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data-track="4">毛主席为国为民操劳一生,用他自己的话说,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任何人都不可避免。</h3></br><p data-track="5"><strong>1976年9月9日</strong>,毛主席带着对人民的爱离开了这个世界,他的后事成为了重中之重。</h3></br><p data-track="7">8日晚上,华国锋被通知紧急到毛主席的病房,当华国锋走进202的卧室时,毛主席已经处于弥留状态,医学专家们进过全力以赴,最后还是没有挽留住这位世纪伟人。</h3></br><p data-track="8">9日0点10分,毛主席溘然长逝,华国锋紧急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h3></br><h3> <h3>图/华国锋</h3></br><p data-track="9">伟大领袖逝世,这件事非同小可,中国泱泱大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非同一般,华国锋在会议上重点说了三件事。</h3></br><p data-track="10"><strong>第一,毛主席的后事如何处理。</strong></h3></br><p data-track="11"><strong>第二,毛主席的遗体如何处理。</strong></h3></br><p data-track="12"><strong>第三,是否邀请外国代表来北京吊唁。</strong></h3></br><p data-track="13">其中重点讨论了第二件事,这是因为,毛主席在生前曾签署过一份火化倡议书,毛主席是希望自己能和周总理一样,火化后把骨灰撒入江河湖海的。</h3></br><p data-track="14">但在讨论中大家有了新的想法。</h3></br><p data-track="15">毛主席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和领导者,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都有很高的威望,有没有可能把毛主席的遗体永久保存下去呢?</h3></br><p data-track="16">这样一来,就可以满足全国人民可以“见到”毛主席的愿望,毛主席在世时,虽然常常到各地视察考察,但毕竟不是所有的人都见过毛主席,在当时可以见到毛主席一面,那无疑是人生之幸事。</h3></br><h3> <p data-track="17">这样想法固然很好,但也有不同的声音,依靠现有的技术到底能不能实现“永久保留”?</h3></br><p data-track="18">目前来看,全世界只有列宁和胡志明的遗体被保留了下来,成功的例子很少,所以这个需要重点讨论。</h3></br><p data-track="19">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有人提议让徐静同志来中南海讨论,看看能否实现。</h3></br><h3> <p data-track="20"><strong>徐静到底是谁呢?</strong>现在的徐静是医科院基础医学组的党支部书记,形态学教研室(现在的解剖和组织胚胎学教研室)第一副主任。</h3></br><p data-track="21">徐静是吉林人,出生于1931年,现在40多岁,虽然年纪不大,但成绩显著。</h3></br><p data-track="22">徐静大学所学习的专业就是组织胚胎学,1956年曾到苏联留学,当时26岁的徐静就以她的聪明才智,推翻了“成年高等脊椎动物脑神经细胞不能分裂和再生”这一个世界医学界公认了近100多年的成果,从而轰动了学术界。</h3></br><p data-track="23">也正是徐静的这些成果,她回国后一直从事组织胚胎学教学科研工作,她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显微镜。</h3></br><p data-track="24">为此,华国锋马上令人到西城去请来徐静同志,到中南海讨论重要事宜,当时徐静并不知道毛主席逝世,直到来到中南海。</h3></br><h3> <p data-track="25">唐山大地震刚刚过去不久,为了安全,北京市很多人还住在空地外的帐篷里,来寻找徐静的人费了很大功夫才找到徐静。</h3></br><p data-track="26">得知中央领导要见自己,徐静想象了几十条理由,万万没有想到敬爱的毛主席离开我们了。</h3></br><p data-track="27"><strong>“是徐静同志吗?我是卫生部的,有紧急任务需要你去一趟。”</strong></h3></br><p data-track="28">徐静没有多想,跟着部里的人上了车,车开得很快,车里没有一点声音,徐静感觉到了不对劲。</h3></br><p data-track="29">刚到卫生部,卫生部的领导马上带着徐静去了中南海,徐静到了中南海的北门后,看到了当时中办主任汪东兴。</h3></br><p data-track="30">汪东兴:<strong>“你是徐静同志吧?”</strong></h3></br><h3> <h3>图/汪东兴</h3></br><p data-track="31">徐静点点头。</h3></br><p data-track="32">随后徐静被带入一个不算大的房间里,看到了中央政治局的领导们,徐静刚坐下,汪东兴便说:<strong>“告诉大家一个不幸的消息,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今天凌晨逝世了,现在消息还没有公布。”</strong></h3></br><p data-track="33">被紧急召到中南海的徐静,脑子里嗡的一声响,双眼瞪得很大,也马上明白了领导们的意思。</h3></br><p data-track="34">汪东兴说:<strong>“今天把卫生部的同志们找来,主要就是讨论下毛主席的遗体保存问题,这个问题至关重大,当年印度总理的遗体就是因为没有做好防腐,最后不得已烧了。”</strong></h3></br><p data-track="35">徐静心想,依靠现有的技术,对遗体做防腐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这可是毛主席的遗体,万一出了差错,无法向人民交代。</h3></br><p data-track="36">就在这时,汪东兴嘱咐徐静说:<strong>“徐静同志,现在中央正在讨论遗体是否永久保存的问题,你要有个底,尽快拿出个方案,有什么要求尽管提。”</strong></h3></br><p data-track="37">徐静克服了巨大的情绪障碍,沉重地说了三个要求,<strong>第一,需要回院里和专家们讨论下,第二,要看一下遗体情况,第三,需要一定的时间准备医疗器械。</strong></h3></br><p data-track="38">这项工作就在这样严格保密的情况下秘密开始了。</h3></br><h3> <p data-track="40">从中南海出来后,徐静在车里一言不吭,首先她无法接受毛主席逝世的事实,此外就是这项工作的重要性。</h3></br><p data-track="41">为了保险起见,徐静去拜访了她的老恩师,著名的解剖专家<strong>张鉴</strong>教授,想了解一下当年孙中山先生的遗体处理情况。</h3></br><p data-track="42">因为这件事尚在保密阶段,徐静在工作上保持得很镇定,大家都以为徐静接了新任务,所以都会说:“这个徐静,怎么问这么多问题。”</h3></br><p data-track="43">上午十点,徐静和工作人员带着医疗器械赶到中南海,在政治局会议上见到了华国锋,这场会议就遗体防腐做了重点讨论。</h3></br><h3> <p data-track="44">华国锋说:“众所周知,列宁同志的遗体确实保存了下来,但是孙中山先生的遗体为什么没有保存下来?我国出土的长沙马王堆女尸保存了2000年,现在这项工作到底能不能做好。”</h3></br><p data-track="45">徐静回医院时已经询问过恩师当年的情况,列宁逝世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的科学技术并不发达,防腐和建陵并不是当下完成的。</h3></br><p data-track="46">此外,关于马王堆女尸,可以2000年保存完好,主要是因为在地下隔绝空气,同时避光避氧,而且是在低温的环境。</h3></br><p data-track="47">鉴于如此,华国锋就有底了,他说<strong>:“我们既然要永久保存遗体,就要做得更好,要保证栩栩如生,让人民群众世代瞻仰。”</strong></h3></br><p data-track="48">华国锋说这些话时,语气哽咽,眼眶里浸满了泪水,随后郑重地走到徐静身边说:“这一项光荣又艰巨的任务,一定要做到万无一失,这是党和人民对你们的重托。”</h3></br><h3> <h3>图/晚年毛主席</h3></br><p data-track="49">之所以说艰巨,是因为这在我国目前是首例,之所以说光荣,是因为这是伟大领袖的遗体。</h3></br><p data-track="50">徐静听闻这些话,感动万分,她马上敬了一个礼说道:<strong>“请首长放心,我们一定把遗体保存的比列宁的还要好。”</strong></h3></br><p data-track="51">开完会已经临近中午,所有的医护人员已经秘密守在了遗体旁,就在这时,徐静向中央建议,再去请两个人来。</h3></br><p data-track="52">第一个是谭曾鲁。</h3></br><p data-track="53">谭曾鲁195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1954年曾在苏联列宁格勒第一医学院攻读解剖学,获得博士学位,现在是北京医学院解剖教研室的主任。当年马王堆出土时,谭曾鲁曾去做研究工作。</h3></br><p data-track="54">另外一个就是王鹏程。</h3></br><p data-track="55">王鹏程也是当年研究马王堆的专家之一,现在有了这两位专家的帮助,这项工作一定会更加的顺利。</h3></br><p data-track="56">当时由于还要开追悼会,几位专家决定先在这几天做好遗体防腐问题,然后紧急制造<strong>水晶棺。</strong></h3></br><h3> <p data-track="57">此外按照华国锋的意见,既然要永久保存毛主席的遗体,让世代人瞻仰,那么另外一项伟大的工程便马上开始,即在一年的时间内建造一座纪念堂。</h3></br><p data-track="59">于是,选址设计组成员开始到处奔走,寻找合适的水域。</h3></br><p data-track="60">他们来到中南海,凝视淼淼碧波,想起毛主席一生足迹遍及祖国的长江大河,青年时代,橘子洲头,畅谈天下。</h3></br><h3>1927年,黄鹤楼头心潮浪高。赣江风雨急,战地黄花香。万里长征,千回百折,指挥红军四渡赤水河,大渡桥头歼敌顽。延河水边,领导抗日,胸中自有雄兵百万,嘉陵江畔,身入虎穴,进行针锋相对谈判……</h3></br><p data-track="61"><strong>他们来到波光粼粼的昆明湖,仿佛看到毛主席站在北戴河边观沧海,吟诵“换了人间”:从容击水30里,极目楚天舒。</strong></h3></br><h3> <p data-track="62">中南海,昆明湖……走了一水又一水,不知为什么,他们总觉得“水上日出”的方案不能表达人民的心意。</h3></br><p data-track="63">他们不畏艰辛,一步步登上山顶,萧瑟秋风起,像是群山呜咽。他们想起日从韶山出,日出东方红,看到香山的红叶,想起井冈山的红杜鹃。秋收起义的烽火,创建了第一支工农红军。</h3></br><p data-track="64">最后,工作人员建议把毛主席纪念堂建在香山或者北海。</h3></br><p data-track="65"><strong>理由有三:第一,毛主席生前曾在香山居住过一段时间,1949年毛主席来到北京后,在这里和其他中央首长一起商量了建国大计,为新中国作了很多准备工作,他对香山的景色和地形十分满意。第二,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向来是讲究落叶归根的,既然是遗体,就要放在安静的地方,这两个地方都非常安静。第三,毛主席生前向来喜欢大好河山,香山和北海,有山有水。</strong></h3></br><p data-track="66">虽然这些想法都很符合实际,但华国锋认为,这有违毛主席生前的想法。</h3></br><h3> <p data-track="67">毛主席虽然入住过香山,但这一代全部都是名胜古迹,毛主席向来对这些古迹有保护之心,这样做并不好。</h3></br><p data-track="69">所以华国锋认为,应该摒弃那种“庙堂纪念”的模式,应该建一个现代化的纪念堂,为了群众的方便,应该建立在了天安门周围。</h3></br><p data-track="70">华国锋的意见提出来后,马上就得到了全员通过,最后决定把毛主席纪念堂建立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相邻处。</h3></br><p data-track="71">当时,在1959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之际,天安门广场已经建立了建筑群,中心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东西有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如今再添一座毛主席纪念堂,简直再好不过了。</h3></br><h3> <p data-track="72">在纪念堂的朝向上,打破了我国一般建筑物坐北朝南的习惯,正门朝北。然而当时有人提出,正门朝北,如果天安门广场进行群众集会时,群众面向天安门,背对纪念堂,似乎使人感到心里不安。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h3></br><p data-track="73">设计组领导成员之一赵鹏飞提出一个想法,把纪念堂庭院东西两侧向里收缩,使两侧广场面积扩大,一旦举行群众大会,在纪念堂东西和南北方向都有群众环绕,这样就形成了毛主席在群众中,背向问题就解决了。</h3></br><p data-track="74"><strong>毛主席纪念堂的选址到各个细节的设计,都倾注了设计人员对领袖毛主席的爱,倾注了他们的心血。</strong></h3></br><p data-track="75">位置确定后,马上开始建造,在最初的设计方案中,有一个类似墓园一般的圆形建筑,华国锋很生气地说:<strong>“要建立纪念堂,不是陵墓!”</strong></h3></br><h3> <h3>图/被废弃的设计方案</h3></br><p data-track="76">所以才有了现在高柱盝顶的伟大建筑结构,这离不开当时华国锋的亲自督促。</h3></br><p data-track="77">1976年11月12日,华国锋亲自审定,确定了纪念堂的设计方案:</h3></br><p data-track="78"><strong>正方形,八开间,重檐屋顶,两层红花岗石台基,绕以汉白玉栏杆,廊柱为正方形小角,总高度为33.6米。</strong></h3></br><p data-track="79">11月24日,毛主席纪念堂奠基仪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华国锋亲自到现场进行奠基。</h3></br><p data-track="80">奠基仪式刚刚结束,一支精神抖擞的建筑工人队伍,迈着雄健的步伐来到天安门城楼前。他们仰望毛主席的巨幅画像,含着激动的泪花,举起右手庄严宣誓:</h3></br><p data-track="153"><strong>“毛主席啊,毛主席,我们要让全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早日瞻仰您的遗容,让子孙万代永远铭记您与日月同辉的丰功伟绩,我们要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为您建造纪念堂……”</strong></h3></br><p data-track="82">1977年5月4日,仅仅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毛主席纪念堂的外体建筑全部竣工,这种速度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h3></br><h3> <p data-track="83">中央开会决定,在毛主席逝世一周年的日子里,毛主席纪念堂正式对外开放。</h3></br><p data-track="84">进入纪念堂庭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华国锋题写的6个大字:<strong>“毛主席纪念堂”</strong>。华国锋为题写这几个字,练了不知多少遍。</h3></br><p data-track="86">1977年8月20日,毛主席的遗体被秘密运送到毛主席纪念堂。</h3></br><p data-track="87">当时以生产“解放牌”卡车和“红旗牌”轿车而闻名的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已用半年时间,把一辆红旗牌轿车改装成遗体运输车。遗体运输车车身为黑色,长6.08米,宽2.99米,高1.65米。根据保温要求,车内分前后两室:后室装有制冷设备,用来安放金属棺;前室可乘坐3到4人,装有温控装置。</h3></br><p data-track="88">当时负责转移工作的是徐静同志,此外还有陈长江等警卫员。</h3></br><h3> <p data-track="89">徐静同志不负众望,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她的任务,毛主席安卧在了晶莹剔透的水晶棺中,让后人永远地瞻仰。</h3></br><p data-track="90">得知毛主席纪念堂对外开放,全国各地的人们争相来到北京瞻仰毛主席,当天就排起了长队,可见人们对毛主席的怀念之情。</h3></br><p data-track="91"><strong>资料显示,从纪念堂对外开放,一直到21世纪,这几十年来,来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毛主席的人次超过2亿人次。</strong></h3></br><p data-track="92">这是一个让人震撼的数字,它无言地说明了中国各族人民对伟大领袖的深切缅怀,说明了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戴、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h3></br><h3> <p data-track="93">在瞻仰队伍中,有儿子背着父亲,孙女扶着奶奶,怀抱着婴儿的母亲,即将举行婚礼的年轻人……</h3></br><p data-track="94">而那个曾经接受保护毛主席遗体的<strong>徐静同志</strong>,也把自己的全部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了国家。</h3></br><p data-track="95">她先后担任过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副局长,足有16年之久,直到1993年,徐静同志因为年纪问题从这个岗位上退了下来。</h3></br><p data-track="96">即便如此,她还是纪念堂管理局的顾问,她曾说过:<strong>“我是毛主席纪念堂的人,我的心一时一刻也离不开纪念堂,离不开毛主席的遗体保护工作。”</strong></h3></br><h3> <p data-track="97">实际上,像徐静同志这样,一直默默无闻地守护着毛主席纪念堂的工作人员还有很多,一干就是几十年。</h3></br><p data-track="98"><strong>徐静说,多少年来,毛主席遗体保护情况一直是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她曾收到过很多群众的来信,询问这方面的情况,这都体现了大家对毛主席的怀念之情。</strong></h3></br><p data-track="99"><strong>1983年12月,在毛主席诞辰90周年前夕,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局长徐静女士向记者发表谈话,首次对外披露:</strong></h3></br><p data-track="100">毛主席遗体保存情况良好,已处于完全稳定状态。她还表示,一定不辜负党的信任、人民的重托,会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万无一失地保护好毛主席的遗体,管理好纪念堂,并且欢迎广大人民群众前来瞻仰参观。</h3></br><h3> <p data-track="101">同样地,作为多少年一直守护着毛主席遗体的徐静同志,以及那些在背后默默工作的同志,他们带着对毛主席无限的怀念,默默地替人们站着岗。</h3></br><p data-track="102">正所谓,功,在百姓黎民;心,在百姓黎民。</h3></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