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就是“超越”自己——十位教师分享(焦淑睿)

🍀.

<p class="ql-block">雄鹰超越了层层的白云,才表现出飞舞的矫健姿态;锦鲤超越潺潺的流水,才展示出跳跃的优美弧线;我们超越平凡的自己,才活出生命的精彩时刻。</p><p class="ql-block">按部就班的生活固然稳定,但破旧立新的勇气更令人向往!我想成长就是一次又一次的超越,超越自己、超越他人,超越梦想……</p> 超越——接受新事物 <p class="ql-block">几位老师的分享令我印象深刻、思考良久,有人主动探索不擅长的电脑领域,有人小学初中教学切换顺利适应,有人取得了一定成绩后继续向更高的层次奋进……他们都是有经验的“老教师”,但还在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提高自己、接受新事物,这就是超越自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毕业班风波”</p><p class="ql-block">回顾自己的工作,我想还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比如需要勇气,需要相信自己。我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之前有次领导找我谈话想让我跨学科跨年级教初中毕业班的历史或政治,但我没有接受。当时觉得自己教学经验不够丰富,且毕业班的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不想因为自己耽误学生。后来,我才知道很多老师所教的年级和科目并不是自己所学专业,但他们一样可以教出优秀的学生。这次“毕业班风波”让我明白,勇敢尝试就是“超越”。</p> 超越——不断积累 <p class="ql-block">“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超越就是从每件小事做起,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质变依赖于量变,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量的变化积累起来,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可避免地引起质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好文不怕百回改”</p><p class="ql-block">贾岛做诗时,不断做动作、反复斟酌“推”、“敲”二字,而衍生出“推敲”的典故;王安石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经历从“到”“过”“入”“满”的多次替换,成就名句;曹雪芹的《红楼梦》也是“批阅十载,修改多次”,才成为不朽的文学名著。</p><p class="ql-block">其实,每修改一次就是积累一次的想法,积累一次的经验,就是一种量变。</p><p class="ql-block">之前,为了参加市里的征文活动,我写了一篇文章。费心劳力地写完后觉得很不错。可放了几天再读时,又感觉有些地方措辞不当,便修改了一下就投出去了。一年后,又需要参加其他的投稿活动,当我再拿出来看时,又发现许多问题,就这样改着改着,文章越改越精炼,自己的文字水平也越来越高。</p> <p class="ql-block">“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而我们正值青春,更要勇于承担、不甘平凡,追逐梦想,风正帆扬,超越自我!</p>

超越

毕业班

量变

自己

质变

积累

改着

一次

就是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