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稻之名 探数之秘 ——桂平市逸夫实验小学校园丰收节之第三届水稻收获活动

碧璇

盛夏时节,艳阳高照,假期里的拾趣园各类瓜果蔬菜、中药材葱郁浓茂,生机盎然,稻谷种植区里稻子一片金黄。8月2日上午,“以稻之名 探数之秘”——桂平市逸夫实验小学校园丰收节之第三届水稻收获活动隆重举行,多学科融合主题实践探究与教育研究活动也拉开了序幕。 活动开始 教务处李敏副主任主持活动,她介绍了活动的主要环节和要求,明确安全注意事项。 <p class="ql-block">  这次收获活动得到陈冬寒劳模创新工作室·趣味数学工作室的大力支持,邀请了学校领导、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构课题组成员、趣味数学工作室成员、拾趣园责任班级老师、水稻种植2018(6)、2018(7)、2017(6)班的师生、家长代表等热情参与。</p> 校长致辞 <p class="ql-block">  陈冬寒校长为本次活动致辞,她说:今天到场的同学幸运地获得了一次实践成长的机会;她分享了在出行路上看到稻田丰收景象的喜悦与震撼,从袁隆平爷爷开展水稻种植研究谈到粮食在国家安全中的重要地位,鼓励老师和同学们将水稻种植活动深化,把劳作与生活、与学习结合,学会用心思考,发掘聪明去探索研究,尝试在不同的方法中寻求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案,践行“智创生活 永续发展”的劳动理念,用智慧和勤劳让生活和美好的人生得到永续的发展。</p> 认识水稻 种植班级2017(6)班的李媛华老师和大家一起回顾了水稻的常见品种、生长历程等,引导同学们通过放大镜等仪器观察认识水稻植株的组成,根、茎、叶等各部分的构造。 实践初探 <p class="ql-block">  趣味数学工作室成员岑艳红老师向同学们征集探究的问题,组织开展小组讨论确定本次数学探究的内容和要求,并由小组代表进行操作演示。</p> <p class="ql-block">  在工作室成员老师指导下,同学们选择合适的工具,到稻田里测量稻田的长、宽,计算面积;利用测量到的水稻的行、株距数据和称出的单穴产量,用估算的方式计算单位面积产量。</p> 收割稻子 <p class="ql-block">  探究结果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陈冬寒校长带领同学们带上镰刀,开始水稻收割劳作,为探究活动的验证作准备。有了之前两届的实践经验,老师同学们对收割水稻已是驾轻就熟,不一会儿功夫,田里的稻子就被收割完成了。</p> 体验打谷 <div>  虽然今年稻子的收成不算很好,但不同的打谷方法,让孩子体验体验了丰收的喜悦,也感受到耕种收获的不易,对珍惜粮食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这是多么独特而宝贵的体验。<br></div><h5><br></h5> 验证分析 <p class="ql-block"> 终于收获完成啦!同学拿上稻子称重量,根据数据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影响水稻产量的因素不但有天气、温度、水分,还有种植的品种、适时科学的栽培管理措施等,原来种植水稻蕴含着这么多的秘密。同学们对杂交水稻研究贡献卓越的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肃然起敬,也对种植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p> 活动结束 <p class="ql-block">  一季收获,新的一季即将开启,探究的步子永不停息。同学们翻整好田地,为下一季的耕种做好准备,也即将迎接新一轮的趣味探究。</p> <p class="ql-block"> 水稻种植是我校拾趣园劳作实践基地的项目活动之一,这次“以稻之名 探数之秘”校园丰收节之第三届水稻收获活动,以“双减”政策为引领,将劳动与多学科融合,在主题活动中挖掘教育点,联系生活实际激发探究兴趣,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合作交流习惯。以多元活动育人,在五育并举中促进文武少年全面发展,我们的探究在不断迈进。</p>

水稻

探究

同学

活动

稻子

种植

收获

工作室

丰收

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