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父亲,董宝珍,汉族,生于1930年7月5日,家住郏县李口镇郭楼村,离休教师。</p><p class="ql-block"> 父亲1946年7月参加教育工作,曾先后在李口中心学校、李口子房庙中学、李口乡教育办、李口乡政府(借调)工作,40余年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爱岗敬业,务实创新,把心血和智慧都倾注在教育事业之中,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曾在《河南日报》、《河南农民报》、《平顶山日报》等多家报纸杂志发表文章30余篇,执笔完成的政法战线、农民技校、扫盲等多篇经验材料,有相关领导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国际文化节等重要场合发言交流。多次荣获国家、省、市、县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在父亲良好的家教和潜移默化下,全家有7人都从事教育工作,成了远近闻名的“教师之家”。</p><p class="ql-block"> 1990年11月,父亲离休后,毅然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感恩的心情,过着健康充实的生活,奉献余热,幸福全家。2010年在平顶山市委组织部、市委老干部局举办的全市学习型、健康型、和谐型“三型”家庭表彰大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其健康长寿经验在全市推广。2018年他又荣获“第九届全国健康老人”称号。</p> 四世同堂系列合影 慈祥的父亲 董宝珍 姐姐董京鸽及其女儿合影 董和平和爱人康香合影 弟弟 董胜利和爱人吴雪玲合影 董和平长子 董俊伟一家合影 董和平次子董俊凯一家合影 <p class="ql-block">姐姐董京鸽与其长女张艳丽一家合影</p> <p class="ql-block">弟弟董胜利长女董艳果一家合影</p> <p class="ql-block">弟弟董胜利次女董俊果一家合影</p> 家和万事兴 平顶山市首届学习型、健康型、和谐型家庭代表 陶冶情操 愉悦心情 姐姐董京鸽与父亲留影 父亲(前中)与其外甥李中阳(右二)、李怀阳(右一)、李秋阳(左二)、李建阳(左一)合影 董和平(右一)与爱人康香(左一)、儿子董俊伟(右二)、董俊凯(左二)合影 董和平深圳留念 外甥女张艳娇(右二)与侄女董艳果(左一)、董俊果(右一)、儿子董俊凯(左二)合影 父亲率全家聚餐留念 喜庆的聚餐 开心快乐 留下美好瞬间 董和平(右一)、爱人康香(右三)、长媳王会果(左一)及孙女董怡甜(右二)董怡萱(左一)云台山景区留影 董和平及爱人康香北京留影 王会果与女儿亲子共读 董俊凯部队留影 董俊凯部队留影 董和平及爱人康香洛阳留影 侄女董艳果一家与其爷爷合影 美好瞬间 美好瞬间 快乐教育 敬老美德 樱花节留念 光荣参军 美好瞬间 美好时光 <p class="ql-block">从教四十年</p> 第九届全国健康老人----父亲 董宝珍 父亲向省、市、县有关领导汇报李口乡农民教育发展成就 父亲陪同上级有关领导视察李口乡农技校发展情况 父亲撰写的“郏县的成人教育”在《郏县政协文史资料汇编》杂志上发表 1947年,郏县文教局为了寻找一本适合农民口味的教科书,在局长王正亮的领导下,由工农教育股长杜中寅、成教室主任张文明等牵头,组织全县各乡镇成教专干参与,创编郏县《农民识字课本》。此书是按照中国汉字的特点,主体定音,偏旁取义,同音字红日形近字归类,学一个带几个或几十个的速成教学方法编写的。如主体字的“巴”读作尾巴的巴,带出的字有“吧”,问话用“你好吧”的吧。父亲亲自参与了《农民识字课本》的编写工作,深受上级领导好评。<div><br></div> 美好记忆 幸福的记忆 美好时刻 美好时光 <p class="ql-block">证书系列一</p> <p class="ql-block">证书系列二</p> <p class="ql-block">证书系列三</p> <p class="ql-block">证书系列四</p> <p class="ql-block">证书系列五</p> <p class="ql-block">证书系列六</p> <p class="ql-block">证书系列七</p> 离休献余热 喜爱门球锻炼 <p class="ql-block">师生情</p> 门球队员合影 门球团队合影 李口乡门球队员合影 郏县教体局组织各乡镇部分门球队员出外比赛合影 李口乡有关领导与门球队员合影 郏县县直及各乡镇门球队同志合影留念 全县部分门球队员出外比赛合影 郏县教体局副局长周军营(前排左三)组织全县部分门球队员出外比赛合影 郏县教体局有关领导组织全县部分门球队员出外比赛合影 全县部分门球队员出外比赛合影 平顶山市首届“学习型、健康型、和谐型”三型家庭代表合影<div>(后排左四 父亲 董宝珍 并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div> <p class="ql-block"> 健康是“心态+体质”历练出来的</p><p class="ql-block"> ——记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离休教师 董宝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年88岁的董宝珍,家住郏县李口镇郭楼村,离休教师。2010年他在平顶山市委召开的学习型、健康型、和谐型“三型”家庭表彰大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其健康长寿经验在全市推广。市委组织部长对他的评价是:80岁的年龄,70岁的心态,60岁的风貌。那么,他的健康秘诀是什么?归纳为“四个拥有”:</p><p class="ql-block"> 一、拥有平衡的心态</p><p class="ql-block"> 他很欣赏这首打油诗:“人家骑马我骑驴,后头看见推车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他深感:这首诗具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意义。人,不能盲目向高攀比,向上比,要比贡献;向下比,要比报酬,这样越比越荣幸。胡锦涛总书记和习近平总书记上任后,分别对离退休人员补发一个月的基本工资(生活营养餐),既是对离退休人员经济上的支持,更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老同志的关怀和爱护,也体现国家领导对老同志的深厚感情。为此,他常怀感恩之心,几十年来,组织带领部分离退休人员成立“帮教助困”小组,先后义务帮助10多名乡村失足青少年成为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好村民,资助留守儿童顺利完成学业,并为村里发展出谋划策,积极为建校、修路捐款捐物,深受村民的广泛赞誉。</p><p class="ql-block"> 二、拥有事业的情怀</p><p class="ql-block"> 他常说:要干一行,爱一行,只要是为人民服务的工作,都是正当职业。1948年秋参加教育工作,几十年来,他不仅挚爱教育职业,而且教育子孙后代,代代相传。他是全家第一个参加教育工作,接着儿子、儿媳当了教师,大孙子、孙媳、二孙子、孙媳都是教师,全家共有7名教师,成为教师之家,且人人热爱教育,爱岗敬业,有的是市、县优秀教师;有的是模范班主任、学科带头人等,都为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为国家培养了人才,做出了贡献,受到了表彰,他心里感到非常荣幸,心平气和,有益于身心健康。</p><p class="ql-block"> 三、拥有科学的养生</p><p class="ql-block"> 人老了,要顺应生活环境。离休后回农村,他很快融入农业、农民新环境,每天饭后坚持百步走,穿梭于田间地头,用自己工作期间抓农民成人教育掌握的知识,向农民传授科学种田技术,既帮助村民推广了科学配方施肥、山区小麦、玉米优良品种,又呼吸了新鲜空气,锻炼了身体,充实了生活,增进了与农民的合作交融。同时,他每天准时收看新闻联播、天气预报,关注国事,当好宣传员;了解天气信息,做好防寒保暖。无论生活环境怎样变化,他都顺应环境、适应环境,总是充满快乐的心情。</p><p class="ql-block"> 生活上,他特别注重少吃咸,多吃淡,不饮酒,不抽烟,多吃粗粮,少吃肥肉,早上稀饭、馒头,中午汤面条、蒸红薯,晚上甜面片加青菜。几十年来他很少吃药打针,说话走路强健有力。</p><p class="ql-block"> 四、拥有锻炼的意志</p><p class="ql-block"> 1989年离休后,他爱上了打门球,29年来坚持锻炼不断线。组织全乡离退休人员成立门球队,担任教练,带领门球队员出外取经,先后到过南阳、洛阳、南街村等地,切磋球艺,以球会友,提高技战水平,使该乡门球队成为平顶山市前四名的强队。他打门球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只要不是雨雪,大风天气,都要坚持锻炼。从年初到年尾,每年春节打到腊月30日下午,初一就打开门红。他打门球时间长、年龄大,在全县、全市也是第一个。他始终怀着贵在参与、健脑健身的心态,输赢不计较,赢了不骄傲,输了一笑了之。北京一位94岁将军级老同志,边打边指挥,用孙子兵法屡战屡胜,老董听后,充满信心。2017年全国人口普查,中国人口平均年龄72岁,原来提出的70古稀已经过时了,他对现实提出一个新概念:70岁不算老,80岁正中年,90岁是老年,100岁是古稀。</p><p class="ql-block"> 他激励老人们,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加强锻炼,勇往直前,人人超越百岁古稀关。</p><p class="ql-block">【申报全国第九届健康老人材料】</p> 系列获奖证书 一 二 三 四 未来更美好 董俊伟一家的闲暇生活 快乐幸福 董怡甜在幼儿体操比赛现场留影 我幸福,我快乐 幸福的喜悦 董怡萱在尝试阅读 幸福快乐 <p class="ql-block">萱萱幼儿园活动</p> 董俊凯(前排右一)同军营战友合影 董俊凯部队留念 董俊凯部队留念 美好的向往 美好瞬间 感受大自然的美景 我幸福 我自信 幸福的记忆 美好的展现 充满快乐 我幸福 我快乐 健康成长的喜悦 <p class="ql-block">爷爷的第一本美篇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