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春利</div><div><br></div> 每个人都有一个出生地,共同的名字叫故乡。2022年盛夏,我驾车泉城出发,行260公里,回到阔别已久的老家。<br> 河还是那条河,弯弯曲曲。通往村子的临黄大堤平平展展。一切面目全非,小时候的情景找不到了,有一种被时代抛弃的感觉。<br> 黄河三角洲,有着丰富的盐碱地。我的老家就在广袤的盐碱滩上,一个不大的村子。记忆中是土坯房,麦草顶子,夜里一片漆黑,远处偶尔有灯光,老人们说,“那是皮子(狐狸)在玩火”。<br> 老家的村名叫十八户,乳名新安闾,老人们的记忆是,1897年,山东的利津、寿光、广饶、莱芜等地,为了生计,来了一些农民,共有18户人家。原来村子在河滩里,不知哪一年修了黄河大堤,小村被隔在堤外。125年了,这是一个百年古村。<br> 记得十八户有很多的黄河滩地,人均十几亩,滩地中间一座寇家坟,坟边两棵柳树,距离大堤很远很远,从地南头往地中间锄,一上午都到不了。<br>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政府放淤改土,建了十八户闸,修了中古店工程,黄河改变流势,河滩地塌得越来越少,减少了九成。黄河血性,水火无情,村里的滩地就这样大面积地丢给了河对岸。<br> “隔河不找地”的祖训,害苦了村里的父老乡亲。<br> 失地的村民不得不远走他乡,来到荒芜人烟的黄河口罗十号(刁口河故道),住着草棚子,啃着冰茬子干粮,新垦了两千多亩新淤地。<br> 但是,近百年来,老家这一带,泥沙原因,黄河平均十年一改道。1976年,黄河改由清水沟入海,刁口河罗十号的新淤地断了水源,粮食很难增产,村里人又遇上了生态性的土地危机。<br> 之后的之后,分田到户,土地流转,农村脱贫,勤劳奋斗的十八户人,困境中再寻生机。<br> ----买船出海打鱼;<br> ----种稻种藕种棉;<br> ----养鸡养鱼养蟹;<br> ----河口入股旅游......<br> 小村近200户700多人,打工的往外走,出海的冬天回,老人孩子在村里看家留守。终于,日子有了稳定的转机,土坯屋换成了砖瓦房,不毛之地,荒漠沙滩,蝶变为汪汪的水田,北方小村“南移千里”,飘来了“江南水乡”。村里通了电,通了水,通了路,通了气。汽车,拖拉机,小轿车也热闹起来。<br> 纯朴善良的父老乡亲,用他们的心血与汗水,书写了一部厚厚的书。<div><br></div> 1 老家 2022年,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西宋乡十八户村。<div><br></div> 2 游子 村里一切面目全非,童年的情景,全靠脑袋来想。<div><br></div> 3 盐碱地上的村庄 2020年。<div><br></div> 4 黄河的血性 上世纪七十年代,河把村里的地给夺走了。这个人均十多亩地的村子,成了无地村。<div><br></div> 5 黄河刁口河故道 2010年航拍。无地的村民无奈远离家乡,到百里外罗十号(黄河刁口入海口),去新垦土地求生计。<div><br></div> 6 我的父亲母亲 1990年<div><br></div> 7 江南水乡 村边的水田,2022年。<div><br></div> 8 休渔期 2019年,黄河口小岛河。<div><br></div> 9 种藕人 2022年,高压水枪施肥。<div><br></div> 10 孤东旅游区 2022年,黄河口北岸。坐船游海,看黄河入海黄蓝分界,还可下海水浴场尽兴。<div><br></div> 11 校车 2020年 村里的小学撤了,孩子们坐校车到外面去上学。<div><br></div> 12 高音喇叭 从村委会里经常传出新的声音。我记得,那时的队长支书,是拿着一个铁皮喊号桶,站在村子的高处,面向各家各户的门,向社员们喊话的。<div><br></div> 13 车语 2022年。<div><br></div> 14 北方农村的新牌坊 “十八户人民欢迎您”<div><br></div> 15 荒芜的院落 村里“活范”的人,挣了钱,在城里买了房子。<div><br></div> 16 晒粮 2020年。 那时的晒粮,要在生产队的场院里,现在村里的场院呢,有些年轻人都不知道是什么样子了。<div><br></div> 17 养鱼 枣庄的,远道而来承包村里的水塘。<div><br></div> 18 一道埽 2022年。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村后面黄河滩里用土修了三道埽坝,分别叫一道埽、二道埽、三道埽,都是六七米高,一里多地长。河务局的人说,是用来防止河溜偎堤的。记得我十来岁时,从坡里玩耍回来,天快黑了,和渔洼一起在一道埽上高唱“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div><br></div> 19 十八户控导 2022年。村里人说,自从有了这个工程,十八户的黄河滩地,就标志着基本归零了。<div><br></div> 20 大哥今年九十三 大嫂没了。我家和岳父家人口多,我家兄弟姐妹九个,她家也是兄弟姐妹九个,我在我家排行老九,她在她家排行老大,两家孩子们站起队来,是降幂排列。<div><br></div> 21 二哥今年八十八 二嫂也没了,二哥身体稍差一些,需要人了,根、棒、焕、群、六月,侄儿们轮流照顾。<div><br></div> 22 三哥三嫂 六十年和父母住在一个院子里,父母的晚年陪护,全靠他们俩。<div><br></div> 23 陪护 2022年。 现年92岁的岳母八年不能自理,她(孩子的妈)兄弟姊妹八个,昼夜轮流照顾。这是在六十多年的老屋里,大姑娘与老母亲合影。<div><br></div> 24 孙媳 大哥家,孙媳当选了村妇女主任。<div><br></div> 25 四通 村里通了水、通了电、通了路、通了气,是个了不起的变化。我小时候,记忆最深的是这“四缺”, 要到黄河里挑水吃,来回爬大堤;凌晨起来,推着小车,远行20公里,去林场拾草烧,苦得都不敢想像。<div><br></div> 26 乡亲们 同辈的,晚辈的,见了我,有说不上来的热情。<div><br></div> 27 利津 五十年后的一次见面,我端祥着他,想不起来,他一眼就认出我来了。“你忘了,在俺家门口,你对我说,你叫大利津,我叫小利津?”一句要紧的话,把我唤醒了。原来,村里有两个乳名叫“利津”的,我大他两岁,自然是大利津了。<div><br></div> 28 刘增元家(左) 今年八十岁了,很少有人叫她的姓名,村里习惯以男人的名字称女人。<div><br></div> 29 民兵连长 我们两个对视着,看起来,他在极力搜索自己的记忆,我记得他,当年的民兵连长李召才。那是训练场上,在他的口令后,男女民兵,杀声震天,那阵势,记住了,就从来没有忘过。<div><br></div> 30 陈年的顺口溜 走在村里,碰到了不少的熟人,多是上了年岁的。有的能认出我来,有的我能认出他来,想起来的全是乳名。“张大造,李大蹭,添上经常要了命”,后面三轮车上那个就是当年的“经常”,一句顺口溜,穿越了六十年,逗得大家笑起来。<div><br></div> 31 陈年的柴草 尽管家家都用上了天燃气,但,经历了缺柴的村民,依然习惯了备一些烧的。<div><br></div> 32 终点 从村里永远走了的人大多集中在这里。父亲的年龄定格在九十五,母亲的年龄定格在九十六,也长眠在这里,这里是村西南角,黄河岸边。<div><br></div> 33 最后一百米 遇上这天气,院子里泥泞起来,很需要一条砖铺小路。<div><br></div> 34 晾晒 阳光明媚的蓝天下, 多么熟悉的场景。<div><br></div> 35 村里的夜晚 记得小时候在天井里, 趴在一张大席上,看天上的勺子星,牛郞星、织女星、银河.....听母亲讲过去了的故事。突然,一颗流星闪电般地落了下来,把天井照得很亮。<div><br></div> 36 老房子 斗转星移,一切都在变,基本不变的,是那些能够保留下来的老建筑。<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