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七夕,原名为乞巧节。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汉代画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图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p> <p class="ql-block">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从 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p><p class="ql-block"> 从一年级至今,我们三年级一班的同学始终坚持着“入班即静,晨读积累”的良好习惯,这也是每天珍贵的“晒书”时间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为七夕咏叹,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七夕诗词,其中不少成为至今传诵不衰的千古绝唱。为了进一步深化“传统节日”主题活动内涵,学校定于七夕节期间开展“我们的节日•七夕”文明实践活动,我们三一中队的学生积极参加了班级线上七夕活动,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传递积极的人生追求和高尚的情感,培养爱亲爱家爱国的情怀。</p> <p class="ql-block"> 本次“传统节日·七夕”主题活动,充分挖掘了我国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诵读耳熟能详优秀诗文,体验传统活动,加深了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亲近中华文化,热爱和传承华夏文明,进一步感受了传统文化的魅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