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先生印象

春华秋实

今年 8 月 10 日, 是潘洁茲先生逝世2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值得回忆的日子里,我又一次翻开了潘先生的画作和照片,先生当年的音容笑貌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潘洁茲先生 我是在参加省里壁画临摹时认识潘先生的。<br>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国家外事局、文物局拟组织山西佛光寺、开化寺、青龙寺、岩山寺四大寺庙壁画到日本展出。为此成立了 “山西省赴日壁画临摹工作团 ”。工作团成员30多人,由省城的一些专业画家和部分有壁画临摹任务的地县美术工作者组成。我这个小县城的书画爱好者因开化寺壁画而有幸参加这次工作。<br>  那时我在乡下当老师。1973年11月中旬我接县里借调通知,由晋东南文化站介绍来到洪洞广胜寺。<div>  报到时壁画临摹工作已经开始,负责接待的老师按分组名单把我直接领到工作地点——广胜下寺水神殿,分配在李亨老师组里。李亨老师热情地接待我,给我介绍详细情况,安排具体工作任务,还给了我一本关于壁画临摹工作的程序和要点的油印资料,并指着署名“潘洁茲”告诉我说,这是北京派来的专家写的,他是咱们临摹工作团的总顾问。并要求我首先要认真学习、理解资料的具体内容,不懂就问。这是我第一次听说潘先生的名字。<br></div> 洪洞广胜寺下寺水神殿 在李亨老师指导下,我认真阅读了潘先生的资料,了解了关于唐、宋、元、明壁画的风格演变、佛像形式、衣纹样式及线条的异同;知道了这次壁画临摹的原则是“复原性临摹”,“摹勾线条必须忠于原作”,表现的是 “壁画的现存状态”。第一次知道临摹壁画作品中的“脱落”、“残破”、“变色”等“历史痕迹的肌理表现”是用“做旧“的方法做出来的。<div>  这些我第一次接触到的内容、从未听说过的专业名词、搭架操作工作现场、各种规格的笔墨纸张材料,让我大开眼界,我这才认识到壁画临摹工作远不是我来之前所想象的“照葫芦画瓢”那么简单,而是一项难度很大的专业研究性工作。</div> 潘洁茲作品:《石窟艺术的创造者》(1955年) 第一次参加省里的美术活动,我十分高兴。第一个遇到的老师,竟是我听说过的省城有名画家,我更加兴奋。李亨老师平易近人,耐心细致,在他的谆谆教导下,我的业务由生疏逐渐得到提升,很快进入了状态。经李亨老师介绍,我逐渐了解、认识了一些省城的有名画家。其中有:林凡老师,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资深老革命,也是我早就非常崇拜的名画家,他的作品年画四条屏《大寨之路》就在我家张贴了几年,我还临摹过好几遍;王朝瑞老师,我省画界公认的“画树专家”,书画兼工,书法作品曾到日本展出过;张为之老师,年轻有为,从美院附中到中央美院毕业,接受过9年专业训练,美术基础特别雄厚。<div>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这些早已成名、很有成就的书画家都和李亨老师一样仍然那么谦虚好学,不耻下问。尤其在潘先生面前,他们竟然都像小学生一样毕恭毕敬,虚心请教,接受指点。而潘先生在他们面前,确实也有师长风范,回答问题,总能给他们明确而肯定的答案。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艺无止境”,潘先生在我心中矗立起了一座艺术高山!</div> 70年代的潘洁茲先生 <p class="ql-block">  时间真如白驹过隙,两个月瞬间即逝。广胜寺壁画临摹工作接近收尾阶段。一个星期天午后,李亨老师吩咐我跟王朝瑞老师去完成个任务。我兴奋地立刻跟过去。到了拷贝室,才知道是为几幅铅笔稿人物画用毛笔勾线,我的任务是其中一幅《仕女图》。接受任务后,我好像进了考场,又惊喜又害怕。高兴的是为有这样的实践机会感到荣幸,害怕的是达不到老师的要求,完不成任务。</p><p class="ql-block"> 王老师看着我这个样子,简要的说了几点要求后,还给我作了示范,平静地说“和平时工作一样,注意起笔、收笔,中锋行笔,特别注意要一气呵成。”并鼓励说“李老师推荐的,没事,大胆来吧!” 便走向他的工作台工作起来。</p><p class="ql-block"> 我的心情也渐渐平静下来。试好笔墨,准备好纸张认认真真地完成了两稿,直到傍晚时,我才将满意的一张交给了王老师。老师鼓励说:“不错!看你年纪不大,手上还有点功夫么!”</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饭时,王朝瑞老师和潘先生在一张桌边。王老师看到我后招手叫我到潘先生跟前说:“昨天那副仕女稿就是这个后生勾线完成的。”这时我才知道昨天的作业竟然涉及到潘先生。看到先生严肃的目光、忧悒的表情,我心里咚咚直跳。潘先生看了看我“奥”了一声说:“线条还有点基础。"然后语重心长地鼓励我"一定要坚持下去啊,不可半途而废,板凳可要坐十年冷啊!现在的年轻人,能坐下屁股学画的人太少了!”可以感觉到,先生是对工笔重彩后继乏人充满忧虑,对年轻人充满期待啊。我连连点头,悬着的心才放下来。潘先生接着面对王老师真诚的说,“谢谢你们牺牲休息时间为我帮忙,那是为了以后创作积累素材资料。”</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第一次零距离接触潘先生,能得到先生的鼓励和鞭策,我非常高兴。原来北京来的大专家看起来很严厉,其实也很平易近人,是一个性格慈祥而温和的长者。</p> 潘洁茲作品 按进度广胜寺壁画临摹在春节放假之前结束了,全体成员回家过节,年后转移开化寺。<br>  1974年 1月30日(正月初八),我参加了高平县领导在第一招待所为省壁画临摹团举行的招待午宴。当看到潘先生出现在领导那一桌时,我心中一阵惊喜,又可以见到潘先生了。午宴后,队伍出发。一辆满载物资的工具车开道,全体成员乘坐县运长途大客车紧随,潘先生在领导陪同下,乘坐一辆崭新的212吉普车在后面压阵,向距县城30多里地的开化寺进发。<br> 开化寺山门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走进开化寺,安排好住宿后,临摹组的人跟随者潘先生,迫不及待地来到到大雄宝殿观看即将临摹的壁画。我仔细听他们议论,大家对壁画的大部分内容似乎都能说出其出处。当看到北墙西部那段壁画的内容时,好像大多不知其情节内容和出处。便向潘先生请教,潘先生靠近画面,戴上眼镜,从头到尾仔细看后,心生感叹:“这个内容在一般的寺庙中还真不多见。”,随后指着壁画顺序绘声绘色地给大家讲了个生动而曲折的《鹿女的故事》,大家听得入迷,肃然起敬,更加佩服潘先生。</p> 开化寺大雄宝殿 开化寺禅堂偏院东二楼,是临摹工作团成员最大的一个宿舍,大家都在麦秸上铺苇席打地铺睡觉。两排地铺的中间空地上摆一桌一凳,每天晚上,潘先生在这里给大家进行《中国绘画史》的讲座,大家都坐在铺盖卷上记笔记。潘先生结合壁画临摹实践,从汉代帛画讲到魏晋南北朝,从隋唐讲到宋元明,讲了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讲永乐宫搬迁的神奇内幕和他主持修复永乐宫壁画的经历,我听得入迷,感到十分神奇。连林凡先生这样的资深专家也认真地听讲。一次我和林先生坐在一起,聊起听讲座的感受,林先生风趣的说,“别看条件简陋,课程可相当于在北京住美术史论培训班啊。”<div>  听后我深有感慨,原来专家是这样炼成的啊!学术精湛,治学严谨,知识渊博、见多识广,潘先生在我心中的形象更高更大了。</div> 开化寺壁画 <p class="ql-block">  在潘先生倡导下, 浓厚的学习风气一直笼罩着临摹团。年轻的张为之老师每天午饭和晚饭后,都在寺院内辅导大家画“人像速写”。</p><p class="ql-block">  一天午后写生,对象是房东四岁的小妞,潘先生也参与其中。潘先生刚打开颜料盒,盒里的一块海绵引起了一个老师的好奇,请教其用途,先生说:“这个不起眼的小东西,可不能小瞧,在它上面经常滴点水,颜料可以保持湿润,不会风干。”大家一下明白,这个小细节解决了我们常见的大问题。</p><p class="ql-block">  写生时,大家都是用碳素笔在速写本上画,而潘先生独出心裁,不用铅笔打底画轮廓,而是用毛笔、国画原料直接在宣纸上写生,更是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不少人合上自己的速写本摈着呼吸在周边围观。只见潘先生表情严肃,静默不语,观察细致、落笔利索,造型准确。半个多小时便完成了一幅栩栩如生、唯妙唯肖的彩色人物写生稿。大家啧啧称赞,佩服不已。我更是感到神奇,脑子里浮现出马良的形象,只觉得潘先生手里握着的就是一支神笔。</p><p class="ql-block">  </p> 潘洁茲写生作品:村妇 <p class="ql-block">  潘先生在开化寺的办公室设在禅院通向偏院的过道小屋。一天中午,我路过偏院过道,在门口正好碰到潘先生,向他问好,先生让我进去坐坐。</p><p class="ql-block">  我受宠若惊,小心地走进去。简陋的小房子里,一床一椅,一张办公桌上放着《山西壁画通览》《永乐宫壁画》等一摞大型典册。先生让我不要客气,坐在床边和我攀谈起来,问了我一些情况。了解到我没住过专业美术院校,只是爱好写画时,鼓励我说:“大学不招生,不是你个人的问题。现在国家美术人才青黄不接,十分贫乏。你们年轻人要努力啊!”</p><p class="ql-block">  提到工笔重彩,先生郑重的说:“这是真正的中国传统,不可小看。”并说:“首先要热爱,真正感兴趣,其次要持之以恒,要做到古人说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不怕吃苦,练真功夫。”谈到我在广胜寺曾帮先生勾线的白描稿,鼓励我说:“你这么年轻,有这么个基础,还是有前途的,应该好好用功。”</p><p class="ql-block">  潘先生说到开化寺壁画,先生郑重地说:“你们这里好啊,这可是宋代壁画精品,很有特色”。随后谈到唐宋壁画的异同。 唐代壁画的佛、菩萨都是肥肥胖 胖的,衣饰简朴,设色简淡,是“吴家样”。到了宋代后,那些仙人玉女,都是高高的痩痩的,衣裙啊、服饰啊,变得繁缛华美。而这里壁画人物身材、服饰,还有点唐的意思,不过更倾向宋的标准,和北宋画院风格已经相当接近。</p><p class="ql-block">  这时一人敲门进来,原来是文博馆的老师有事汇报,我告别先生出来。</p><p class="ql-block">  这时我有一个疑问:平时感觉严肃谨慎、不善言辞的潘先生,为什么讲起课来,谈到壁画这么滔滔不绝呢?与人交往有时感觉难以接近,而有时又是这样平易近人呢?这时我确实亲身感受到先生慈祥、大度、温和、博学的学者风范。</p> 王来旺:开化寺白描仕女图摹稿 几个月后,开化寺临摹即将结束,我接到通知,县里催我立即返校上课。我告别了林凡先生和李亨、王朝瑞以及张为之等老师,急匆匆离开了工作团。当时潘先生有事不在,我没有亲自向先生告别,也再无联系,这事也成为我终生的遗憾。 <p class="ql-block">  工作退休后,我随儿女到北京居住,经常到国家图书馆查找阅读资料。偶然看到了一篇著名国画《长白青松》创作背景的文章让我十分震惊,没想到这画的创作竟然和潘先生有直接的关系!</p> 周思聪:《长白青松 》(中国画) 1970年11月7日,黑龙江省虎林县发生重大火灾,一百多位青年在灭火的战斗中英勇牺牲,有13位是北京插队知青。其中的一位就是潘先生的女儿潘纹宣。潘先生因失去爱女而无比悲痛,他的家人曾与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联系,想为潘纹宣争取一个烈士称号安慰先生,答复是因山火被定性为事故,而不可能。潘先生更是不能自拔,日益消沉。 <div>  当时和潘先生同在北京画院任职的著名女画家周思聪为了安慰潘先生,于1973年创作了以这个典型事件为主题的知青题材中国画《长白青松》。画中主人公的主人公形象就是以潘纹宣生活原型创作的。这件作品轰动全国,周思聪让潘纹宣“活”着回归母校,潘先生深感慰藉,情绪好多了。</div> 周思聪参考潘文宣生前照片画的《长白青松》主人公素描 <p class="ql-block">  另据百度风瞬文章资料,1974年1月5日,《人民日报》刊登"柴春泽写给父亲的信”,引发了一场“知青下乡是扎根教育还是拔根教育”的全国性大讨论。同时北京饭店又出现了四人邦授意在全国掀起了反击所谓“美术领域黑线回潮”的“黑画风波”事件,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指责《长白青松》中那两个端着青松苗的女知青返到城里就暗喻着拔根回城找工作,是拔根教育思想的代表,致使这件以潘先生女儿为原型的作品也受到了意想不到的牵连。</p><p class="ql-block">  这些事件就恰恰发生在开化寺壁画临摹的时间。</p><p class="ql-block">  原来如此!难怪和潘先生接触的半年多过程中,我从未看到先生开心微笑的表情。 刹那间,潘先生在我心中的谜团和疑问解开了。</p><p class="ql-block">  一个年近花甲的老人,痛失爱女,白发人送黑发人,已是揪心的痛苦;女儿救火的英雄壮举,得不到肯定,心灵愈加郁闷。再加上北京出现的“黑画事件”,多少同事和朋友无端遭到批判,以爱女为原型的绘画,又可能遭到批判,真是祸不单行,雪上加霜啊!</p><p class="ql-block"> 潘洁茲先生竟然在这样亚历山大的恶劣情况下,还乘担着沉重的工作负担,忍辱负重,一丝不苟工作,这得有多大的承受力啊!这时我心里只觉得憋闷,泪流满面。</p> 潘洁茲先生 <p class="ql-block">  据百度资料,此后,潘洁茲先生以“春蚕精神”先后创办中国工笔重彩协会任首任会长,任《中国画》杂志主编、美协北京分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进修班导师、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等艺术机构职务。在北京、太原、西安、杭州、南京等十几个城市以及美国、新加坡等多国举行画展。先后创作《诗人李白》《九歌图》《敦煌》等大型组画、专题组画达数百幅。成为大师级的工笔重彩画的顶尖人物,为中国工笔重彩画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任何人无可替代的重大贡献。</p><p class="ql-block"> 2002年8月10日潘絜兹先生在北京逝世,一代大师,溘然長辞!</p><p class="ql-block">  春蚕到死丝方尽, </p><p class="ql-block"> 蜡炬成灰泪始干。</p><p class="ql-block"> 潘先生虽然离开我们已20年了,但他倡导奉行的春蚕精神是值得我们永远继承和发扬的。</p><p class="ql-block">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潘先生是我心中永远矗立的道德丰碑,艺术珠峰。潘絜兹先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p><p class="ql-block"> 2022年8月王来旺于北京海淀</p> <br><div><br> <br>  <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