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讨论·走进宋词】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鹿鸣

<p class="ql-block">  谁能想到,在宋朝词坛上被誉为“词中之龙”、与苏轼并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二安”、叱咤风云的辛弃疾,一生坎坷,郁郁不得志;虽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沉雄豪迈、细腻柔媚;题材广阔、化用典故;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又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大好河山的作品。《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是其中的力作。</p> <p class="ql-block">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p><p class="ql-block">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p><p class="ql-block"> 这首词,虽曰怀古,实寓伤今之意。发端沉雄,与东坡“大江东去”相同,惟东坡泛言,稼轩则实本地风光。明代杨慎在《词品》中说:稼轩词中第一。发端便欲涕落,后段一气奔注,笔不得遏。廉颇自拟,慷慨壮怀,如闻其声。谓此词用人名多者,当是不解词味。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p> <p class="ql-block">  我们看,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 ,时年辛弃疾六十六岁。当时韩侂胄执政,正积极筹划北伐,闲置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这年春初,又受命担任镇江知府,戍守江防要地京口。从表面看来,朝廷对他似乎很重视,然而实际上只不过是利用他那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作为号召而已。</p><p class="ql-block"> 辛弃疾支持北伐抗金的决策,但是对独揽朝政的韩侂胄轻敌冒进的作法,又感到忧心忡忡,他认为应当做好充分准备,绝不能草率从事,否则难免重蹈覆辙,使北伐再次遭到失败。辛弃疾的意见并没有引起南宋当权者的重视,他来到京口北固亭,登高眺望,怀古忆昔,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篇词中佳作。</p> <p class="ql-block">  这首词是作者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写成的。上片怀古抒情。第一、二句中,“千古”,是时代感,照应题目“怀古”;“江山”是现实感,照应题目“京口北固亭”。作者站在北固亭上瞭望眼前,江山依旧,英雄不再、后继无人,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叱咤风云的孙权,已无处寻觅;就连反映他丰功伟绩的“舞榭歌台”也无觅踪迹。</p><p class="ql-block"> 下三句写眼前景,词人联想起与京口有关的第二个历史人物刘裕。写孙权,先想到他的功业再寻觅他的遗迹;写刘裕,则由他的遗迹再联想起他的功业。赞扬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最后三句,表达了词人无限景仰的感情。英雄人物留给后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可是刘裕这样的英雄,他的历史遗迹,如今也是同样地找不到了,只剩下了“斜阳草树,寻常巷陌”。</p> <p class="ql-block">  词的下片,通过典故揭示历史意义和现实感慨,令人深思。“元嘉草草”三句,用古事影射现实,尖锐地提出一个历史教训。古事中的宋文帝,如若妥为筹划,虑而后动,是能打胜仗,收复部分失地的。但他急于事功,轻启兵端。结果不仅没有得到预期的胜利,反而招致北魏拓跋焘大举南侵,弄得国势一蹶而不振了。作者援用古事近事影射现实,尖锐地提醒南宋统治者吸取前人的和自己的历史教训。</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词由怀古转入伤今,联系自己,联系当今的抗金形势,抒发感慨。作者回忆四十三年前北方人民反抗异族统治的斗争此起彼伏,如火如荼,自己也在战火弥漫的扬州以北地区参加抗金斗争。后来渡淮南归,原想凭借国力,恢复中原,不期南宋朝廷昏聩无能,使他英雄无用武之地。词的最后,词人以廉颇自况,忧心自己有可能重蹈覆辙,朝廷弃而不用,用而不信,才能无法施展,壮志不能实现。</p> <p class="ql-block">  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词中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在这首词中用典很多,然而这些典故却用得天衣无缝,恰到好处,它们所起的作用,在语言艺术上的能量,不是直接叙述和描写所就这首词而论的,用典多并不是辛弃疾的缺点,而正体现了他在语言艺术上的特殊成就。明代卓人月在《古今词统》说:典故一经其手,正不患多。</p><p class="ql-block"> 从辛弃疾的这首词里,我们只能可窥辛词一斑,就让我们在近代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评述里,再一次咂嚰它的魅力吧:</p><p class="ql-block"> 此词登京口北固山亭而作。人在江山雄伟处,形胜依然,而英雄长往,每发思古之幽情。况磊落英多者,当其凭高四顾,烟树人家,夕阳巷陌,皆孙、刘角逐之场,放眼古今,别有一种苍凉之思。况自胡马窥江去后,烽火扬州,犹有余恸。下阕慨叹佛狸,乃回应上文“寄奴”等句。当日鱼龙战伐,只赢得“神鸦社鼓”,一片荒寒。往者长己矣,而当世岂无健者?老去廉颇,犹思用边,但知我其谁耶?英词壮采,当以铁绰板歌之。</p> <p class="ql-block">  关于这首词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善用典故。问题来了,词中“封狼居胥”典故中,汉武帝时攻打漠北匈奴的大将是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模板音乐:来自美篇</p><p class="ql-block">文字:编写知止</p>