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福增:为公益事业慷慨解囊

美友53840206

<p class="ql-block">陈福增:为公益事业慷慨解囊</p><p class="ql-block">陈福增,漳平市和平镇东坑村人。</p><p class="ql-block">  他的道路充满拼搏:辛勤劳作的农民,敬业爱岗的工人,独当一面的矿石发运站站长,开拓进取的企业家… …</p><p class="ql-block">  他的人生充满奉献:从当一名普通职工时开始捐--一千元,一万元,十万元,百万元……迄今为止为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捐献了一千多万元。他,就是知青企业家陈福增。陈福增是福建省漳平市和平镇东坑村人,生于战火纷飞的1946 年。1965 年,到边远山区参加知识青年耕山队;1969 年,到赤水镇赤水村插队务农。1978 年,他招工到漳平市造纸厂,尔后调往漳平市矿产工业公司。工作中,他一步一个脚印,从职工到矿石发运站站长,无不尽职尽力。1985 年,他下海,自办漳平首家民营矿石产品企业--桂林矿石调运站,次年他与市矿产工业公司签订了铁矿石的收购、加工发运的合同。由于他的勤奋、严谨、诚实,守信,顺利地完成了各项指标,掘得了下海经商的第一桶金。1995 年,他信心倍增,创建了大深铁矿磁选厂,经多方拓展销售渠道,一举改变了铁矿石滞销的局面。1999 年,他创建漳平市五利金属有限公司,着力环保,生产科技产品电解铜。2002 年,他进军江西,在吉安市创办赣闽铁矿和漳安峥嵘选矿厂,在安福县创办了闽赣铁矿。经过几年的拼搏,这两矿一厂的铁矿石年产量达到百万吨,成为江西省的先进企业和纳税大户。</p><p class="ql-block">陈福增先生成功了。成为知名企业家的他,依然是那么简朴― 吃快餐,坐三轮车… … 但是,他为公益事业却常常慷慨解囊。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他还是一位普通职工时,就为永定县灾区捐献1000 元,为本县吾祠中学捐献6000 元。在创业初期的九十年代,为当年知识青年耕山队所在的溪南镇宝山村建一座风景亭和铺设村道。为赤水镇赤水村修村道、建桥捐款26万元。 在江西创业期间,他为重修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捐资6 万元,为安福赤谷中学修缮校舍捐资10 万元,为吉安市建白鹭大桥捐资50 万元,为云南省傈僳族自治县美光小学危房改造捐资10 万元。</p><p class="ql-block">  2004 年,漳平市修复龙江双塔。他在为振文塔捐献1 万元的同时,又独资180 万元独资捐建东山塔。2006 年,他又捐资55万元建东山公园门楼,为新建漳平市博物馆、知青馆捐资30万元、10万元。2007年,他为建福祉阁公园步行桥捐资13万元。2008 年,他为修建漳平文庙捐款11万元,为新建漳平市西雾山公园捐资20 万元,为四川汶川大地震救灾捐资13万元,为漳平市老年科技工作者捐资2万元。2009年为漳平市桂林逸夫小学捐资3万元。2006 年,他的家乡--被市政府列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他先后捐资600万元,新建了村两委办公楼和老人活动中心,架设了3 座路桥和防洪堤,以及村里许多的公共设施。</p><p class="ql-block">  长期以来,他秉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一心一意地崇德向善,十分热心慈善事业。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他每年向赤水村老人分发春节慰问费,从未间断。从2007 年起,给东坑村困难户、五保户和特殊困难家庭发放生活补助。从2008 年起,已出资14万元帮助35名下岗困难职工的子女上大学,今后将每年继续资助20名。2009年他为漳平市、龙岩市慈善总会捐款65万元、20万元。陈福增为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慷慨解囊,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感恩。他常常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改革开放的道路,给了我拼搏创业的机遇,我应该回报社会。如今,为了造福人类,他又在厦门进行风险投资,开发生物制药研制项目。该项目获国家科技部的创新资金,并于2010年1月获国家药监局一类新药临床试验批文。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我们衷心祝愿陈福增在敬业奉献的人生道路上继续谱写华彩的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