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秋能量加油站——20个汉字结构规律口诀

李宣萱

<p class="ql-block">怎样才能把汉字写得漂亮呢?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一套实用汉字的结体规律口诀。既简单又实用,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p> <p class="ql-block">一.横折钩左空竖斜</p> <p class="ql-block">横折钩左下方如果是“空”的或者没有长的竖向笔画时,则横折钩的竖要左斜,让作为支点的“钩”左移,更靠近字的重心,看起来才更平稳。也就是说,斜中求正,这是重心平稳的一种处理方式。比如下图的这些字。</p> <p class="ql-block">二.横画在下扛肩小</p><p class="ql-block">横画在字的最底下时,其左低右高的斜度要小。斜度稍微一大,看起来就会显得重心不稳。</p><p class="ql-block">这条规律,适用于所有场景。不论是长横、中横、短横,都是按此来处理的,没有例外。</p> <p class="ql-block">比如下图的这些字。</p> <p class="ql-block">三.横遇竖弯斜钩斜</p><p class="ql-block">横画遇到竖弯钩或者斜钩时,横画斜度可适当大一些。比如,写“七、也、毛、成、戈”,都可把横画扛肩处理得大一些。其他情况下,横画扛肩写小点就行。</p> <p class="ql-block">如下图</p> <p class="ql-block">四.多横平行且等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字中的多个横向笔画,大致都可按平行等距的原则来处理。这其实是遵循布白均匀的原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需要强调的是,当横画之间夹有点、小撇之类的时候,横画间距要适当大一些,因为整体上也要“布白均匀”,如“音”字。另外,当字的底部是“口”时,口的高度一般比上部的横间距稍大一点,就是说在布白均匀的基础上稍作调整,达到上紧下松的效果,比如“吾,吉”。</p> <p class="ql-block">如下图</p> <p class="ql-block">另外,当字中有多个竖向笔画时,其间距大多也能按照“等距”来处理,但不一定“平行”,如“而,用,川,前”。</p> <p class="ql-block">五.点下有横点悬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字的笔画不是很多时,点与横画之间一般是分开的。笔画越少,分开得越大。当字的笔画较多时,就不必考虑这点。这其实也是布白均匀的处理。</p> <p class="ql-block">如上图,点与横连在一起时,就会显得上部太密,整体不够匀称。点横稍分开,整体就会显得匀称和谐。需要强调的是,当字的笔画很多时,这一条就不必考虑了。</p> <p class="ql-block">六.底竖被截下段长</p><p class="ql-block">如下图。我们对汉字的审美,其实与我们对人体的审美是一致的。人的腿部长一些好看,字也是一样的,底下的竖一般要写长。</p> <p class="ql-block">当字的底部有“竖”时,上半部要写得紧凑,底部的“竖”要稍长。这其实是遵循上紧下松的原则来处理的。这里所说的“竖”是泛指,可以是“竖”,也可以是“竖钩”、“竖提”、“弯钩”,有时也可以是“撇”,比如“斤、反”。</p> <p class="ql-block">七.撇捺收笔比竖高</p><p class="ql-block">当“竖”的左边连接有撇,或者右边连接有捺,或者左边有撇右边有捺时,撇和捺的收笔要比“竖”的下端要高。这里的“竖”也是泛指,可能是“竖”,也可能是“竖钩”或“竖提”。就像穿裙子,裙子如果太长,不方便走路。这其实可以看成是上紧下松的一种处理。</p> <p class="ql-block">比如下图的这些字。撇和捺的收笔都不要写低了。</p> <p class="ql-block">八.上下相同上略小</p><p class="ql-block">这样处理的目的,一是满足了上紧下松,二是满足了重心平稳。</p> <p class="ql-block">如下图</p> <p class="ql-block">同理,当左右结构的字两边大致相同时,一般也是按照左小右大来处理的,左紧右松。如“比,双,羽”。</p><p class="ql-block">九.左半部右侧齐平</p><p class="ql-block">字的左半部要写得紧凑,目的是要给右半部分腾地方。如果左半部写得松松散散,右半部分容易受影响,整个字的内部就容易出现一个大的空白,显得内部不够紧凑,是难看的。</p><p class="ql-block">这个,其实是左紧右松,也可以看成是内紧外松。</p> <p class="ql-block">如下图</p> <p class="ql-block">十.左不侵右右欺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左右结构的字,我们可以假想其存在一条左右分界线。如下图中的虚线。</p> <p class="ql-block">字的左半部分的右侧大概齐平,没有笔画伸到右半部分。但右半部分常常根据需要,伸到左半部分。这样会使整体更显紧凑。比如下图的这些字。</p> <p class="ql-block">上边的两个口诀,左半部右侧齐平,左不侵右右欺左,其实大致说的是一种情况,结合着来理解更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一.左小偏上右小(略偏)下</p> <p class="ql-block">左右结构的字,如果左边小,一定是偏上的。因为左紧右松,左边要紧凑,往上一些,才更显紧凑。如下图所示。</p> <p class="ql-block">左右结构的字,如果右边小,右半部应是居中或略偏下的,不可偏上。因为左紧右松,右边稍低一些,才显得“松”。同时,因字中的横画是要扛肩的,这样字本身就会有一个左低右高的向右上翘起的斜势,如果右边的这个“小部件”也写的偏上的话,整个字的左低右高的斜势更大,无法平衡,在视觉上是不稳定的。故此,右半部如果“小”,应适当偏下,或居中,字看起来才更稳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比如下图的这些字。</p> <p class="ql-block">十二.上两笔左低右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字上部的两个笔画都不是“横”时,大多数情况下可按此处理。左紧右松。如下图的这些字。</p> <p class="ql-block">十三.下两笔平或右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字的底部的两个笔画不是横、也不是竖弯钩时,或者说字的底部是两个竖向笔画时,其底部一般是按左高右低来处理。撇和捺,撇和竖弯钩这两对组合,底部可大致相平,也可右边略低,但不可左低。其余情况,一般是右边低,不宜“平”。这是遵循左紧右松和重心平稳的原则来处理的。如下图的这些字。</p> <p class="ql-block">如下图</p> <p class="ql-block">十四.横旁有竖竖出头</p> <p class="ql-block">左右结构的字,需要考虑左右两边谁高谁低的问题。如果其中一边是横向笔画,另一边是竖向笔画,则横向笔画一般是内收的,竖向笔画一般是外放的。这其实是内紧外松的处理。这也符合书法里所谓的满收空放的原则。如下图的这些字。</p> <p class="ql-block">十五.框内唯横横偏左</p> <p class="ql-block">当框里边只有横时,横画一般是贴着左边写,左紧右松。左右两边都靠边的话,会显得呆板生硬,空间分布也不够匀称。如果右侧留一个瘦长型的空白,其与字中的横向空白相辅相成,更显匀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比如下图的这些字。</p> <p class="ql-block">十六.框内横竖横居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框里边既有横又有竖时,横画要写在中间,两边不要靠边,这可看成是内紧外松。如果两边都靠边,框就分成了几个密闭的空间,看起来好像不透气,观感是压抑的。</p> <p class="ql-block">如下图</p> <p class="ql-block">十七.中宫收紧四肢展</p><p class="ql-block">人的腰部宜细,四肢宜伸展。汉字也是一样的。</p><p class="ql-block">字的内部一般要写得紧凑,朝外的笔画一般都适当伸展。比如上图中的四个字,笔画的绿标的部分都是在字的内部,都是短的,而相反,朝外的红标的部分都是长的。这其实是内紧外松的处理。</p> <p class="ql-block">十八.无敌主笔撇捺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字中,左边有撇,右边有捺时,大多数情况下可将撇和捺看成组合主笔,宜向两边放开写宽。撇捺组合一般是字中最宽的笔画。此时字中如果有横画,横画一般要收敛写短一些。</p> <p class="ql-block">如下图</p> <p class="ql-block">十九.空口右下横托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其实与“稳匀紧展”的四大结体规律没有直接关系,而是因书写时行笔的的笔顺所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下图,“口”字的行书写法如右图所示,横折写到末端时不抬笔,而是直接向右写出横画。这个“横托竖”就是这么来的。楷书的写法如左图所示。两相对照,就容易理解了其右下角的“横托竖”了。</p> <p class="ql-block">如下图</p> <p class="ql-block">二十.实口右下竖包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以“日”字为例分析。其行书写法如右图。横折写到底部时,往左上方抬笔,再写框内的横画,最后再写封口的横。楷书的笔顺也是按此进行。可见,右下角的“竖包横”是这样来的。</p> <p class="ql-block">下图这个“回”字,里边的口,是个空口,所以其右下角要横画出头,也就是“横托竖”。外边的口,是个实口,所以其右下角竖画要出头,也就是“竖包横”。需要强调的是,“竖包横”时,右下角可以写成“钩”,也可以直接写成“竖”,但一定是竖出头,竖要包住横。</p> <p class="ql-block">总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就写字而言,汉字在结构上,有四大根本规律,即:稳、匀、紧、展。具体而言,是:重心平稳、布白均匀、三紧三松、主笔伸展。其中,三紧三松是指:上紧下松、左紧右松、内紧外松</p><p class="ql-block">所谓的万变不离其宗,字形结构多种多样,变来变去,其根本就是稳、匀、紧、展四个字。这些规律口诀,是四大结构规律的具体实操性口诀,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理解并熟练掌握这些口诀,举一反三,能帮助我们在写字时处理大量的结构问题,把字写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