思,这封信虽不长,但信中的情节内容,既体现了师大师生在知、术、行、旨四个方面的涵养和践行,又显示了他们“长河落日,大漠孤烟”一般的精神境界,是对西北师大校训文化的生动诠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封不经意间留存至今的书信还使人深感,75年前,时任西北师范学院院长黎锦熙先生倡议的“知术欲圆,行旨须直;长河落日,大漠孤烟”的教育思想,经历届校领导和广大师生的传承、淬炼,作为八字校训,已融入了西北师大人的血脉与骨髓,成为他们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一种价值认同、文化自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愿恭逢盛世、喜迎新甲子的西北师大人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大力弘扬校训文化,以文化人,培根铸魂,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和前进定力,为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培育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