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培育青工爱岗敬业 激活民企内生动力</h1><h1>——记盐城市双强管桩有限公司董事长、关工委主任凌德祥</h1><h1><br></h1><h1> 今年72岁的共产党员凌德祥,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盐城市双强管桩有限公司董事长、关工委主任,在谈到对企业建立关工委的认识时,他说:“要想把一 个民营企业在如今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科技创新迅猛发展中勇立行业潮头,一靠党和政府对民营企业的政策扶持,二靠青年职工的创新创业和责任担当,才能让企业立足于不败之地。在企业内以党建带关建,组建关工委组织,对于提高青工素质,开展技术创新,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促进持续健康发展,都是一件有利有益的大好事。他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注重加强对青工的教育培养,鼓舞青工岗位成才,增强青工的凝聚力,关心下一代工作做得实实在在,激发了青工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企业的感召力、向心力、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h1><h1><br></h1><h1>一、 建班子,自告奋勇出任关工委主任。</h1><h1><br></h1><h1>2003年,盐城市双强管桩有限公司在盐都区龙冈镇高新科技园内兴建新厂,有员工142人,其中青年职工54人,占近40年。2005年3月,盐都区和龙冈镇两级关工委来公司调研民业青年职工队伍状况,发现部分青年职工爱岗敬精神不强,不利于公司产销提质增效,建议公司建立关工委组织,以加强对青工的教育培养。凌德祥董事长对此也深有同感,他意识到,企业领导成员大都年龄偏大,工作起来往往满足于“老路子好走、老办法顺手”,“本领恐慌”问题比较突出,一时走不出传统的管理模式,一度时期公司效益呈下滑趋势。要解决这些问题,既要加快企业管理者的知识更新,更要把那些能力突出,业绩突出, 有专业素养和创新精神的青年职工及时用起来。上级关工委的调研建议,帮助企业找出了问题的症结。一班人对关工委 工作在认识上实现三个转变:由“额外负担”转变为“份内重要职责”;由‘敷衍应付了事”转变为“自身内在要求”;“与生产经营不搭边”转变为“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关工委的指导下,按照“党建带关建“的要求,公司迅速组建公司关工委,由凌德祥董事长任关工委主任,公司党支部书记兼任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公工会团支部、妇联负责人担任关工委委员。公司关工委相继出台了理论学习、青工技能培训、爱国爱厂教育等系列工作活动制度,将培养青工成人成才、为企业接好班作为关工委的重要工作目标,先后聘请了10名老党员、老模范、老工人、老科技担任关爱志愿者,与70%左右的青工开展结对“传精带”活动。凌德祥说:“我既然担任关工委主任, 就要担起责任,干出样子,作出成绩来。”</h1><h1><br></h1><h1>二、搞活动,青工思想道德教育形式丰富多样。</h1><h1><br></h1><h1>凌德祥常说,当代青年既没有经历过革命战争年代的烽火岁月,也没有经历过新中国成立初刀期改变穷二:白面貌的艰苦经历,必须给他们补上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这一课,这叫“培土育苗”。公司关工委成按照上级关工委的要求,每年对青工进行一次丰富教育活动,举办报告会、请“五老”讲“四史”:组织青工到新四军纪念馆参观,到五条岭烈士陵园扫墓,到附近以烈士命名的杨斌村、留璜村走访老党员;组织青工去淮安参观周总理故居、纪念馆,去北京天安门看升国旗仪式、瞻仰毛主席</h1><h1>纪念堂,通过这一系列新旧社会对比,改革开放前后对比的学习、参观等活动,对青工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在开展“青春与双强同行”活动中,凌德祥亲自向青工讲叙公司由当初10多人起家,发展到如今有百余人的国家级科技创新企业的艰辛历程,对青工进行艰苦创业教育;去年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还组织青工收看新闻媒体报道的好人好事,将中国抗疫斗争与西方国家相比,引导青工进一步认识共产党领导英明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无比优越,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抗疫大爱无疆的无私情怀。公司关工委的“培土育苗”工作显现出成效,已有凌惠、王金霞、李光明等7名青工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党,陶小燕、李志刚、蔡万传等20多名青工分别被盐都区和龙冈冈镇党委、政府表彰为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h1><h1><br></h1><h1>三、树样子,鼓励青工科技创新岗位成才。</h1><h1>作为70多岁的公司董事长,老凌经常说: “老将定方向,青年挑大梁”,企业的未来在于青年,竞争力在于青年。企业今后要“交接棒”给下一代,我们要学会打“青年牌“。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已申请国家专利68项,已授权58项,其中发明专利26项,实用新型专利33项。其中,研制的高强混凝土矩形支护桩、,预应力机械式连接抗拔管桩等10多个产品是全国独一无二的、获国家专利证书的高精产品,广泛应用于高架、高速、大型桥梁、高层建筑工程上。科技创新是公司稳步健康发展的保培养后备力量尤其重要。凌德祥是国家授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是江苏桩基行业的领军人物。他每天从来不坐办公室,都是戴着盛帽顶着烈日风雨在生产线与青工一起研究技术,带领青工一起攻克难关,放好样子,让青工看齐。正是由于他言传身教,一大批青工都成为公司技术骨干。公司现有研究员级工程师1人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5人,助理工程师6人,会计师2人,技术员7人,他们成了公司科技创新的开拓者、奋进者。对每年新上岗的青工、招聘的大学生、征地带劳的周围村民、以及临时工、季节工,他要求生产科、技术科对其进行入职引导、技术传授、安全生产等知识灌输,帮助青工尽快适应工作环境,上岗履责。开展结对“传帮带”活动,先后聘请了10名老党员、老工人、老科技、老劳模担任爱心志愿者,与在岗青工结对传技,帮助青工下苦功、炼真功、成硬功。2018年2名青工代表公司参加全省行车工操作竞赛,成绩名列前茅。青年行车工徐萍,由于技术过硬,有一次,在几十米高空操作行车吊运数吨重的水泥管桩,突然机器失灵,管桩在空中失控,随时都可能发生桩坠人亡的重大事故。小徐凭借平时练就的操作硬功,果断地关闭电源,拉下总闸,排除故障,有效避免了一场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公司做好第二梯队的培养和后备人才的储备,以及新鲜血液的输送。至目前,已有凌云、徐纬、邵淑敏3名青工从销售员、技术员被选拔为公司副总经理,李志刚、李光明、王华波等8名青年职工走上公司中层领导岗位。</h1><h1>四、送温暖,解决青工的后顾之忧。</h1><h1>公司地处盐城西乡,远离城区,青工长年累月辛勤劳动,需要人性化的服务。凌德祥在每天工作中做到有三必:一是是职工宿舍必看,查空调,查卫生,查安全:二是食堂必问,要让青工吃饱吃好,身体健康;三是青工有难处必登门慰问,解除后顾之忧。他在厂区内专门建了一幢三层 企业文化活动楼,内设歌舞厅、小舞台、健身房、乒乓球、羽毛球室、画廊等各种设施,每逢重要活动和重大节日,就组织起能歌善舞的青年男女自编自演、自娱自乐,释放青春的激情。办起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下班后让青工走进职工之家看书学习、钻研业务知识,打造线上线下学习阵地。青年女工凌慧、滕翠玲在图书室里,认真学习硅酸盐生产知识,研究钢筋的承重力、抗弯力、抗压力,为公司开发新型管桩作出贡献,先后获得工程师、助理工程师的职称。他十分关心职工和家庭疾苦,青年女女工葛蓥英丈夫患尿毒症,家庭经济困难,主动捐款3万元,帮他及时去医院就医。连续多年开展金秋扶困助学活动,对每个贫困职工子女发放助学金3000元。对考上大学的还给予奖励,职工王海霞女儿胡烨考上扬州大学、孙洪兵女儿孙静考上泰州学院中年人发奖金1万元。凡是公司青工家庭以及直系亲属有港款街他都派人上门庆贺和慰间,这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已在公司实行多年。</h1><h1> 正是因为凌德祥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认识站位高,责任意识强,他所领导的企业在同行业中位居领先地位,多次得国家和省、市、区的表彰奖励。2020年公司尽管遇到新冠肺炎痘情的严重影响、仍实现销售额2.04亿元,税收1392万元,实现了可持续卖发展。</h1><h1>( 盐城市关工[委凌琪、陆舰,盐都区关工委王俊东)</h1><h1><br></h1><h1><br></h1><h1><br></h1><h1><br></h1><h1><br></h1><h1><br></h1><h1><br></h1><h1><br></h1><h1><br></h1><h1><br></h1><h1><br></h1><h1><br></h1><h1><br></h1><h1><br></h1><h1><br></h1><h1><br></h1><h1><br></h1><h1><br></h1><h1><br></h1><h1><br></h1><h1><br></h1><h1><br></h1><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