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1962年9月,我们一批儿时邻里发小,进入静安寺华山路第四小学读书,成为了同班同学。全班54名同学中有51位来自于赵家桥。赵家桥还有一部分同龄人(主要是57弄合泰坊),则在这一年分在了另一个班级里。</b></p><p class="ql-block"><b> 昔日儿时记忆中的赵家桥虽然消失了,但在我们“同班同学”的记忆中则依然十分清晰。</b></p> <p class="ql-block"><b> (1945年赵家桥地块街坊图)</b></p><p class="ql-block"><b> 赵家桥(街坊)位于静安寺地区,是静安寺地区最早有人沿河居住的片区之一。范围在:愚园路以北;常德路以西;北京西路以南;胶州路以东。清光绪二十四年(1899),英国人通过越界筑路将静安寺等大片土地划入公共租界(西区),不久,赵家桥地块大规模住宅建设便随之开始,并于1935年基本建成。</b></p><p class="ql-block"><b> 二十世纪80年代中后期,赵家桥开始拉开了旧区改造的序幕。到2009年,近20年经过六次动迁改造,昔日赵家桥的房屋住宅仅存北京西路上1603号的四寿村和北京西路1623号的中华医学会(英国共济会旧址)。</b></p><p class="ql-block"><b> 今天的赵家桥地块主要由晶品广场、静安寺交通枢纽站、麦克公寓、“赵家桥小区”、胶州大厦大楼和明园大厦组成。赵家桥街坊中的一条“赵家桥路”的路牌今天依然保留存在。</b></p> <p class="ql-block"><b> (静安寺地区历史河道图)</b></p><p class="ql-block"><b> 赵家桥是静安寺附近最早有人沿河居住的片区之一。十九世纪中叶,静安寺周围河流密布,除古寺庙宇之外,附近只有稀疏沿河而建的自住型简屋和零星江南传统农舍民居。</b></p><p class="ql-block"><b> 该片区沿河而住的最早原住民为赵氏家族,后增加了顾氏家族。他们原以种田、种菜为生,至工部局在静安寺(今静安公园)辟建了一座“外国坟山公墓”之后,鲜花需求剧增,于是以种田、种菜为生的农民,改作花农,遍植奇花异草,供应洋人,并以此为生。</b></p> <p class="ql-block"><b> (静安外国公墓)</b></p> <p class="ql-block"><b> (静安寺外国公墓)</b></p> <p class="ql-block"><b> 赵家桥地块中赵家桥路(今路牌还在),是一条正规马路,很短,东起常德路,西至胶州路,全长224米,宽5.5米。因该马路没有“上街沿”,同时被编为常德路305弄,所以人们也习惯叫它“赵家桥大弄堂”。据《静安区地名志》记载,赵家桥,在今常德路附近,有河道于该路平行,东首原有桥,人称赵家桥。后河被填作路(今常德路),桥被拆。继后,该地块中间由东向西形成了一条路(今常德路305弄),路取桥名,从而有了“赵家桥路”,保留的路牌现竖立于晶品广场的旁边。</b></p><p class="ql-block"><b> 赵家桥路将整个地块一分为二,路北面地块小些,最早为赵家宅,后称赵家桥。由老宅基房、石库门住宅、简约中式楼房、沿街中式商铺楼、新式中式洋楼和花园洋房等组成。路南面地块较大,原为农田,后主要种植花草,最后在该地块先后建起了江南四合院、石库门里弄住宅、外国洋楼、寓所、新式里弄住宅、中式石库门楼房和沿街商铺楼。</b></p> <p class="ql-block"><b> (今天仍旧保留着的赵家桥路牌)</b></p> <p class="ql-block"><b> (今天的赵家桥路)</b></p> <p class="ql-block"><b> 赵家桥常德路一侧,每年是静安寺庙会设摊的重要区域,也是居民日常生活网点集中之地。上海第一条公共交通---1号有轨电车在此路段通过。</b></p> <p class="ql-block"><b> (静安寺庙会情景照片)</b></p> <p class="ql-block"><b> (静安寺庙会情景照片)</b></p> <p class="ql-block"><b> (静安寺有轨电车照片)</b></p> <p class="ql-block"><b> (原常德路273、275、277、279号沿街房屋照,由居民叶福慈拍摄)</b></p> <p class="ql-block"><b> (常德路赵家桥一侧是中式商住楼)</b></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 赵家桥四周“填浜”筑路以后,周边马路分别为:东面常德路、南面愚园路、西面胶州路、北面北京西路。</b></p><p class="ql-block"><b> 赵家桥地块的东面常德路,从愚园路到北京西路。该路辟筑于十九世纪60年代。被划入公共租界之后,清政府在常德路421号(今上海警备区司令部)设立了清朝海关造册处(后名为江海税务总署),并以清朝廷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定名此路。1943年,汪伪政府接收上海公共租界之后,取湖南省常德县之名,将“赫德路”改名为“常德路”。 </b></p><p class="ql-block"><b> 常德路西侧赵家桥街坊一边是单号,从243号--337号止,沿街商铺和住宅建于1912--1935年。243、247号是两幢二层楼高的洋房,由一位广东刘姓富商在上世纪20年代末建造而成。解放后为市冶金化工局的职工家属住房。253弄--277号安庆坊、281弄--295号承荫里,有石库门房屋20幢。</b></p><p class="ql-block"><b> 商业网点依次向南有:生煎馒头店(常德路303号)、公共厕所(常德路301号)、熟食店、煤球店、烟纸店、文具店(小型印刷厂)、棕绷店、米(粮)店(常德路275号)、街道托儿所(后曾为图书室、红十字妇幼保健站等)、刻制社、修锁具配钥匙店、手摇袜子店(弄口)、别针组。 </b></p><p class="ql-block"><b> 305弄,即今赵家桥路的北面,是一大片住宅和沿路商铺,该片主要住宅全部是原住民赵(顾)氏家族建起的,共有93幢房屋组成,合称“赵家桥”;常德路307--337号底楼大部分是沿街中式商铺,二楼是住家户。</b></p><p class="ql-block"><b> 赵家桥路北面依次向北是,大生食品店(常德路307号)、牙医门诊所(常德路309号)、荐头店即保姆介绍所(常德路311号)、老酒店(常德路313号)、精益文具书店(常德路315号)、熟食店(常德路317弄麟趾坊弄口)、祥泰面馆(常德路319号)、新民理发店(常德路321号)、陈兴馆大饼油条店(常德路323号三德里)、运昌炒货冷饮店 (常德路325号)、天禄新记糕团糖果店 (常德路327号)、新华钟表店后为木匠店(常德路329号)、福昌烟杂店(常德路331号,设有公用电话,号码:5415732)、常德路333弄口的山东(回族)高庄馒头煎饼铺。其间,317--321号叫麟趾坊,323号叫三德里,共有石库门房屋4幢。</b></p> <p class="ql-block"><b> (赵家宅、愚园、外国坟山地图)</b></p> <p class="ql-block"><b> (私家园林“愚园”)</b></p><p class="ql-block"><b> 赵家桥地块的南面愚园路,该路始筑于清咸丰十年(1860)。最早的愚园路是从常德路到华山路万航渡路止,是英侨以协防清朝廷抗击太平军而在界外筑的“军路”,1899年被划入公共租界之后,路以“愚园”而定名。“愚园”建于1888年,在今愚园路(常德路)的南面,为当时沪上三大营业性私园之一。</b></p><p class="ql-block"><b> 愚园路北侧赵家桥,从常德路到胶州路,沿路门牌为双号。12弄新和坊,建于二十世纪30年代初,旧式里弄,有石库门房屋3幢。14、16号为连体中式商住楼,底层解放前14、16号沿街开有一家亚东煤号店和一家专做西服的新昌洋服号的裁缝店,后裁缝师傅进了鸿翔服装公司,裁缝店改为住宅。32号一户姓顾,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赵家桥大建设时期,在自家宅地开了一家栈竹行,从事储存和出租建房所需的毛竹和竹木棚业务。解放后,堆放毛竹和竹木棚的场地改建起了上海市第四建筑公司。愚园路40花园住宅,解放后为海运局职工家属宿舍。50号和48弄里有一个沈家花园,50号的沈家花园是著名作家程乃珊的婆家,生前她住在这里。54号最早是外国教堂,后成为静安区法院所在地。66弄也叫愚园弄,与赵家桥57弄合泰坊相通,由12幢老式石库门房屋组成。68号最早叫东南中学,解放后改称重光小学和愚园路第七小学,改革开放期间改作静安区检察院办公地。78弄源茂新村(包括愚园路80号),新式里弄,有11幢新里房屋。88弄也叫顾家弄,与赵家桥99弄相通,有旧式石库门里弄房屋8幢。愚园路90号由外国人顿尼出资建造的洋楼,解放后为上海医药公司供应科供应站。</b></p> <p class="ql-block"><b> 赵家桥地块的西面胶州路,从愚园路到北京西路。胶州路民国三年已有此路并起迄成今之规模。胶州路赵家桥一侧为双号,从16号--60号止。16号最早是一家祥生汽车出租公司,后改为作为静安区副食品供应站。20号至50号为五排沿街联体简约老式石库门房屋15幢。52弄慈仁坊,新式里弄,有2幢房屋。56弄静云里,旧式里弄石库门房屋8幢。60号最早是一位广东人开的一家泰利小百货商店,主要供应毛巾、汗衫、牙膏牙刷等日用百货,文革期间小店关门,后一度曾作为集邮门市部。</b></p><p class="ql-block"><b> 胶州路从愚园路到北京西路这一段约150多米长,原来是小商贩集中设摊的农贸市场。解放后,几经禁止,小商贩转移到了庙弄里设摊。1955年,此路段成为了国营胶州路菜场。该菜场由室内和室外两部分组成,室内菜场设在胶州路西面,主要是肉摊、鱼行、禽摊、蛋摊,室外菜场则设在胶州路的马路两侧“上街沿”上搭棚设摊,主要供应蔬菜和副食品。1979年10月,室外菜场恢复成为农贸市场,名声海外。为此,邓小平来上海曾专门到此市场视察。</b></p><p class="ql-block"><b> 上世纪90年代初,政府为还路于民,试图将马路市场迁入室内,于是将赵家桥一侧地块中的慈仁坊、静云里等新(旧)里住宅拆除,建起了胶州大厦,结果胶州路农贸市场就此消失了。</b></p> <p class="ql-block"><b> 赵家桥地块的北面北京西路,1899年辟筑,初名爱文义路。1914年路段东起派克路(今黄河路),西至赫德路(今常德路)。赫德路以西尚未筑通,直到1922年,才辟筑到今万航渡路。1943年更名为大同路。1945年开始称今名。北京西路一侧的赵家桥为单号,从1525--1647号止。该路段东头沿街底楼主要集中开设了一些居民生活网点。</b></p><p class="ql-block"><b> 北京西路赵家桥一侧朝西依次是,油漆店、老虎灶熟水店、大饼油条豆浆店、烟纸店、连环画小书店、切面店、铜匠铺、裁缝店、烫衣店、烟纸店、竹器杂货店、上海铰链二厂、剃头店、葱姜铺、铜锡店、当铺店、木匠店等,原英国共济会旧址处曾经一度为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b></p><p class="ql-block"><b> 北京西路中段即1589--1597号,为顾嘉棠祖宅基,顾嘉棠从这儿出道,最后成为上海滩传奇人物杜月笙手下的“四大金刚”之一,并列首位而闻名上海滩。这一路段现只留存了1603号四寿村(著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的兄弟住在这里)和建于1931年,现为1623---1647号的原英国共济会旧址(今中华医学会)。</b></p> <p class="ql-block"><b> 1931年原英国共济会旧址(今中华医学会)</b></p> <p class="ql-block"> <b>(上海市历史优秀建筑牌)</b></p> <p class="ql-block"><b>(北京西路1603号现存的四寿村)</b></p> <p class="ql-block"><b>【延伸记录】居民顾毓国、顾德明(堂兄弟)、宫万真说,小时候从老人口中知道,上海滩大亨杜月笙,他手下“四大金刚”之首的顾嘉棠,老老辈的人都喊他“泉根爷叔”,住他们现在住的北</b><b style="font-size: 18px;">京西路1585号</b><b>。</b><b style="font-size: 18px;">“泉根爷叔”</b><b>会武术,喜欢打架,在哈同花园做花匠觉得钞票不多,于是就纠集几个人到十六铺抢劫谋生。当时上海滩大亨杜月笙还没有发迹,也在南市一带混,两人就此认得,结成了兄弟。后来杜月笙在上海滩打天下,比如藏鸦片烟、抢码头、看赌场等,顾嘉棠这帮人帮他”摆平”,由此顾嘉棠成为了杜月笙手下“四大金刚”之首。</b></p><p class="ql-block"><b> 现在北京西路1592弄有一幢叫做“嘉庐”的房子,是顾嘉棠房子。据老人讲,顾嘉棠在上海滩发迹成名以后,想在老宅附近造新房子,于是看中了马路对面我祖辈居住的地块。他先将自己的老房子拆掉,原址新造了一幢三开间连体两层楼的沿街房子(北京西路1585号),然后采用置换的方式,获得了北京西路北面的地块,并新建了“嘉庐公寓””(今北京西路1592弄)。顾嘉棠在静安区有不少房产,在老宅基附近建新自己住的公寓,有耀祖光宗之意。1947年顾嘉棠在此为杜月笙过生日设宴,这天光轿车就沿北京西路一路停到常德路新闸路下去,十分风光。解放前夕,顾嘉棠去了台湾,最后病逝他乡。</b></p> <p class="ql-block"><b>【赵家桥公共厕所】由工部局投资建造并派人管理的公厕。分设男女厕所。民国12年,上海公厕实施大便收取使用费的制度,1966年8月31日收费制度取消,1979年又开始恢复实施收取大便使用费制度。</b></p><p class="ql-block"><b>【赵家桥粮店(也称米店)】。1953年12月,上海私营米店全部改为国营粮食公司代销店,简称粮店。1954年8月,上海居民口粮实行划片、定点、按户记证、凭卡记量(不限量)供应办法。1955年,5月20日,上海实行“以人定量”,即依据劳动差别、年龄大小等,确定了9个等级的供应标准按户计划供应制度。买米,凭购粮证、粮票、自己带上米袋到米(粮)店购买。买大饼、油条、糕饼等面制品食品,也是需要用粮票购买。上海粮票最小面值是半两。粮票有地方粮票、全国粮票和军用粮票之别。1953年,上海市区标二白粳的零售价每斤0.15元,1966年0.164元,1991年6月,标一白粳的零售价每斤由0.17元提高为0.30元,1995年3月为1.20元。</b></p><p class="ql-block"><b>【常德路大生食品店】该店是由浙江宁波人开设,最早是烟杂店。每天早上8点对外营业,开店之前先要把排门板一块一块卸下来,叠放到一侧,晚上打烊,再把排门板一块一块拼装上去,才能关门打烊。食品店有糖果、盐津枣、桃板、橄榄、脆麻花(苔条、甜味)、桃酥饼、蛋糕。夏天增售棒冰、雪糕 、冰砖。店里也有香烟、老酒、白砂糖卖。</b></p><p class="ql-block"><b>【常德路老酒店】该店由湖南人开设。1952年以后,上海先后对啤酒、白酒、黄酒实行统购专卖。1985年,实行酒类经营许可证制度。当时老酒大都是装在酒瓮里,散装卖。酒瓮口小、肚大,底小,所以卖酒只能使用酒吊子拷酒。拷酒的酒吊子有三种规格,即一两、二两和半斤。当时白酒玉液香1.45元一斤,五茄皮0.50元、高粱酒1.00元、黄酒0.25元。</b></p><p class="ql-block"><b>【常德路新民理发店】该店由江苏扬州人开设。解放初期,理发行业主要有私营理发店和个体理发摊。私营理发店收费标准由同业公会协商制定。当时全市最高档的正特级男子理发全套收费每人次为0.85元,最低档副丁级收费每人次为0.25元。女子电烫正特级每人次2.50元,化学烫发每人次5元。常德路理发店有4张理发椅和一张女子电烫理发椅。后公私合营归入静安区服务公司。“文化大革命”中,取消烫发美容,统一发式,男女理发价格最高0.50元,最低0.30元。</b></p><p class="ql-block"><b>【常德路福昌烟纸店】上海本地人开设,店主姓赵,妻子也姓赵。据老人说,该店主是唯一仍居住在此的赵氏家族后人。最早“赵家桥”就设在其店铺前。福昌烟纸是夫妻老婆店,前店后家(楼上)。福昌烟纸店的门面开间很宽,大概有8—10块排门板。该店主要以出售香烟(也可以一支一支买)、肥皂、针线、顶针箍、钮扣、别针、草纸、蜡烛、火柴、雪花膏、蛤俐油、信纸(也可一分2张买)、信封(也可以一分一个买)等日杂小商品为主。后增设有公用电话,号码:5415732。</b></p><p class="ql-block"><b> 【赵家桥“老虎灶”】“老虎灶”上海俗语,是专卖开(熟)水的店。老虎灶始于上海小刀会时期,那时百姓为躲避战火,纷纷逃往租界。当时百姓大多用不起煤球炉,家里用热水很不方便,于是老虎灶便应运而生。赵家桥有2家老虎灶,一家在北京西路(近常德路)上,另一家在赵家桥路57弄合泰坊弄堂的旁边。当年北京西路这家老虎灶,早上兼营大饼、油条和茶室,夏天拉起布帘,里面剩余空间设有盆汤汏浴。居民买开水一般都是提着竹壳热水瓶、铜吊(上海方言,铜制或铝制烧水壶)来“泡开水”(上海方言,打开水)。最早居民手提热水瓶、铜吊放在灶台上,店主从锅里舀出开水,用漏斗灌进热水瓶或铜吊里。后来改用龙头放开水。老虎灶有行业组织,即熟水商业同业公会。解放后,熟水店由私营改为街道托管,仍由私人经营。1970年开始,老虎灶转制为集体所有,由各区饮食公司管理。熟水业的价格一般以五磅一热水瓶热水为计价标准。当时全行业实行售筹制度,即刻有该店特有标记的长约10厘米左右,宽约2厘米的小竹牌,1根筹子代表1分钱,多买可优惠,一般1角钱可买11根。据资料记载,1956年,上海市饮食公司规定每一热水瓶熟水售价0.01元,2分钱一铜吊水(水壶),汤婆子(上海方言,冬天用于暖被子的铜制盛水器)2分钱一汤婆子。1985年,由于燃料和各项费用上升,经市物价局批准,调整熟水售价,供应居民每瓶0.02元,供应单位每瓶0.03元。</b></p><p class="ql-block"><b>【北京路切面店】解放初期,切面店大部分是家庭作坊店。一开间店面,安置一架手摇切面机,一只和面缸,一个柜台,几只竹匾,一杆木秤,既生产又销售。品种有阔面、阳春细面、炒面等;皮子主要有大、小馄饨和饺子皮子等。1958年,产销分离,切面改由粮店经销。原有的切面店全部撤网。</b></p><p class="ql-block"><b>【北京路竹器杂货店】以卖竹子做的生活用品为主的店。品种繁多,有芦花扫帚、竹笼格、竹笼屉、淘萝、竹篮子(四角篮、圆篮、元宝篮、淘米篮)、竹扫帚、竹筐、竹椅、竹凳、竹席、竹榻、竹壳(热水瓶)、竹筷、竹摇篮、竹簸箕、竹折叠晾衣架、竹“吊升”(舀酒的器具)、洗锅用的大小竹洗帚,以及竹制的“马桶划锨”等等。</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