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游完天子山,在家才待了两天,我们今天又想再去一个旅游景点转转。生活内容要时常变换,尽量避免单一,单一久了就会觉得枯燥乏味,要时时有新鲜感,这其实是人的一种天性,这种天性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不同,年轻人精力充沛,好动爱折腾,表现明显,而老年人不爱动不是因为失去天性,只是因为精力不足而已,做不到的事情就不去想了。</b></p><p class="ql-block"><b> 查兴隆县导游图,兴隆溶洞离家最近,所以决定来这看看。从兴隆县导游图上看,兴隆县有十几个旅游景点,而且感觉似乎都还不错,都值得一游。兴隆县居然有这么多的旅游景点,让我很是意外。我理解,兴隆县山水多,森林覆盖率高,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过去旅游业没有发展起来,那是因为时代不一样,过去的经济发展是以农业为主,不重视也没有能力发展旅游业,现在发展经济都是一二三产业同时发展,有条件发展什么就发展什么,那些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自然会十分重视发展旅游业,这在全国都一样。我觉得,现在兴隆县的旅游业应该是兴隆县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b></p><p class="ql-block"><b> 溶洞我已经看过很多,去年春天自驾游时经过贵州,游览了织金县的织金洞,非常好看,当时我就说织金洞也许是我见过的溶洞里面最棒的一个,最近我从网上看到不知什么人搞的评选,织金洞位居中国十大溶洞之首。兴隆溶洞我看过之后,感觉也不错,它的规模不大,但很精致,规模不大是指地下洞穴的空间和面积不算太大,而很精致是指各类碳酸钙沉积景观非常丰富,达五十九种之多,其中世界级景观八种,国家级景观八种,地方级景观随处可见,据说在华北和全国是少有的。什么世界级国家级地方级的,我搞不明白,只觉得物以稀为贵,越少见级别越高,再什么级别的,其主要成份都一样,都是碳酸钙沉积形成的,差别只在于形状和颜色,我是外行,也许我在瞎说。</b></p><p class="ql-block"><b> 兴隆溶洞是2003年发现的,在有关专家指导下,兴隆县政府进行了投资开发,2012年国土资源部公布为国家地质公园。</b></p> <p class="ql-block"><b> 兴隆溶洞为一座活体溶洞,所谓活体溶洞,就是仍然还在生长的溶洞。成为活体溶洞必须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必须有水不断流下来,没有水,钟乳石就不会继续生长。钟乳石的长大过程极其缓慢,上千年也长不了多少,几万年后再来看这个溶洞,也许会和今天看到的溶洞不一样。</b></p> <p class="ql-block"><b> 里面温度常年在10℃左右,我们穿的都是T恤衫,显然太单薄了,于是每人花15元,租一件羽绒服,不然真是不行,在里面待一个小时,非感冒不可。一旦感冒,麻烦就大了。</b></p> <p class="ql-block"><b> 这叫石笋,其形状像是地上生长的竹笋,竹笋人人都见过。它只是碳酸钙沉积物的一种形态,此外碳酸钙沉积物还有很多种形态,如石剑、石柱墩、石吊管、石笔、石环、石睛、石霜花、石幔,等等,等等,有几十上百种,尽管它们千姿百态,但它们可以统称为石钟乳或钟乳石。</b></p><p class="ql-block"><b> 钟乳石怎么形成的呢?简单说就是,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有一些石灰岩地区,石灰岩中含有大量的碳酸钙,碳酸钙本来是固体且不易溶解,但遇到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后,起了化学反应并转化为可溶性的碳酸氢钙,含碳酸氢钙的水从洞顶滴落时,又分解为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这时碳酸钙又重新固化成为固体,这个过程极其极其缓慢,钟乳石的形成,完全靠一点一滴的流水中含有的碳酸钙的慢慢沉积沉淀,往往要几十万年,甚至上亿年。由此可见,钟乳石的形成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石灰岩(石灰岩属一种可溶性岩石)地区,二是地下有一个天然洞穴,越大越好,三是洞穴上方,有长年不断的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渗进岩石隙缝中,水再一点一滴的从洞顶上滴落下来。</b></p><p class="ql-block"><b> 石灰岩地区的地表,经雨水长年冲刷,形成的奇形怪状的地貌,就叫喀斯特地貌,也叫岩溶地貌,例如云南石林,而地底下或山体中刚好有一个大洞穴的话,就有可能形成溶洞。</b></p> <p class="ql-block"><b> 其实它叫什么名字并不重要,因为所有名字都是根据形状人为加上去的,只要你觉得好看就行,至于像什么,你觉得它像什么就是什么。</b></p> <p class="ql-block"><b> 石幔</b></p> <p class="ql-block"><b> 石吊管</b></p> <p class="ql-block"><b> 世界各地都有溶洞,地球表面10%的地区是石灰岩地区,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对溶洞记载的国家,明朝徐霞客就多次考察过溶洞,并记载在了他写的《徐霞客游记》当中。</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