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飞向太空港》是一部由李鸣生所著的连载于网络的人文社科类小说。《飞向太空港》一书记录了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外国卫星——美国“亚洲一号”的故事,其中既有中美专家在大凉山深处的合作与友情,也有东西方文明在现代卫星发射场上交汇时的碰撞与冲突。</p><p class="ql-block"> 整部作品节奏紧凑、张弛有度,以全景式的书写完整再现了中国自主研发的运载火箭首次成功发射外国卫星的全过程,展现了中华民族勇于进取、不断攻坚克难的智慧与决心,也以地球人的眼光和气魄俯仰天地、穿越古今,展现出人类探索宇宙、憧憬未来的博大胸襟。</p> 一.作者简介 <p class="ql-block"> 李鸣生,1956年出生于四川,当代著名作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首席纪实作家,供职于解放军总政治部(现为政治工作部)。主要从事航天等高科技题材的文学创作,被文学界称为“中国航天文学第一人”“继徐迟之后中国第二个写科技题材的佼佼者”。代表作有长篇纪实作品“航天七部曲”《中国863》《全球寻找“北京人”》《震中在人心》等,作品曾三次获得“鲁迅文学奖”,三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三届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当代》文学奖、徐迟优秀报告文学奖等。</p> 二.写作背景 <p class="ql-block"> 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场,中国航天人风雨同舟、众志成城。成功用中国自主研发的“长征三号”火箭将美国的“亚洲一号”卫星送入太空,开启了中国航天迈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新征程。这是我国第一次发射国外商业卫星,它的成功震撼了全世界,是中国在国际航天竞争中的重大胜利。</p><p class="ql-block"> 《飞向太空港》这部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创作于1990年,作者李鸣生以实地采访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为支撑,全景式地描绘了此次卫星发射的全过程,刻画了一群默默耕耘的航天人的形象,真实地再现了那段艰苦卓绝的航天岁月。</p> 三.主要事件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i>了不起的西昌卫星发射基地</i></b></p><p class="ql-block"> 1986年,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宣布对外开放,承揽外星发射业务。场地的开放不仅吸引了数以万计的中国人民前来参观,还引来了第一、二、三世界的二十几个国家、五十多个卫星组织的外宾。</p><p class="ql-block"> 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的外事处戚处长自豪地说:“‘三个世界’的外宾和记者参观了西昌卫星发射基地之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印象:‘中国了不起’!”我问戚处长“了不起”这三个字,具体怎么讲。戚处长说:“第一世界说中国了不起,是想不到中国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如此短的时间内,能把航天事业搞到这个水平;第二世界说中国了不起,是想不到中国一下子成了他们的竞争对手;第三世界说中国了不起,是想不到中国的航天事业完全依靠的是自己本国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我进入到山谷的时候,看到这儿的所有人都很忙,都很累。基地工作人员对我说,自1989年起,就有“三座大山”压在他们头顶上:一是要抢建一座新的发射场,二是要发射中国第五颗同步卫星,三是要准备与美合作的“亚洲一号”卫星的发射。为此,他们的每一项工作都像是在打仗。</p><p class="ql-block"> 1989年9月3日凌晨,一场百年不遇的泥石流在发射场附近爆发了。房屋倒塌、铁路冲垮通往发射场的通信线路全被切断;人员死的死、伤的伤,大小汽车、铁路的尸散埋在泥水里躺满一施,基地人员连穿衣、吃质,喝水都很困难……可就是这样,基地全休将士也没有半步退缩,从司今身孩子,扒稀泥、推石头、全锅灶、铺电缆……他们日夜不分,以一种近乎原始的生存方式度过灾查只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半年才能完成的抢修任务。正是这种顽强不屈的精神,为“亚洲一号”卫星的发射按开了“绿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i>工作中的两国人</i></b></p><p class="ql-block">卫星和火箭都是最尖端的科技成果,为了保守技术机密,自美国的卫星进入中国的卫星测试厂房后,厂房的大门就对中方紧紧关闭了,中方人员进入必须由美方人员陪同。当然,中国对美国人也是一样的。</p><p class="ql-block"> 工作的时候,人们就会发现“爱玩儿”的美国人其实是非常恪尽职守、非常敬业的。西昌工星基地不少人都对我说,“他们不光会玩,也特别能干。每天早上5点坐车去发射场干活,一直干到下午5点,连中午也不休息。他们干起来,不仅工作效率高,还不怕吃苦,晚上倒班时也不讲究,大衣一裹,躺在地板上就睡。”</p><p class="ql-block"> 不过中美双方既要相互防范又必须要在一起,就使得中国箭与美国星的联试工作相当艰难比如说,卫星的操作需要美方人员在独立的空间里单独完成,但因为操作设备是中方的,导致美方操作手频频出错,中国人又不能来帮忙。除此之外还有工作习惯的问题。在卫星发射基地,为了节约用电和防止设备烧坏,人走断电是一项严格的工作制度,但美国人却习惯只要设备在,二十四小时不停电。中国人在发射场上遵守“人在靶场在,誓与靶场共存亡”的基本信念,因此火箭发射架上根本没有安装能使工作人员在意外发生时逃离现场的“逃逸设备”,这却使美国人员拒绝登上发射架,直到中方增设了逃逸设备,美国人才上去。</p><p class="ql-block"> “亚星”发射过程中,遇到的一个最大的障碍,就是语言不通,因此翻译成了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可以说,从宿舍到厕所,从饭堂到机房,从会议室到发射场,时时事事都离不开翻译。据说有一次一位中方指挥官出门忘记带上翻译,但又有急事要与对方交涉,结果双方连比带说,反复折清了好几遍,谁也搞不懂对方的意思,只好暂停。翻译们也是不容易的,不仅没有假期,而且责任重大,有时一个专业词语的误差,都会导致某项工作的失误,而到了卫星发射那天,翻译工作就更具风险了。</p> 四.主要人物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i>上官世盘</i></b></p><p class="ql-block"> 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副主任。为人温文尔雅、精明练达,既有学者的派头,又有外交家的风度。他善于在夹缝中求生存,对航天事业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着清醒的认识,具有忧国忧民的情怀。他的话不多,却极有分量,常把开玩笑作为外交策略的一种手段。</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i>乌可力</i></b></p><p class="ql-block"> 中国长城工业公司的两位副总经理之一。个子高大、腰板粗壮、胸怀宽广且睿智,留着一撮贺龙式的小胡子。对中国和世界航天局势有着透彻的分析和科学的预算。在长征三号火箭发射成功后,很快便想到了如何把“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打入国际市场的问题,并和陈寿椿、黄作义等人呕心沥血五年将其实现。</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i>陈寿椿</i></b></p><p class="ql-block"> 中国长城工业公司的两位副总经理之一。性格爽快、办事利落、胸怀大志,有着做生意的聪明头脑,为了航天事业放弃了设计师的职业,当上了向世界推销中国火箭的大老板。</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i>斯坦豪尔</i></b></p><p class="ql-block"> 美国休斯公司首席科学家,“亚洲一号”卫星的主要设计者。身高两米左右,戴眼镜,话常很短,但一针见血,天生一副慈善的面孔,脖子上常挂着一个相机。前后八次来到中国,对中国极有感情。</p> 五.鉴赏品评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i>1.领扬航天精神</i></b></p><p class="ql-block"> 通过叙述航天人为了航天事业而努力工作,赞扬了航天人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攻坚克难、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i>2.历史笔法与文学手法的结合</i></b></p><p class="ql-block"> 《飞向太空港》用采访所得的第一手资料来进行创作,用历史的手法来结构全篇,同时又用文学的手法来讲述故事,可读性很强,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